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048|回复: 19

[【主题讨论】] “疯狂的20年代”? “饥饿的20年代”? The Roaring Twenties?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10 09: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的20年代应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年代,可以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专门的分棱柱来解析,感觉对于当代中国的借鉴意义比起很多曾经热络的聚焦都有价值,但是我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状况很不了解,只是知道在HISTORY OF THE AMERICAN ECONOMY (BY GARY M. WALTON & HUGH ROCKOFF)里面,称之为“The Roaring Twenties”。希望对于这段历史了解的学友可以来说说,无论你是学经济学的,社会学的,政治学的,历史学的,恳请赐教。
经济方面,比如房地产,这个是那个年代经济繁荣的主要支柱之一,据说曾经一个7.5万人口的城市竟然有2.5万的地产经纪人——跟我们的海南岛的泡沫有一比。另外,在经济管理方面、工业研究室方面、企业并购方面、制造业标准方面等等,这个20年代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社会生活方面,比如移民、社会观念(是不是可以说清教徒式的传统生活受到了颠覆?)等等。另外,据说精神层面的东西极度匮乏(我只是看见过综合性的介绍,不知道实例,所以很是希望有人可以指教),不知道跟现在的中国类似到了何种程度?(看见过有人称之为“饥饿的时代”)

请大家指教啊,都说人多力量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0 21: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国家社会发展也经历过中国现在的这种“饥饿”,不过后来社会保障跟了上去,这种“饥饿”有所缓解,而中国近几十年来经济从一个彻彻底底的贫穷国家发展为现在的欠发达国家,只使经济规模上发展了,可相应的配套措施并没有跟上,这也就是国内某些社会学者一再呼吁中国社会“发育不良”的原因所在。而最近房价的一路盘升,政府的某些预防事变的措施的确只是一枚“镇痛剂”,至于管不管用,大家都清楚,治标更需要治本阿。偶不是说不要求经济发展了,更不是说让上海、深圳的中产阶级都失业,偶只是想说和谐社会的发展,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还得跟上去才行,荷兰等北欧国家一开始被某些人称作是修正主义的典型,现在呢?干吗老多国人跑去安度晚年,吸食修正主义者的奶水?也许过去的是是非非还需要历史去告诉人们真相。
也许有人又会出来“放炮”:“干吗老说过去,我们现在怎么活?”对于当代人,只有一个解决办法,既然靠社会不能解决问题,那就靠自己的能力吃饭吧。现实点的人都不会坐等天上掉馅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11 09: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robertchrs2006-06-10 21:03发表的“”:
西方国家社会发展也经历过中国现在的这种“饥饿”,不过后来社会保障跟了上去,这种“饥饿”有所缓解,而中国近几十年来经济从一个彻彻底底的贫穷国家发展为现在的欠发达国家,只使经济规模上发展了,可相应的配套措施并没有跟上,这也就是国内某些社会学者一再呼吁中国社会“发育不良”的原因所在。而最近房价的一路盘升,政府的某些预防事变的措施的确只是一枚“镇痛剂”,至于管不管用,大家都清楚,治标更需要治本阿。偶不是说不要求经济发展了,更不是说让上海、深圳的中产阶级都失业,偶只是想说和谐社会的发展,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还得跟上去才行,荷兰等北欧国家一开始被某些人称作是修正主义的典型,现在呢?干吗老多国人跑去安度晚年,吸食修正主义者的奶水?也许过去的是是非非还需要历史去告诉人们真相。
也许有人又会出来“放炮”:“干吗老说过去,我们现在怎么活?”对于当代人,只有一个解决办法,既然靠社会不能解决问题,那就靠自己的能力吃饭吧。现实点的人都不会坐等天上掉馅饼的。
欢迎,总算来了一个。
不过,我说的这个“饥饿”大意是指“精神”而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1 19: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主题,顶上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1 20: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谈精神不是偶得强项,偶对精神领域不在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11 21: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bigcat20032006-06-11 19:59发表的“”:
好主题,顶上去!
呵呵,大猫,也说几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1 22: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一个美国史专家——王旭的《美国城市史》

一个研究机构——http://ias.cass.cn/index.as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12 10: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bigcat20032006-06-11 22:09发表的“”:
推荐一个美国史专家——王旭的《美国城市史》

一个研究机构——http://ias.cass.cn/index.asp
嗯,推荐的都是不错的。那个王旭的书老早就有人推荐,但是一直都没有看,等把书债偿了,再去看吧,对于20年代,直接的相关,哪里似乎只有一节。
至于美国所,之前它的《美国研究》都有PDF版的免费下载,可惜现在似乎没了。他们的选题比较宽泛,但是似乎是自管自的,或许是这个原因,给人印象深的文章不多。呵呵,有机会可以向他们请教,社科院的资料相当多,而且偶尔有贱卖的机会(可惜一般都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给内定了不少),宝库啊
国内经济学界,似乎没什么东西关于美国经济史的,不知道是不是看不起历史的缘故?但是熊彼特是非常推崇的,老是看见国内的所谓经济学大佬发表没有数据、实例支持的感性东西,狂汗……
历史学界,中国美国史学会理事长李剑鸣先生坦言,对于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相当薄弱,只是关注于政治史、外交史、城市史、西部史(政治的牵引力,呵呵)等。
谢谢大猫的推荐啊
希望大家继续参与,尤其是国外的动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2 12: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duxiu里不少美国研究书,搜一下“美国经济史”,不少,而且大都是美国人自己写的


举个科研体制的例子
美国现代科研体制的形成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美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与欧洲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这一点,可以由以下这几个
数字来说明:在过去的一百年间,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中,有近二百人是从美国得
到的最终学位(通常是哲学博士学位)。但这些人之中在五十年代以前得诺贝尔
奖的,只有25人,大约为八分之一。
  ?美国科技的发达,得益于它的科技政策。而这个政策的形成,应该说起始
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这一过程,对中国的科技管理人员、高等教育领导人、
以及普通科技术工作者,都是有益的。
  一般来说,美国的大学从事科学研究始于南北战争之后。进入二十世纪,美
国的科学研究仍旧只存在于少数精英大学的少数实验室,资金主要来自慈善机构,
如洛克菲勒基金会和卡乃基基金会。除此之外,还有工业企业及政府军事部门的
研究,如贝尔实验室、联邦政府的海军部,等等。在1940年以前,美国几乎没有
政府统一规划的科学研究。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主要资助渠道就是
农业部根据《赠地法案》给“赠地大学”(Land-Grant Universities)农业试
验站的年度拨款。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国家科学院(NAS)有人主张科学研究应该为
国家服务,并且成立了“国家研究理事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其目的就是要促进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研究,为国家的安全和福利服
务。不过,NRC的领导人有意独立于政府,拒绝政府的经费,因此很难说NRC达到
了自己预想的目的。不过,NRC利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捐款,建立了庞大的“博
士后奖研金”,支持美国毕业的博士到欧洲进修。这些人,后来成了美国高等教
育和科学研究的骨干力量,第一批博士后中就出了一个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
阿瑟·康普顿。
  1933年,罗斯福总统成立了一个“科学顾问委员会”,由麻省理工学院
(MIT)的校长卡尔·康普顿(阿瑟·康普顿的哥哥)任主席。这个委员会的目
的是要统一掌管全国的科学研究,但它只存在了两年就无疾而终了。不过,“科
学顾问委员会”的一个深远影响就是卡尔·康普顿把MIT的副校长万·布什
(Vannevar Bush)引进到全国科技政策的决策圈。布什从此开始左右美国的科
技政策。
  万·布什出生于1890年,1916年获得MIT的博士学位。他在1931年研制成功
的“微分分析仪”(Differential Analyzer)被认为是电子计算机的先驱,他
也自认为是“电脑之父”。1932年,布什被任命为MIT的副校长。在被康普顿拉
入“科学顾问委员会”之后,布什迅速与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贝尔实验室总裁
杰维特、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鲍曼等人建立了密切的私人关系。这几个人筹
划出了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的“国家防务研究委员会”
(NDRC)。
  NDRC成立于1940年6月,布什任主任,主要成员包括上面提到的那几个人。
这个机构直接受美国总统领导,连经费也来自总统控制的紧急基金。如果要为美
国现行的科研体制寻找源头的话,这个源头就是NDRC。布什的一个主要决策就是
所谓的“合同制联邦主义”(Federalism by Contract),其实质就是联邦政府
自己不设立研究机构,而是通过签订研究合同的方式,把科学研究任务下放到大
学或私营公司。NRDC在成立之后的第一年就与41所大学和研究机构、22家公司签
订了二百多个科研合同。
  1941年7月,罗斯福总统建立“科学研究与开发办公室”(OSRD),由布什
领导。OSRD是美国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全国科学研究的总指挥部,著
名的“曼哈顿工程”(原子弹研制)、雷达研制、青霉素的大规模生产及人工合
成等项目都是在它的领导下完成的,而NDRC则演变成了一个咨询机构。OSRD的最
大客户就是MIT,它从前者手中得到了价值一亿美元以上的研究合同,超过了英
国同期全国的科研费用,相当于哈佛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从OSRD得到合同金额之
和。而这三所大学从OSRD得到的科研合同金额占美国所有大学从OSRD得到的金额
总数的70%以上。
  1944年底,布什知道盟国的胜利不可避免,于是开始考虑战后美国科研政策
的走向。他以罗斯福总统的名义起草了一份给他自己的信件,要求他探讨如何将
OSRD的经验应用于支持战后美国的科研。这年11月,罗斯福第四次当选美国总统。
两周后,总统就把这封信件正式交给了布什。这个信件要求布什回答四个问题:
第一,如何将军事知识公诸于世,也就是军事科研成果的民用;第二,如何组织
医学研究;第三,政府如何资助公共和私有机构的科学研究;第四,如何建立一
个有效的方式来发现和培养美国的科研人才。
  布什根据总统的这个命令,组织人马,起草了一份研究报告,标题就是:
《科学——无尽的战线》(Science - The Endless Frontier)。这份报告可
以说是美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美国现代科研政策的基石,被誉为
“开创新纪元的文件”。这份文件也是布什的得意之作,他个人的思想和意志贯
穿整个报告的始终。《科学——无尽的战线》的中心思想就是,科学研究是国家
强盛、人类进步所必需的,因此政府有责任来支持、资助人类在这个领域的活动。
它建议由联邦政府出资成立一个完全由科学家控制的“国家研究基金会”
(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下设国防、自然科学、医学等部门,分别
掌管各自的研究。
  不过,罗斯福总统的去世使布什的设想没有能够实现,而布什与杜鲁门总统
之间不同的政治理念以及个人矛盾,导致后者决定不支持《科学——无尽的战线》。
OSRD在1945年解散,布什离开白宫,转向美国国会,争取通过立法手段实现自己
设想的“国家研究基金会”。在国会,布什的“由政府出钱,但不受政府管束”
的科学研究管理体制受到了民主党人的严重挑战。争论的焦点有三个:即这个基
金会由谁来出资,由谁来控制,谁将从中受益。布什是典型的共和党人,他的想
法也非常明确,即由联邦政府出资,但由科学家控制,至于谁从中得利则语焉不
详。而民主党参议员凯尔高(Harley Kilgore)则主张由联邦政府出资和控制,
并且特别提出政府扶持的科学研究,受益人应该是美国公众。
  参议员凯尔高为什么要强调政府扶持的科学研究,受益人应该是美国公众呢?
前面提到,布什控制的OSRD研究经费分配极不均衡,他的母校MIT得到的合同金
额超过美国所有大学获得合同金额总数的三分之一。MIT能够从一个手工技校演
变成一个世界一流大学,布什所起的作用大于MIT历史上的任何校友。另外,在
OSRD签发给大学的研究合同中,90%流向八所大学;给公司的合同中,40%流向
十个公司;从中获得的专利,90%的所有权归到大公司的名下。所以,布什在第
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为,以及他的“国家研究基金会”计划,具有明显的“精英
主义”特色,实际上还是要继续由少数人控制政府资金,资助他们认为的“好科
学”。而凯尔高则强调政府控制,资金分配考虑地理分布,研究成果归政府所有,
等等。
  1950年,美国国会终于通过了《国家科学基金会法案》(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Act),决定建立“国家科学基金会”,即著名的NSF。虽然这个机
构的名称来自凯尔高的提案,但一般认为,它的宗旨更接近布什的设想。至今,
NSF认定布什是自己的创始人。
  NSF在成立的第二年仅有区区十五万美元的预算,1952年也仅得到三百五十
万美元的拨款,相当它向国会要求拨款的十分之一。只是在1957年,前苏联发射
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枚人造地球卫星之后,NSF的命运才发生了改变。1959年,它
得到的国会拨款超过一亿三千万元,比前一年多出整整一个亿。
  但是,在1945年到1957年这段时间,美国联邦政府的各个机构纷纷自动和不
自动地承担了资助大学科研的责任。首先,成立于1945年、受美国海军控制的
“海军研究办公室”(The Office of Naval Research, ONR)成了美国大学
校园中科学研究的最大施主。1946年,当它被国会授权成立之后,它控制两千四
百万美元的研究经费,与美国的81所大学签订了177个研究合同,扶持600多个科
研课题。在1948年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80%的论文注明受到ONR的资助。除了
ONR,成立于1946年的“美国的原子能委员会”(Atomic Energy Commission)
掌管了原子能科学的研究。在1949年,美国大学内来自联邦政府的科研资助款有
96%来自国防部和原子能委员会。
  与此相似,对医学研究的扶持重任,则落到了“国家卫生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的肩上。
  NIH 的前身可以上溯到成立于十九世纪末的“卫生实验室”(The Hygienic
Laboratory),当时归财政部的“公共卫生服务局”(Bureau of the Public
Health Service)管辖。1930年,“卫生实验室”改名为“国家卫生研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注意,Institute是单数)。在此之后,相
继成立了国家癌症研究所、国家精神卫生研究生、国家心脏研究所等机构。1948
年,根据《国家心脏法案》(National Heart Act),“国家卫生研究所”改名
为“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注意,Institutes
是复数),实际是一个研究所群体。1953年,“公共卫生服务局”,连同NIH,
归入新成立的卫生、教育、福利部。
  NIH的主要任务是自己从事医学研究,其实并没有扶持本身以外其它单位研
究的功能和能力。但在OSRD解散之后、NSF成立之前,布什把OSRD签订的医学研
究合同转移给了NIH,由它代管。从1946年起,NIH开始向大学提供研究资金,这
就是它的所谓的“院外”(Extramural)功能的开始。(Extramural是拉丁语,
有“大墙之外”的意思)。到了1950年,NIH的院外资助金额已经超过一千万美
元,NSF回天无力了。
  ?2000年,美国联邦政府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支出(Federal Obligations
for Research)超过380亿美元,其中NIH占大约170亿,国防部占大约50亿,能
源部和太空署各约40亿,而NSF只有27亿,是总数的7%。[资料来源: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Division of Science Resources
Statistic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12 14: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hooker2006-06-12 12:42发表的“”:
duxiu里不少美国研究书,搜一下“美国经济史”,不少,而且大都是美国人自己写的


举个科研体制的例子
倒,变成了资料发掘会。如果看过,或者有兴趣,可以发表意见,个人希望,最好自己表述一下,否则就没有太大意思了。

个人感觉,真的很有价值的关于这方面的东西,读秀的其实不多的吧,外文本来就是读秀的死穴。上面显示的比较新的那本算是A New Economic View of American History (不是很赞同中文译名《新美国经济史》就用这个英文原名吧,杰里米·阿塔克等写的,1994年出版,2000年中译本面世),经济学家写经济史,说短不短,但是说长也不长,而且刚开始并不为大家所接受(个人认为,即便现在也是有很多问题的,这里就不想说得太远了)。所以,个人认为,太早哪些写的,如果是历史学的学者写的,那么由于传统史学的缺陷,也没有太大的参考资料,除非是资料集;而太早的经济学家写的,也没有太大的价值。至于社会学,个人不是太了解,但是所谓的历史维度似乎也是流行不久吧。那个A New Economic View of American History其实是美国大学里面的教材,提供了一些线索,但是也只是一笔带过。所以,通史类的,基本上没有太大价值,如果有相关的论文、专题研究,觉得不错,可以给大家推荐一下。这个是很欢迎的。
一般的都是作为之后的“大恐慌”的陪衬之类的一笔带过。但是对于我们现在的中国国情来说,大恐慌之前的这段时间才是最具有价值。
还是希望大家自己写些东西出来交流。这个个人是想大家可以一起讨论,毕竟一个人能够看的书是有限的,思考也有很多的局限。粘贴没什么不好,但是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个人的东西出来。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2 1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要了解当时精神上的状态,文学也是一个途径

比如
散文《崩溃》,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http://www.shijie.org/article/sjzs200110/752.html
不过想想之后的恐怖的30年代
以前看过一张照片,美国一幅巨大的宣传画(大致内容就是宣传 美国是当时世界上生活质量最高的国家)下面是一条长长的饥民队伍等着领食物。

还有就是日本80-90年代的房地产泡沫,东京一地的地价市值几乎是整个美国的几倍--------也是一个参考点

最后还有就是一个疑问,进行参考可以,但是中国和美、日两国毕竟有很多不同,政治层面上对参考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实在也说不出什么了,倒是觉得大家多提供一些资料,任何方面的都可以,可以是个很大的好话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12 21: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hooker2006-06-12 18:23发表的“”:
如果要了解当时精神上的状态,文学也是一个途径

比如
散文《崩溃》,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http://www.shijie.org/article/sjzs200110/752.html
不过想想之后的恐怖的30年代
以前看过一张照片,美国一幅巨大的宣传画(大致内容就是宣传 美国是当时世界上生活质量最高的国家)下面是一条长长的饥民队伍等着领食物。

还有就是日本80-90年代的房地产泡沫,东京一地的地价市值几乎是整个美国的几倍--------也是一个参考点

最后还有就是一个疑问,进行参考可以,但是中国和美、日两国毕竟有很多不同,政治层面上对参考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实在也说不出什么了,倒是觉得大家多提供一些资料,任何方面的都可以,可以是个很大的好话题
这个不错,小说、电影都是挺好的素材。
房地产,hoooker兄说的日本的时期跟美国的那个时期是两个非常有名的例子。
呵呵,我的本意不是在政制上面进行比较,那个没有什么可比性。比如房地产,就是一个很好的警醒,比我们谩骂好多了,骂一般是解决不了问题,了解些历史的可能,可以帮我们了解现在的可能。
其实,我是感觉,这种放荡的时期,往往是潜藏着危机的,个人如果有准备,可以趋避利害。很多人感觉讲历史,就非得至少几百年前,其实人的经验就是一种历史。当然,如果那我大人物也有这种忧患意识,那就更好了,但是反正我们不在其位,谋不了其政的。其实不单单是美国的20年代,个人感觉,我们的明朝中后期,也是跟现在有很强的可比性的,呵呵。
放荡的社会总是问题重重,“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2 22: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能够得到 2威望,觉得怀疑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3 03: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本原始积累肯定是血腥的。欧美列强可以通过战争来积累,我们中国呢?

屠刀只有宰向自己的同胞。哪怕是最可怜的农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3 20: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的20年代的不同称谓应该有所针对,
对于资本家来说是“疯狂的20年代”;
对于普通工人来说是“饥饿的20年代”;
对于成长中的企业来说是“咆哮的20年代”。

美国的20年代也是潜伏危机的20年代,
1929——1933年的大萧条难道不是危机的总爆发吗?
确切的说是泡沫的破灭。

看看当今的中国,
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不也存在一些隐患吗?
……股票与房产的泡沫,贫富的分化。

我想:
借鉴美国,
未雨绸缪,
在发展的同时避免未来的衰退才是真正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3 21: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
  一、共和党执政的20年代…………………………
   从威尔逊到哈定:1920年的大选
    “俄亥俄帮”和政府丑闻
   从副总统到总统:柯立芝如愿以偿
   在期待中走向前台:胡佛入主白宫
    哈定—相立芝—胡佛的执政信条
    梅隆及其财政政策
    农业集团和农业政策
    最高法院的保守倾向
  二、管理革命与技术革新…………………………
   泰勒制的推广
   福特工厂的流水线作业
  三、20年代的经济繁荣及其问题……………….
   汽车王国的出现
   工业帝国的壮大
    政府对企业兼并的政策
    广告与新的消费和生活观念
    美国人日常生活的变化
   投资热潮和股市泡沫
   1929年股市的崩溃
   繁荣中的不干衡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社会运动
    “疲惫的进步运动”
      劳工运动的低潮和美国共产党的成立
    限制移民的运动和政策
    原教旨主义运动与布莱恩—斯科普斯案
    禁而不止的禁酒运动
    新三K党的猖獗
    女性的进一步解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3 21: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颠倒梦想2006-06-12 21:25发表的“”:

这个不错,小说、电影都是挺好的素材。
房地产,hooker兄说的日本的时期跟美国的那个时期是两个非常有名的例子。
呵呵,我的本意不是在政制上面进行比较,那个没有什么可比性。比如房地产,就是一个很好的警醒,比我们谩骂好多了,骂一般是解决不了问题,了解些历史的可能,可以帮我们了解现在的可能。
其实,我是感觉,这种放荡的时期,往往是潜藏着危机的,个人如果有准备,可以趋避利害。很多人感觉讲历史,就非得至少几百年前,其实人的经验就是一种历史。当然,如果那我大人物也有这种忧患意识,那就更好了,但是反正我们不在其位,谋不了其政的。其实不单单是美国的20年代,个人感觉,我们的明朝中后期,也是跟现在有很强的可比性的,呵呵。
.......



谈到精神上的东西总也脱不了当时美国大学的人文运动
大众的漫骂也是出于无奈啊,20年代的美国,民众运动也是对应着的
谈美国的历史倒是不用动辄多少年,毕竟整个美国的崛起历史就是一部 开拓史+民众运动史,现实性很强

人的一生总免不了出现人生危机,一般来说就是所谓的 中年危机,在一个激荡的年代,这种中年危机的年龄段会更大。

个人所面临的巨大生存压力 以及 泡沫破掉之后弥漫社会的失望情绪同样加重了精神上的迷失--到底什么才有用
物质丰富带来的享乐主义就是这样,不过我觉得这些都是极其普通的大众生活方式,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是不是被冲击下弱化了?但如果在物质匮乏时代,精神层面上的就反而会凸现。社会心理的矛盾啊。

to 13楼:
资本原始积累肯定是血腥的--这个适用于欧洲,美国从殖民地到工业强国再到世界霸主,他不存在工业原料问题,当然如果认为现代美国是通过军事、科技霸权来支撑其所谓后殖民时代,就似乎有点牵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13 21: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楼hooker2006-06-13 21:06发表的“”:
第八章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
  一、共和党执政的20年代…………………………
   从威尔逊到哈定:1920年的大选
    “俄亥俄帮”和政府丑闻
   从副总统到总统:柯立芝如愿以偿
.......
hooker兄的这个相对比较全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3 21: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7楼颠倒梦想2006-06-13 21:40发表的“”:

hooker兄的这个相对比较全面了

引自这里

http://www.duxiu.com/book/000/00 ... 8877B343D790930.htm

《美国通史 第4卷 崛起和扩张的年代 1898~19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14 07: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8楼hooker2006-06-13 21:46发表的“”:


引自这里

http://www.duxiu.com/book/000/00 ... 8877B343D790930.htm
.......
呵呵,我也正想截图呢,那个书一言难尽。不说了,再说,又回到了老路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3 02:03 , Processed in 0.21446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