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560|回复: 10

[【政法哲学类原创】] 何以平等待人?[首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7 17: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实生活又不时在提醒我们,人是有差别的。不仅人的政治、经济地位的悬殊可以把人划分为等级森严的封闭性团体,甚至人不同的宗教、性别、年龄、种族影响人类平等交往的障碍。贫富贵贱的悬殊给人类带来了多少次毁灭性的冲击,至今幽魂不散。西方社会的不同宗教派别的信徒之间视若寇仇、誓不两立。就连现在最为注重平等精神的美国社会,平等的价值面对种族隔离和性别歧视的坚冰也是难以伸张。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性别、年龄也是影响人际之间平等交往的重要因素。
   现代社会给予人类最大的赠礼就是个性自由的平等权利。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穆勒把个性自由看作是人类进步“唯一可靠而永久的源泉,但同时指出个人自由的界限就是不得妨碍别人的自由。因此,现代社会既要承认人们追求自由的权利,同时也支持人际交往的平等权利。自由和平等在逻辑上并不必然矛盾。从深层来看,自由的本质是“社会自由”。无论是争取摆脱外来强制的“消极自由”,还是对权利和幸福追求的“积极自由”,只要自由本身不是自私放任的,也就会承认并尊重他人同等的自由。只有那些极端的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者才会把平等作为对自由的限制和障碍。由此可见,讲平等不是要抹煞人的一切差异,更不是抑高就低,而是要拆除阻碍人与人相互尊重的樊篱。平等的依据也就是人之为人的资格和尊严。这也就要求承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和权利。
   基于此,平等待人就不仅仅是一个处世的策略,而是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首先,平等待人的第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交往主体资格的确证。只有自觉地把自己的存在与其他人的存在加以区分,形成一种稳定的自我意识,才能在自我——他人的维度中确立这种主体的资格。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化自在为自为,意识自身在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的身份地位以及由此所带来的权利和义务。这不仅是主体自身的确证,也意味着自我在与别人交往中有充分的选择自由,并且也要为自己的作为承担后果。
   其次,平等待人还有赖于维护交往双方的平等地位。人际交往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一方足以可以控制对方的生死荣辱时,这种交往关系很难说是人际之间的交往。漠视乃至践踏对方作为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就意味着自身道德资格的丧失。这就要求维护对方的人格尊严和平等权利,尊重对方的自主意志和选择,同时,能够理解和宽容对方的过失。只有“当各个个人……以主体意志相对待,表达着相互的目的和态度时”,也就是在交往地位平等的基础之上形成“主体间性”之时,交往关系才是在“人际”之间进行的。
   最后,人际交往有赖于平等规范的调控。交往是双方自主意志的合意。强力挟制、欺诈哄骗都不是道德规范所能够允许的。相互支持合作、诚实守信才是正当的。在竞争中合作,在自主后合意,在冲突中达到妥协,平等待人就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
   人际交往的最理想境界是友谊。“朋友就是另一个自我”。中国古人所推崇的“忘年交”提示我们,要尝试“忘掉”(以人性的力量能动地超越现实的局限)对方的贫富、贵贱、智愚、男女、长幼……,真诚地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视人如己,平易近人,赢得的才是一个自为的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8 16: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礼仪之邦”的中国:
古代平等待人不存在
近代平等待人亦不存在
现代平等待人……(怕犯错误,不好说)
解决方法:
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即可,说易很易,说难很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8 21: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robertchrs2006-06-08 16:34发表的“”:
“礼仪之邦”的中国:
古代平等待人不存在
近代平等待人亦不存在
现代平等待人……(怕犯错误,不好说)
解决方法:
.......
大R斑竹精论!这样的文章能够得到斑竹的赏识,卖出这么好的价钱,一个字——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8 23: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R斑竹精论!这样的文章能够得到斑竹的赏识,卖出这么好的价钱,一个字——晕。”
您这话何解?也许您对我还不了解。我不喜欢说酸话的人、也不喜欢拐弯抹角的人,有话直接pm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9 00: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robertchrs2006-06-08 23:14发表的“”:
“大R斑竹精论!这样的文章能够得到斑竹的赏识,卖出这么好的价钱,一个字——晕。”
您这话何解?也许您对我还不了解。我不喜欢说酸话的人、也不喜欢拐弯抹角的人,有话直接pm即可。
对不起了!酸是感激,晕是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ua668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6-9 12: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平等待人是一个处世的策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9 15: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现在社会虽说人人平等,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每次看看到不平事的时候,心理真不是滋味。
也许是我们的社会根源问题吧。中国经历封建社会几千年。不平等思想在人脑中已经根深蒂固拉。
一时间是难以改变的吧,将来应该会人人平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9 17: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是从人际上讨论平等,看看下面这篇文章是如何指责甚至诅咒北京人的傲慢。按照德沃金同志的说法,平等是政治的第一美德。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平等是构成良好、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是谁在虐待北京人?  
  
  2006年03月30日 09:24 字体:大 中 小
  文/吴祚来

从北京出发,越往南方走,看到人们脸上的笑容越多。

还是从北京出发,越往乡下走,看到人们的脸上快乐越多。

今天新 京报有一北京读者呼吁北京人多一些宽容,他上街一次居然看到三四次陌生人之间的冲突与纠纷。为什么天下就数北京人脸上快乐少?为什么中国只有北京人脾气大?为什么北京人这么没德性与宽容精神?

看看那些受过虐待的青少年,他们的表现就像我们心目中的北京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是被歧视受虐待,使他们心灵被扭曲,他们当然也不可能善待其它人。

北京人也被虐待了么?谁有胆敢虐我北京人、歧视我北京人?

当然会有的。

冬天的干燥让北京人焦虑,他们不仅皮肤处于缺水状态,心灵也在焦渴状态。

春天风沙让北京人痛苦,他们出门走在路上时刻都像有人在用沙抽打自己,回到家里地上床上也是沙尘漫布。大自然竟然这样虐待首都人。

开车的堵车闹心,无处不在的堵车。特权车横行霸道,电子警察隐藏着防不胜防的贼眼。

行人坐车拥挤,过马路千辛万难,人行道被各种车辆占用。

吃过饭想找个地方溜弯,也是见缝插针,更有小狗小猫便溺让你目不忍视。

找房难,找工作难,买房难租房更得用心提防,稍不留神就会受骗上当。

北京永远是个大工地,每天都有人在你的路上开肠破肚,给你制造麻烦,给北京打造新形象。

你有孩子了?

那太好了,上幼儿园,你得赞助个三万二万,想择校,也请拿出个十万八万。没有钱,没有关系,随便找个就近的学校凑合上。

生活在北京真的有些难。

也不知是谁把北京人弄得这样狼狈不堪。

于是就有了国骂,骂得比全世界人都凶,于是就有了互相虐视虐待,寻找冲突以缓解心理压力,发泄心中郁闷与不满。

找得的麻烦还是自己的。

都是北京老百姓,在家出门都不容易,能让让且让让,能笑笑且笑,何况全世界人民都在看着咱们呐。

也许真的有人有天意在虐待北京人,但重要的是,北京老百姓不能自虐互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9 17: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平等的道义力量[原创][首发]

主体是人相对于其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所具有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体资格的确立始于人与世界的疏离和自我观照形成的自我意识,终于人对于世界的改造体现出的自主的创造性价值。主体的概念的提出是人对于圣灵和君主祛魅之后的事情。人开始用自己的眼睛认识这个世界,并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上帝的死亡意味着宗教视域的消失。人不得不自我立法,为自己短暂的世俗人生确立价值座标。意义世界来自于自我选择和创造。人相对于世界开始具有一种意志的自由权利。虽说这种权利的合法性来源于某种自然法传统,需要某种“天赋”,这也只是人初次面对这个漠然世界产生的孤寂感受。这绝不是向宗教传统的退却,而只是借尸还魂,以造物主的全知全能和勇武精神自许。人相对于世界的这种自由主体资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不可豪夺也不可转让。人的这种崇高地位不是人自封的,也不是尼采式超人,而是基于人的自由本性和创造性的价值。具有这种自主主体资格的人并不像尼采所设想的孤独和悲壮,因为,这种主体资格和自由权利普遍适用于每一个理性自足和敢于承担责任的人。这也不像萨特所言人不堪责任重负而逃避自由选择的权利。现代社会以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制度安排和法律保障每一个个体获取自由权、财产权和人权的同等机会。这种制度设计为人的主体性发挥提供了良好背景。
   在欧洲10-11世纪政治专制和宗教控制的夹缝中生长的市民社会促进了人的自主性形成。市民阶级不关心宫廷争斗。他们最想说的是:“权力不是万能的,掌权人说的不一定就是合理的。上帝最好不要插手人间的事,让人自己管好了。”他们要求生产的自由,经商的自由,获利的自由。他们看不起君主、贵族、教士的游手好闲,更不想让这些寄生虫任意从自己钱袋里拿钱。工商业者看好了自己的钱袋子,也就获得了与权力和上帝讨价还价的平等地位。只关心自己利益的市民自发组成各种社团组织抵御来自上帝和权力的干预。历史已经宣布了工商业者的胜利。这也是人类的胜利,虽然其中包含着几分物化的意味。基于每个人的偏好形成公共选择,允许和保证每个人都有权利和机会参与其中的市场经济就以其天然的自由和平等精神改造了社会的构成,使其更具有生产性,更具有平等性,以其特有的方式宣布人的自由主体资格的确立。贡品经济以欺诈式掠夺否认人的自由意志也就成为非正义的。
   农业并不能使人丧失主体的资格。寄生在农业之上的社会却是保守的、封闭的。土地比人重要,地主比农民神气,而掌握土地资源分配权力的官员更是不可一世。农民、地主和官员,他们谁离开了地也活不下去。康德说了,“要用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性。”人自身是经验世界中的最高价值之所在,意志自由是主体存在的确证,平等的权利义务关系才是人的关系,臣服于上帝与臣服于他者均没有存在的现实理由。只拥有权利的地主和官员与只尽义务的农民之间的关系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现代的自主意识和产权意识和制度的缺乏使得人人不自由。现代社会只是简单地在农业中引进理性意识和产权制度,就把人(包括农民、地主和官员都在内)从传统社会中解放出来,获得空前的独立和自由。家族制度、牧民政治也因此全然崩溃了。现代意义的自由主体开始现实化。在现代的工商业主导的社会中,从家中出走诺娜只要能够从事生产性劳动,就可以获得人的尊严和价值。社会的契约化消解了传统的身份等级。大家开始在属于人的基线上平等交往。农业只是一个产业,务农只是一种谋生手段。获得自由权的农民是从传统社会中走出来的最后一批人。他们能否自由地转换为市民直接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结构转型。在中国的传统话语体系中,民与官相对应。民什么时候能够成为普遍意义上的人,也就才能确立人民主权的政治建构的第一原理。欧美的农民早就作为一股独立的社会势力走向了历史的舞台。台湾的农渔民大游行动摇了民进党的执政基础。基于家族血缘建构的传统社会扼杀了人的自由权利,也使得家国失去其应有的理性和人道。只有在对个体的平等自由权利的基点之上进行重构才能使家国具有公正的道德基础。自爱者恒爱人,自利者恒利人。自由的权利以义务为前提,平等在对他者的自由权利给予同等的承认与尊重之时,才能成为现实存在。这是互为主体、互为实现权利的关系。
   社会因其人的生活而形成。当还有一个人不能摆脱奴役地位获得自由权利,尚不具有自由发展的可行能力的时候,这个社会就不是自由的。马克思就说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号称自由民主的资本主义社会,处于最底层的贫穷者不工作就不能生存,法律赋予的基本自由权利得不到享受与维护。森指出贫困源于自由发展的可行能力和权利的被剥夺。这样的社会就缺乏公正性。
   人的主体地位是相对于客观世界而言的。平等自由权利属于每一个人,不因种族、性别、贫富、贵贱而有所偏好,仅因其为人。平等是人际交往的终极原理。唯有如此,人才能显示其内在的力量和价值。



    绝对原创,请大家评论评论!平等可不是只能推向遥远未来的想像,而是涉及到人的道德资格和基本权利,而这又需要社会的基本架构加以维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9 20: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平等待人这不可能,是理想主义,当然相对平等还是有的。
这里面有太多的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9 20: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samar2006-06-09 20:14发表的“”:
平等待人这不可能,是理想主义,当然相对平等还是有的。
这里面有太多的因素。

不可能的绝对理想?相对平等又怎么可能?既然认为其中包含“太多的因素”,楼上分析分析。我可是一锅端,乱的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3 01:30 , Processed in 0.31442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