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315|回复: 10

[【文史类原创】] 思古的态度[中vs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2 23: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思古的态度[中vs西]


举一个例子吧,曹丕的《典论·论文》
看看我国的学者和汉学家研究的不同
先贴文本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
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
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
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
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
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
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
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
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融等已逝,唯干著论,成一家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 23: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章培恒先生《中国文学史》的论述


《典论》是曹丕的一部学术著作,
全书已佚,《论文》是其中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一篇。
所论的“文”是广义上的文章,也包括文学作品在内。
它是中国第一篇文学批评的专门论文,涉及了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
虽不免有些粗略,但在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开风气的作用。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它对文学的价值的重视: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儒家古有“三不朽”之说,其一为“立言”(见《左传》)。
但这主要指政治与伦理方面的论著,与文学并无多少关系。
曹丕所说“文章”,则包括诗、赋在内。
其实,文学——特别是偏重抒情的文学,很难说是什么“经国之大业”,
但曹丕这样说,就把文学提高到与传统经典相等的地位,
这对文学的兴盛,当然是有意义的。
文中涉及的几个问题,
一是对“建安七子”进行评论,指出各人的长处与短处;
二是在论述文学和评论作家时,提出了“文气”的概念,
谓:“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又谓:“徐幹时有齐气”,“孔融体气高妙”。
他所说的气,大体是指作家的气质。作家的气质不同,所以作品的风格有异;
三是关于文体的区别: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说诗赋的特点是“丽”,既反映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也预示了此后文学的大趋势。
这几方面的内容,即作家评论、作家的气质与作品风格的关系、文体的区分,
都是以后文学批评中重要的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 23: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读本》(《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的分析


在文章的最后,我们发现他恰好采取了他在开篇所嘲讽的立场。
《论文》的伟大恰恰在于,
那种君王的威严的声音受到反思的推动,最终投入到对文学力量的强烈的焦虑和希望之中。
那么,《论文》的语调究竟在何处发生了转向?
原来,正是在轮扁斫轮的声音闯入之际。
父子兄弟之间的传递问题正是曹丕所关心的:
他是曹操的儿子,而曹操曾一度既是诗人又是国中最有权势的人。
曹丕不但是曹操的儿子,还是曹植的兄长,而曹植是当时被广泛公认的最优秀的作家。
曹丕突然发现他自己也处在七子的位置,也要与人较量;
就在此时,他开始放下威严的调子,进入竞争,赞美起文学的力量,
并加入到为获得不朽声名所必需的强烈追求之中。
《论文》或许可称之为曹丕的最佳之作,
而它的力量来自深入曹丕骨髓的焦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 23: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思1、

翻开大部分的中国文学批评史
一到中西比较,
总说中国人的思维偏重于感性的、漫谈的、无逻辑的、无科学性体系性……
西方正好相反,是逻辑的、科学的、理性的……

可是,这种区别存在吗/现在存在吗
而且,即使有这种区别,它可以区分高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 23: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思2、

我们该如何研究古人
理学科学冷静的肢解的解剖
还是,文学混沌的感悟的感发
宇文所安也作了反思:  


  “中国古典文学非常需要‘散文’,因为它已经拥有太多的‘论文’了”:
  “论文”是一篇学术作品,点缀着许多脚注;
  “散文”则相反,它既是文学性的,也是思想性的、学术性的。
  “论文”于知识有所增益,它希望自己在未来学术著作的脚注中占据一席之地;
  “散文”的目的则是促使我们思想,改变我们对文中讨论的作品之外的文学作品进行思想的方式。
  “论文”可以很枯燥,但仍然可以很有价值;
  “散文”则应该给人乐趣——一种较高层次的乐趣: 思想的乐趣

其实,我们的冷静的肢解的干瘪
源于我们与古人的隔膜
文学创作讲究“贴着人物写”
研究古人,也应该“贴着”而不是“隔着”玻璃板式的博物馆参观
2楼宇文所安打动我的,恰恰在于他情感的投入和感性的描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 23: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我们没想到
只是我们没做到

近代以来“大势所趋”的追求西方学术化、体系化、科学化
造成对传统优秀品质的丢失

回到陈寅恪先生作倡导的“了解之同情”
“同”,就是设法同境遇,同呼吸,同舟共济……
“情”,思古需要动情,无情的不是古人而是今天的所谓的研究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 23: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寅恪先生确立的思古标准:  

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
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
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
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
欲借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
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
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同一境界,
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同情,
是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3 09: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行兄的文章,的确是好文。让妙笔的xdjm们学了很多知识。在此表示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09: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robertchrs2006-06-03 09:38发表的“”:
感谢行兄的文章,的确是好文。让妙笔的xdjm们学了很多知识。在此表示感谢。

R版见外了
我把这当成自家的园地
才会这么不揣孤陋
大家碰到感兴趣的
拍砖也罢,跟贴也罢
21世纪什么最重要
——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4 09: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厄~~~~~~~~~~~~~
21世纪什么最重要
——人才!!!
嘿嘿。思古而能奋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4 16: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太能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4 05:11 , Processed in 0.12733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