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799|回复: 1

[【散文】] 《和珅计道》连载(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1 13: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省兰言传身教 从忠臣的下场总结经验

从古至今,官场如战场。和珅做官初期,也曾立志做一名清官。
那是一个月圆之夜,和珅跪在母亲坟前,百感交集,默默对母亲倾诉着心声:“儿自幼苦读,勤勉不敢懈怠,唯恐愧对母亲在天之灵。梅花香自苦寒来。十年煎熬,满腹苦楚,终有出头之日。母亲地下有知,也会为儿感到欣慰。儿得到圣上嘉奖,脱颖而出。当以此为契机,勤勉努力,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下对得起黎民百姓……”
现实的黑暗,官场尔虞我诈的残酷性,却给和珅当头泼了一瓢冷水。不久,和珅看到,正直的大臣,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而贪污受贿的弄臣,日子却过得花天酒地。
山东河堤泛滥之时,朝廷大臣李侍绕在山东一手遮天,不仅克扣筑堤款项,隐瞒灾情;还暗中报复揭发他罪行的大臣鄂桂,诬陷他贪污受贿,将其陷害致死。
这天晚上,和珅和如月在一起,正在给冤死的鄂桂烧纸,一起悼念这位正直的长辈。
和珅望着空中盘旋的灰尘,自言自语着:
“我常想,像他这样的正直的人,应该千古流芳才对,我也一直以鄂大人为榜样,可现在,一个终生廉洁自律的人,却毁在贪污的臭名中,含冤而死,太可惜啦!”
如月问道: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和珅接着叹口气,说:
“对于他的死,我想了很多。如果鄂桂真贪了,享受到了,落到这样的结局,也值得的……可是,到他家一看,真是大吃一惊,贵为当朝宰相,身后只剩下破院子一个,几件烂家什,剩下的孤儿寡女的日子不知道该怎么过呢!不知道他在天之灵,会不会后悔,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如月说道:“因为他是一个好人啊!”
和珅站起身来,对着广阔的天空,长叹一声,说
“这样的好人,究竟有什么意义呢?要么大贪特贪,尽享荣华富贵;要么安于贫寒换取忠廉的名声;谁都希望流名千古,可谁又愿意过贫穷的生活呢?我和珅真想和你一起你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
如月正色地说道:“和珅,你要是不走正道,即使赚来千金万银,我也不会原谅你。”
和珅看到如月脸色真变了,忙陪着笑脸,
“我只不过跟你随便说一说罢了,你不要往心里去。”
二人,默默回到住处。
这天晚上,和珅的心情很不好受,他把老师吴省兰邀请到自己住的地方,二人一起喝酒。
吴省兰是一个表面淡薄功名,实为利欲熏心之人。早年中了进士之后,主动放弃为官,只要了个“教书匠”——教习来干。可是,当和珅得势之后,他就跳出来助纣为虐。他早早就看出和珅会很快出人头地,所以他也下功夫“教导”和珅“为官处世之道”。吴省兰总是要讲一些历史人物,他总觉得一部二十四史说到头来就是帝王将相如何控制人、利用人的教科书。他经常与和珅谈论古人,以便和珅从古人的荣辱得失中获得借鉴。
他这次又来到和珅家里,见和珅一杯接一杯喝酒,显得如此痛苦,不知道究竟是为什么。当他知道和珅是在为含冤而死的鄂桂鸣不平时,老奸巨滑的吴省兰清楚地意识到和珅此时正处在一个人生最重要的关口上。在正义和邪恶之间来回游移。
吴省兰将一杯酒一饮而尽,酒杯往桌上一放,大声说道:
“像鄂桂这样有才华的人,尚且被陷害死去,何况我等!活着不能及时得到富贵,整天忧虑生活,恐怕早早就会被像狗像马一样填进沟去,辜负一生时光,还是早作打算为好。”
这几句话正好说道和珅的心眼上。和珅点点头,说:
“现在想到在咸安宫官学读书的时候,整天为生活忧愁,那样的日子真是可怕。现在虽然生活好些,但是对比自己向往的生活,还是很遥远啊。向鄂大人那样做个正直的好官,下场也不见得好。”
吴省兰知趣地点点头,他知道,和珅的话还没说完。和珅猛喝一口酒,眼睛浑浊地看着油灯,接着说道:
“你不会知道,驴肉胡同之于我,是伤心,是耻辱!别人穿的是绫罗绸缎,我只能穿破衣烂衫;别人吃着山珍海味,而我只能吃粗茶淡饭;别人珠光宝气,我是一身的穷酸!我是个堂堂的七尺男儿啊,为什么处处矮人一头,低声下气?就一个字,穷!可怕的穷啊!我每天都被它煎熬着,那种滋味只有我自己知道!最为耻辱的,就是那次如月到我家去,我遮掩不住家道窘困,久久坐立不安;更难堪的是章,讨债的居然逼上门来。那天晚上我就对天起誓,我要千方百计挣钱,让我的女人丰衣足食,永不受穷!我不在乎生前身后的虚名!此生别无所求,就是要尽敛人间财富,享尽人间荣华!”
吴省兰点点头,表示深有同感。说道:
“我了解你的苦楚,不过你知道,我为什么放弃做官,只做了一个教书匠吗?”
和珅不解地看着他,摇摇头。
“慢慢你会发现,官场险恶啊!没有真本事,别说要升官发财,弄不好就性命不保。”
“先生这句话,和珅感同身受,不知先生有何良策?也好给进入仕途的和珅一些启发。”
吴省兰知道,现在乾隆对和珅很器重,这家伙聪明机灵,总有一天,会掌握朝中重权。便不失时机地点拨他。吴省兰看着灯光下和珅有些忧郁的脸庞,故意绕开话题,问道:
“和珅,你可知安禄山其人?”
和珅在《新唐书》、《旧唐书》及《资治通鉴》中读过一些安禄山的史迹,但只知一个大概的轮廓。
“学生略知一二。那安禄山本是胡人,唐玄宗天宝年间为三镇节度使,控制北方的精锐之师,深得玄宗喜爱。但安禄山生而逆相,狼子野心,称兵向阙,造反举兵,逼得玄宗逃遁四川,后来为其子安庆绪所杀,结局亦甚凄惨。”
“确实,史书上所言尽谓安禄山此人狼子野心,久蓄异志,其实这些都是后人就事论事随心所欲而加上去的。”
“先生,莫非安禄山之反另有隐情。”
和珅一下来了兴趣,他深知吴省兰对历史上的是是非非往往有独特的见解,于是便竖着双耳听吴省兰继续说下去:
“不错,安禄山之反有他迫不得已的情势。”
“难道玄宗暗中要向他动手?”和珅问道。
“非也,那玄宗与安禄山君臣之情极为挚切,安禄山内心深处是不愿意在玄宗在世时称兵犯阙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之初,玄宗根本不相信安禄山会造反。”
“先生,若不是玄宗想动他,便只有杨贵妃可以杀安禄山了,但学生记得安禄山与杨贵妃极为近密,好像还是贵妃的养儿,除非安禄山对贵妃无礼,贵妃才会动起杀他的念头。”
“和珅,此言差矣,那安禄山想尽千方百计,唯恐贵妃不悦,又怎敢对杨贵妃动此邪念,这都是后人附会之说,不足为信。”
吴省兰说到此处,顿了一顿,似乎想起了什么,突然问和珅:
“和珅,你可知安禄山青云直上走的哪条道?”
和珅闻听,觉得一下不好回答,便思索起来。不待和珅开口,吴省兰自己说出了答案:
“安禄山的路,与杨国忠的路截然不同,他最初起家是凭借军功,继之以贿赂送礼,忠心取媚,后来反倒是这忠心取媚害得他非造反不可。”
经吴省兰点明,和珅顿觉眼前豁然开朗,不由得接下了话茬:
“先生所言极是,安禄山聪明多智,善测人意,通晓六种番语,以言貌奇伟与骁勇善战深得幽州节度使的赏识。据说安禄山素习山川井泉,常能活俘敌人的骁将。”
“对,后来节度使任他为“捉生将”,这个称号就来源于此。”吴省兰接着和珅的话又说了下去:
“此后,安禄山步步高升,通过贿赂送礼于天宝元年升任了平卢节度使,其后为玄宗所召见,群臣之间的遇合渐多,他也就大展其忠媚之术。安禄山乃胡人之后,其母又是巫师,出身低贱,世人都以为他是丑陋之人,其实不然。”
“难道他还是个美男子?”和珅疑惑地问。
“美男子倒算不上,不过安禄山年轻时雄伟而皙白,略嫌胖一点而已。所以天宝六年安禄山以范阳、平卢节度使兼御史大夫的身份入宫时,玄宗发现四十五岁的安禄山更加胖了,腹垂过膝,安禄山自吹腹重三百斤。玄宗因而戏问:‘你这肚子中装有何物,能把肚子撑得如许之大?’安禄山闻听立即跪答:‘臣这大肚子中唯有对陛下的一片忠心。’玄宗闻听,心中大喜。安禄山就是通过时不时地忠心取媚,最后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雄踞一方,不可一世。”
“先生,那安禄山迫不得已造反的原因又何在呢?”和珅见吴省兰将话题扯开去了,忙将之挽回来,不过对安禄山应变之能,奉承之力倒是极为佩服。
“这个原因,正是我今天要特别告诫你的,日后为官必得讨皇上欢心,事事处处替皇帝着想,从皇帝处设身处地决定行止,这是不错的,但是这一步不可以走得太远了,因为走得太远了,也就是不惜一切地媚上反而会害了自己,安禄山就是倒霉在这个上面。”吴省兰说这些话时,很是郑重。
和珅隐隐为安禄山感到可惜,这么一个奇才居然也会在拍马屁上栽跟斗,当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但不知究竟为了何事?只听得吴省兰继续说道:
“天宝六年,安禄山入朝,内宴承欢,玄宗命他拜见皇太子李亨,安禄山居然不拜。左右催促他拜,他却故意装傻,拱立着道:‘臣胡人,不熟悉朝中礼仪,不知皇太子是什么官。’玄宗以为他真的不懂,解释说:‘皇太子就是储君,朕千秋万岁后,接替朕治理国家的人。’安禄山一听,似乎懂了,便说:‘臣愚昧至极,以前只知有陛下一人,不知道还有一个皇太子。’然后才向皇太子行了礼。玄宗以为他说的是真话,更加宠信安禄山。”
听到此处,和珅大致已明白了安禄山造反的原因所在,于是试探着问道:
“先生,安禄山在大庭广众之下漠视太子,因此与太子结怨,他担心玄宗百年之后,太子定会拿他开刀,故而起兵造反以免成为俎上肉的命运。”
吴省兰对和珅不点自透的资质深表满意,但和珅尚未明了自己谈论安禄山真正的目的所在,只好继续说下去:
“不错,李亨太子当然是他的心中之疾;但除此之外,外朝宰相杨国忠也与他不和,天天在玄宗面前称安禄山必反,安禄山担心有朝一日,玄宗会有疑己之时,故而更促使他称兵大唐。珅儿,你看安禄山之反是不是就败于他献媚不慎?”
和珅闻听,似乎听懂了吴省兰的弦外之音,心思一转,便接口道:
“先生是说那安禄山过分献媚,获玄宗宠信的代价却是与太子结仇,以致他失去了日后的根基,所以他益发依赖玄宗,但玄宗身边却有一个日进谗言的杨国忠,使安禄山也觉着玄宗不可靠,所以安禄山只能依靠自身而举兵犯内,为其来日杀出一条血路来。”
吴省兰暗暗吃惊,和珅的悟性真是很高。
“和珅,你要记住,拍马奉迎切忌勇往直前,当思前虑后,千万不要以牺牲将来换得眼前的宠信,拍马屁是不应该招致他人冷眼旁观的。”
“弟子谨记!”
“还有,安禄山惧怕杨国忠的谗言成功是因为自己身为边帅,不能天天随侍玄宗左右,无法为自己辩解;所以你要记住,想长获眷宠以长随左右为上策。”
“弟子明白!”
和珅心中也暗暗吃惊,吴省兰虽身退学林,但于官场真诀熟捻至此,当真难以猜测。
吴省兰继续说道,语气凝重:
“和珅,你要在仕途上跌打滚爬,立出自己的门户来。不要因为一个正直大臣惨遭不测就心灰意冷。这种事在官场上再平常不过。有时候,妇人之仁是一个人生存的负担,甚至是致命伤,它会使意志受到情绪的影响而动摇,使你在人生的角力中未战先败。另外,多一个友人即多一份机遇,不能气随意来,动辄与人结怨,只会有害无益。”和珅点点头道:“老师的话,弟子谨记在心。”
吴省兰叹一口气,接着说道:
“位子和阅历要一致,这是有道理的。高位必定高风险,所谓高处不胜寒。你太年轻,早早跨入充满风险的高位。一定要谨慎。历史上有不少飞黄腾达乘风而上的年轻人,在残酷的高层斗争中死无葬身之处。
中国汉朝文景之治时期,有一位能干的大臣晁错,这是位地地道道的忠臣,按理应得善终,但遗憾的是他太投入自己的事业了,小小年纪就干到了很高的位子,却缺乏应付高层凶险人际关系的阅历,以至年纪轻轻就被腰斩,还殃及全族。
汉文帝死后,太子启即位,是为汉景帝。这时,自刘邦以来分封的诸侯刘藩王势力逐渐强大,有的靠煮海为盐,冶山为钱,有了很强的经济势力和独立性。对于汉朝中央政权来讲,渐成尾大不掉之势。晁错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登上历史舞台的。
景帝是个好大喜功,愿意有所作为,但又没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晁错接连升任,就像一般人在顺境当中一样,容易失去谨慎。他年轻气盛,觉得世上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更想趁此机会做几件大事,一方面压服人心,一方面也是效忠皇上,于是上书景帝,请求首先从吴国开刀削藩。
景帝平时就有削藩的想法,就把晁错的奏章交给大臣们讨论。
正逢楚王刘戊入朝,晁错趁机说他生性好色,太后丧时亦不加节制,仍然纵淫,依律当处死,请景帝明正典型。刘戊确是不尊礼法,不敬长贤,荒淫无度,只是景帝宽厚,未忍加刑,只是把他的东海郡收归皇帝,仍让他回到楚国。
楚国既削,便搜罗赵王过失,把赵国的常山郡削了去,然后又查出胶西王私自卖官鬻爵,削去了六县。晁错见诸侯没有什么抵制性的反应,觉得削藩可行,就准备向硬骨头吴国下手。
正当晁错情绪高涨的时候,突然有一位白发飘然的人踢开门迎面走进来,见到晁错劈面就说:“你莫不是要寻死吗?”晁错仔细一看,竟是自己的父亲,晁错连忙扶他坐下,晁错的父亲说:“我在颖川老家住着,倒也觉得安闲。但近来听说你在朝中主持政事,硬要离间人家的骨肉,非要削夺人家的封地不可,外面已经怨声载道了。不知你到底想干什么,所以特来此问你。”
晁错说:“如果不削藩,诸候各据一方,越来越强大,恐怕汉朝的天下将不稳了。”晁错的父亲长叹了一声说:“刘氏得安,晁氏必危,我已年老,不忍心看见祸及你们,我还是回去罢。”说完径直而去。
吴王刘濞派使者联络胶西王、楚王、赵王及胶东、淄川、济南六国一起造反。吴、楚七国起兵不久,吴王刘濞发现公开反叛毕竟不得人心,就提出了一个具有欺骗和煽动性的口号叫做“诛晁错、清君侧。”意思是说皇帝本无过错,只是用错了大臣,七国起兵也并非叛乱,不过是为了清除皇帝身边的奸佞大臣。
随着战事的久决不下,轻信的景帝着急了,他听信了奸臣之言,天真地想以杀晁错来换取七国罢兵。
结果,晁错被处腰斩,诛连全族,而战火也仍未平息,晁错的确死得冤枉,他完全是一场政治、军事与权谋斗争的牺牲品。他的悲剧清楚地告诉我们,年纪轻轻爬到高位,不一定有好结果。你一定要记住他们的经验教训啊!”
和珅一有时间就琢磨老师吴省兰的话。他发现这些话确实有道理。处世之道,讨好皇上是最重要的事情。惟其如此,才能被赏识、重用和提拔。安禄山可以“快意恩仇”,靠的就是一身柔媚的功夫。“柔”看似无刃,却胜剑有锋;“媚”为获权得利之大道,千百年来屡试不爽。或隐蔽自己的才能和意图,观风察世伺机而动;或故做糊涂愚顽,精心乔扮掩饰真相。只要得到主子的宠信,就立刻脱隐显扬,呼风唤雨。难怪和珅最后总结出来看来:溜须拍马,终得马骑;尽用谄术,邀宠不难。
和珅以后的日子,正是按照吴省兰的教导而行,最终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当然,这段师徒对话中,也预示了和珅最后悲惨的结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1 13: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总是在我最郁闷的时间洒下阳光,让我分明沐浴在温暖的海洋,看过开头,始终猜不到结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0-7 02:29 , Processed in 0.14405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