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933|回复: 6

[【主题讨论】] 再谈日本的武士道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5 20: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版主robertchrs仁兄对我的赐教,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深感自己才疏学浅,有待加强学习,这几天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有了新的想法,特别奉上。
  武士道文化对于日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有人指出武士道虽然看上去远离了当代的日本人,但其精神已深入日本人的灵魂,是日本人思维方式的必然部分。形式上的没落,并且永远不可能从形式上復活了,但是,它在日本人的行为中依旧清晰可见。今天日本人所做的一切事,都能够从武士道中找到久远的根源或较为可靠的解释。特别是武士道披著经济的外衣,进行出色的商业运作,更显出惊人一面。如果认为,日本作为“商人国”跟以往的“武士国”已经没有任何关系的话,那就错了。日本是一个最善于保留和发展传统的国家,从日本可以将原始的巫术文化发展为国家神道文化、并使它至今盛行之至,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一位叫天穀直弘的右翼份子就有这样的结论:如果日本作为“商人国”所付出的努力不能增强日本的利益,那就该从“商人国”摇身一变成“武士国”。日本很聪明的保留了武士道传统,并应用到现代的工作场所,他们能在和平时期,唤起战时才有的武士道民族主义和牺牲奉献的武士道精神。以日本这么一个强烈武士道民族主义的国家,日本人想到的总是他们国家的利益。而且有观点认为日本经济是一种由国家指导的武士道资本主义。武士道以资本主义的形式成功了。
  但是我也支持版主仁兄的见解,武士道文化也有其消极、反动、狭隘的一面。首先它过分强调合作性,个人的思想极端压抑,不鼓励创新,强调死背与“集体思考”。导致了现代日本人过于注重团队,而缺乏个人能力。这与日本的传统文化有关,参考有关文献看,日本这个民族这种团队文化古已有之。这种文化从家庭教育即开始,日本的家庭是建立在等级森严的家长制的基础上的,家长(特别是祖父、父亲)在家族中具有统治地位,日本人从小就被教育自己的一切个人利益都要服从于家族的利益,家族决定个人的命运,个人的命运与家族息息相关。然后,一个个体离开家族进行社会,那么国家、集体就成为大家,在家族中养成的团队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又作用于此时的每个个体。此外扼杀了许多人的个性发展的同时,对日本的周边国家带来了灾难(这个我们深有体会),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女性的地位低下。在经济如此发达的国家,日本的女性深受武士道思想的迫害,注重男权的武士道,使得女性到现在还没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
  武士道精神究竟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武士道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君毫无保留的捨命献身。这种思想也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儒家的“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唯有纯粹彻底的觉悟死,才是武士道强人之处。武士道彻底的觉悟死了,他的容貌、言语、起居动作,也就与众不同。可能由于他们对于死的认识,他们特别的嗜杀成性。武士道相传也讲究义、忍、勇、礼、诚、名誉、忠义等德目,但实际上有时是残酷无情,惨不忍睹。在一些记载中来看,古代日本武士很小就要练习杀人,要求斩杀一定数量的人才能获得武士资格,以使其达到能够不惧死亡,正视死亡而勇猛无比。日本武士的残酷不人道的事例,比比皆是,在中国的罪行犹甚,这是武士道精神的另一真实面。
  鉴于日本和我们历史上的种种恩怨以及目前的形势,大家肯定对日本文化嗤之以鼻,不愿去研究而统统采取鄙视、唾骂的态度,这不是一种实事求事的态度。无论对任何问题的研究我们知道要严谨认真,忌主观臆断和浅尝辄止,对于文化问题更是这样,本无优劣之分,只可相互比较。我们认为我们现在要努力去做的正是抛开民族及私人感情去研究别国文化,吸取一些长处构建我们自己的新文化,这是我们研究文化的根本动机所在。要弄清好的原因是什么,坏的原因是什么,其根源是什么,对我们的启发是什么。我希望我的努力能唤醒一部分只知道跟风乱骂的愤青们的一点理智,以及我们对于别国文化正确的态度,让我们舆论的一些歪风转到更加务实的层面上来,为我们国家强大提出更加理性与建设性的看法。我个人认为,日本文化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那种团队精神,国家意识。中国要战胜日本,首先要从改造自己民族的劣根性入手。正如一位伟大思想家所说:“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在于军队的强大,财富的丰盛,公共设施的繁华等等,国家意识、民族意志的强大才是一个国家真正实力的体现。”我的下一篇帖子将会谈民族性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5 22: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期待下文更精彩。希望兄台能多发此类文章,彼此交流提高、互进,此乃创妙笔版之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9 17: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一些记载中来看,古代日本武士很小就要练习杀人,要求斩杀一定数量的人才能获得武士资格,以使其达到能够不惧死亡,正视死亡而勇猛无比。

——请问这样的记载出自哪里?

  武士道乃求死之道——这一点倒是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9 17: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一些记载中来看,古代日本武士很小就要练习杀人,要求斩杀一定数量的人才能获得武士资格,以使其达到能够不惧死亡,正视死亡而勇猛无比。

——请问这样的记载出自哪里?

  武士道乃求死之道——这一点倒是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9 23: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日本文化缺乏接触,建议楼主将武士道精神与欧洲的中世纪骑士精神加以比较研究,从骑士精神的没落,我们也许可以看到武士道精神的没落,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会不会成为当今时代的堂吉珂德,或者更等而下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0 09: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黑泽明的《七武士》对这个认识的更加深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0 09: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日本的武士道只是一个比较表面的现象。深层次的是日本人对于尊严的追求和实践人生价值的方式。估计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尊严重于生死,一个人死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不能被后人所牢记。如果他能保持着尊严死去他仍会被后人记住。
这种精神非常近似于白蚁的生存习惯,既有效忠的蚁后,又不怕死亡的恐惧,因此也就更直接,更有效。
至于嗜杀的问题,只是他们实现理想的手段。总觉得武士实际是在追求成为强者,因此也更尊重强者,这一点也符合自然的法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7 06:08 , Processed in 0.32689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