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DNA文库的构建
基因文库的构建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自70年代初首例cDNA克隆问世以来,已用构建和筛选cDNA文库的方法克隆了很多基因。通过构建cDNA文库能直接分离到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一些调控基因及了解这些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cDNA文库的构建是基因克隆的重要方法之一,从cDNA文库中可以筛选到所需的目的基因,并直接用于该目的基因的表达。它是发现新基因和研究基因功能的工具。
1.cDNA文库构建的原理
真核生物基因的结构和表达控制元件与原核生物有很大的不同。真核生物的基因是断裂的,在基因最后产物中表达的编码序列(外显子)被非编码序列(内含子)分隔开,需经RNA转录后加工过程才使编码序列拼接在一起。真核生物的基因不能直接在原核生物中表达,只有将加工成熟的mRNA经逆转录合成互补的DNA(complementary DNA,cDNA)接上原核生物表达控制元件,才能在原核生物中表达。而且,真核细胞的基因通常只有一小部分进行表达,由于mRNA的不稳定性,对基因表达和有关mRNA都常通过对其cDNA来进行研究。为分离cDNA克隆或研究细胞的cDNA谱,需要先构建cDNA文库。所谓cDNA文库是指细胞全部mRNA逆转录成cDNA并被克隆的总和。
cDNA文库应包含的克隆数目可由以下公式来计算:
N=ln(1-p)/ln(1-1/n)
式中:N-cDNA文库所包含的克隆数目;
P-低丰度cDNA存在于库中的概率,通常要求其大于99%;
1/n-每一种低丰度mRNA占总mRNA的分数。
2.构建cDNA文库的基本步骤
构建cDNA文库的基本步骤有五步:①制备mRNA;②合成cDNA;③制备载体DNA;④双链cDN的分子克隆;⑤对构建的cDNA文库进行鉴定,测定文库包含的克隆数,抽查克隆的质量和异质性,如果需要可适当扩增。对cDNA的文库的要求:一是希望文库能包括各种稀有mRNA的cDNA克隆;二是克隆的cDNA应是全长的,避免丢掉5’端的序列。
2.1mRNA的分离制备
构建cDNA文库质量好坏的关键是制得高质量的mRNA。无处不在的mRNA酶极易降解mRNA,在mRNA的操作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必须防止RNA酶的降解作用。①所有用于mRNA的实验的器皿都要高温焙烤或是用0.1%焦碳酸二乙酯(diethyl pyrocarbonate,DEPC)洗涤,所有试剂都要用DEPC处理过的水配制,DEPC是RNA酶的强变性剂,经煮沸DEPC即分解除去,避免残留物影响mRNA的实验;②在破碎细胞的同时用强变性剂(如酚、胍盐等)使RNA酶失活;③在mRNA反应中加RNA酶的抑制剂Rnasin。
目前实验室中提取细胞总RNA的方法主要有:胍盐/氯化铯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和酸性胍/酚/氯仿抽提法。前一方法常用于大量制备RNA;后一方法用于一般小量制备RNA,因此更为常用。真核生物的mRNA 3’端通常都含有寡腺苷酸〔poly(A)〕,可以用寡聚胸苷酸〔oligo(dT)〕纤维素或琼脂糖亲和层析法来分离纯化。在高盐缓冲溶液中poly(A)+RNA与oligo(dT)结合,低盐缓冲溶液使它们解离。
2.2cDNA的合成
合成cDNA的逆转录酶有两种,一种来自禽成髓细胞性白血病病毒(avian myeloblastosis virus,AMV),另一种来自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Moloney murine virus,M-MuLV)。逆转录酶为多功能酶,它能以RNA链为模板合成第一条cDNA链,并具有RNase H 活性,水解杂合分子中的RNA链,再以第一条cDNA链为模板合成第二条cDNA链。逆转录酶以4中dNTP为底物,合成cDNA时需要引物,无校对功能。AMV逆转录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42℃,最适pH8.3,并且具有较强的RNase H活性。M-MuLV逆转录酶由一条多肽链构成,反应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7.6,具有较弱的RNase H活性。
第一条cDNA链的合成常用的引物为oligo(dT)12-18,或是六核苷酸的随机引物(dN)6,如果序列是已知的,也可以用与mRNA3’端序列互补的引物。杂合分子中的RNA链用RNase H或碱溶液水解除去。
第二条cDNA链可用以下方法合成:①回折法,利用第一条cDNA链自身回折来引发第二条链的合成,双链合成后用核酸酶S1(nuclease S1)切去回折处的单链DNA。这一步操作常使cDNA失去5’端的部分序列,因此现在较少使用。②取代法,用RNase H部分水解DNA-RNA杂合分子中的RNA链,留下一些小片段RNA作为合成cDNA第二条链的引物,除加入DNA聚合酶Ⅰ和4种dNTP底物进行DNA合成外,还需加入大肠杆菌DNA连接酶和NAD+,使各片段连接。③随机引物法,用六核苷酸在DNA链上随机引发合成第二条链。④均聚物引发法(homopolymer priming),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transferase,tdt),简称末端转移酶,加一种dNTP,在cDNA第一条链3’端加上均聚物尾巴,然后用配对的寡聚物作为引物合成第二条链。⑤如果序列是已知的,也可用特异引物来合成第二条链。
2.3双链cDNA的克隆
用来克隆cDNA的载体主要为质粒和λ噬菌体载体。克隆的常用方法有:①平端连接法,需先用Klenow酶或T4DNA聚合酶将双链cDNA两端填平补齐,然后用平末端与载体DNA连接,平端连接效率较低。②cDNA两端加接头或衔接物,接头需用限制酶水解,因此加接头前cDNA应先用对应甲基化酶加以甲基化,以保护cDNA不被消化。用衔接物则无需使cDNA甲基化。二者都可使cDNA以黏性末端与载体DNA连接。③均聚物加尾法,用末端转移酶在cDNA两条链的3’端各加均聚(A)或均聚(G),载体DNA的3’端加配对的均聚(T)或均聚(C),当cDNA末端与载体DNA末端“退火”(annealing)后彼此“粘合”,即可用于转化宿主细胞。④在几种改进的方法中可以将上述几步合并进行,例如,用衔接物与引物合在一起,当合成cDNA后即具有黏性末端,或者将引物加载载体DNA上,cDNA合成后直接连在载体上。
3. cDNA文库构建方法进展
最初的cDNA克隆技术主要适合于获得高丰度mRNA的拷贝,但对于低丰度mRNA的拷贝,通常需要筛选文库的大量克隆,才能获得相应的cDNA。有时既使筛选克隆的量很大也不能奏效。为了更有效地克隆到未知的低丰度mRNA的DNA,近年来已发展了一些cDNA文库构建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3.1 标准化cDNA文库
标准化cDNA文库又称为等量化cDNA文库,即某一特定组织或细胞的所有表达基因均包含其中,且含量相等的cDNA文库.这种文库主要有三方面的优点:第一,增加克隆低丰度mRNA的机会,适用于分析分化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及突变检查;第二,等量化的cDNA可做探针来发现基因组序列中的转录区,尤其是普通探针所不能发现的稀有转录区;第三,与原始丰度的创mRNA拷贝数相对应的cDNA探针与标准化的cDNA文库作杂交,可估计出大多数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发现一些组织表达特异的基因.
基本方法:一种是用基因组DNA做选择杂交,所捕获的cDNA丰度与对应的基因组DNA丰度一致,其缺点是约20%的非单一拷贝基因在构建的文库中丰度偏高,另一种是根据cDNA退火的二级动力学特性,即稀有拷贝的cDNA较丰富拷贝的cDNA复性或杂交慢,使未复性部分的单链cDNA渐趋等化.
3.2 固相cDNA文库构建
1998年,Roeder开发了一种快速高效的cDNA文库构建方法。它基于传统的cDNA文库合成方法,包含通常所需的全部步骤。但在cDNA合成过程中引入了固相支持物。cDNA通过一个生物素基固定在链霉卵白素偶联的磁珠上,这样在反应中就可以简便而迅速的实现酶和缓冲液的更换,因此它将快速与高质量的文库结合在一起(构建文库只需一天),并且构建的文库适合于大多数的研究目的。
该方法的关键步骤为:1)mRNA提取:使用一个修饰的5’—生物素化01igo dT(25)引物,[5’—生物素—GAGAGAGAGAGAGCGGCCGCT(25)G/A/C一3’],其内部含一个NotI识别序列,通过5’—生物素连接在链霉卵白素包裹的磁珠上。mRNA通过与01igo dT引物互补,结合在磁珠上。2)第一链合成:A)如果cDNA合成以01igo dT引物进行,则mRNA不用低盐缓冲液洗脱,淋洗后直接进行第一链合成反应(加入酶、缓冲液等)。B)如果cDNA合成是以一个修饰的随机的寡核苷酸5’—生物素为引物,[5’—生物素 一 GAGAGAGAGAGAGCGGCCGCNNN—NNNN—3’],此引物与链霉卵白素包裹的磁珠结合。mRNA从01igo dT磁珠上洗脱后,加入到随机引物磁珠中,然后进行第一链合成反应。
第二链生成,补平末端,加接头,激酶磷酸化等步骤的实现是通过吸去上清,并用下一步反应缓冲液冲洗来完成的。磷酸化是在固相上进行的最后一步酶反应。
固相cDNA合成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简便cDNA合成的操作。在进行缓冲液更换时既没有cDNA的丢失之忧,也无其他物质污染之忧。另外,用此方法可以得到真实的代表性文库,它包含有短小的cDNA,这是因为在克隆之前省去了分级分离的步骤。总之,固相法结合了传统的cDNA合成的优点并弥补了其不足。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可靠低廉,所建文库高质量。
3.3 差示cDNA文库
差示文库又称为扣除文库,是反映不同组织和细胞或同一细胞在不同功能状态下,基因表达差异的cDNA文库。主要用于研究细胞的发育、分化、细胞周期、细胞对药物和生长因子的诱导反应以及肿瘤等疾病的研究。
基本流程:分别提取不同组织细胞或同一种细胞在不同功能状态下细胞的mRNA,将其中一种细胞的mRNA反转录成cDNA第一链,然后将该cDNA与另一细胞过量的mRNA进行杂交,第一种细胞中若存在不同于第二种细胞的特殊基因,则会产生特殊基因的mRNA和cDNA,它们不能与第二种细胞的mRNA形成杂交体。将未形成杂交体的cDNA分出,合成与之互补的cDNA第二链,再以此双链cDNA构建cDNA文库,即差示文库。
传统一般利用羟基磷灰石柱层析的方法分离杂交单体,这种技术存在着操作复杂,周期长,核酸损失量大等缺点.赵大中等利用磁珠分离杂交单体缩短了实验周期,简化了实验程序,减少了杂交体的损失量,并且以一种mRNA为处理,两种mRNA为对照,进行消减杂交,可以扣除多一些的非特异基因,利于寻找更加特异的基因或基因片段,而且所建库容要比使用同种材料的传统方法所建库容大得多。
3.4 抑制消减杂交
抑制消减杂交是1996年Diatchenko等建立的一项以杂交和PCR为基础的基因克隆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消减杂交将待比较双方共同的cDNA进行消减,再通过抑制PCR技术特异性地扩增在Tester中特异表达的cDNA片段,使其得到大量富集。
基本原理是:将两个群体的mRNA反转录为cDNA,其中含有特异性表达基因的样本为Tester,另一组为Driver,先将T(Teqter)方与D(Driver)方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为小片段,将T方平均分为两份,分别连接不同的接头,然后与过量的D方cDNA进行不充分杂交。根据复性动力学原理,浓度高的单链分子迅速复性,而浓度低的单链分子仍以单链形式存在。然后混合两份杂交样品,同时加入新的变性D方cDNA进行第二次扣除杂交,杂交完全后补平末端,加入合适的引物接头进行PCR扩增。当DNA两条链含相同接头时,其PCR扩增受抑制,而含不同接头的双链DNA分子才可进行指数扩增,其产物为目的片段。
SSH具有三大突出优点: (1)高度特异性,该技术经过两轮消减杂交及两步PCR,使Tester中代表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片段得到大量扩增,同时抑制了非特异性cDNA片段的扩增,使各种消减文库的特异性得到极大地提高;(2)高敏感性:cDNA消减杂交、mRNA差异显示等方法的一个共同缺点,即不能分离到低丰度的差异表达基因,而SSH对单链Tester cDNA的均等化过程,使高、低丰度的差异表达基因都能有效分离,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技术,可望在研究基因表达及新基因分离中得到广泛应用; (3)高效率:一次SSH反应可以分离出成百个差异表达的基因。
3.5 cDNA末端快速扩增
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方法首先是由Frohman等在1988年建立的,该方法的建立大大简化了基因分离操作,与之相适应的RACE cDNA文库也由此而产生。RACE是一种用来快速扩增cDNA末端的特殊PCR,又被称为单边PCR和锚定PCR,是根据部分已知序列快速得到基因全部序列的重要手段。它直接以双链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手段得到目的片段。用RACE方法分离基因,不需要进行文库扩增和多轮杂交筛选等经典cDNA文库,用于RACE的cDNA文库也不需要克隆入载体,只需要在双链cDNA的两端带有连接子序列,大大简化了cDNA文库构建程序。
基本程序:为了得到cDNA的5’端,在进行反转录反应时,采用基因特异的引物作为反转录引物,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cDNA第一链,然后去除多余的反转录引物和单核苷酸,在末端转移酶的作用下,在cDNA第一链的3’端加上多聚脱氧腺苷酸,再用带有连接子的寡聚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为引物合成cDNA第二链,最后用基因特异的引物和连接子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cDNA的5‘端片段。用于PCR扩增的基因特异引物位于反转录引物的上游。这样可以增加扩增反应的效率和特异性。得到cDNA的5‘端的反应称为5’端RACE.与5‘端RACE类似,为了得到cDNA 3‘端,反转录反应采用带有连接子的寡聚T引物,用基因特异的引物合成cDNA第二链,再用基因特异引物和连接子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cDNA的3’端片段。这个过程称为3’端RACE。
当已知一个基因的部分序列,为了得到全长cDNA序列,首先用RACE得到该cDNA的3‘端和5‘端序列,再根据3’端和5‘端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得到全长cDNA。应用RACE方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cDNA的5‘端和3‘端序列,最终得到全长cDNA序列。因此,RACE方法己成为目前分离基因的首选方法。
3.6 0ligo—capping方法构建cDNA文库
1994年,Marnyama和Sugano开发了0ligo—capping方法,这是一种用人工合成寡核苷酸替代真核细胞mRNA帽子结构的简便方法。这种寡核苷酸能够作为mRNA启始位点的序列标签。真核生物在其5’末端具有帽子结构,在3’末端具有Po1yA尾巴。在帽子与Po1yA尾之间的序列信息,对识别控制mRNA稳定性和翻译效率的编码区和非编码区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分离全长cDNA,使其包含从帽子至Po1yA尾之间全部序列,是基因结构和功能分析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
传统的cDNA文库对于分离全长的cDNA具有若干缺陷:第一,其5’末端能延伸到mRNA的启始位点的cDNA克隆含量非常少;第二,对于含有全长cDNA的cDNA克隆的识别是非常困难的。因为3’末端具有Po1yA结构,能为其提供序列标签,因此识别是简单的,而5’末端帽子结构不能为mRNA起始部位提供序列标签。
如果使用“01igo—capped”mRNAs和01igo—dT引物来构建一个cDNA文库,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监测5’和3’末端序列而识别出全长的克隆。如果在5’—01igo和01igo—dT引物中引入恰当的限制性位点,那么又可以将全长的cDNA选出并克隆到载体中。此外,如果使用随机引物进行cDNA合成,通过相似的办法可以克隆出mRNA的5’末端。这一类型的5’末端富集的cDNA文库对于分离出mRNA的5’末端可能是有用的,因为5’末端是很难用01igo—dT为引物合成的cDNA文库进行分离的。基于上述设想,1997年Suzuki数人通过01igo—capping方法构建了两类文库,一类是全长富集的cDNA文库,此库含有高含量的全长cDNA克隆;另一类是5’末端富集的cDNA文库,此库含有高含量的mRNA启始位点的克隆。
01igo—capping主要步骤是:1)mRNA用细菌碱性磷酸BAP处理并加入RNasin,酚氯仿抽提2次,乙醇沉淀;2)沉淀的mRNA用烟草酸焦磷酸酶TAP处理,加入RNasin,抽提,沉淀,得到BAP—TAP处理的mRNA;3)沉淀的mRNA与5’ 01igo进行连接,加入RNAligase、RNasin 。
cDNA合成步骤:4)对于全长富集文库采用接头引物(5’—GCG...TTT—3’)。5)对于5’—end富集文库采用随机接头引物(5’—GCG…NC—3’)。
总之,01igo—capping构建文库的方法是对传统建库方法的一个重要改进,而且5’—端富集的文库对于产生含有mRNA启始位点信息的5’—ESTS是非常有用的。目前还缺乏这样的EST数据库。
3.7 酵母双杂交文库
酵母双杂交技术称蛋白肼捕获系统,是90年代兴起的一种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高新分子生物学技术,以酵母双杂交技术为基础构建的cDNA文库称为酵母双杂交文库。作为酵母双杂交研究的cDNA文库属于质粒文库。其基本原理是:依据真核转录因子的DNA结合域和活性域分离的特性,将酵母内转录因子的DNA结合域和活性域用人工方法分为二部分,即将酵母转录因子GAL4以分为GAL4DB和GAL4AD,并将拟研究的靶蛋白(prey)和诱饵蛋白(bait)分别与GAL4AD ,GAL4DB结合形成融合蛋白,只有当靶蛋白与诱饵蛋白相互作用时,GAL4调控的报告基因才能表达,酵母才能在选择性培养基中生长。酵母双杂交系统是一种在体内研究蛋白相互作用的方法,用于真核蛋白的研究更能保持蛋白的真核特征。它已广泛地应用于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不仅应用于检测与病毒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而且由于在酵母细胞中真核蛋白能够保持正常的形态及折叠,而受体是否糖基化对其亲和力几乎没有影响,因此,酵母双杂交系统也适于研究受体—配体间的作用。
酵母双杂交文库广泛用于信号传导,目前研究细胞信号传导多用动物模型进行,得到的细胞传导通路是正常生理状态下的,以肿瘤cDNA文库为研究对象,研究肿瘤的各种信号通路可以揭示肿瘤的发生发展机理,为诊断与治疗肿瘤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
酵母双杂交文库还广泛用于癌基因研究,细胞凋亡等研究领域,不仅可以验证己知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以自酵母双杂交文库中寻找与诱饵蛋白相结合的新的蛋白,发现新基因。
3.8 mRNA差异显示文库
mRNA差异显示文库是根据mRNA差异显示技术构建的cDNA的文库。mRNA差异显示文库简单易行,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多能性,快速。
基本过程:以一组对应的细胞的总RNA或mRNA为模板,合成上、下游引物,5‘端引物,含有HindⅢ内切酶位点,每个引物由13个碱基组成,共有8种,3’端引物也含有HindⅢ内切酶位点,每个引物由18个碱基组成,共有3种。反转录合成cDNA有24种产物,经计算机同源分析表明,它们覆盖所有mRNA,在进行PCR反应中,用32S dCTP或dATP标记底物以便随后检测。将对应的两组或更多组PCR产物,在4%测序凝胶上进行电泳,样品内cDNA单链均按分子量大小依次排列在凝胶泳道内,通过放射自显影从胶上两组产物对比中发现cDNA差异,回收差异条带的cDNA,再经二次PCR扩增获得足量PCR产物,可供序列分析,基因表达研究之用或制备各种探针,southern或northen杂交分析。
3.9 限制性cDNA文库
限制性cDNA文库根据限制性显示PCR(restriction display PCR,RD一PCR)技术构建的cDNA文库。限制性显示PCR是为了克服DD—PCR假阳性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基因差异显示技术,该方法由于对cDNA进行限制性分组,每组的cDNA片段均不相同,因而既保证了平板上菌落的适当密度,又能提供足够数量的菌落可供分析,其重复的机会大大减少,从而提高了分离cDNA片段的速度。
限制性cDNA文库对合成的cDNA使用识别四碱基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获得大量的约200—700bp的cDNA片段,然后在cDNA片段两端加上通用接头,根据限制性显示方法,通过通用引物延伸若干碱基,进行分组归类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同载体连接、转化,即为cDNA限制性片段文库。由于分组后,每组PCR产物中只有相应的克隆,分别涂布不同的平板,这样平板间克隆的重复率是相当低的,这为后面克隆的鉴定、分离提供了方便,减少了单一平板菌落量大,重复率高,操作不方便等缺点。相对一般全长的cDNA文库而言,限制性cDNA文库杂交动力学条件趋于一致,因而较易控制。一般全长的cDNA的大小相差悬殊,从100bp左右到几个kb均有,增加芯片杂交检测的难度。
3.10 逆转录病毒cDNA表达系统构建
1998年Wang开发了一个新的逆转录病毒,以此来构建cDNA文库并进行了肿瘤抗原的功能性克隆。这种逆转录病毒载体含有一个巨细胞病毒的启动子,位于5’LTR中,还含有一个已扩展的包装信号,用于快速生产逆转录病毒的颗粒,另外还有许多便于cDNA文库构建的克隆位点。疤疹性口炎病毒G蛋白已被用于产生假性逆转录病毒颗粒,从而保证了高效的病毒感染。以这种新的逆转录病毒为基础的cDNA表达系统,允许将cDNA文库引入真核细胞,如自身固有的成纤维细胞,这种细胞可以加工抗原肽并递呈给细胞毒性T细胞(CTL)。这种方法便于鉴别一个T细胞辨认的新抗原,而无须知道MHCI限制元素。通过构建一个逆转录病毒为基础的cDNA文库以及使用抗原特异性CTL再次分离了肿瘤抗原NY—ES0—1,使这一系统的效用得到了证实。
T细胞辨认MHCl分子递呈的抗原肽,这在肿瘤免疫应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员已经发展了一些方法来鉴定T细胞识别的肿瘤抗原,并且描述其功能特征。最初,重组基因组文库或cDNA文库被导入抗原缺失的、MHC相配的肿瘤细胞。后来这一系统被改进,cDNA文库短暂导入Cos—7或者293细胞并伴随质粒表达MHCl分子,并根据CTL受到刺激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来筛选阳性克隆。尽管此cDNA表达系统已经成功使用,但它仍存在许多局限:1)只有具有高度转染能力的细胞才能被用于高效率引入源白肿瘤细胞的cDNA文库,例如,Cos—7以及293细胞。2)当一个cDNA文库转导入Cos—7或293细胞时,CTL使用的MHC限制元素就必须被确认。在很多情况下,若想鉴别MHC限制元素是困难的,因为得不到特异的针对特殊的MHC等位基因的封闭抗体。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突变抗原在人类黑色素瘤中被识别。
克服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使用自身固有的成纤维细胞或者Ebv.B细胞作为抗原递呈细胞。但是这些细胞却又不能被高效感染,因此传统的cDNA表达系统不能在这些细胞中应用,进行基因克隆。
3.11 染色体或区域特异性cDNA文库
用某一染色体或基因组区DNA与合成的cDNA池已构建的cDNA文库杂交,将捕获的cDNA进行PCR扩增可用于构建染色体或区域特异性cDNA文库。其中的cDNA或定位于该染色体上或与之有同源性。这类文库有效地用于分离与染色体相关的疾病基因、基因的定位,以及种、属间同源区基因的筛查。
在经典的cDNA文库构建基础上,研究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改进相应技术,以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
4.本实验采用的方法
本实验的目的是构建一株产苝醌类光敏剂真菌的cDNA文库。
常见的做法是在合成cDNA的双链后在两端连上接头,利用已知的接头序列再进行扩增,或者是利用末端转移酶在双链cDNA的3'末端加上一连串的G或者C(或者A/T),再通过补齐粘末端,利用已知的两头序列进行扩增。但是这些方法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接头的连接效率非常有限,会导致部分信息的丢失,再加上这些方法需要多次用不同的酶处理有限的样品,需要经过反复的纯化,会损失很多有用的信息,特别是少量样品中的低丰度信息,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另外由于mRNA容易部分降解,很难确定得到的cDNA是否就是全长的cDNA,还是cDNA的片断。
本实验采用SMART(Switching Mechanism At 5' end of the RNA Transcript)技术,其原理实际上非常简单:在合成cDNA的反应中事先加入的3'末端带Oligo(dG)的SMART引物,由于逆转录酶以mRNA为模板合成cDNA,在到达mRNA的5'末端时碰到真核mRNA特有的“帽子结构”,即甲基化的G时会连续在合成的cDNA末端加上几个(dC),SMART引物的Oligo(dG)与合成cDNA末端突出的几个C配对后形成cDNA的延伸模板,逆转录酶会自动转换模板,以SMART引物作为延伸模板继续延伸cDNA单链直到引物的末端,这样得到的所有cDNA单链的一端有含Oligo(dT)的起始引物序列,另一端有已知的SMART引物序列,合成第二链后可以利用通用引物进行扩增。由于有5'帽子结构的mRNA才能利用这个反应得到能扩增的cDNA,因此扩增得到的cDNA就是全长cDNA。
这个专利的方法是利用逆转录酶内源的末端转移酶活性,只要单管,一步即可完成,不需要额外的cDNA抽提纯化或者沉淀,或者额外的酶反应,只需要少至25ng的mRNA或者50ng的Total RNA就可以得到高质量、高产量的cDNA库,更重要的是得到的cDNA能够代表原有样品中的mRNA的丰度,可以应用于直接扩增基因、构建cDNA文库、已知序列钓全长cDNA(RACE),和用于芯片检测的cDNA探针的扩增等。
酵母菌落pcr步骤
1。直接用枪尖或者牙签取单克隆到10ul无菌去离子水中;
2。加5ul5u /ul的溶细胞酶(SIGMA);
3。37度孵育30分钟;
4。-70度15分钟;
5。煮沸5分钟;
6。12000转离心5分钟;
7。取上清5ul到50ulPCR反应体系。
我这样做的,做了几十个克隆都做出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