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989|回复: 12

[【文史类原创】]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3 12: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我希望大家都能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说说自己的看法。

说的简单点,学历史有个很大的好处是,你可能会各方面都有所涉及,因为历史包括了很多东西,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军事、思想等等,即使你不能把各方面都搞得很清楚,但是他们的基本脉络还是能清楚的,而且可以就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当今学术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来学习历史的确让人觉得有些不可理解。但是,能不学习历史吗?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记忆是可怜的,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忘记了自己的历史是可耻的,而我们连世界史的基本知识都不清楚是可悲的。有人说,历史是贵族的学问,只有三有的人才能把这门学问做好,“有钱、有闲、有病”,这是笑话,但是也说明了我们的一些问题。

确实,我觉得现在真正静心学习历史的人太少了!虽然有不少大学和研究机构都开设历史专业,但是这些学生有多少是极其喜欢历史而走进来的呢?试问我周围的同学朋友,就没有多少,而我自己也是糊里糊涂地进了这里面。说我真的喜欢吗? 有时候我真的喜欢,我喜欢历史的宏大叙事,喜欢历史人物的命运遭遇,喜欢历史体系的博大,喜欢历史内容的广泛。但是太多的时候我并不喜欢它,因为它不能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没有经世致用之效果,不像理科那样一个实验结果出来就能说明一切。历史不行,它是由人来叙说议论的,它有其真实的内在,但是也有很多的装饰,所以到底哪里是真哪里是假实在难辨。但是不能因为这样我就不学习历史了。

就我自己来说,四年历史课的熏陶,四年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使我明白了历史很有用,它使我能够冷静地看待周遭,比较客观地分析问题,也能更谨慎地处理问题。
当然,历史读的越多,人似乎越来越悲观。一位老师告诉我,悲观的情绪会越来越浓,似乎把世间一切都看透,那时便达观了。

这里我要提一下要好好学学世界史。为什么这里提到世界史?这个世界史的概念不是我们通常所学的外国史,它包括中国史,并且以中国史为核心。学习世界史能拓宽视野,了解人类整体历史的发展脉络,才能不断的前进。

但是世界史发展的现状是怎样的呢?史学领域的话语权基本上是由西方学者所控制,我们没有自己的话语,只能跟随着西方学者亦步亦趋,实在憾事!大到体系、小到史实,西方人做的比我们要精细地多、严谨的多。说句实在话,我个人认为我们现在所做的课题大多是没有创新的,中国史还好,世界史就不行,很多选题都很烂了,要是仔细查找一下外文的期刊和书目就会发现很多都是人家做过的,而且资料方面要翔实的多,我们根本没有办法相比。所以我们要努力

推荐世界史的两本书,比较好读: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北大出版社2004年版;周谷城的《世界通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如果是历史专业学生相信都看过的,很耐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3 13: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世界史很多方面都是处女地,只要认真一搞什么在国内大多都是首创,原因很多,主要的还是资料不齐全,现如今各大名校开放了不少资料,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可以获得不少以前只闻其名不见其貌的手稿和资料了,幸甚!不过,我并不认为学历史越学越悲,最后来个达观。这跟个人性格为有关系,学历史能让人明目聪慧,这就是人们依然不放弃历史的原因。我就不引用那些无聊的“鉴于往事,有资于什么”之类的话了,还是那句话:历史让你聪明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13 13: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句实在话,本人是越来越糊涂了,估计再读个三四年会更糊涂的
不过这也可能是版主所说的“聪明起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13 13: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版主是世界史专业的么?
若是,能不能给我推荐一些能下载外文期刊的地方,非常需要Diplomatic History & the 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
我看园地上很多资源都要威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3 15: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世界史,现从师中外关系史,经常来园地发点文章时间久了威望就升上去了。欢迎你来这里坐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4 16: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兴趣使人,历史如一个巨大的黑洞,将我吸过去。而我去黑洞寻找光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5 00: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追风野马2006-04-14 16:18发表的“”:
兴趣使人,历史如一个巨大的黑洞,将我吸过去。而我去黑洞寻找光明。
黑洞里能寻找光明?探索罢了~~~~:),兄台能利用历史并在黑洞中寻找光明,那么你可以获得诺贝尔奖了~~~~~:)嘿嘿 玩笑玩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5 07: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反的,偶比较喜欢历史的细节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6 20: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历史就需要那些喜欢历史的细节的人,你发现一个就造福一批人那~~~嘿嘿。再见马蹄莲

兄能否也帮俺看看中韩关系中那些细节需要注意呀。请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7 18: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世界史的学习和研究,我觉得这主要是给我们提供一种视野,用年鉴学派的说法,是一种整体史的视野。而国人对世界史的研究,只相当于别人中学的水平。也就是说,中国欧美史学者研究欧美史,其整体水平就相当于欧美国家中学生的水平,日本史的研究情况也大致相同。

但中国史的研究就不同了,我们还是有自己的优势,但从上世纪开始,这种优势正在逐渐失去。想想寅恪老感叹的“群趋东邻学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状况,现在仍然没有改善。从国际学术界的视野来看,最受看重的中国史研究是日本和台湾的,然后是欧美的,最后才是中国大陆的。桑兵先生有一次提到中国学是真正世界性的学问,也是由于大陆、台湾、欧美和其他一些地区的研究水平大致能做平行对话而言的。我想,任何一个中国人,其骨子里还是想改变这种现状的,因此,这种情况应该也是学者学习历史,特别是中国历史的动力之一。国内敦煌学者为了应对藤枝晃“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中国以外”的论断,正在加紧努力,而古代史领域内,尤其是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学者,正日益让日本学者感到了压力和挑战。从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我们要学习历史,尤其要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

接在这个帖子后面,以狗尾续貂,思绪很乱,但为的是表达我的一种期望。

如果真要从大的角度来说为什么要学历史,我可引用阎步克先生给本科新生的一席话:

关于学历史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历史这门学问渺茫而遥远。在上个世纪初,曾有人对北京大学的洪业教授说:“历史”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像“立死”,是一种要死的学问。这看法在今天也算普遍吧,比如在大学生选择专业时就看得出来。进了历史专业的同学,大多没把历史当做第一志愿。  

史学家总想为自己的职业辩护的,申说它如何“有用”。这方面说法很多了,不劳我来重复。我个人也以为“史学无用论”不怎么全面,不过却乐于承认,由于社会变迁,历史经验不再像古代那样,能长久地保持实用性了。所谓“用”往往意味着“实用”。在这一角度论证史学对现实有用,确实不太容易。在求职时你夸耀自己的史学素养,对方信不信服可是没准儿的事情。我想还是持诚实态度,承认史学跟实用技术不同,比如说,它不能够当下就创造出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假如着眼于求职就业,那真的不妨选择或辅修其他学科。
  
若不是从“实用”,而是从“史学对人类生活是否有意义”这一角度提问,那么还有另一些回答。“实用理性”是中国人的特有思维方式。对一门知识非得要问它是否“实用”或“有用没用”,中国人是很容易提出这类问题的。作家王小波在他的《我的精神家园》里面提到,他的大学数学老师对他们说,我所教的数学你们也许一生都用不到,但我还是要教,因为这些知识是好的。王小波为此而深深感动了,我也为此而感动。我也想说,历史知识是好的。史学是许许多多学问中的一种,它也跟各种学问一样,使我们聪明,给我们快乐。  

靠历史知识能不能挣来钱,或者能不能赢得什么领导的惠顾垂青,都不是史学自身的价值所在。就算有人能用历史弄到很多别的东西,依然如此。史学仅仅是一门学术。它既有科学的精深严谨,又像艺术一样美妙动人。古希腊神话的九位缪斯(文艺女神,Muse)中,居首的是克莱奥(Clio),她是一位司历史的女神。史学的艺术魅力,在人类社会中确实是永恒的。这魅力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根本上说,了解历史,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固有方面。  

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说过,“人是历史的动物”。史学的起源,几乎和人类社会一样古老。传说中国在黄帝时就有了史官,包括发明文字的苍颉。比较能确定的早期史官大概有两种,一种是背诵史实和系谱的瞽矇,他们大概更古老一些;另一种是用文书记事的史官。  
   
在古罗马政治学家西塞罗看来:“一个人如果对自己出生以前的历史毫无所知的话,这个人就等于没有长大。”动物就没必要知道自己的历史,这对它们的生活没有什么意义。但人类有精神生活、有自我认识的需要,而人性是由历史和传统所塑造的。人类自我认识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诉诸历史。科林伍德有言:“严格说来,没有人性这种东西,这一名词所指称的,确切地说,不是人类的本性而是人类的历史。”雅斯贝斯的一段话也说得很好:“对于我们的自我认识来说,没有任何现实比历史更为重要了”,它显示了人类最广阔的境界,提供着生活所依据的传统,指点我们用什么标准来衡量现世,解除“当代”所施加的无意识的束缚,“教导我们要从人的最崇高的潜力和不朽的创造力出发来看待人”。  

割断了数千年的深厚文明,只有“当代”而无“历史”,我们的世界就只是个单薄贫乏的平面。但人类不是这样的,人类的生活有一个千万年的纵深。人们要了解古往今来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了解各时代、各民族对真善美、假恶丑的不同理解。人类一代一代地积累着这些知识和看法,正是它们的总和塑造了人的特质、人类的形象,使我们得以突破“当代的束缚”,知道了我们正在做的是什么,我们应该做的是什么。  

尤其是中国人,他们拥有强烈厚重的历史感。历史有如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沟通了过去和未来。个体生命汇入这条长河才能获得永恒,“名垂青史”几乎是人生的最大成功,为了“留取丹心照汗青”贤人们宁肯舍生取义。人们习惯于在历史中寻找自我:君主效法尧舜,大臣自比诸葛,武将则追踪岳飞。浩如烟海的史籍之中,潜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气质,凝聚着他们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特有看法。  

史学就是这样一门学术,人类生活中有它的一席之地,会有一些人投身其中而以之为事业,也会有人关注他们的思考和探索。从事学术不比其他行当更高贵,但也并不更低微;史学不比其它的学科更高明,但也并不更低微。当然,学历史多少需要一点儿“傻气”,因为得付出“机会成本”、牺牲另一些诱惑,所以优秀的历史学者,较多出自淡泊执着的人。然而他们为什么执着于此?追寻悠久漫长的文明历程,洞察人群进化的内在奥秘,感受千百年的苦难和欢歌,审视千百年的坎坷和辉煌,以至从一片甲骨发现了一个古国的存在,由一块碑文澄清了一场战争的过程……是这些吸引了他们,足以使他们执着于此吗?  

而我们该由怎样的态度,开始学历史呢?我建议,别把历史学习看成就业求职的培训。史学提供一种特有的训练,我们从一些看似枯燥艰涩的东西开始,逐渐去领会一种学术的境界,去掌握一种求真的技能,去积累一种贯通今古的智慧、去培养一种对人类命运的关怀。那理性和良知的训练,才是使人终身受益的东西,也是我们的校园为什么会成为“精神家园”的东西。  

一生中有若干年在大学渡过,与五千年的历史与文明对话,是值得珍视的机会。让我们开始学习吧,历史系的四年时光,你不会毫无所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17 22: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好帖啊!
历史在史学工作者的求索中慢慢展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amellia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4-19 23: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同意以上各位的发言:历史不是一个断代的东西,历史记载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这样说,学习历史,可以使人明智,博学,所以我喜欢历史,因为那里有很多回忆,
  历史是一副很长的画卷,犹如《清明上河图》一般,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活生生的具体而又生动的场面,同时历史又象一位渊博的长者,将我们的昨天娓娓道来,所以对于我们而言,很沉垫。了解了昨天,才能更好的展望明天。
正如屈原在《离骚》中说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习历史,需要的是静心、耐心和决心!!
呵呵,只是我的一点愚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iuxuezhe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4-23 13: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要学历史?
以史可以为鉴
虽然现在流行说“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东西就是人类不能从历史上学到任何东西”,不能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但至少我自己认为,学历史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不仅是为人之道,还包括各方面。很多东西,不仅适用于过去,还适用于现在也适用于将来。学历史就是将这些任何时候都适用的东西找出来,供自己和整个人类学习或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30 13:44 , Processed in 0.409734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