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640|回复: 2

“考研热”与中国人的畸形卓越心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23 02: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信人: wolflion (【百合盐帮】*伊斯坦堡), 信区: Forum
标  题: 原创:“考研热”与中国人的畸形卓越心态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Thu Feb 16 21:29:51 2006)


“考研热”与中国人的畸形卓越心态

前几天听到这么一个笑话,说根据教育部内部消息,教育部将在博士之后设置“壮士”学
位,以满足人们对于学位的迫切需求,缓解就业压力。如果得到壮士学位者还不满足,还
可继续攻读“烈士”、“圣斗士”学位……笑话固然只是笑话,其现实意义却不可小觑。
近年来,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本科学历已经“不够用”了,考研成为越来越多大学
生的选择。细察那些大肆宣扬考研重要性的人们的论据,无非有两个:本科生素质越来越
低了、本科学位越来越不值钱了。可是事实的确如此吗?

先看看本科生素质越来越低的言论吧。持此论者认为,近年来,由于高等院校普遍大规模
扩招,而相应的软硬件水平的改善跟不上扩招的步伐,因而大学生素质已经越来越低。论
据无非是原来一个老师带几个学生、一个宿舍住几个人……再说说现在如何云云。让我们
抛开这些细节问题,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一看。恐怕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得不承认,新中国成
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的文化素质是在不断提高的,最近几年也是如此
。那么,如果说本科生的素质降低了,而国民整体的文化素质在提高,也就是说研究生、
中学和小学教育的水平在提高(姑且先不考虑自学成才的那部分人,因为目前中国教育的
主体还是学历教育),这些学生的素质在提高,才带动了国民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可是
这些阶段的教育机构,又有哪一个不是在扩招呢?只不过是大学本科的扩招更加引人注目
而已。

经此一辩,本科生素质越来越低的论点已经站不住脚了,让我们再回到问题本身,看看这
一说法的根本错误。诚然,不少大学在扩招后各种矛盾开始凸现,如师资力量紧缺、校舍
紧张、管理水平跟不上等等,这些矛盾是亟待解决的,但是,这些问题是否必然导致本科
生的素质降低呢?我认为未必。因为人的素质应该是指综合素质,大学生的素质也是如此
,而不只是学习成绩的高低。师资不足,恰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校舍拥挤,恰
恰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管理松散,恰恰提高了学生
的自我管理能力。而自主学习、团队合作、自我管理,不都是新世纪人才所急需的素质吗
?牺牲一点点的文化素质(这一点是否属实还是打问号的),来获得这些方面的素质的提
高,这样划算的生意谁不愿意做呢?当然,也有极少数大学生,放松了自我管理甚至自我
放纵、自暴自弃,可是这并不是大学生中的主流。这些人到了社会上自然是要被淘汰的,
可是我们要看到,更多的人经历了大学教育之后,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为走上社会
、服务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也许有人要说,即便本科生的素质没有降低,但“物以稀为贵”,本科生越来越多了,就
不值钱了,要想提高自己的身价,就必须攻读更高的学位。应该承认,持这一观点的人还
是懂一点经济学的供求关系常识的,不是那么容易驳倒,但是仔细观察还是能找到其谬误
所在的。众所周知,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普及率比我国要高得多。那么,为什么西方
国家没有“本科生不值钱”论呢?这是因为,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是缓慢、稳步推广的。
在这段时间内,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也在稳步增长,供需基本保持平衡,因而大学生的“
价值”没有明显下降。而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急剧膨胀,短期内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
象,才导致了“本科生不值钱”论的兴起。但是从长远来看,社会对于本科生的需求是在
增长的,而高等学校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承受长期的大规模扩招,因而本科生供大于求的现
象不会维持很长时间。当我国的高等教育普及率进入稳步提高的阶段,本科生和研究生的
“价值”自然会回归到合适的位置。

也许有人认为,不错,长远来看社会对于本科生的需求是在增长,可是为了保险起见,还
是读一个硕士甚至博士学位更好,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赶紧找一个好工作,而不是考虑什么
长远。本科生能干的工作硕士博士也能干,反之则不然。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进行投
入产出比的衡量。如果读完硕士之后,只不过干了一个本科生也能干的工作,那么,这对
于学生、对于家庭以及社会都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因为无论是公费还是自费,培养一个硕
士生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巨大的,所耗费的大好青春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而
相反的,读硕士的两三年时间如果去工作,不仅不需要投入,还可以获得收入和积累经验
。目前我们国家正在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可是为什么很多人就是看不到盲目追求高学历
所带来的巨大浪费,还是挤破了头要去考研、读研呢?其原因恐怕就是我下面要说的:畸
形的卓越心态。

过去人们常形容培养出大学生的家庭是“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可见大学生的珍贵和稀
有。大学生无论到了哪里都是众人羡慕和追捧的对象,获得了本科学位的人更是无比自豪
,似乎从此高人一等,可以高枕无忧了。而如今,人们突然发现,要获得一个大学本科的
学位是那么的容易(至少相对以前来说),大学本科生的心理状态也一落千丈,不仅优越
感丧失了,很多本科生甚至连满意的工作也找不到。“金凤凰”的头衔没有了,人们迫切
的想寻找另一个可以让自己读完之后就可以一劳永逸的学位,于是硕士研究生就成了很多
人心目中理想的选择。甚至有些人觉得硕士学位还不保险,一定要读到博士、博士后。于
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个笑话。这个笑话并非完全胡诌,如果教育部真的设置了“壮士”
学位,恐怕很多人又要趋之若鹜了。

这种畸形的“追求卓越”的心态,本质上恰恰是不求上进的心态。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
读研、读博的目的,无非是读完之后找个好工作、娶个好老婆或者嫁个好人家、日子过得
滋润一点,说到底,学位不过是一个工具。当他们还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满
脑子想着要读个学位来给自己身上镀金;等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就根本想不到“继续深造
”这个话题了。

某些个人有这样的功利主义倾向,是不足为奇的,也没有太大的危险。可是当整个社会弥
漫着畸形的“追求卓越”的思潮,就十分可怕了。研究生虽然比本科生有更大的可能找到
较好的工作,但是,事实上,需要研究生学历的工作比需要本科学历的工作要少得多。如
果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就会造成失业。有人认为,研究生不可能失业,因为他可以抢到本
科生的饭碗。但是事实上,因为培养研究生的投入比本科生多,企业要雇佣一个研究生自
然要支付更高的薪水和提供更好的待遇,而如果它认为某个职位本科生也能干好,那么他
绝对不会去雇佣一个研究生。而且,大量本科生选择读研(虽然不是大部分),缓解了本
科生的就业压力,恰恰使得本科生的供需趋向平衡;供大于求的恰恰变成了研究生。到那
个时候,大量持有硕士学位的毕业生将面临两难的选择,要么“屈尊”选择和本科生同样
薪水的职位,要么在家待业。那时读研造成的资源浪费也许倒是次要问题了,因为大
量对现状不满的年轻人有可能成为造成社会不稳定的新的因素,就好像十七年前他们所做的
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3 10: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大学生决不会再像十七年前那样了,因为他们不再有忧国忧民的胸怀,生活的压力,已经使他们只关注与自身的琐事,国家民族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个符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4 02: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借绍章兄一个观点

考研就是喝尿。

借我哥一个观点

现在就吃这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6 08:21 , Processed in 0.20497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