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5|回复: 0

[【资源下载】] 【电子书】中国五脏病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2 13: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五脏病学》  

【作 者】:  邹学熹著  
【丛书名】:  中国医著系列丛书  
【页 数】:  830页  
【尺 寸】:  20cm  
【读秀号】:  000001095415  
【出版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主题词】: 中医内科学 五脏  
【ISBN号】:  7-5364-0216-3  
【出版日期】: 1988  
【原书定价】: ¥9.70  
【中图法分类号】: R223.1  
【参考文献格式】: 邹学熹著; 中国五脏病学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  



对易学、中医学以及二者的关系有深入的研究,著作颇丰。有的是他身患瘘证,卧床8年时,以顽强的意志,战胜病魔而写成,其中饱含了他无数的心血和常人难以理解的艰辛。近年来,他的专著,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有:《中医五脏病学》(1983)、《易学十讲》(1986,1988年台湾千华出版社出版繁体字本)、《中医谚语一百条》(1987)、《中国五脏病学》(1988)、《中国医易学》(1988)、《中医急证手册》(1988)、《易学精华丛书》5种(1992)等达400余万字。这些著作,内容翔实,论述深入浅出,出版后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好评。其中,《中国医易学》、《易学精华丛书》,是其主张医易汇通,以发扬中医学的学术思想的集中反映。他认为,易学是古人为了生产和生活,在观测天文气象中发现的一整套认识、分析、处理事物的规律和方法,其内容包含在八卦、河洛、太极之中。八卦就是中医阴阳学说的来源,河洛是五行学说的来源,而太极则是阴阳.五行的公式图。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理论核心,所以,他认为八卦、河洛、太极是研究中医理论的灯塔。近年来,先后多次应邀到北京、南京、郑州及省内各地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及香港等地区讲授医易学。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医五脏病学》突出了他以五脏为中心的辨证论治体系,使用于指导中医临床各科的诊断和治疗。1990年,《中国医易学》、《中国五脏病学》分别获西南西北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二等奖。

请登陆  http://5944.net/index.aspx
提取码: musicmadman00000007

【按语】为了发展书园生命科学板块,在下申请了很多网络硬盘。与大家长期共享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8 19:17 , Processed in 0.31098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