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29|回复: 1

[【散文】] 胡说雍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 09: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篇之言不免要给自己的无知做些借口。
像我所说,我并非学历史之人。高中没有毕业就跑到国外说起“非我大中华“的红毛鬼子话来。书读得极少极少,更有甚者有时连字都不认识。读到现在全凭一己只好。
再者,历史是过去之事。心理学上说,人的记忆准确性并不高,所以难免会有出入。况且人有百样,难免又会写出百样之人。
看了几本书,读了些许历史,竟也手痒要写一个历史人物,未免自不量力。可这篇并非什么正经之作,不过是自己的一些想法而已。虽然历史不能读通,可想法还是会有。
所以随手写来,说明我眼中雍正,非什么正经言论,不过一篇闲话。借雍正的一句话”闲来写下令你一笑“而已。


冯杨两先生在自己的书作里都写到过雍正的性格,并举出各类史料来证明。我印象里的雍正大概与二位先生和其他人的想法相同。但我所读别说比二位先生,恐怕连学校里的学生也比不上。所以我举不出那么多证明的资料,只能从我的角度说明我喜欢他的缘由。
首先有几点要说明白。
第一,中国历史人物我所知甚少,与少年时不爱读书有关。所以知道的也就是一些众人所能熟知的人物。可还算是知道一些。中国几千年历史,无数人事。除却雍正皇帝,我独喜欢这几人:诸葛亮,卫青,铁木真,多尔衮,胤祥,允禩,曾格林沁。其中清朝人物占了十之七八,又以雍正昆仲居多。
中国历代史我比较偏爱元初,清初和民国初期军阀混战。元初到铁木真之死,清初到顺治进关之前。所以虽然我喜雍正,却并不太喜他一朝。
我喜欢的这些人里,感情可分为三类。诸葛亮,卫青敬佩居多,也有少许为其不平之意。第二类以多尔衮为首,次之胤祥,允禩,怜爱之情为多。第三种是铁木真,曾格林沁,敬其英雄气概。但是虽都英雄气概,可是前者与后者又大不相同。前者是出世枭雄(似为不妥),而后者是没落英雄。
历代君主或圣君或昏君,所存资料记载大都有一个基本的缺陷:君主虽贵为天子可往往缺乏基本人性。不知是做皇帝真正到了 “不已物喜不已己悲”的境界,还是官方史料记载必须如此。君主人性刻画一面极少。不过想来还是后者的可能性多些。因为从我的角度出发,一代圣主也好还是毁世昏君也罢,他们首先是人,就必定有人类情感。
说到这里,我以为我喜欢雍正的原因呼之欲出了。雍正做为一个皇帝,从其留与后世的史料证明,这是一个人性十足的皇帝,而并非官书中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真龙天子。
雍正勤政不必赘述,白天朝政夜晚批折。晚上灯下批密折,从不假他人之手,少则二三十折,多则五六十。他自己说自己每天所批之字少则几千,多则万字。且从不拖沓,当日送的折子定是当日批完。我想万字虽可能有些夸张,但是也是仔细批奏,几千字总是有的。
雍正勤政还表现在照见朝臣。不论官职高低,只要有必要都会面见。雍正皇帝驾崩前几天还召见了三十几个官员。雍正皇帝召见科举士甲也不为所累。为了选取优秀人员,雍正于五年决定召见所有参加考试人员共计1100多名。可是因为当时找枪手代考人之多,只有200多个进宫面见皇帝。而雍正自己也亲自接见了这200余人。值得提出的是,他的接见并不是走马观花走过场而是仔细接见对每个人都有印象。冯老在《清史史料学》中曾举一例说明。王承烈前后受雍正接见五次。第二次接见的时候,雍正问王是不是上次在西暖阁召见那批最后一个进来的?可见雍正对召见的每个人都有印象。
雍正的才华与学识也有记载。康熙对皇子学业十分上心,经常亲自垂讯功课。这样严格的教育使雍正及众皇子受益非浅。雍正虽于儒学熟烂于胸,但他并不是死学,而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雍正在科学学习上并不如乃父康熙,虽有记载他教过胤祥术学,可应该只是皮毛而已。雍正也写了一笔好字,他的字刚劲有力。他多次于奏折上向奏折人谦虚自己的字,多如灯下所写,字迹可笑之类。可我总觉得其实他有炫耀自己好字的嫌疑。无非是对自己所写的字甚为满意而采取的一种虽贬实褒的做法。这反应了雍正十分人性化可爱的一面,虽说有些虚伪。雍正帝才思十分敏捷,批奏折经常一挥而就,很少涂改。他思维转动很快,所以造成他说话也很快。这点传教士白晋也写过,当时的传教士一直认为雍正于他们说的话都是事先打好腹稿,然后再说,因为他说话太快,思路转动太快。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插一句不太科学的话,我曾用紫薇斗数查过雍正的八字,上面也说此八字的人确实语速较一般人要快。不知道能不能算一个侧面的证明。雍正其他的才学不多述,他在位的十三年里所行新政可谓他才学的一大体现。
雍正文采虽好,可武略实在等不了大雅之堂。毫不夸张的说,他在骑射武艺上面对于一个满人可谓一窍不通。这点不得不说是有些令人遗憾的。
雍正皇帝是天子也是凡人。七情六欲也没有因为当了皇帝而消失,性格更是多样。我所总结的雍正性格几点如下:
一.  脾气急躁。雍正的急躁大概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所以圣祖赐他“戒急用忍”。而雍正也多次不避嫌的提起自己急躁的毛病。雍正是个十分好面子的人,自己犯的错误经常不予承认甚至抹得一干二净(虽然皇帝大多如此,可是雍正的例子太多,所以容易被人提出)。可唯独这条,他不但全盘接受,而且还经常以各种方式提醒自己需要改正。但是改正错误何其困难,对普通人是如此,对一个每天耳充赞美之词的皇帝更是困难。所以雍虽然经常告诫自己要改掉急躁的毛病,可其实他到死也没有真正做到“戒急用忍”。
二.  过于自信。雍正皇帝是十分自信之人,但正是因为过于自信,所以有时候难免会自大。而自大有时候又往往与自用相连,但是他并非刚愎之人。雍正皇帝因过分自信所惹出的尴尬很多。现试举一小例。雍正朝文字狱之一的吕留良案缘起于曾静。先抛开曾静为人不谈――虽然我对曾静此人十分厌恶,觉得实在不像一真正读书人。当时朝中大臣有主张严办曾静,而雍正却出人意料审理此案判曾静无罪反而拽出了已死多年的吕留良。并且写了《大义觉迷录》诏告天下,他的本意是澄清流言,但没想到弄巧成拙,反而让人抓住了把柄授以口舌。他的这种举动从政治角度而言可谓可笑。所以当弘历登基后就马上下令禁毁,杜绝更多猜忌和流言。这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雍正过分自信的特点。再有张球一例。田文镜就因熟知雍正的个性所以率先上折澄清自己,而雍正因先入为主认为田文镜断不会有错,所以痛斥李绂。而日后田文镜又犯错,雍正也认为田文镜又遭到下属欺瞒,与田文无关。
三.  多疑猜忌,喜怒无常。雍正的多疑猜忌和喜怒无常一直贯穿他整个皇帝生涯。我个人的猜想前者和早年康熙朝众皇子争夺皇位有一定关系。当时的斗争以及日后雍正刚登基的历史状态迫使他变得不得不十分多疑。雍正的多疑和无常从他用人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前一天可以捧到天上曰“朕之恩人也”,第二天就可以说其有负皇恩。岳锺琪和高其倬可以说是两个最明显的例子。岳锺琪因揭发曾静有功,并在年羹尧后拜为川陕总督,宁远大将军。虽然岳锺琪忠心耿耿,可是身为岳飞后人却被人无端猜忌,遭人弹劾。最后终被雍正收了监,直到高宗乾隆才被放了出来。其二高其倬。雍正曾在给额尔泰的朱批里说“惟高其倬汝三人朕保再不移志者”,结果高其倬在三年底福建饥荒灾民暴动一事中造到雍正怀疑,不但以后屡受批评,就连日后的《朱批谕旨》里原来所有褒奖高其倬的话语都统统抹掉,一概否定。这才不过两小例而已。更能体现的是雍正所用密折制度。在雍正朝,没有官衔之分,下属可参上司,几品小官可参王公大臣。这不能不说雍正对手下之人都不信任,所以才采取这一手段。可想而知,在雍正手下当官,可谓难事一件。虽然前一天受到褒奖,但很难说第二天就不会被皇帝骂到狗血喷头。
四.  爱憎分明。这里的爱憎分明并非褒义。或许可以说爱憎过于分明。其实如细细分类,这可以算做雍正脾气急躁中一点。他对喜欢的人毫不掩饰,同样对不喜欢的人也一样不吝啬自己的恨意。他从头至尾至始至终宠爱的有怡亲王胤祥,李卫,田文镜,额尔泰。这几人他很少批评,大多褒奖,有时甚至有肉麻的意味。如遇批评也是轻轻代过。碰到别的臣子说参奏这几人,雍正不是极力辨正就是斥责上奏者。有时对他们的宠爱可说过分,有溺爱的成分在内。如前面说到田文镜和李绂一案。又如雍正皇帝好祥瑞,所以雍正朝下臣所奏保祥瑞之多可谓惊人。其中以额尔泰居首。以至一些大臣颇有怨言,说额尔泰有拍皇帝马屁的味道。雍正非但不责罚额尔泰反而大大褒奖说其为忠臣。不免有些令人失笑。而对待自己憎恶的人雍正也是十分强烈。如对允祉,允禩,允禟等人可谓残酷。甚至包括自己之子弘时,采取圈禁,从宗室出名,处分十分严厉,可想而知弘时所犯的错误触犯雍正到了不能挽回的地步。
五.  城府极深。这点我不想赘述。只想说他若城府不深,当了皇帝以后也不会有谣言至今说他得位不正,并对此说法深信不疑。
以上所说,不免有些“官样文章”的味道。下面要说的是一些凭借些许资料我所臆测的想法。
但这之前,要说一些雍正的兄弟之情。都说“无情最是帝王家”。清朝也是如此。尤其是前期的争夺皇位十分激烈,从太宗皇帝直到圣祖皇帝,一直不断。圣祖皇帝一时英明神武,却在教育子女上出了大问题,对他成功一生而言,不得不说是一个惨痛的打击。到了世宗皇帝,雍正对其几个兄弟的打击虽属于政治斗争中不得不采取的策略,但是手段未免过于残酷毒辣,以至留下后世骂名至今。可是另一方面,雍正对又一些兄弟可谓有情有爱,其中首推其十三弟胤祥。胤祥在康熙朝早年十分受宠,在四十七年第一次废太子前几乎所有巡幸狩猎胤祥都伴在父皇康熙左右。第一次废太子之后,胤祥因一些原因被圈禁,后虽然放了出来,但再不受宠爱,以至到康熙朝终一直于贝子位。雍正上台后大加褒奖允祥,在比较年轻的皇子里属于位最高者与允禩同封亲王。而胤祥也无愧与雍正对他的厚爱,胤祥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时年仅四十六岁。雍正因大臣所书的祭文过于官样后亲自为胤祥做祭文,祭文里免去君臣称呼,亲称兄弟,情真意切,感人肺腑。雍正那时正大病,胤祥死后,雍正病情严重,缠绵了几年有余才得以痊愈。虽不能说全因伤痛所至,但胤祥去世对雍正的打击非常之大。过后雍正一直思念胤祥,写了不少怀念的诗句,如 “节届香蒲陈似旧,贡来细葛赐谁先?”我初读之时,不禁泪盈于眶。再想雍正当时,应更是肝肠寸断。我后也分析过胤祥如此对待雍正皇帝的原因。这首先和胤祥的性格及才学不可分开,胤祥是十分聪明且有城府之人,深知雍正性格,所以事事迎合讨得雍正欢心。再者,二人感情自小到大感情深厚,兄弟互爱。日后提拔似是自然之事。可我猜想,除去这些还应该有一个重要原因,那便是胤祥对雍正还有一份知遇之恩。前已说过,胤祥自康熙四十七年第一次废太子后再不受宠,更不用说分配到工作一展才华了,不能不说有一些郁节在心头。而雍正上台后,对他委以重用,让他的才智充分得到发挥。应该说胤祥是怀着一份对兄长的感激之情的。
再说回我所臆测的雍正性格。我曾经反复说,但为人者心俱偏斜。所以每个人心中雍正的形象未必都是一模一样。就算相同,你爱这方面多些,他喜那方面多些,还是有轻重只说。
我开始就说,我喜欢雍正是因为他是一个十分人性化的皇帝,并不高高在上,完美无缺。雍正不仅有缺点,其有些缺点甚至可笑可恨,令人忍俊不禁,哭笑不得。以下试举几例并一一说明。
雍正初期着年羹尧对西北用兵。因前面几次的失败,雍正对西北打胜仗本不抱希望,乃至大捷的消息到他耳朵里后,雍正有些欣喜若狂,喜形于色。他公开在年羹尧的密折里说,这次胜仗是意料之外。他还主动承认,如果这仗打输了,他不会认帐,即不承认是自己的错误,言下之意是打输了不是他的错,总得有个替罪羊出来(不知道他是想怪到康熙头上,还是年羹尧头上,或者其他大臣头上)。又一再称赞年羹尧,可口气不似一个君主对臣下应有的口气,乍看之下,甚至有些许肉麻。虽然历代的皇帝如遇改革难免称是完成前朝皇帝遗愿,以便失败之时能找借口推掉责任,但像雍正如此直接承认的,怕是再也找不出第二个皇帝了。也可想而知,他当时有的高兴程度以至于说话到语无伦次。
雍正为人心思缜密。这点我想从几件小事来说。雍正好戴眼镜,这人所周知。但他对眼镜的喜爱并不像以前的宫廷里仅限于皇家自己。他曾下旨为宫里的粉刷工人配了眼镜,避免粉尘侵入。雍正皇帝早年中过暑,所以十分惧热。他怕热也担心别人怕热。曾经专门下了旨在城中各处设立免费可供百姓喝冰镇酸梅汤的地点。那是冰属十分贵重之物。而雍正能拿出与百姓分享,可想他为人。又有,一年夏天十分热,雍正下令说让监狱里那些不是判死刑的犯人回家以避暑,夏天过后再回监狱;而那些不能回家的,要下了脚镣,准许他们在监狱了活动。又有,他一个大臣病了无法吃饭,他送了大臣一些御种水稻,并说对其病有好处,让他多吃。还说这种稻米连王公都很少赏赐,他自己也很少吃,但是这个大臣想吃多少都可以要来。这样的例子《朱批谕旨》里举不胜举。
再有,雍正很刁钻,有时讽刺臣下的话十分刻薄。什么“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旁小字自注:“因遗落做诗戏谕。”)或“ 多赏你些,好为你夤缘钻刺打点之用”。或“臣素知赵弘恩居官干练,才守皆可用”侧有行批:力量好,操守朕只信他不及,不如——错念了,朕只当赵弘本,错批数句矣。”又或“闻东省缺雨,何得一雨而使二麦丰收,秋收可望,想你在醉梦中矣。似此不忠不实之奏,徒乱朕之耳目,奏此何益。”此等例子举不胜举。
还有一例,田文镜当时上过一折,雍正在朱批里说了几句重话。吓得田文镜以为自己犯了大错,赶紧上折请罪。雍正看后,回他说,朕跟你开个玩笑,你倒当真了。
所说不过几例,正如杨先生所说,要想了解真正的雍正,最好是往《朱批谕旨》里找答案,那里面记录的雍正有喜有怒有哀有乐。且是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并非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
雍正也是很有创意,且有些异想天开的本领。活计档把他这点显示的淋漓尽致。例如他曾经下令把痰盂改成棋盒,狮子改洋狗,鼻烟改成水工具。其想象力之丰富,令人咋舌。
雍正的性格据我看来,十分矛盾。这与他喜怒无常的天性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他严厉但又不失幽默,虽然聪明却又经常做出可笑的傻事来,他严酷但又不失爱心。他有优点,勤政,刚毅,果断,爱民,等等。他也有缺点,毒辣,多疑,小心眼,有仇必报,有时还爱恶作剧等等。他虽尽力克制可总是情感外露……那么多的个性,在我看来,是古今第一有如此鲜活个性又显示出来(不管是否出于他本意)的皇帝。
作为结尾,我必须说,理智而言,我喜欢他怕也是怜爱之情居多。我总觉他的生活是那样痛苦与讽刺。或许正因为这样,我才那么喜欢他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30 06: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心静可读书, 妙笔才生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6 00:55 , Processed in 0.374820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