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格斯》(Logos)期刊今年春季号发表了新教皇本尼狄克十六世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为纪念二次大战盟军诺曼底登陆60周年而作,在“寻求自由”的标题下抨击了“堕入病态的理性”与“被滥用的宗教”。他在论及西方民主与伊斯兰恐怖主义的冲突时指出,重要的问题是重建理性与宗教的关系。启蒙理性反对原教旨主义的狂热宗教信念,但目前理性与宗教两方面都出现了病症。一面是伊斯兰世界对宗教的滥用威胁着世界和平,另一面是西方的病态的理性瓦解了信仰,在此教皇明批评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认为德里达解构“好客”(hospitality)、民主和国家,最终也解构了恐怖主义的概念,剩下的只有理性的消散,使所有确定的有效价值,所有坚持理性真理的立场都变成了原教旨主义。在教皇看来,理性和宗教的两种病症都妨碍了我们寻求和平与自由。《逻格斯》在同期刊登美国政治学家伯鲁纳(Stephen Eric Bronner)教授的反驳回应文章,认为教皇的论点表达了重新肯认欧洲“基督教之根”的愿望,这反映了许多保守主义者和原教旨主义者的观点。而教皇所期望的“重建理性与宗教之间的平衡”实际上是在提议:要在东方世界多一些世俗理性,在西方世界多一些宗教信仰。伯鲁纳指出,妨碍自由与和平的原因并不是所谓“文明的冲突”,真正的冲突也不在西方与非西方之间,而是发生在那些世俗自由国家以及多元公共领域的支持者与那些意欲将自己的宗教信条强加于他人的原教旨主义者之间。
2月20日,《滚石》杂志的特约记者亨特•汤普森(Hunter S. Thompson)自杀,终年67岁。他擅长第一人称的纪实写作,将亲身感受写入新闻,挑战了传统的新闻写作方式。他也是一位多产的作家,笔下的主人公几乎都是传奇人物,最著名的作品是已改编为电影的《拉斯韦加斯的恐惧与厌恶》。还有一位值得纪念的文化人物是1月25日逝世的美国建筑大师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他设计的建筑历经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与解构主义的变化,1979年获得普利策建筑奖,最为知名的作品是坐落于康涅狄格州的“玻璃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