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636|回复: 0

[历史文化♡] 历史  文化三美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3 07: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希腊神话中,有三位美神她们分别为欧佛罗叙涅(喜悦)、塔利亚(荣华)、阿格莱亚(光明)。她们经常伴随着维纳斯进出画家与诗人的笔下。然而有一天,她们决定到人间寻找自己的价值与幸福……

卡米尔·克劳德




  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她的身份是罗丹的学生,“罗丹”没听说过?不会吧。九十年代罗丹的作品在北京展出,当时是非常轰动的一件事呢。他的《思想者》可是众所周知的名作。在人们的思想里,虽然有着“青出于蓝”的说法,但罗丹毕竟是不可逾越的大师。

  然而,当我走进这个女子的精神世界,



  看到了这女子的“经历”。




我看到的是一个悲惨的善于雕塑的女神,她有着炽热的爱、执著的追求、惊人的才华,但她迷失在情感的漩涡之中。










  艺术大师怎样保持自己的灵感?用罗丹话回答将是“去发现”。然而大师的发现却有可能含有许多人的牺牲。因为,大师有时需要从别人的身上“借”来灵感。





既然是“大师”借走的,那么在普通人心目中大师的手段往往是“北溟神功”而不是“吸星大法”。

  我想老年的卡米尔·克劳德也许希望的是——当初,不被罗丹发现多好呀!


推荐阅读:

题名: 罗丹的情人——卡米尔和罗丹的故事
作者: [法]安娜·德尔贝著严华译
书目: 471页 1987年07月第1版

阿尔玛




  阿尔玛·申德勒(Alma Maria Schindller)出身名门,父亲是一位画家,母亲是名噪一时的演员。她很小就表现出在音乐上的天赋,并接受了良好的音乐教育。16岁时,她已经吸引了无数艺术家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不仅仅因为她的美丽优雅,她的博学多才也令人刮目相看。20岁时她已经创作出一些相当有水平的乐曲。

在她的传记中:




  她的才华令人艳羡,她是给人灵感的缪斯,但她同样没有爱神的陪伴!

在反映她生平的影片《风中新娘》中



她的第一任丈夫: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是奥地利籍波西米亚作曲家、指挥家,他作为以维也纳为中心的著名交响乐派最后一位作曲家享有很高的声誉。阿尔玛的音乐才华被马勒遏制,如果没有弗洛伊德对马勒的治疗,恐怕我们永远也无法听到阿尔玛的歌曲了。



她的情人:



奥斯卡·柯柯式加(Oskar Kokoschka)是奥地利表现主义画家,他的文学才华使他能够从对自然和人物精神世界的理解和挖掘中创作绘画。热烈的爱情总是难以持久,当他为她创作了《风中新娘》后也就无法从风暴中走出。



她的第二任丈夫: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则是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包豪斯学派的开创人。彬彬有礼的绅士总是不愿意看到独立的女人。

她的第三任丈夫:



弗朗茨·威夫(Franz Werfel)诗人,是他给与了她应得的赞美,也许是因为只有诗人才能分辨出真正的缪斯!

  她会老去,







但她却是永远的传奇。




乔治·桑


  奥萝尔·杜邦(Aurore Dupin)1804年7月1日生于巴黎。



  在摆脱了她的第一次不幸的婚姻后,她为自己取了个笔名:乔治·桑,并穿着男人服装,她认为这样意味她获得了自由。

  她的家是文人、艺术家聚会的沙龙。即便是只看看到那些出入她家中的客人的名字,我们就不能不肃然起敬。李斯特、肖邦、雨果、巴尔扎克、德拉克洛瓦、海涅、大仲马、司汤达、戈蒂埃、屠格涅夫、福楼拜……
  她受人关注,但并不能抑制他对爱情的追求。她的爱情中有过炽热,也有过平和。

炽热


  1833年8月,在一次招待会上,阿尔弗莱德·德·缪塞走进了乔治·桑的生活。



  她喜欢他俊美的外表、欣赏他天才的文笔。他追求她,她接受了,尽管他比她小了6岁。
  他们有了一段幸福的时光。然而她错了,她的柔情并不能抚平缪塞以前放荡不羁生活所留下来的烙印。而身患“世纪病”的缪塞也不知道如何才能面对正常的爱情。

  



  法国女导演Diane Kurys的《史诗情人Children of the Century》,比诺什扮演乔治桑。

  根据法国女作家George Sand与小他6岁的诗人Alfred de Musset维持两年的恋情改编。故事发生在1830年代,Sand(茱丽叶比诺什)在与丈夫暂别的一段期间在巴黎邂逅了Musset(班诺玛吉梅),她出轨与Musset有染以及主张男女平权的作风让她到处背上了污名,也让她日后成为世纪上最有名的文学家之一。然而他们的罗曼史一路走来艰辛,一次到威尼斯度假途中,他们选择了分道扬镳。茱丽叶·比诺什与班诺·玛吉梅因合拍本片结为夫妻,目前育有一个女儿。



  炽热的情感以冷漠收场。双方的痛苦被转化为了文字。
  缪塞创作了六首抒情诗:《五月之夜》、《十二月之夜》、《致拉马丁的信》、《八月之夜》、《十一月之夜》和《回忆》(著名的“四夜组诗”)这些诗歌有诗人的痛苦,有诗人的绝望,有诗人的孤独、有诗人渴望慰藉的心情。



而在他的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中更加具体的反应了她与乔治的爱情纠葛。
  乔治·桑在激情平复之后,写出了自己与缪塞的恋爱故事,那就是《她与他》。


平和


  1836年,另一个比乔治小六岁的天才走进了她的沙龙。乔治马上被这位面色苍白,身体纤细,体质柔弱,忧郁伤感的音乐家所吸引。而他就是钢琴诗人——肖邦。



  当时的肖邦生活在孤寂之中,内心里却充满对爱情的渴望。


德拉克罗瓦所画的肖邦肖像(未完成)



  当时的乔治刚毅果决、眼睛深情而明亮、高高的额头、却柔情万种。


德拉克罗瓦所画的乔治·桑肖像(未完成)



  也许是性格上的互补使得他们走到了一起。在乔治的家中,她给予了他无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呵护,而且在精神上给予他长久的支持鼓舞。然而由于乔治女儿的阻挠,在八年后肖邦离开了乔治的别墅,两个人的故事再也没有回头。

  今天,我们有幸从波兰导演杰基·安特斯扎克(JERZY ANTCZAK)的作品中看到《爱的渴望》



爱的渴望(Chopin-Desire For Love)

   影片讲述了法国著名的作家乔治桑与波兰最负盛名的作曲家肖邦从相爱到出现感情裂痕,直至最后分手的情感历程。

  影片穿插了另外两条线索:乔治桑的儿子莫里斯是一个没有才华的画家。他极为嫉妒母亲给予肖邦的爱,以及肖邦的才华。他也想方设法要破坏母亲与肖邦之间的爱。同时,乔治桑的女儿也疯狂地爱上了母亲的情人,不顾一切地想把肖邦从母亲身边夺走。激情、爱情、嫉妒、妥协......编织了一个精美、华丽、动人的情感故事。


  虽然她在爱情方面最终也没有一完满的结局,但她在另一方面却收获颇丰。

  


   
她是法兰西的代表,独一无二的荣耀。——福楼拜 
  



她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其他伟人都是男子,惟独她是伟大的女性。

            ——雨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31 01:25 , Processed in 0.35572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