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789|回复: 3

[【文史类】] 论狄金森诗歌的悲情意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2 10: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狄金森诗歌的悲情意识
                  
  摘 要:艾米莉•狄金森25岁始退隐在家,弃绝社交,在非凡的孤独中埋头创作,留下诗稿1700余首,其中很多充满了悲情意识:一是对人性深处的孤独的体验。二是痛苦与不安——对人生命运的深刻体验。三是对爱情的缺失有一种刻骨铭心的体验。狄金森诗歌的悲情意识源于她自身的性格悲剧。
  关键词:狄金森;悲情意识;性格悲剧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她只是个尘封了百余年的诗人,籍着虚弱的身体,吟咏自然、永恒、爱以及死亡,在脑中感受一场又一场的葬礼,一次又一次思索谁是谁的末日,一趟又一趟遭遇神圣的渴与永恒的毒药,觉得写诗和被爱一样重要。她想象美与真理:“像亲人在夜里相遇,我们便隔墙谈天,直到青苔爬上唇际,将我们的名字遮掩”,然后,她在这孤独的想象中死去,直到百余年后,风吹干青苔,她的名字重又被人们注视。可她却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诗人。她就是艾米莉•狄金森,被誉为“现代主义的先驱”[1](P47 ,52),“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萨福以来西方最杰出的女诗人”[2](P2)和“美国最重要的女诗人”[3](P1)。查德•蔡斯认为,“她与惠特曼是美国诗歌成就最高的人”[4](P61. 68)。亨利•詹姆斯认为,她的作品是“灵魂的风景画”[5](P305)。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有非常独特的审美品格。在主题上呈现出强烈的命运意识、浓厚的悲剧意识;她身上蕴含着强烈的孤独意识、生命的无助意识;在诗歌意象选择运用上透露着空寂的灰暗色彩,哼出一声低沉的悲调。在诗歌总体审美中又呈现独特的感伤和忧郁。这些品质是诗歌里非常内在的一些的品质,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些品质。这些品质概括地说,就是一种悲情意识。它弥漫于诗歌,构成了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独特的思想艺术魅力。
悲情意识一:对人性深处的孤独的体验
克尔凯郭尔认为孤独的个体的存在是根本的。忧郁、恐惧、战栗、痛苦是人的存在的基本状态或基本经验。所谓孤独的体验就是“一种深刻而强烈的智慧内省,是个体生命和与广泛联系的外部世界暂时中断联系而潜心考虑生命个体、生命意义问题时,所意识到的与他人无法重合的个别感、特殊感,是人的自我意识深化的一种心理反应。”[6](P159)在诗歌创作史上,喜爱孤独的诗人不多,孤独喜爱的诗人更少。狄金森是美国最伟大的女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为孤独的女诗人,惟其孤独,方使她的诗歌纯净无比;也许是孤独有意成就她的伟大,这位生前默默无闻、成年之后终老独身、死后墓碑上写着“回想”二字的女诗人,活着的时候只在同一张报纸上发表过六、七首小诗,几乎没有给世人留下任何印象。罗曼•罗兰曾向艺术家发出了忠告:“你们关心社会生活的良好习惯,不应该妨碍你们每个人倾注于内心的生活。在连绵不断的行动和感情的激流里,你们应该为自己保留一间单房,离开人群,单独幽居。以便认清自己的力量和弱点,集中思想,深入思考,……【7】所谓“为自己保留一间单房”也就是强调了“孤独”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意义。实际上,“孤独”应当是狄金森的宿命,真正的艺术家命定是“孤独”的。因为,孤独是他们的独立个性、创新精神与超前意识的产物。狄金森一直足不出户,只是有一次在夜间悄然出行,借着月光去看一座新教堂。拜访她母亲和她妹妹的人们从来不会看到她的身影。狄金森在现实和灵魂中“为自己保留一间单房”。狄金森与孤独彼此以诗和神圣相互安慰与满足。虽然在外人看来,狄金森的生命像是在荒原或是孤岛上度过的,但她本人却认为与自己作伴是最大的快乐,孤独的生活对她来说是一场盛宴。“一百年后/无人知该地,——那里有过痛苦,已平静无息。 杂草丛生蔓延,陌生人,信捕,拼读逝去地先人的/孤寂的名字。夏天里田野的风/记起那条道,——直觉捡起记忆/丢下的钥匙。”(常耀信译)只有孤独的诗人才去预见百年身后的凄凉,人去楼空,杂草丛生,不识人间悲苦吹掠的是夏天里田野的风。“在夏日众禽的啁啾之外,凄楚地起自草底,有一个较小的国度举行,它那宁静的赞礼。我看不见有任何仪式,祷词是如此舒缓,它要变成一种沉思的风俗,扩大了寂寞之感。……”(江枫译)《虫鸣》直接道出了孤独性情给予人的“内伤”的可怕。孤独的归依诗化了自然,孤独的体验拓深了艺术的意蕴。在一个孤独者的眼中,大自然常常特别富有人情味。自然的人情化使得诗人超越孤独、升华孤独。于是,狄金森使她的诗歌转向花鸟虫鱼。“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由于环绕包围着狄金森的孤独没有任何破绽和漏洞,致使她写起诗来不光数量多得惊人,而且质地也异常纯洁与明净,就如同悲伤成全了李清照,孤独也成全了狄金森。尽管她吟咏的多是“人生无奈”,但她毕竟从自己的角度真实的面对并拥有了这些无奈。由于不被群体所理解和接受, 狄金森退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深刻的孤独体验中思考着宇宙自然和社会人生。海明威曾说过:“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一个在稠人广众中成长起来的作家,自然可以免除孤苦寂寞之虑,但他的作品往往流于平庸。而一个在岑然中独立工作的作家,假如他确实不同凡响,就必须天天面对永恒的东西。”[8](P94) 狄金森在这种“孤寂的生涯”中,摆脱来自外界的干扰,达到精神的超越和灵魂的自由状态,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社会人生,实现自我深省。通过内省, 狄金森达到“只有在我们自身的意识中才能观察到的内心生活活动最隐秘的规律”,[9](P428) 狄金森因孤独的体验的诗歌而臻于完美,孤独的体验的诗歌因狄金森而显得格外迷人。
悲情意识之二:对人生痛苦与不安的体验
痛苦与不安紧密粘糊着人类的灵魂,人类的血液,人类的命运。 狄金森对人生的痛苦与不安的体验有三:一则是对宗教信仰的怀疑。世界上有不少痛苦,然而最大的痛苦是:想从黑暗奔向激动人心灵而又不可理解的光明时,那些无力的挣扎所带来的痛苦。狄金森于1847年到1848年就读的霍利克女子学院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宗教观念。浓厚的宗教气氛弥漫着整个学院,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她在那儿是惟一不信教的,是被学校列入另册的学生。她常常感到痛苦,就像一个失去双亲的孤儿。在宗教氛围浓厚的19世纪的新英格兰,她为此所需要的勇气和代价以及精神不安可想而知。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发表宛如一枚重型炮弹,动摇了人们的信仰危机,“艾米莉•狄金森应算是产生危机感最早的表达最充分的作家之一”[10]。进化论打断了人类自己编织的梦,道处了两千年的事实真相,人们的心灵受到创伤,在诗人思想深处所感受到的乃是一股悲情。从狄金森宗教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狄金森所承受的危机感以及其痛苦的内心世界。如《他抻拉过我的信念》则表现了她内心的冲突,对上帝的质疑。其他的诗如《天堂,为我难以企及是天堂!》 、 《我到过天堂》、《到天堂的距离》、《上天堂去》。《上帝是远方的一位高贵的恋人》、《上帝果真是个爱嫉妒的神》、《那样重大的损失一连两次》等等。二则狄金森努力寻求名人的指点和帮助,但在诗歌的发表上收效甚微,这种精神痛苦,不言而喻。她感到压抑与不安的煎熬,心情是沉重的,内心灰暗如黑夜,“真的会有早晨?/ 真的会有白天?/ 我能看到它吗?/ 假如我像高山?/ 它有睡莲般的脚吗?它有鸟的羽毛吗?它是不是来自我从未/ 听说过的文民的国家?/ 啊,某位学者!某位海员/啊,某位天上赖的圣贤之士/请告诉朝圣者/ 称为早晨的地方在哪里!”(常耀信译)痛苦与不安的狄金森不相信天有破晓之时。这就是一个若不经风的女子对人生的不安和命运的痛苦拷问!三则狄金森是一个具有虐恋情结的诗人——她虐待着自己,爱恋着父亲和父亲般的男人。导致这种虐恋情结的主要原因是她恋父欲望的负罪感、这种恋父欲望也体现在她的诗歌创作中,她常把爱的对象比作“Father”、“King”、“Lord”和“Master”等,明显流露着渴望处于被动的、依赖的、服从地位的冲动,这正是虐恋最主要的表现之一。美国当代文艺评论家阿得莱•莫莉斯认为这些比喻与她父亲在社会、家庭、宗教方面的地位密切相关。狄金森事业的坎坷,命运的多艰的体验使她的诗歌主题转向了死亡,在死亡的咏吟中寻求解脱,追求永恒。能看透命运并触及灵魂的人,一定对生活拥有强烈的渴望和敏感的知觉。对生命的珍惜、对欢乐的向往,促使狄金森凭女性最敏感的直觉进入诗的境界,不断品味死亡,展示绝望、转化痛苦和描抹忧伤。在品味悲剧情绪的时候,狄金森诗中的悲情因素明显是对自己悲剧人生的关注和表现。如《今天,我是来买笑的》、《救世主,我无处可以诉说》、《我们有一份黑夜要忍受》。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痛苦的感知、理解和超越。一个人经历的痛苦越多,超越痛苦可能创造出来的价值也就越大。正如此,痛苦时时伴随的狄金森写就了她的诗歌的辉煌。
悲情意识三:对爱情的缺失铭心的体验。
一位评论家曾有过这样一句话:艺术家……要创作真正能表现出人生一切高度的作品,必须深深潜入充满悲欢的人生的漩涡中。狄金森正是如此。在狄金森友恋的圈子里,主要有牛顿(Newton),S•鲍尔斯(Samuel Bowles),华滋华斯(Wadsworth)和希金森(Higginson)。狄金森对他们的情感既有友情,又有爱慕的成分。狄金森死后,当有人向她哥哥问起艾米莉的爱情情况时,他说:“她有数次曾倾心于异性。”[11]用奥斯汀•沃伦的话说:“她曾经以她自己的方式,几次坠入情网。”[12] 蘸裹着回忆,狄金森竭力在诗中理解爱的含义和价值,用无限延伸的幻想和精心编织的梦,掩饰她生命的不足,她在一次次无望的爱情之后,开始过一种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然而她内心又有着深深的情感。在现实的缺失中,内心的情感强烈地影响她的感受,使她的诗弥散着心灵柔曼的光环。如:“我一直在爱/我可以向你证明/直到我开始爱/我从未活得充分--我将永远去爱/也可以向你论证/爱就是生命/生命有不朽的纯真……”(No.549)。艾米莉•狄金森爱情诗歌以悲的力量来探索人性与人生的信念,这使得诗歌达到了一种更高的境界,即喜的外在,悲的实质和探索的指向的三向统一。同时,她对爱情产生了无比的热情和幻想:“他的声音又在门口响起/我觉得那音调依旧/我听见他向仆人打听/有没有我这样一个……我们交谈,随意而闪烁/有一种施放测锤的味道/一方,羞怯地/试探着另一方的深浅/我们散步,我把狗留在家里/月亮,温柔而体贴/只陪我们短短一程/然后,我们单独在一起……。”(No.663)。她一生都在苦苦地追求着爱情,创作了百首传世的爱情诗篇,表达了对爱情深深的向往、憧憬和执著的追求,如《我的——根据白色选举的权利》中,我们能品味表现出她的爱的热切,甚至疯狂,对爱的天长地久永存的渴求,揭示出一个干涸良久盼甘霖的内心世界的情状。纵观她的一生,我们发现,她一直都在不懈地、执著地追求爱情,渴望得到爱而又无果而终。这也是艾米莉•狄金森的爱情诗悲多喜少的原因。她以一个少女无望的隐痛承受了生活和爱的不幸,对爱的缺失有一种极深的体验:“受伤的鹿,跳得最高/我听猎人说过/那不过是死的极乐/……欢乐是痛苦的铠甲/用它严密包裹好/免得有谁见到了血/惊叫:你受伤了!”(No.165)。这些诗是诗人痛苦中的呐喊,悲凄中的呻吟,惆怅中的哀鸣,是狄金森求爱而得不到回报的心理历程的真实再现。在《你留给我的。亲爱的,两件遗物,——》中,我们能读出诗人回首往事,再现一段美好的经历时,美好之外频添上一层愁云和哀痛。她热爱生活和生命,一直在努力探索、解释和表达生的含义。 “我们输,因为我们赢过”(No.21),在爱情与现实、幻想与生活、精神与感觉的矛盾中,她的的确确是个爱的失败者。她只好运用美丽的谎言,对抗客观的失败和内心的渴望,由此进入形而上的永恒和悲剧的境界,弥补甚至取代有限的人生,直接面对悲伤、失败和绝望。
悲到深处人孤独,情到深处无怨尤, 狄金森诗歌的悲情意识存在于她自身的性格悲剧。狄金森是个复杂且极富有个性的女子。她对艺术理想的执着被视为偏执和古怪,使她的作品在当时难有知音而在死后却赢得崇高声誉。她不甘心做宗教的顺民、家庭的附庸、文学上的附和者。她有极强的自我意识,要做一个独立的思考者和诗人。因此,她有意识地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生活和创作道路。她深居简出,抛却世俗,注重精神内省,趋向于独善其身。她与常人的生活观和享乐观大相径庭。常人多为功利主义者,而她则是唯美主义者;她同所有伟大的文化人一样,视精神生活重于物质生活,以精神愉悦胜于物质享乐,呈现一种“内倾”性格。这种“内倾”性格把压向内心的情感外化于诗歌之中,呈现一种婉约清幽的审美情趣,趋于那种相对峙的情绪的静穆和谐的追求。
狄金森,一位超越时空的诗神,生于19世纪,走过20世纪,依然活在21世纪,从新英格兰走向美国,从美国走向世界。狄金森是不朽的。
参考资料:
【1】 洪振国.艾米莉•狄金森—现代主义的先驱[J].外国文学研究,1996,(4):
【2】 江 枫.狄金森名诗精选[Z].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
【3】 Porter, David. \"Dickinson  the Modernist\". [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4】 Chase, Chard. Emily Dickinson: A Biography [M]. William Sloane Associates , 1951.
【5】  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上册)[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6】  王克俭.文学创作心理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7】  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8】  海明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9】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10】 常耀信.美国文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p365.
【11】【12】 Austin Warten “Emily Dickinson-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by Richard B Sewah Yale University Prentice-Hall,Inc.1963.P110
    The Tragic Emotion Consciousness of Emily Dickinson’s poetry
                   Liu Shi-jun
(Department of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 China)
Abstract: At the age of 25, Emily Dickinson began to retire from social life as a recluse. In unconceivable solitude she was engrossed in poetic creation, leaving behind more than1,700 poems. Many of her poems, however, contained The Tragic Emotion Consciousness: it includes the experience of soul solitude of being, the sup of life pains and uneasiness, the taste of love thirsty. The Tragic Emotion Consciousness of Emily Dickinson’s poetry derives from her character Tragi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 10: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文字已经发表情保护版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 10: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音少,弦断有人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2 23: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新闻】


Dickinson孤独百年   Liushijun大唱悲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2 15:31 , Processed in 0.12198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