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四川成都正通顺街。
1921年在《半月》上发表《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一文,是迄今发现的巴金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1927年1月至1928年12月在法国留学,创作了第一部小说《灭亡》。
完成于1931年的《家》是巴金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与后来写成的《春》、《秋》,构成《激流三部曲》。巴金在20世纪30年代还创作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1937年3月,巴金参加郑振铎\\章靳以的文学月刊《文丛》,三人合作至郑\\章前后去世。
抗战期间,巴金任上海文艺界抗日救亡协会第一届执委,与茅盾等人创办抗战周刊《呐喊》。上海沦陷后,在广州、桂林、重庆、成都等地办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分社。由巴金主编的《文化生活丛刊》、《译文丛书》等,团结一大批文化人士,造就了一大批文学青年。40年代,巴金的主要著作有3部:《憩园》、《寒夜》、《第四病室》,构成了巴金现实主义创作的高峰。
1952年至1953年,巴金两次赴抗美援朝战场采访,写下《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朝鲜战地的夜》等通讯、报告文学和《团圆》、《李海》等中短篇小说。
巴金晚年的主要作品有《随想录》、《再思录》。
新中国成立后,巴金历任中华全国文学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副主席。1981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至今。童年
1907年家庭合影。左三是外婆怀抱着巴金,右三是巴金的母亲。
1923年春天,巴金与三哥负岌东下,奔向更广阔的天地。这是临行前一张全家合影。后排右边为巴金,后排左一为大哥,中间为三哥。巴金的童年
是什么东西把我养育大?首先在我头脑里浮动的就是一个“爱”字。父母的爱,骨肉的爱,人间的爱,家庭生活的温暖。我的确是一个被人爱着的孩子。……我爱着一切的生物,我愿意擦干每张脸上的眼泪;我希望看见幸福的微笑挂在每个人的嘴边。
信仰
“我的心里怀着一个愿望,这是没有人知道的;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个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我想擦干每个人的眼泪,不再让任何人拉掉别人的一根头发。”——青年巴金怀着这样的理想离开了成都,奔波于上海、南京、北京等地,一边读书求知,一边从事实际的社会运动。
我现在的信条是:忠实地生活,正当的奋斗,爱那需要爱的,恨那摧残爱的。我的上帝只有一个,就是人类。
巴金与中国留学生詹剑峰(右)、桂丹华(中)合影,摄于1928年春天,是时巴金创作《灭亡》的时候。
1930年摄于杭州西湖,这是巴金首次游杭,于朋友们同舟湖上。共叙理想。巴金晚年仍在怀念,说他“仿佛在做一个美丽的梦”。爱情
苦恋八年,爱情终于有了结果,一个旧家庭的叛臣逆子,终于筑起新的爱巢。战乱中建立的家,为寒夜孤旅客奉献了无限的春意。1945年,抗战胜利了,女儿小林也出生了。
她是一个普通的文艺爱好者,一个成绩不大的翻译工作者,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她是我的一个读者。一九三六年我在上海第一次同她见面。一九三八年和一九四一年我们两次在桂林像朋友似地住在一起。一九四四年我们在贵阳结婚。我认识她的时候,她还不到二十,对她的成长我应当负很大的责任。
1939年萧珊摄于昆明,当时萧珊在西南联大外文系读书
1937年5月巴金与萧珊摄于苏州青阳港1947年春天全家摄于上海复旦教工宿舍
1962年摄于巴金的书房。这家庭的气氛是那样的友爱,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满意的微笑。
灾难
十年一觉文革梦,换得满盒亲人骨。1966年,巴金坠入噩梦般的命运之网。夫妇俩共同承受这非人的污辱,每天晚上昏灯孤影,他们相对无言,只能叹息:日子真难过!
七十年代初,巴金被赶到“五七”干校劳动,白天承受精神折磨和繁重肉体折磨,晚上又时时噩梦萦绕,不得安睡。但此时的巴金已经逐渐清醒过来,对极左路线产生怀疑,期望着将来。
萧珊却没等到这一天,她绝望了。1972年7月她因患癌症住院,半个月后含冤长辞人世。三年以后,巴金把萧珊的骨灰捧回来,放在自己的房间里,沉痛地说:“她的骨灰里有我的泪和血。”
并不是我不愿忘记,是血淋淋的魔影牢牢地抓住我不让我忘记。我完全给解除了武装,灾难怎样降临,悲剧怎样发生,我怎样扮演了自己憎恨地角色,一步一步走向深渊,这一切就像是昨天的事,我不曾灭亡,却几乎被折磨成一个废物。
巴金夫人萧珊
摄于萧珊追悼会上
晚年
七十多岁老人又焕发出青春。《一封书信》发表了、翻译赫尔芩《往事与回想》第一卷出版了、《杨林同志》发表了、新的《创作回忆录》问世了。接着,他用他那支握得越来越颤抖的笔,熔铸了他几时年来的认真思考,终于写出了一部“说真话”的大书《随想录》。
老人晚年的家庭生活又恢复了融融春情,两个妹妹与他相依为命,儿女都已成家立业,孙女和外孙女承欢膝下。女儿担任《收获》的副主编;儿子在大学毕业后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成为知名青年作家。巴金在晚年将一生积蓄的巨额稿酬捐给了中国现代文学馆,将数以万计的藏书分别捐给了学校和图书馆。他留给子女的,唯有一种高贵的人格和正义的信仰。
巴金重新开始写作
巴金的骄傲:父与子
巴金和孩子们,后排左起:儿子李小堂、儿媳陈晓明、外孙女端端、女儿李小林、女婿祝鸿生。前排孙女晅晅、巴金
写作随想录
噩梦虽过,悲恸难忘,整日面对最亲爱人的骨灰,巴金的晚年总是生活在沉重的心理氛围下。
于是巴金开始了写作《随想录》,这是他生命中最后一项大工程,从1978年12月到1986年7月,耗费了整整七年的时间,终以煌煌五卷四十多万字的巨著,奉献给人们一部这个时代“说真话”的大书。它渗透了老人晚年的真实思想与感情,写出了一个中国知识份子近四十年来心路历程的伟大“忏悔录”
这是一笔心灵上的欠债,我必须早日还清。它像一根皮鞭在抽打我的心,仿佛我又遇到五十年前的事情。“写吧,写吧。”好象有一个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叫。我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我不愿意空着双手离开人世,我要写,我决不停止我的笔,让它点燃火狠狠地烧我自己,到了我烧成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恨也不会在人间消失。
(点击看大图)
巴金在写作中
巴金在冥想中
病中
晚年的巴金,病魔缠身,但真正折磨他心头的,却是漫漫长夜的噩梦。在《随想录》里,他多次写到了自己的病和梦。疾病,也许是一个老年人的生理规律所致,但是噩梦,却是文革在他心灵上留狭隘了深深的烙印。病中的巴金必须在两个领域中进行挣扎:在生理上,他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病痛,在心理上,他必须严肃反省自己在文革中所做的一切,总结教训,战胜余悸。他终于从噩梦中站立起来,重塑人格,重铸灵魂。
说真话,面对镜子我并不感到愉快,因为镜子上反映出来的“尊容”叫人担心:憔悴,衰老……好看不好看,我倒不在乎。使我感到不舒服的是,它随时提醒我:你是在走向死亡。(看大图)
拆除牵引架后,巴金在锻炼身体
日本夏堀正元到医院看望巴金
故乡行
巴金19岁初出夔门,颠簸人生,只回过五次老家。最后一次返回家乡只是高高兴兴地会老友,亲亲热热地叙家常。这不是旧时代的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也不是百万富翁回乡里,问田求舍,巴金带回来的只是对故乡人民的一片深情。这位一生写了译了几百万字,用火热的心和语言滋润了几代年轻人的心的作家,已经在老家人民的心中,建立起一座无法拆毁的纪念碑。
我家乡的泥土,我祖国的土地,我永远同你们在一起接受阳光雨露,与花树禾苗一同生长。我唯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看大图)
1941年与妹,侄女在成都合影
1960年底在成都
(看巨幅照片)
儿时老友
巴金在百花潭公园参观根据小说《家》而设计的“慧园”
生命的开花
巴金一生为弱小生命受到无辜摧残而愤怒呼喊。他在小说里不断抨击封建家长的专制蛮横,不断揭露封建教育的愚昧错误,他鼓励青年人大胆地去追求幸福,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巴金一生的文章满溢着朝气,即便是晚年的《随想录》也是如此。
一个热爱青春,热爱孩子的老人,他的伟大的爱心怎么会有边?他的旺盛的生命怎么会衰老,要知道,青春永远属于青年。
生的目标是什么?是丰富满溢的生命。一个人的生命应该为他人放射,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为他人牺牲……自我牺牲是人的天性,就像植物不得不开花。
巴金与孩子们在一起
巴金与小孙女暄暄(1988年)
温馨的回忆
巴金常常说:“他是靠友情活着的。
在二十年代,巴金独身一个,从事社会活动,支持他的正是一群志同道合,有着共同奋斗精神的年轻朋友。
三十年代,巴金南下闽粤,北上京津,与靳以一起创办文学杂志和文化生活出版社。
四十年代,巴金在战火中四处奔波,朋友们相濡以沫。当战争与贫困夺走了许多朋友的生命时,他在悲痛中写下了一篇又一篇感人肺腑的怀念之文,每个文字里都寄托了对朋友的思念与爱。
五十年代,在文艺界普遍沉闷的空气下,巴金依然凭着一颗赤诚的心,与朋友亲密合作,推动了社会主义的文艺事业。
我的生命大概不会很长久吧。然而在短促的过去的回顾中却有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和黑暗,使我的生存有一点光彩。这盏灯就是友情。我应该感谢它。因为靠了它我才能够活到现在;而且把旧家庭给我留下的阴影扫除了的也是它1933年9月至12月,巴金到天津,因其兄在南开中学教书;后到北京参加靳以(南开校友)、郑振铎共同创办的《文学季刊》,任编委。
当年的三座门
1935年11月,巴金再回北平协助靳以办理《文学季刊》停刊工作。
1936年6月,靳以\\巴金创办《文学月刊》
这座小院原为三座门十四号。一九三四年一月,这里诞生了大型文学杂志——《文学季刊》。主编是郑振铎、章靳以,最初参与编辑的有冰心、朱自清、吴晗、沉樱、李长之、林庚等;《文学季刊》相继发表了老舍、胡风、张天翼、陈荒煤、吴组缃等等许多作家的重要作品。创刊初期,巴金也搬到这里,与章靳以同住此院,每日一起处理稿件、看校样和埋头写作。李健吾、曹葆华、卞之琳、何其芳、萧乾等也是这里的常客。巴金近年在《回忆曹禺》一文中深情地写道:
“北平三座门大街十四号南屋,故事是从这里开始的。靳以把家宝一部稿子交给我看,那时家宝还是清华大学的一个学生。在南屋客厅旁那间蓝纸糊壁的阴暗小屋里,我一口气读完了数百页的原稿。一幕人生的大悲剧在我面前展开,我被深深震动了!……《文学季刊》破例一期全文刊载了《雷雨》。”一九八五年八月的一天,曹禺重访三座门十四号旧址,时隔五十载,尽管街道完全变了样,但他仍一下找到了这处把自己送上文坛的地方。那天老作家在《文学季刊》旧址门前留了影,并说“一定要把它寄给巴老,他会高兴的”。50年代,巴金\\靳以\\方瑞与张瑞芳在北京.
1957年7月, 巴金\\靳以创办
巴老是一位十分重情谊的人,他从不把《收获》的功绩归于自己,他始终没忘却与他一起创办《收获》的老友靳以。他同靳以彼此信任,长期合作,他们凭着在三十年代共同合编《文季月刊》时的那种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收获》的创办中。经过了两年多的努力,《收获》顺利地走上了轨道,影响也越来越大。此时,谁也没料到主编靳以却因病早逝,离开了他所热爱的事业。但巴老一直把靳以记在心中,他无论是作文还是与人谈起《收获》时,总是首先把已逝世多年的靳以介绍给读者。冰心在为《收获》创刊三十周年的纪念册题词中写道:“因为《收获》是我的好友创办的,我一看到就想起巴金。”巴金见后,马上用颤抖不已的手在自己的名字前两次写上靳以的名字。
《收获》同人与巴金\\吴强合影劫后的笑声
“文革”爆发,人类最美好的感情遭到了史无前例的践踏。但是巴金身陷灾难中,感到最宝贵的,依然是朋友中一颗“黄金般的心”。他更加明白,人活着,不是为了“捞一把进来”,而是为了“掏一把出来”。大劫虽过,创伤难治,虽然劫后余生的老作家们又重新沐浴春日的阳光,但毕竟被严重摧残了身心健康,来日无多,巴金怀念着文革中迫害至死的朋友与亲人,面对着一个个向他告别的老朋友,他又写下了滚烫滚烫的悼亡之作。
我一刻也不停止我的笔,它点燃火烧到我自己,到了我成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感情也不会在人间消失。我感到我有两倍的勇气,有两倍的力量。究竟由于什么?我得到回答了:由于友谊。
1978年艾青在上海探望巴金
胡耀邦与巴金在中南海谈心
巴金与吴文藻\\冰心几代人的友谊 1981年摄于北京
曹禺在巴金寓所作客
挚友巴金和曹禺
巴金(后立者)和他的大哥 (《家》中大哥觉新的原型)在一起
1992年巴金和夏衍在杭州有朋自远方来
巴金的客厅,古朴典雅,却弥漫着现代的空气,它向全世界的客人敞开了大门。巴金的客厅,光线不亮,但友情却像一战明灯,把生命照得通亮。老人晚年深居简出,但那个大客厅里终日高朋满座,不断传出朗朗的笑声。来自各国的学者,诗人和作家,都曾在这里感受到友情的温暖。他们或许是慕名而来一睹老人的神采,或许是面对面地向老人倾诉心灵深处的隐秘,也可能是想听一听老人面对世界发出的良知的声音。但老人却平静地说:唯有友情才是人心靠拢的纽带
老人说过:“人民友谊既深且广,有如汪洋大海,多一次访问,多一次心与心的接触,朋友间的相互了解也不断加深。
在家中接待女作家韩素音
1980年巴金在寓所会见美籍作家聂华苓和她丈夫,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
1985年巴金会见日本文化社会活动家访华团
一个作家,一枝笔可能起不了大的作用,但是一滴水流进海洋就有无比的力量。只要全世界的作家团结起来,亿万枝笔集在一起,就能够为后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更美的未来。这才是我们作家的责任。这是理想,也是目标。
访问日本,与井上靖合影
文学创作
1930年以后,巴金成为一个多产作家而蜚声文坛,拥有了许许多多相识与不相识的年轻崇拜者。但这种魅力不是来自他生命的圆满,恰恰是来自人格的分裂:他想做的改革社会事业已无法做成,不想做的事业却一步步诱得他功成名就。他的痛苦、矛盾、焦虑……这种种情绪用文字语言宣泄以后,唤醒了因为各种缘故陷入同样感情困境的中国知识青年枯寂的心灵,他成了中国青年的偶像。巴金的痛苦就是巴金的魅力,巴金在社会改革事业上的失败成全了巴金在文学事业上的成功。在这种分裂的人格现象中,巴金完成了丰硕的文学创作。
鲁迅先生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我仰慕高尔基的英雄“勇士丹柯”,他掏出燃烧的心,给人们带路,我把这幅图画作为写作的最高境界,这也是从先生那里得到的启发的。我勉励自己讲真话,卢梭是我的第一个老师,但是几十年中间用自己的燃烧的心给我照亮道路的还是鲁迅先生。
巴金全集
激流
巴金在《激流》里塑造得最成功的典型人物是觉新,这是以他大哥为原型,他写了觉新的软弱,麻木,自私,身背着因袭的封建文化的精神包袱,面对着封建家长的凶残,一步步的退让,一步步的牺牲,最后不但害了亲人,也害了自己。
几年前我流着眼泪读完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曾经在扉页上写了一句话:“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事实并不是这样。生活并不是一个悲剧。它是一个“搏斗”。我们生活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罗曼·罗兰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
四十年代,巴金的小说开始被改编成话剧作品,搬上舞台,受到观众的欢迎。五十年代以后,香港与上海两地的电影工作者,曾多次把《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改编成电影,一时间明星荟萃,都引起过热烈的反应。
巴金在摄影棚中(电影觉新婚礼场景)留影。
寒夜
《寒夜》达到了不资炉冶,自然天成的艺术水平。小说没有人为安排的紧张情节,一切都是平凡的。
小公务员汪文宣一家的悲剧正是在抗战后期国民党统治区的典型环境下展开的。生活艰难造成了婆媳失和,无穷无尽的争吵又导致家庭破裂,这样,作家把人物性格悲剧与社会悲剧结合起来,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寻找人物命运的根源。
国外有评论家这样赞扬说:“《寒夜》是这样一部杰作,它触及到人们内心世界深处,是真理的片断,生活侧面和爱情与绝望的呼喊”。
1983年巴金在医院会见《寒夜》摄制组成员
荣誉
巴金的作品翻译成世界各国文字,他的读者也越来越广泛。通过这些翻译和介绍,巴金的著作跨越了民族的界限与语言的障碍,再不同国度的读者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应。近年来,巴金成为世界性的作家
1982年,意大利但丁学会颁给巴金当年“但丁国际奖”。1983年,法国总统密特朗授予巴金“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军团勋章”。1990年,巴金又先后获得了两项国际文化奖,前苏联政府授予“人民友谊勋章”和日本福罔市颁发的“亚洲文化奖特别奖”
1984年10月,巴金在香港接受一个荣誉性的称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巴金的名字又一次在港岛引起了轰动。香港青年们用这样的话献给老人:“没有人因为多活几年而变老,人老只是由于他放弃了理想。岁月使皮肤起皱,而失去热情却让灵魂出现皱纹。”
法国驻华大使授予巴金“荣誉军团勋章”
授予巴金“但丁国际奖”
法国总统夫人与巴金交谈
法国总统会见巴金
1955年秋,巴金、靳以两对夫妇在上海武康路巴金先生家中花园的草坪上,背后是巴金家的前廊。众左至右:巴金、萧珊、靳以、陶肃琼
与萧乾的夫人文若洁合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