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m799 发表于 2005-9-2 18:04:37

神农肇基随州说质疑 <原創>

村学究按:
近二十年文化之炒作甚焉,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其实质乃以行政之伟力迫文化为
奴、为娼、为侍婢也。此乃吾国之新时期何以文化萎缩、人文精神不张之症结也。如此辉
煌之华族,偌大之国家,竟高扬商贾之精神、拜金之主义,其骨牌效应已显见矣!真乃害
在当代,祸在子孙!翻检旧文,偶见此作;意在规劝勿炒神农文化。稍知古史者当了然神
农圣跡遍布华夏,而肇基之根只有一处,其他为假。湖北恶炒神农“肇基”历山,实乃
“诸侯文化”之表现。由此可否举一而反三.......?


--------------------------------------------------------------------------------------------

神农肇基随州说质疑

村学究

[内容提要] 神农氏为东夷古族,古史传说时代的“三皇”之一。神农氏发明农业,“益烈山泽而焚之”的粗放原始的耕作方式,决定了其族裔需不断迁徙。神农氏曾西迁至甘、陕,复又东迁;其中一支南迁至湖北随州。随州不是神农氏发祥之地,炒作“神农故里”是诸候文化的表现,既无益于地方经济建设,又有害于学术研究,实不足取。

[关键词] 神农 迁徙 厉山 诸候文化

神农氏是古史传说时代重要的氏族之一,相传神农氏发明农业,为远古先民解决衣食温饱问题,功莫大焉,故神农之名自古相率沿称至今。神农氏肇基何处?古史皆曰“厉山”。而厉山在今何地,先秦古史原典中均未确指,然自《汉书.地理志》指称“南乡郡随厉乡故厉国也”之后,如《帝王世纪》、《水经注》、《括地志》以及为先秦古经史作注者,亦相率指称厉山在今随州厉山。随州厉山本是神农氏后徙之地,与肇基发祥之地大相径庭,先儒以讹传讹,后儒人云亦云,而当代某些治史者受“诸侯经济”影响,兴起“诸侯文化”,炒作“神农故里”,称神农肇基随州,引起学术混乱,为此,本文对“随州说”提出质疑。


神农氏为东夷古族


史学家吕思勉先生说:“炎帝(神农)之遗说,实始东方。”又说“汉族缘起必在震方。”王献唐先生亦认为“中国原始民族起于东方。”先贤所云,绝非虚言;神农氏肇基处当宜在东方求之。
“吾国开化之迹,可征者始于巢、燧、牺、农。”东方古族,泛称东夷。《韩非子·五蠹篇》:“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鸟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瓜[虫奉]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脾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御览》引《遁甲开山图》:“石楼山在琅琊,昔有巢氏治此山南。”西汉置琅琊郡,地即山东诸城附近。知有巢氏为东方古族。《帝王世纪》:“燧人氏没,庖牺代之。”庖牺即伏牺,伏牺为东夷族首领,燧人氏亦为东夷族系。《春秋元命包》:“少典妃安登,生子是为神农。”王献唐先生《炎黄氏族文化考》引出土之伏牺庙残碑碑文:“东迁少典君于颛顼,奉伏牺之祀。”据“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的古制,少典奉祀伏牺,必为伏牺族裔,其子神农亦为伏牺族裔。有些古籍认为神农出自陕西,《吕思勉读史札记》指为是“附会之辞”;对《国语·晋语》称“昔少典氏娶于有矫氏,生黄帝、炎帝(神农)”,及黄帝为有熊氏等语,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亦力辨之,认为黄帝与少典、有熊二名发生联系较晚,“不能作为信据”。至于炎、黄二族关系,王献唐先生在《炎黄氏族文化考》中举证五点,力驳炎、黄同父同母或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等血缘关系的存在。
神农母曰安登。《说文》:“宓,安也”;伏牺又为宓牺,安登亦为宓登、伏登,为伏牺族裔。此乃说明伏牺时代还是实行的族内婚制。安又通奄、偃,《帝王世纪》:“皋陶,曲阜之偃人。”偃即奄,古之奄地在今泗水奄山一带。《括地志》:“兖州曲阜县奄里即奄国之地也。”奄与羊双声音转,音转易字为安,故奄里可为安里、羊里,安登亦为奄登、羊(姜)登。神农从母姓为姜,故与伏牺同族异系。又,山东莒北弥河,即《说文》、《山海经》之洋水、巨洋水,或称姜水,为古奄地之属,神农母家或自此得姓。
少典氏原居鲁西,后为奉祀伏牺而东迁至颛顼,颛顼即颛臾,地在今山东费县。《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施太嗥与有济之祀。”少典为风姓,乃伏牺族嫡裔。
《淮南子》:“往古之时,……水浩洋而不息。” 上古时代的一次大洪水,可能与创世纪中诺亚所遭遇的大洪水时代相当,距今约一万五千年至一万年前。据《炎黄氏族文化考·伏牺考》篇中称:“鲁西(本文注:实则还应包括豫东地区)一带在山东各处最称洼下,历代类为水区。丁文江等编之《地文图》,谓距海面仅高20公尺。”上古不知治水之术,水害犹甚。有智者教民构木为巢,既避水害亦避蛇虫恶物。《尸子》:“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人以渔”;又曰:“宓牺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礼记·月令》:“水潦盛昌,神农将持功。”据上可得知二点,一是上古时代那场大洪水从有巢氏到神农氏之世,持续了很长时间;二是先民们从渔而猎并进入渔猎时代,直至神农发明农业,方迎来农耕时代的曙光,世系昭然。
《易·系辞传》:“包牺氏没,神农氏作。”若神农起自陕西或湖北随州,何以能在千万里以外的东方被东夷族推为共主?再则,从代际接续关系和生产方式的演化来看,神农氏只可能起自东方,若是起自随州,是无法理出代际关系和自然环境与生产方式的演化关系的。



神农肇基之厉山在山东



己明神农氏出生地在东方,其肇基之厉山亦当在东方求之,而不当在今湖北随州。
《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厉山,渔雷泽,陶河滨,作杂器于寿丘。”舜属东夷族人,从事渔、耕。寿丘在曲阜东北,尚存厉山坳、厉山村等地名,而这些古地名起自神农时代,并非虞舜所起新名。神农之母安登出自奄里,奄里与寿丘近在咫尺,此厉山当似为神农肇基之处。
《御览》引《帝王世纪》:“神农……本起烈山,或时称之。”《三皇本纪》:“神农本起烈山,……亦曰厉山氏。”厉山一名在山东在在可寻,当系神农氏族裔散居之地。
《炎黄氏族文化考》:“泗水县治东七十里,有伏山,……俗曰关山,北连艾山,至此入雷泽,湖起为厉山。”艾古隶祭,读赖之上声,与莱音转;雷、厉与莱音通,艾山、莱山音转作厉山。故曲阜一带山水皆可称“厉”。
《史记·晋世家》:“晋平公伐齐,战于靡下。”《左传·成公二年》:晋平公伐齐,“师至于靡笄之下。”靡笄山在今山东厉城;《齐乘》谓即华不注山,《方舆纪要》谓为厉山。
厉通莱,以莱为地名的如莱芜、莱阳、莱西、莱山等皆可为厉,依地随族迁之理,凡名莱之处当为神农族裔曾经活动过的地区。
《管子·轻重戍》:“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食谷。”淇、棋、箕、其一字,箕山地望,《炎黄氏族文化考》以为在今山东莒北,其地为古萁(己其)国。地异名同,音同字异,皆地随族迁之故。据上可知神农族裔从鲁西迁徙落居鲁南、胶东各处情形,所至之处曰厉、曰莱、曰淇,皆事农耕。
“州”亦神农居住耕作之地。《说文》:“州,畴也,各畴其土而生也。”畴,“耕治之田也。”《说文》又说:“水中可居者曰州,……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可知部分农田系由水州转化而来。《风俗通》:“州,周也。”后又取象耕田之形,造字为周,周成双声,又音转为成,故成亦周义。因此,成、周、州皆曾为神农氏族裔耕作之处。所谓“九州之民乃知食谷”,正说明神农氏是从渔猎部落分化出来的农耕部落,神农氏发明农业,改善了本族人民的饮食结构,从以肉食为主而兼食谷物。
农耕部落本应是相对稳定的,何以会象游牧部落那样迁徙不定呢?这是由原始农耕的生产方式决定的。
《汉书·律历志》:神农“教民耕种,故天下号神农氏。”《尔雅·释诂》:“神,治也”;农,据周谷城先生《古史零证·释辰》考证,农字字根“辰”为人在岩石下作凿击状,引伸为开发之义。故神农之名应释为农耕的管理者和开发者;辰上加“林”为开发山林,辰上加“曲”(井与田的合文)为开发田土。
《周礼·遂人》:“上地,夫一廛,田百亩,莱五十亩,余夫亦如之。”郑玄注:“莱,谓休不耕者。”周代的耕作制度是撩荒休耕,待地力恢复后再行耕种,并非连年在同一块土地上不断耕种。遥想耕作方式十分落后的上古神农时代,由于林木茂密,可供耕种的土地很少,而在这很少的土地上又“益烈山泽而焚之,”可见是焚烧长有低矮乔木后耕种一块土地,而后放弃。如此反复采用“焚烧-耕作-放弃-再焚烧”方式开发新地,势必发生氏族的散居和迁移。神农氏族众在今山东境内的迁徙,盖出于此。



神农氏族的大迁移



由于人口的蕃衍,加之“益烈山泽而焚之”对小环境的破坏,粗放耕作所获难以满足所需,于是一部分族裔便发生以东向西的大迁移。西迁路线主要在黄河以北,据地随族迁的成例,我们可从与神农氏在山东有联系的旧地名求之。
“神农作五谷淇山之阳,”淇山即箕山,在今河南辉县。《吕思勉读史札记·炎帝与神农》中指出为姜姓(神农)后迁之地;淇县、淇水等亦当为神农族裔带去的地名。
神农族裔继续西迁入晋。钱穆《西周地理考》引《左传·隐公二年》“冀候奔随”,《一统志》:“随城在介休具东”;《续汉书·郡国志》:“介休有介山,繇(帛系)上聚、之推庙。”厉、烈、介皆声转相通。《周官》郑注:“每物有蕃界也,然则介山即烈山、厉山也。”《日知录》繇(帛系)上条称,“相传有焚山之事,即烈山氏之遗说也。”谓介休即神农族裔徙居之处。
《史记·周本纪》:“明年伐耆国。”《正义》:“即黎国也。”《括地志》:“故黎城,黎候国也,在潞州黎城县东北十八里。”此亦神农族裔徙居之处。又,《寰宇记》引《山海经》,羊头山为“神农尝五谷之所,上有炎帝(神农)庙。山在今上党,有神农城。”《括地志》:“蒲州河东县雷首山,一名中条山,亦名厉山,亦名首阳山,亦名蒲山……”所称厉山、羊头山皆为神农族裔所居。
神农族裔又续迁甘、陕。陕西关中地区土地肥美,地势平阔,适宜农业发展,神农族裔一支迁至此处,历代耕作经验的累积,使得业绩彰显,受益者非惟本族,其他部落、民族亦受惠甚多,于是声名鹊噪,神农事迹亦被其他氏族口耳承传,故后世以文字追记历史者,多误以为神农起于陕西岐山、姜水者。而言及神农起自随州,实为无根之谈。
神农族裔散居陕西各地,而以岐山为“核心”地区。岐、淇音同字异,岐山有渭水支流姜水,毗邻的武功县西南是后稷母族有邰氏居地。后稷之母姜(女原)为有邰氏女,属神农族裔;而后稷系黄帝族裔,随其母族习农耕,后被姬周王朝奉为祖神。陕西东部有骊山,骊、来、烈、厉、岐音通,亦为烈山、厉山。蓝田之蓝、大荔之荔等等与来、厉音同或音通、音转之字,这诸多音同字异地名,绝非巧合,实乃神农族裔曾于所在地名居住或耕作之故。所谓“神农出自陕西”已被炒得耳熟能详,故在此不多作引证。
随着黄帝部族的崛起,神农族裔又大举东迁至山东,迁徙路线大抵在黄河之南。沿途所遗居族裔在周代多被封为方国,如伊(伊川)、析(内乡)、申(唐河)、吕(南阳)、许(许昌)、杞(杞县)等等;而黄帝族裔基本是沿黄河以北东移,晋南、豫北后多姬姓封国,两大部族的分布态势,是可大致说明各自的迁徙路径的。
神农族裔的某一支南迁,是沿商州武关古道进入湖北还是由南阳南下随枣走廊己不可考。神农族裔南迁至随州厉山,知此处尚为蛮荒之地,无人居住,是故可将旧名新用,取名厉山。神农族裔落居随州,仍事稼穑,先祖事迹亦随之口耳相传、流播附会,故有神农出生之神农洞、神农犁等等遗说。
神农起于随州之说出自汉代,本不足以为据,然当今某些学者不顾史实,乱点“鸳鸯谱”,误导后学。究其原因,我以为是“诸侯经济”之流弊,孵化出的“诸侯文化”而己。所谓“诸侯文化”,是充溢着地方主义色彩的、封闭的、没有生命力的一种文化,于地方经济建设和地域文化发展均有害无益,不宜提倡。
________________
[注释]
.,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31页、51页。
.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40页。
.,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齐鲁书社,1985,537页。
主要参考资料: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科学出版社,1960。
王献唐:《山东古国考》,齐鲁书社,1983。
中国湖北省随州市厉山炎帝神农纪念馆编:《炎帝》,长江文艺出版社,1991。

长歌-废墟 发表于 2005-9-2 20:41:17

咳咳……不懂,先收藏。

西湖梦寻 发表于 2005-9-2 21:30:42

不懂,太深奥了。

kevin_cy 发表于 2005-9-2 22:07:07

蚩尤为东夷。只不过在同炎帝的战争中失败。

败者寇。所以我们是炎黄子孙。

另:

所谓夷,说文上说,大弓也(大弓二字合并为夷字)。即东夷乃操大弓之族。发明此种兵器的人,冷兵器时代的强者,亦是中华的功臣。

应该说,东夷也是中华民族的极为重要的一支。

乱说~
见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神农肇基随州说质疑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