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抗日纪念)
为了忘却的纪念——纪念九一八事件74周年
或许是固有的民族主义情绪在做怪,或许是古代的辉煌与近代的屈辱间太大的反差令人难以接受。小时候我就常常因为祖国遭受的欺辱而乱发脾气,甚至做出一些毁书泄愤之类的傻事,――当然,文笔生动的作者也难辞其咎。
如今行为虽已不像幼时那般情绪化了,但偶尔一篇将我们某段屈辱历史描述得极精彩的文章,依旧会使我耿耿于怀,数日难休。至于因政府或国人在对外事务中遭到的不平而引发的愤懑与咒骂,更是不在话下。
于是乎,久而久之,我将自己看成了一个民族主义者。然而今晚看新闻后,我突然惊觉,自己根本配不上“民族主义者”这几个字。理由很简单,今天是九一八事件74周年纪念日,而我居然给忘了。
羞惭之余,依着向来的性子,我开始给自己找起了借口,似乎,今天广播里听到的总是没完没了的点歌;似乎,海报廊上看见的仅是充满商业色彩的玩意儿;似乎,周围的人们谈论的不是功利主义就是享乐主义,不是无政府主义就是浪漫主义;总之,似乎没有什么能够稍微提醒一下我这个冒牌的“民族主义者”,今天是个如此重要的日子。她记载着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惨痛和屈辱的一页。
自中国有外交以来,四国辱我最甚。其中英国得我钱财之惠;俄国得我土地之实;美国使我骨肉分离,两岸对立,更仗着超级大国之势对我指手画脚,时至今日尤咄咄逼人;日本侵我领土,杀我同胞,淫我妻女,真可谓仇深似海。
仇深似海?不必如此吧,日本现在已经没有侵略我们了。
侵略,没有了吗?武装侵略现在或许办不到,可经济、文化上的侵略呢?
我看改革开放以来,他们是无时无刻在进行。
且不说满街的日本汽车,满屋的日本电器,随处可见的日本海报和卡通玩具。单单那铺天盖地而来的日本垃圾漫画与电子游戏,就令不知多少青少年玩物丧志,而是日文中的一些词汇与字眼如今也在我们的母语中找到了一块殖民地。
整天接触着各种与日本相关的产物,原本就不多的仇恨也被冲得所剩无几。或者还可以说,日本对于我们这一代而言,不少人潜意识中的亲切与向往可能还多于恶与仇恨呢。
记得与一老友谈到某期实话实说是关于东史郎及南京大屠杀后,我高声发表了一番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见解后,老友干笑了几声后说:“老兄这篇高论在我们学校可找不到市场,如今我们学校流行的是看日本电视连续剧,听日本歌曲,追日本明星,毕业后也想去日本留学。”若他所言不虚,那可真教人心寒。
看来,忘却倒挺正常的,记住才有鬼呢!
也许你要说我言辞偏激,文字中总带着对日本的偏见。
但偏激的感慨并非来自偏见,而是来自事实。日本,这个与我们一衣带水的远亲近邻,看似同文同种,可实际上民族间心理素质的差异何止万里,中国自古以来就宽容温厚,即便在国力鼎盛之时,对周边地区的政策也向来恩威并施,怀柔为主,殊少侵犯。而日本则恰恰相反,他们是典型的“小人”之国,一旦稍感强大,就对左邻右舍举起了倭刀,从丰城秀吉到伊滕博文再到东条英机,无一不是这种小人得志的典型。而一旦陷入经济或政治上的贫弱,他们就会紧随在某个大国左右,无论是文化生活还是政策走向都向之看齐,过去是中国,如今是美国。
如今日本已经富的可以买下整个美国,但政治上仍然摆脱不了侏儒的地位。今年吵吵闹闹的四国入常,咄咄逼人的东海油气田事件,钓鱼岛海域的对峙事件,俄罗斯石油管线铺设事件都证明了这个倭岛的勃勃雄心和险恶用心。
而我们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这个每年军费开支仅次于美国的国家只要愿意,就可以在四十八小时内生产出原子弹,七十二小时内改装出航空母舰。
另一方面,右翼分子否认战争的闹剧愈演愈烈,每年以首相为首的议员和知名人士参拜静国神社。在对战争罪行的态度上,同是战败国的德国和日本相差太远,在德国,一切否认战争罪行的行为都被视为触犯法律。
静国神舍的香火愈烧愈旺,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对国耻的记忆却是越来越淡。五十年后,当真正亲历了抗战硝烟烽火的前辈们都驾鹤西去时,不知道中国真正不忘国耻,紧记教训的人究竟还有多少?
每思及此,诚可怖哉!
文章写到这里,才想起给她取个名字。几番斟酌之后,还是觉得编新不如叙旧,于是便盗用了周老夫子的大作篇名。
虽然内容不同,虽然笔力间亦相去甚远,但目的却相同,写“忘却”都是为了不“忘却”。
古人云:知耻而后勇。而我们也只有紧记耻辱,才能够将过去的耻辱洗掉。 我 与 你有同样的感受
近日 看 杨靖宇
为其所感总想写得什么
不吐不快
读你的文字刚好释放了一点
先顶你的
我得 以后再说 支持一下。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