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主义文化及其文化效应<原創>
专制主义文化及其文化效应•村学究
专制主义文化的形成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牢固的宗法血缘关系,二是对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依赖。这两个条件在中国原始社会后期随着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转变就已具备。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P693页)这个所謂”代表”就是专制主义制度——专制主义文化产生的第一个效应。
对中国专制主义文化最早进行总结的是见于奴隶制盛世时代的文献《洪范》。相传《洪范》是天帝传授给帝禹的尊主极权的经典;商周鼎革之际,又由商朝遗臣箕子亲传于新主子周武王,于是“洪范九畴”便成为周王室建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政治纲领。专制主义文化与专制主义制度是互相耦合的,专制主义文化强化专制主义制度,专制主义制度必然推行专制主义文化。经数百年乃至千余年的思维训练,周朝的臣民们似普遍接受认同了专制主义文化,以致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兴起的诸子百家纷纷标举“君人南面之术”的局面。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谓“三纲五常”、“克已复礼”的治术思想,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关于建立封建独裁专政的学说,甚至老子“无为而治”的道家哲学也是主张专制主义的。孔子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无为而治者……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在主张专制主义问题上,道法两家并无本质区别,前人已有论断,“盖道家者,君人南面之内术;法家者君人南面这外术也。”(张尔田《原法》)。甚至代表庶民阶级利益的墨家也主张专制主义《墨子•尚同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尚同中》:“举天下之万民以法天子”等等论述,几乎是《洪范》“唯皇作极”的翻版和注释。如果说民主意识还有一息尚存的话,那么其代表人物就是孟子,他的传世名言“民为贵”细究起来毕竟还不是“民为主”,可见与专制主义仍属同道。其他各家如《管子•心术》、《荀子•君道》、《吕氏春秋•君守》、《淮南子•主术》等等,都对“皇极”有所发挥补充。此乃专制主义文化在学术思想领域产生的效应。为后世所称道的“百家争鸣”只不过是在“礼崩乐坏”的历史条件下,专制主义统治相对淡化,才出现表层价值多元化的假象掩盖着深层价值一元化的真象。这样的“百家争鸣”是否有泡沫文化的意味呢!
专制主义文化最严重的一个效应是愚民政策。历史上大凡标举“南面之术”者必推行愚民政策。孔子的愚民之策是”民可使由而不可使知之”;而一部《韩非子》多半是虐民愚民之论,在中国文化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老子,对愚民之术亦有重要贡献,如“民多智慧,而邪事滋起”,“智者不言,言者不智”等等;庄子亦步其后曰:“弃圣绝智,大盗乃止”。神道设教也是历代统治者愚民的伎俩,如帝王生死必有神灵显示,一家祸福亦有祥瑞灾异征兆,此曰“天人感应”。连王朝易主也被涂抹上五德更替的神秘色彩。民间甚为流行的因果报应、生死轮迴,甚至邪教惑众等等迷信事象,也都是神道设教的世俗化表现。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愚民之术也日渐缜密精巧,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中指出,“文章学问复可为愚民之具”,此实为洞彻古今的警世之论。愚民政策的极致是文字狱。
专制主义文化的价值核心是“礼”。考诸经典史籍,“礼”乃君之大柄,尊卑有序、上下有体、君令臣恭、安上治民、教化正俗等等是其主要内容,同时“礼”又与国家政令、刑法有相同功能。在儒学定为一尊后,孔子对“礼”的定位成为社会生活的绝对准则,不仅“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而且还要做到“思不出位”。可见专制主义是一张无网之网,无所不包,无所不及,甚至专制到人们隐秘的精神世界。官本位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制度,它深深植根于“礼”,是专制主义文化的直接产物。官本位诱导国民对权力的痴迷和崇拜,为了做官保官升官,古往今来人生舞台上搬演了多少令人欲哭无泪的悲剧喜剧和闹剧!官本位制度还为历代王朝造成了庞大的冗官队伍,而裁汰冗官也是历代开明统治者最为棘手的政治难题。与专制主义配套的是完备的选官制度,不论其人是否具有管理社会事务的才能,只要符合“礼”这个唯一标准,便有可能跻身仕途。中国的官僚制度道德首先必须是符合“礼”的社会等级制度,其次才是政治-行政制度,做了官便可“牧民”,官越大享受的特权越多,就有更多的条件和机会参予社会财富的瓜分。因此官员的权力欲和财产欲在专制主义制度的保障下得以实现,腐败——贪污腐化、索贿行贿、寻租创租等等恶习的风行是不可避免的。腐败造成社会分配不公,造成政府权力体外循环,当腐败十分严重时官逼民反、揭竿而起,对社会造成巨大震荡。几千年来皇冠落地、江山易主的周期性,可以说完全是专制主义文化这只看不见的手所操纵。与选官制度相适应的是教育制度。无须繁琐推衍,历史上的教育制度也是专制主义文化的产物。人们读书不是为了获取真知,其内在驱动力是“学而优则仕”。尽管入仕的概率很小,而千千万万的士子们怀着博彩心理纷纷跃跃一试。可见书中潜在的巨大价值——“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多么具有诱惑力!试想一个以权力和财富为人生诉求的一介书生,一旦做了官,他的精神世界还有“公仆”意识的空间吗?士人所习皆为有关经国之大业的“礼”,而科学技术与统治术并无直接关联,故科学技术不合“礼”而倍受歧视和冷落,也不可能作为社会生产力要素来对待,这是中国贫穷落后、国民缺乏科学精神的要因。更可悲的是那些不屑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落第士子,他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穷愁潦倒,社会地位甚至不如一个娼妓,可见专制主义对中国知识分子摧残之惨。
专制主义的伦理形态是“仁”。“仁”以君臣父子夫妻等五种伦常关系为基础,将人锁定在那张无网之网的每一个节点上,人只有依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表现出他的存在价值。因此所有人的性格都是“扁平”的,而人格却是分裂的。人格的分裂造成人性的虚伪,国民中普遍存在的伪善、圆滑、冷漠、敷衍、自私、弄权、献媚、偷生等等负面品行,正是专制主义文化铸造的国民精神。当弱国民性成为社会主流时,势必造成社会风气的败坏,社会风气的败坏引起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于是“法先王”积淀的怀旧意识引出某些人“人心不古”的浩叹,事实上中国古代根本就没有一个黄金时代。这种怀旧意识把人的思维扭向后看,而不是朝前看,这种心态已成为当前改革深入发展的心理障碍。“思不出位”是专制主义文化对思想的专政,它对中国学术的发展影响十分恶劣。中国学术始终未跃出六经注我、我注立经的模式,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有多少文字真正反映了民情人心?文化官僚们在著作中陈述的价值观与人民的利益相悖,这不仅造成学术文化与行为文化的分离,而且使学术的神圣感缺乏真诚(宗教的神圣和虔诚也是不真诚的),几千年来学术的泡沫和虚伪性,真可作为钱钟书先生的“文章学问复可为愚民之具”的注脚。专制主义文化的负面效应是全方位的。如对经济领域的影响,“灭人欲”不仅灭绝人的理性原则,而且灭绝关系国计民生的消费市场;“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否定人们对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的关注,而专制主义者建阿房宫、圆明园则是毫不吝啬的。
限于篇幅,本文不可能对专制主义文化的文化效应一一展示,但我们清醒地看到,专制主义文化积淀深厚,要清除它不能仅仅靠学术行为,而要让全体国民认识它的危害,化为全体国民的自觉行为。 学究本文与其题为“专制主义文化及其文化效应”不如题为“中国专制主义文化及其文化效应”,关于“专制主义文化”与“牢固的宗法血缘关系和对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依赖。”之间是否是充要关系也值得进一步探讨。专制主义的特征在于高度的集权,而集权的作用主要在于:一、对社会管理效益的追求,二、对稀缺资源的非规范化分配,三、有效实现对经济的管控。这些并不是专属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上层建筑要求。我认为,在任何生产方式下,只要人类的政治、文化方面思想水平没有达到可以通过规范管理来实现上述目的和保证民主有效性的前提下,都有可能出现专制主义。只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使得其特征在小农经济生产方式领域更能体现而已。中国专制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延续,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过早的在庞大的地域内实现了大一统,从而使得中国对于社会管理和资源分配手段的成熟性要求更高,而且缺少外部力量促使其产生妥协性思想,因此使得专制主义文化长期存在。
个人看法,没有成熟思考过,用于抛砖引玉吧。:) 野樵版主提示的很重要,拙文在臺发表时受制篙幅,未能展开,
再次谢版主 楼上是台湾同胞???
可以帮忙搞几套台版的民国史丛书吗?? 大陆深处的 而科学技术与统治术并无直接关联,故科学技术不合“礼”而倍受歧视和冷落,也不可能作为社会生产力要素来对待,这是中国贫穷落后、国民缺乏科学精神的要因。
我擅长科学技术史,所以时常思索在封建社会后期,中国科学发展出现明显断层的原因,但是总觉得不得要领,读了学究您的文章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另外,我想问一下:"专制主义的伦理形态是“仁”。“仁”以君臣父子夫妻等五种伦常关系为基础"中的"仁"具体指的是一种什么思想?我记得美国一位学者分析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的区别时曾提到:日本文化将"仁"这一核心思想从儒家思想中抽去了,中国是讲究"忠君",但是前提是"君"必须"仁",即治理有方,否则人民有权利推翻他,所以有"商纣无道""周代商".而日本文化没有"仁"的观念所以虽然历史上有着"幕府'时代,但是天皇始终是国家的元首(至少名义上),我个人觉得有道理,不知先生您的看法如何?
野樵兄:我想知道你心目中的"规范化分配"是什么样的?
看了学究,野樵,sddz,yaolei,昆吾,子轩,听雨,雪融,reader等几位的文章感觉自己看书太少,看事物过于浅薄,写的东西与诸位的相比简直接近于垃圾,真是后悔在学校没好好看书.希望各位多写好文章,这样的话我们后学真是有福气了. 野樵兄:我想知道你心目中的"规范化分配"是什么样的?
其实我所说的规范化分配没有太多的特别内容,就是通过有效的制度形式,以法律类型的制度规范来进行分配。其实我更想表述的是,这种制度的产生基础,是这种制度的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今天西方的法治理念是基于古罗马的法治理念建立起来的,而古罗马法治思想的最精髓部分,我想应该就是契约理念。而契约理念也正是产生民主思想的基础。那么契约理念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在那里产生?其中的地缘因素、历史因素不容忽视。正是由于古罗马其时,城帮林立,相互相持不下,而由于其资源的有限,不能自己自足,使其通商、贸易必须得以存在,而城帮间的相互交流产生摩擦,无法通过强弱力量来解决,那就只好协商、沟通。这样,商品经济发展了,契约理念也逐渐形成。对比一下,所以我的观点还是认为中国专制主义及其文化效应产生、发展、维系的历史原因是由于中国过早的实现了大一统。
日本文化将"仁"这一核心思想从儒家思想中抽去了,中国是讲究"忠君",但是前提是"君"必须"仁",即治理有方,否则人民有权利推翻他,所以有"商纣无道""周代商".而日本文化没有"仁"的观念所以虽然历史上有着"幕府'时代,但是天皇始终是国家的元首(至少名义上)
日本文化中,最重要的忠君。这种忠君是对天皇的盲目个人崇拜。这种忠君思想的根深蒂固,使日本天皇得以千年不变。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日本的专制统治是一种个人专制统治。但中国不同,中国的专制统治以仁为核心的专制统治。这样说是因为,中国的专制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真正传统意义上的人的专制,而是一个在“礼”规范下的社会,中国社会的各种运行实际都是以“仁义”思想的规范下运行的。但由于“仁”的理念更多体现在道德规范领域,而不是制度规范领域方面,所以很难有一个准确的衡量标准,也很难让人去把握。因此,对“仁”的掌握实际上落入了处于社会精英地位的士人阶层手中。因此,对国家的统治、控制其实是由士人阶层来实施的。可以说,中国的专制传统实际上是集团专制。只要是从这个集团内产生的,那么谁更能把这个集团的理念展现出来,那么谁就当一把手,我想这就是中国得以改朝换代的原因。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看了学究,野樵,sddz,yaolei,昆吾,子轩,听雨,雪融,reader等几位的文章感觉自己看书太少,看事物过于浅薄,写的东西与诸位的相比简直接近于垃圾,真是后悔在学校没好好看书.希望各位多写好文章,这样的话我们后学真是有福气了。
大家一起探讨问题,一起读书而已,长歌兄太谦虚了。:) 因此,对国家的统治、控制其实落入了士人阶层的手中。可以说,中国的专制传统实际上是集团专制。只要是从这个集团内产生的,那么谁更能把这个集团的理念展现出来,那么谁就当一把手
明白了,无论如何改朝换代,得利的都将是精英集团. 儒家思想法家化以后才演变为专制政治的意识形态,儒学中本有“道统”以制约“势统”,所谓“道尊于势”,道是“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孟老夫子性情中人,更是主张诛杀无道之君,后世朱元璋读到这段,勃然大怒,要将孟夫子牌位逐出文庙,刘基(记不清是不是刘基了,好像是),才收回成命。
中国文化传统起初是多元的,后来大一统以后才整合到一个酱缸里,所以不能用专制主义一言以蔽之。楼主可曾看过余英时先生《中国传统的现代阐释》和《士与中国文化》?其中对儒学法家化有精辟的论述,据余先生言,三纲五常非出于儒家,乃出于法家,《韩非子》中有三纲五常的原话
西周时兴分封制,天子以下,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形成“血而优则仕”的宗法政治秩序,但是还未完成专制政治的整合,因为王权、大夫和新兴贵族相互存在制约,只要有多元的权力秩序存在,就不会形成完全意义的专制政治。野樵斑竹说的好,大一统以后才有专政政治的成熟发展。
在后来专制政治的发展中,科举制度的出现又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它是“官本位”观念成型的关键转折点。汉初行察举制度,做官的人都是名声很好的名流,后来形成九品中正制、士族和寒门之分,这实际上是西周贵族制度的延续。有真正的贵族存在,是对君权的一种制约。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说道,汉初官员人数很少,至唐初行科举制,做官的人数激增,先生还列了具体数字,我不记得了,好像差距非常大。科举制度有两重意义:一是做官向所有的人开放,所有的人都有做官的希望,就造就了所有人对官的向往;二是做官的人增多,平民百姓几世省吃俭用,也可以供养一个不种田的读书人,一旦得中,满门都荣光,以前行察举之时,都是有家业的名流出来做官,做官原不为求财,现在是平民百姓也可以做官,做官就是为了富贵荣华、光耀满门,官本位意识就愈发牢固了。
都是一些随意的感想,请批评指教 周礼最初是用以巩固等级制度的,而不是用以巩固专制制度,周天子根本就不是专制的君王,他的权力主要及于王畿。当然,西周的封建制度不完全等同于后来西欧的封建制度中,在西欧封建制中,国王与诸侯之间主要是一种互惠的契约关系。但是西周的封建制度也不同于后世中国的专制制度,西周的贵族作为一种社会势力,对王权存在制约,后来新兴的平民知识分子“士”这个阶层,又成为一股新的政治势力,和前两者形成相互牵制 谢谢sonia6949老师指点。 不敢说指点,大家互相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