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中国企业的浮躁病与根源
书店中财经畅销专柜上的书籍越来越趋于功利,那些真正有思想的理解的文字越来越少。连央视对话栏目将自己的每期节目汇编成书,并在上面赫然写着“永恒的智慧”之类的文字,笔者对此感到非常疑惑,因为真正的大智慧也许仍然存在于数十年甚至数百年才能积淀酝酿而成。了解中国经济的人,大多会感叹中国经济的难懂。人们经常能听见相关官员对“GDP增长指数”兴高采烈的观点;以媒体为基本认知导向的公众,这只耳朵听见“某某商业明星宣言进军国际”、“某企业是政府扶持企业”、“某某商业行为是经过国家特批的新模式企业”,那只耳朵却听见“某人是商业明星因贪污进了大牢”、“某政府扶持企业因作假帐被受罚”、“某某商业行为是违法的”等。
为了创税收不顾后果地放开低端产业的管制,同时又为了“门面的豪华与新颖”夸大其辞地营造诸多“空中楼阁”。比如,有的地方根本就不具备启动新经济项目的基本条件,或者是根本就不具备放开引进外资的条件,一些企业领导却为了提升任期业绩,别出心裁地花巨资建些漂亮无比却跟本派不上用场的“新经济产业园”、“人文景观”、“软件产业基地”、“高科技成果孵化中心”等等设施,根本就不顾及邻近区域就已投资较多此类项目的现实。甚至于是不惜倒贴钱地为那些国际而非“中国”的奸商们营造舞台,而把本不该由此引发的投资压力转嫁给低端产业,最终使得低端产业规模无度膨胀,经营素质与经营品德急速下滑,从而让一些不法分子有了自持“纳税人”身份钻进来兴风作浪的机会。比如,吃准了你“看重税收而不会顾及社会危害”的传销、超级成功学类培训等利诱商业活动成员,就由此找到了蒙惑中下层平民的暴利途径。
很明显的表现就是,一些门槛较低的消费品制造、转口贸易、信息咨询等行业,早就已处在行业根本无法承受之“过热竞争”阶段,即市场均价早已不支持营运成本的正常化,经营者除了违法、打擦边球,几乎已别无选择。而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生物科技、航空航天、网络教育等新经济企业,却由于消费意识的滞后而不得不偏离国家战略需求的轨道发展,要不做中介、要不卖广告、要不造概念,要不就关起了门紧巴巴地过日子。
浮躁的社会造就浮躁的企业,企业家在做企业时的操作就往往是:目标脱离实际,搞“大跃进”,希望高速增长、创造奇迹。任务定得高不可攀,以为可以“法乎上,得乎中”结果反而打击士气并促成企业员工另辟蹊径、搞灰色收入的反效果。市场营销寄希望于策划、点子,追求轰动效应,一炮打响,广告鼓吹,甚至欺骗消费者。表面上看起来风风火火,也能造成一时旺销,让不明所以的对手惊慌失措,然而假象终究难以持久,于是销售额又大幅下滑,经验老到的对手往往可以不战而胜。实行高压政策,不能忍受销售额停滞不前、下滑,轻激励、培养,业绩不好就换人,搞得焦头烂额。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更换频繁,军心不稳,员工没有安全感、归属感,形不成核心团队,遗留问题前仆后继。
企业领导人对企业战略规划、组织架构、经营运作和人力资源等具生杀大权者,往往偏好独裁,好大喜功,野心勃勃,缺乏耐心,或者好面子,要维持增长的泡沫,于是等不及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好基础就划下“赶英超美”的宏伟蓝图。某某企业宣称要在若干年内打进行业三强之类的豪言壮语常见诸报端,相比之下,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常较低调。中国企业家危机感过于强烈,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本是好事,但急于求成就滑向浮躁。愈是紧要关头,愈要加倍谨慎、科学决策,拍不得脑袋,必须先稳健地走几步,把基础打牢,快起来才有底气,成竹在胸。盲目追求高速度的数量扩张只会自乱阵脚。
同样,那些在集体浮躁下非理性竞争中拼杀出来的经理人,绝大多数是业务销售型的人才,谈笑间搞定客户,吃喝嫖赌成风,灰色收入成为共性现象。他们从一个企业跳到另一个企业,照样潇洒一番,企业发展到底如何并不真正关心,缺少成为帅才运筹帷幄的综合素质和道德追求,离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还有一段距离要走。
当前中国经济于客观环境而言很难言及健康的现状,主要还是因为地方政府门面式高端产业,虚空式外资引进工程,以及低端产业虚无式监管促成的,其根本原因则是私心主导的官本位“唯任期业绩”思想。此一论断,我们由低端产业几乎可以用泛滥来形容的走私、违背劳动法榨取劳工剩余价值、假冒伪劣,以及偷税骗税等黑箱恶习便可见一斑。这些黑箱恶习的泛滥决非纯粹意义上的投机与违法表现,地方政府的纵容无以回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