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生”的奇闻
一夜交易美国有一部名为《不道德的交易》的影片,讲的是一对刚刚结婚的年轻夫妻邂逅一位亿万富翁后所发生的故事。富翁对那位年轻漂亮的新娘一见倾心。当他了解到这对年轻人很贫困时,便提出条件:付给他们100万美金,条件是借用那位年轻的妻子一个晚上。他声明没有夺妻之意,只想完成一个游戏,即要测试一下,在重金的诱惑面前,人的抵御能力究竟有多大?那位年轻的丈夫开始暴跳如雷,继而彻夜难眠,第二天,终于抵御不住诱惑,在律师的见证下签订合同,交易成功了。
169个人同认一个爹
多年前,美国纽约的\"红心慈善协会\"准备为一家孤儿院盖一幢大房子。在破土动工时,意外地挖到了一座坟墓。于是在报纸上刊出启事,请死者家属速去办理迁坟事宜,并说明,迁坟者将得到五万美元补偿。这在当时是一笔很大的款项,实在是太诱人了。
启事登出后,仅在几天时间里,就有169个人前来申请办理迁坟手续,都声称这座坟里所葬的人是自己的爹。
事情被一个嗅觉灵敏的报社记者知道了,他觉得这件事很有新闻价值,便将这169位认爹者的姓名刊登在报纸上,告诉人们:人再贪财,也是不能乱认爹的啊!不久,专业技术部门对坟墓尸骨的鉴定结果也出来了。令人惊奇的是,这169位儿子都是假的。这坟墓里的尸体已经埋了160多年了,死者的儿子根本不可能还健在。
不久,这家慈善机构又在报上刊登一则启事,说:看到169人争着认一个已死去160多年的爹,实在让他们感动,如果大家确实想认爹的话,可以到本市老年收容所去,他们每人都将在那里得到一个爹。可是启事刊登后,始终没有一个人前去认爹。
一罈黄金两条人命
两个出身在采药世家的男人,都五十多岁了。几十年来,他们一直结伴到山上采药,关系亲密无比。在悬崖峭壁上,往往为了采到一株珍贵的草药,由一个人将另一个人的腰部拴上绳索,慢慢放下去,待把草药采到手后,上面的人又艰难地把下面的人慢慢地拉上来。他们有福共享,有难同当,双方都感到,如果自己离开对方的话,根本就无法活下去了。无论是谁家来了客人,加点好菜,都把对方叫到自己家里陪客,一起喝上两盅。这两个人的关系,用当地的一句俚话来讲,是\"尿泡饭\"的关系。就是说,两个人都可以用对方的尿泡饭来吃。
有一天,他们在挖草药的时候,突然在一棵老树旁挖到一罈黄灿灿的金子,两人高兴得跳了起来,都感到是老天爷让他们行大运了。怎样把这罈金子拿回家呢?经过合计,两个人都一致认为,大白天是万万不能拿回去的,若是被别人看到,就不好办了。于是商定,等到深更半夜时再把罈子抬回去。他们作了分工,让一个人回去把饭带来,另一个人在山上看守黄金。
下山取饭的人想,这罈黄金若是我一个人得的话,那我家几辈子都吃穿不愁了。他想呀想呀,怎么办才能独吞这罈金子。噫,办法有了。
在山上的人也想,若是这罈金子归我一人所有,我马上就可以到城里开个大药铺,让别人都来给我采药。怎么办才能让它全归自己呢?想呀想呀,哦,有办法了。
当取饭者兴冲冲地来到古树下时,冷不防被人从后面打了一闷棍,倒下后就再也没有起来。
另一个人把死者的尸体草草掩埋后,拿起他从山下带来的饭,大口大口吃了起来。当他吃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感到肚子痛得要命,他已中毒。半夜时,一群狼把他肢解了。
几天后,一个猎人发现一堆人骨边上有一罈金子。
欢乐的笑声是这样消失的
一个大财主的妻子,心里总是感到十分郁闷,看到什么都不顺眼,一天到晚闷闷不乐。可隔壁一个做豆腐卖的俩口子,过着辛苦清贫的生活,但他们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有说有笑。每当隔壁的笑声传过来时,贵妇人就羡慕的不已。她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有钱的人不快乐,没有钱的人反而快乐无比?当她把这个疑问告诉财主的时候,财主告诉她:\"你等着瞧,从明天起,他们那边就不会有笑声传过来了。\"当晚,财主把一个金元宝扔到隔壁的院子里。天亮时,卖豆腐的俩口子发现金元宝后,惊呆了!他们赶紧把金元宝拿到内屋,先是用细布包好,外面又用厚布再包一层,再用布条缠紧,然后把它装进一个罐子里,用腊将罐口封好,然后把床挪开,在床底下挖了一个很深的洞,把罐子埋了下去,再把土填回,拔平,踩紧。从此以后,俩口子外出卖豆腐时,总是担心有人到他们家里把金元宝盗走;睡觉时,有老鼠在床下打架,俩口子马上爬起来,点灯查看他们埋罐子的地方有没有变动;半夜外面有狗叫声,他们更是提心吊胆,生怕有强盗到他们家来打劫……就这样,俩口子一天到晚都惶惶不安地度日,再也笑不出声来了。
张说撰《钱本草》
唐朝名臣张说曾撰写了一篇名为《钱本草》的奇文,他用医家记叙中草药的语气,标本互喻、浅深相济,把钱的利弊刻画入木三分,并为世人开出了一剂良方,其文如下:
\"钱,味甘,大热,有毒。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礼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役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至。一积一散为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使无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礼,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 唐国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