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plove 发表于 2005-6-2 16:29:38

梁晓声《恐惧》读后让人“恐惧”

就许多男人而言,他们的人生观的主体乃所谓他们的事业。
  就许多女人而言,她们的人生观的主体乃所谓她们的爱情。
  男人也重视爱情,但为爱情而牺牲事业之时,常犹豫不决甚至牢骚满腹。
  女人也重视事业,但为事业而牺牲爱情之时,常郁郁寡欢甚至痛不欲生。
  男人和女人共同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即自古以来就有着根本不同的文化背景。

  整整一个下午,几乎是一口气读完梁晓声的《恐惧》。我的一个反映就是残酷。他把这个世界的人们的心态剖析地太赤裸了,似乎我一个二十岁的女孩承受不住了。不幸地是我读懂了全书,给我的震撼是顿捶胸口的那一击。

  扭曲的人生,贪婪的欲望,被现实压扁的命运,被互憎甚至于仇杀血染的世事。而一切都有[又]是现实,在某种成份上客观存在着的,没有幻想,而逼真的写实。所以这种令我颤栗。冷,整个身子都有发冷。那看似登峰造极的荒诞,却恰恰是现代人文雅面具后的自私与贪婪。太淋漓尽致地刻画反而使一些虚伪到骨子里的人很不屑,他们在逃避,逃避着这个话题,这种心态。可偏偏他们内心深处又存在着这种心态,无论他们多么倔强,但他们始终无法摆脱这种阴影的存在,他们又不敢承认它,没有勇气去面对它。

  “……中国人的判断人的观念倏忽地变得空前地单纯和简易了。仿佛的,在一切女人眼里,男人只剩下两类---有钱的或没钱的,可能成为大款的和永远也没指望成为大款的。也仿佛的,在一切男人眼里女人同样只剩下两类---漂亮的有姿色的或不漂亮的毫无姿色可言的,经过化妆,经过美容可能变得漂亮变得有姿色的,或美容术和化妆术也不可救药的。于是,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从形式上看,似乎变得五光十色,丰富多彩了,而从内容上分析,似乎正在变得干瘪,正在变得抽象,似乎最终将抽象为两个基本方面---金钱和美色……女人经由男人最终经由金钱获得她们面对时代的心理安全感。男人经由女人最终经由色情实践他们面对时代的占有欲。”

  这世间最庸俗的东西,恰恰是人所必需的---财和色。高雅,脱俗,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做后盾,是行不通的。试想,你看到一个衣衫褴缕,蓬头垢面的女人,即使她骨子里再清高,你也能觉察到吗?

  其实,我这个人是不看重金钱的人,在大学校园里,每天不必为衣食住行而担忧,真的还没到渴望金钱的年龄。但我却不得不承认我喜欢钱,喜欢物欲的世界。而另一方面,我也得承认自己需要的是精神,精神领域的享受比物质世界舒服。尽管我是一个贪图安逸的人。读这本书时,起初还不觉得什么,渐渐地,似一束强光慢慢照进一个黑暗而肮脏的角落,现代人性中的丑恶和堕落不能不承认这个社会的美好,和人类品质中的高尚,而我们却又不得不面对这个社会的残酷和人类品质中的卑微。无论我们怎样被教化,但其劣根和兽性也同时存在。更何况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之所以还可以庆幸的是,我仍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梁晓声以一个夸张的悲剧作为尾声,我认为正是从侧面反映了拜金主义和性靡烂的精神上的死亡和无助。书中的每个人物都有不约而同地空虚,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他们的思想意识却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故事情节简单,荒诞不稽,人和人之间充斥着物欲和性欲。这里你看不到亲情,看不到友情,也看不到爱情。似乎到了一个”动物世界”,戏剧化的是结尾那个包裹,也许“小妹”是唯一的一个尚有感情的动物,梁晓声犀利的笔尖一点点剖开虚伪的面具,把现实批判地一无是处。这部作品读后,给人的是碰撞,冲击,反思,它告诉人们不要这样,但字里行间并没有透出应该怎样。所以青少年不宜读此书,幼稚单纯,没有体味到生活艰辛,世界本不公平,人性最底层的那小部分丑陋便没有浮出。许多人对《恐惧》评价甚低,我想大抵有三个原因(一)没有勇气直面自己内心的弱点。(二)没有读懂在金钱和色情后面的人性。(三)人生态度过于积极向上,本人也无太大挫折。认为晓声夸大,故意扭曲人性。然而不管如何,这部长篇小说还是颇能反映梁晓声扎实的文字基本功,力透纸背。但读他的书前,还是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奋斗观,不然灵魂颤抖之后,空虚的更空虚,迷茫的更迷茫,只是多了一点点恐惧。我认为这就是这部书欠缺的地方。它不能正确地导航,只能无情地批判,而新生代作家能达到这个层次却也……[不错了-编辑注]

even 发表于 2005-6-17 20:46:25

刚在看 梁晓声 的《自白》第一篇就是写友情的
看了不知道说什么了

晴朗的天空 发表于 2005-6-20 17:23:30

为什么没有这本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梁晓声《恐惧》读后让人“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