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发] 财 经 内 参 2005年04月15日
财 经 内 参2005年04月15日 日刊 ·宏新资讯·
【今日关注】获国资委支持 证监会已经处于解决股权分置试点主导地位........1
【今日关注】宝钢股份增发50亿股,实现宝钢集团钢铁主业一体化.............2
【市场焦点】温家宝于3月31日拍板做出重大决策............................3
【市场焦点】哪些股票盛传全流通试点?...................................4
【市场焦点】哈药集团股权分置方案获批机会很大...........................5
【市场焦点】股权分置方案高达15种 1/3已报证监会.........................6
【市场焦点】全流通实施完毕后 地方股市也将开始..........................7
【市场焦点】全流通试点推出时间,市场传闻有三种版本.....................8
【市场焦点】“我看过的所有方案都没有考虑流通股股东的利益”.............9
【市场焦点】谢百三:全试点行不通 应所有公司一起解决...................10
【市场焦点】股权分置问题尚未取得真正“共识”..........................11
【市场焦点】中信证券:解决股权分置应明确路线图........................12
【市场焦点】铁矿石价格谈判仍留海运费伏笔..............................13
【市场传闻】传3月PPI同比涨5.6%........................................14
【财经视点】管理层已对解决股权分置形成两大共识........................15
【财经视点】央行:股市缺乏持续向好的市场基础..........................16
【资本市场】中国普天整合上海邮通42.22%股份 筹备海外上市...............17
【资本市场】神华能源拟引入策略性股东 潜在对象包括必和必拓.............18
【资本市场】天业节水香港创业板上市获中证监批准........................19
【资本市场】中国商银拟下调同业利率或令券商受损 中证监斡旋.............20
【资本市场】伦敦证交所邀中行建行赴伦敦上市............................21
【市场动向】债市评论资金将流股市......................................22
【市场观察】A、B股价差缩小............................................23
【政策动向】利率调控经济,方案一直在准备着............................24
【政策动向】国企管理层转让须过“五道关”..............................25
【政策动向】央视: 国务院重申抑制投资严控土地和信贷供应................26
【机构动向】证监会多路暗查券商家底....................................27
【机构动向】发审委目前重点是再融资 大盘股上市可能延期.................28
【机构动向】保险资金基本没有平仓 处于浮赢状态.........................29
【政策动向】中小国企管理层收购办法今出台 定价标准仍未解决.............30
【财政金融】央行:首季货币信贷平稳增长................................31
【财政金融】上海外资金融机构首季外汇贷款首超中资......................32
【宏观经济】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曹玉书否认会有“第五次通胀”..............33
【宏观经济】发改委:物价有上涨压力....................................34
【宏观经济】温总忧投资泡沫酿经济萧条..................................35
※◇※◇※◇※◇※◇※◇※◇※◇※◇※◇※◇※◇※◇※◇※◇※◇※◇※◇※ 【今日关注】获国资委支持 证监会已经处于解决股权分置试点主导地位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1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中国证监会明确表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目前已经具备启动试点的条件,国务院国资委将积极支持试点工作。
李荣融指出,解决股权分置涉及到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的利益,从现在来看,各方的认识逐步统一。证监会认为解决股权分置条件已经成熟,国资委也认为有条件试点。
李荣融强调,“解决股权分置试点的推出,关键是要使市场对此有好的期望,这是试点的核心”。
关于股市,李荣融表达了他一贯的观点,“作为出资人,要为健康的股市做贡献,就一定要把出资的国有企业搞好,企业搞好了,一切都好说。”他明确表示:“作为出资人,能管的是保证进入股市的资产是优良的。”
宏新资讯认为,以前国有股流通最大的阻力就是国资委,现在国资委态度转变支持解决股权分置试点,说明中央在各部委间做了协调并取得了共识。但我们认为双方对此的认同度还是不同的,李荣融表示“证监会认为解决股权分置条件已经成熟,国资委也认为有条件试点。 ”、“解决股权分置试点的推出,关键是要使市场对此有好的期望,这是试点的核心”从话中感觉到国资委处于一种顾全大局的妥协状态。从“作为出资人,能管的是保证进入股市的资产是优良的。”话中可以看出国资委已无从插手股权分置事宜,证监会已经处于解决股权 分置的主导地位。
【今日关注】宝钢股份增发50亿股,实现宝钢集团钢铁主业一体化
* 宝钢股份本次增发50亿股普通股,包括向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定向增发30亿股国家股和向社会公众增发20亿股可流通的社会公众股两部分。其中向社会公众增发部分将对原社会公众股东按10∶10的比例优先配售
* 增发价格的确定将以股权登记日前30个交易日(自2005年3月8日起至2005年4月18日止)收盘价的算术平均值为基准值,询价区间将为该基准值的80%-85%
* 宝钢股份本次增发募集资金将用于收购宝钢集团钢铁主业及相关资产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宝钢股份”)今日宣布将增发总数为50亿股的人民币普通股,并于2005年4月15日至2005年4月19日路演。宝钢股份于2005年4月15日公布本次增发的发行公告及招股意向书。
宝钢股份本次将增发总数为50亿股的普通股,包括向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宝钢集团”)定向增发30亿股国家股和向社会公众增发20亿股可流通的社会公众股两部分。向宝钢集团发行的部分采取定向增发的方式,宝钢集团将按照本次增发确定的价格全额认购,该部分 股票暂不上市流通;向社会公众增发中部分将按10∶10的比例向原社会公众股东优先配售,剩余部分将在网下向机构投资者进行比例配售。
根据宝钢股份公布的发行方案,原社会公众股股东按照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持股数量以10∶10的比例享有优先认购权,优先认购的股数不超过18.77亿股,占社会公众增发部分的93.85%。宝钢股份公布的发行公告确定2005年4月19日为本次增 发的股权登记日。
宝钢股份本次增发价格的确定将以股权登记日前30个交易日(自2005年3月8日起至2005年4月18日止)收盘价的算术平均值为基准值,询价区间将为该基准值的80%-85%。
宝钢股份本次增发募集资金将用于收购宝钢集团拥有的钢铁生产、钢铁供应链以及相关产业等三大体系的钢铁主业资产,包括:
(1) 钢铁生产资产:宝钢集团上海第一钢铁有限公司全球领先的不锈钢冶炼和热轧生产资产、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装备先进的特钢生产资产、拥有单厂世界最大不锈钢冷轧能力的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54%的股权、及作为高档建筑薄板和电工钢生产基地的上海梅山钢 铁股份有限公司74.01%的股权;
(2) 钢铁供应链资产:对宝钢股份物流稳定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马迹山中转港区资产、拥有覆盖全国的营销加工配送网络及钢铁生产战略资源供应的上海宝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及拥有巴西和澳大利亚重要铁矿资源供应能力同时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及运输系统 的10家海外子公司的股权;
(3) 相关产业资产:与钢铁生产密切相关的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57.22%的股权和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100%的股权。
宏新资讯的看法是,该来的终究要来,市场必定要接受大盘股的考验,相信管理层会用相关配套的政策来化解由此带来的冲击。
【市场焦点】温家宝于3月31日拍板做出重大决策
中国股市因国有股减持方案失误,历经漫漫5年的熊市。今年“两会”后,市场一度传出股权分置方案搁置的消息,导致股市连续阴跌。不料,峰回路转,中国资 本市场突然又迎来“制度性转折”,记者经过多方打探其间内幕,正是总理温家宝在关键时刻果断拍板决策,上届政府遗留至今的国有股全流通(股权分置)僵局终迎来破题。
记者13日访问中国积极股市政策的倡导者、著名经济学家韩志国。他说,在本届政府之前,内地股市一直停留在“利用”阶段。在国企脱困3年攻坚时,股市的融资功能受到重视,除此之外,股市一直处于边缘状态。
韩志国说,股市自2001年启动国有股减持后导致3年熊市,但新一届政府执政后,股市在决策者心目中的地位在发生着缓慢的变化。尤其是去年1月底,“国九条”政策出台,这意味着积极股市政策登上中国股市舞台。但由于有关部门对“国九条”的理解和把握出现了 偏差,特别是在解决股权分置这个中国股市最核心问题上出现了重大偏差,导致“国九条”效果未能有效彰显,股市陷入更大困局,续创新低,接连下破1300点、1200点心理关口。
今年3月,温家宝在记者会上对股市问题破天荒发表直接长篇意见,表明政府对股市发展的高度关注。但由于谈话中没有涉及到股权分置这个核心问题,未体现出积极股市政策中积极的应有之义,因而股市在“两会”后出现持续5个交易日的暴跌。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股市根本性制度创新才出现重大转机。决策层的思路和框架才开始向市场化方向靠拢。
据了解,3月31日,温家宝在听取有关方面就资本市场发展的问题汇报长达3个半小时后,最终拍板做出重大决策,这包括解决股权分置的问题。韩志国表示,正是温家宝的最终拍板,使中国股市迈入制度创新的新途,中国股市终于赢来“驱熊转牛”的关键时刻。但股权 分置如何试点,如何推广,还待有关部门集思广益,拿出魄力,拿出胆识,迅速推出能被各方所接受、所妥协、带动股市上涨的方案来。
【市场焦点】哪些股票盛传全流通试点?
13日四川长虹等多家“试点概念股”纷纷涨停,应该说,市场躁动的背后已经表明越来越多的资金对全流通试点股的认同。不论它们作为国有股减持和全流通试点的传闻是否真实,其凌厉的走势都具有良好的市场效应。这种盘面表现说明了一个基本事实:国有股减持和全 流通正在被市场接受,这个过去的特大利空有可能已逐渐演化为利好。试点题材给投资者带来无限的个股想象空间。
吉林敖东(000623)
《经济观察报》曾刊登《吉林敖东悄然闯关全流通》一文,报道称,吉林敖东的具体方案是国有股以不低于每股净资产值的价格配售给流通股股东变为流通股,而法人股则按1.7:1的比例缩股后流通。
2004年3月17日,吉林敖东发布公告称,吉林省政府确实曾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荐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非流通股份全流通试点企业的函》,但中国证监会未予受理。
银鸽投资(600069)
漯河市政府曾以一份名为《关于银鸽投资申报全流通试点的请示》的文件报送给国务院国资委、证监会,但均未被予以受理。国资委办公厅当时回复,要求此方案以省政府文件形式上报。
西安饮食(000721)
其“国有股配售流通方案”的具体做法是:以西安饮食最新每股净资产为配售价格底线,参照20倍市盈率确定配售价格上限,在此价格区间内,通过适当的竞价机制确定最终配售价格;5250万股国有股全部向原西安饮食A股流通股股东定向配售;配售完成后,由西部 证券与西安市有关部门共同向国资委、证监会申请该部分股票进行上市流通的试点。
与吉林敖东、银鸽投资所披露的全流通方案显著不同处在于,该方案只涉及国有股的配售与流通、不包括法人股的流通问题。据方案的设计者测算,定向配售比例大约为10配8,即西安饮食获得配售权的现有流通股股东每10股可配国有股8股。
四川长虹(600839)
《21世纪经济报道》在2003年11月15日曾经推出过一篇题为《全流通图谋化整为零四川长虹是首批试点企业》的文章,在当时引起了市场对长虹将率先国有股减持实现全流通的猜测,但后来,四川长虹曾经出面澄清:“到现在为止,长虹没有收到过任何部门的关 于减持国有股的任何消息,国资委、四川的国资部门、证监会,以及券商都没有到四川长虹进行过减持调研。”
事实上,每当市场讨论全流通问题时,四川长虹总是引起市场的关注,这与该股股价接近单位净资产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这类公司而言,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在价格方面的分歧已经变得十分小。正因如此,无论全流通最终采取什么方案,对于这种股价接近净资产的个股 而言,其受全流通的影响比较小。因而这类公司一旦进行全流通试点,操作相对简单,其成功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三九医药(000999)
关于三九医药、莲花味精等等全流通试点的传闻皆因“以股抵债”风波而起,相关人士提出了“缩股回购”方案,也希望通过类似的方案解决非流通股的流通问题。
莲花味精(600186)
《中国经营报》2004年5月15日《莲花味精演绎“全流通”新版本“缩股回购”》:据知情者透露,截至2004年3月,莲花集团及其关联方实际总共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达11亿元,而其拥有的莲花味精股权也价值11亿元左右(每股净资产2.15元,所持股份 为5.2亿股)。因此曾有公司相关人士提出了“缩股回购”方案,即以莲花集团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冲抵其欠款,上市公司实行对股权的回购,该方案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最为彻底地解决大股东欠款问题的惟一有效办法。
五粮液(000858)
《华西都市报》2004年2月25日:五粮液减持传言甚嚣尘上--第一个版本:回购减持国有股;第二个版本:五粮液将通过减持部分国有股实现MBO,从而实现公司管理层持股的目的。
上实发展(600748)
由于全流通方案的推出首要目的在于解决国有股的减持问题,所以国有股比例高且集中的个股客观上成为全流通试点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强。该股国有股比例达到了73%左右,而且全部的国家股均由第一大股东上海上实(集团)有限公司持有。
沈阳机床(000410)
该公司有望成为东北板块第一家新全流通方案实施试点。从其股本结构看该股也具备了一定的潜在可能,高达54%左右的国家股均由第一大股东沈阳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一家持有。
广州控股(600098)
由于股权结构简单且业绩良好,一度被市场盛传为全流通首批试点热门企业之一,但有消息人士说:“广州控股不可能做全流通试点了。原因是股价异动太大,已经引起管理层关注。”
■相关传闻
2004年3月,吉林敖东(000623)、银鸽投资(600069)申请成为全流通试点的消息被炒得火热。
2004年11月,市场有宝钢股份、扬子石化将成为第一批减持试点的报道。
2005年2月,许多媒体上都刊登了一份券商和基金公司中间盛传的“全流通试点企业”名单,名单包括武钢股份、上海汽车、邯郸钢铁、营口港、益民百货、中国联通、鞍钢新轧、扬子石化和齐鲁石化等上市公司。
【市场焦点】哈药集团股权分置方案获批机会很大
据《上海证券报》今年1月4日报道,”据记者了解,中信打算通过全流通的方案来解决(哈药集团的问题),目前中信证券已经把设计好的全流通方案报给证监会。”由于南方证券和哈药有限公司合共持有哈药集团95.64%股权,换言之哈药集团流通股比例仅占4. 36%,南方证券违规持有哈药7.56亿股(占总股本60.88%),但又无能力进行全面要约收购,哈药集团目前的状况很不规范,并且占用中央财政大量资金,所以不能再拖下去。由于哈药集团现流通股比例仅占4.36%,实行全流通试点对市场几乎不造成冲击 ,所以哈药集团首轮吃“螃蟹”的机会很大。
哈药重组方案由中信证券担纲,哈药集团总经理姜林奎公开表示,增资扩股方案是经多方专家论证而最终确定的,实现了政府、企业、员工和投资者的“多赢”。方案中,哈药集团有限公司拟进行全面要约收购,价格达到每股5.08元,方案已得到哈尔滨国资委批准。而 即使按照5.08元的要约收购价,南方证券还要亏损高达40亿元。由于要约收购的不确定性,中信证券为此准备了多套方案,“我们希望通过我们和合作伙伴的努力来尽量减少投资者的损失。”41亿元全面要约收购,哈药的重组由此刷新了要约收购的多项记录,所以 需要各方面、特别是政策方面的绿灯,中信证券打算通过全流通方案来解决哈药的重组问题,“目前中信证券已经把设计好的全流通方案报给证监会,但这取决于监管层的态度。”该方案是去年底递上去的,但当时的时机显然未成熟,而现在不同了,证监会正式宣布启动解 决股权分置(可理解为全流通)试点,以中信证券的背景,其设计的哈药集团全流通方案获批机会很大!
据最新消息,记者采访了哈药集团的董秘孟晓东。当记者问到公司的重组是否被设计成全流通方案,已经上报时,他表示,“我不知道这个情况,也没有人通知我这个事情。”
至于重组的方案,是否会设计成全流通的试点,他表示现在还不好说,公司会正常披露的。对于股价的上涨,他表示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市场焦点】股权分置方案高达15种 1/3已报证监会
据有关方面介绍,证监会正在修改与全流通配套的法规,并为试点工作制定相应的基本原则和实施程序。国资委也很可能与证监会同步制定新的国有股流通原则。
现在市场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证监会只会出台一个边界性的原则,而不会干涉具体的全流通方案。目前已经有四五种设计方案报到证监会,还有说法是试点上市公司也基本确定,只等证监会的最后命令了。
据了解,目前针对全流通问题的设计方案高达15种,许多咨询公司也在忙碌着为上市公司量身定做各种方案,但如何来判定全流通价位的合理性,会不会出现二级市场股价操纵问题,投资者还是心存疑虑。
【市场焦点】全流通实施完毕后 地方股市也将开始
据知情人士透露,证监会从4月1日到4月19日,忙于相关的全流通配套原则,在推出全流通试点后,再进行IPO的公司将完全按照全流通的方式上市,国资委也将出台相关文件,改变以往的监管体系,国有股监管规则将发生重大变化,同时为了鼓励全流通,对于再融 资不超过20%的上市公司的审批权限将下放至交易所,只需在交易所备案。《公司法》也将予以修改,允许上市公司购买自己公司股票。在全流通实施完毕,地方股市也将开始,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地方产权交易所为载体。这样,资本市场已经处于革命性变革的前夜 。
【市场焦点】全流通试点推出时间,市场传闻有三种版本
面对政策利好,市场仅经过一天的大涨,昨天再度出现调整,部分投资者选择观望策略,等到政策利好进一步具体化。学者们则希望投资者不要把政策利好看作是短期的刺激。上证所研究中心总监胡汝银表示,市场现在需要的不是短期利好,而是制度性保障。股权分置试点 只是一个台阶,市场不能一步登天。上市公司、证券公司质量、法律制度建设等深层次原因,关系到市场健康发展。知名学者王连洲也表示,股权分置不解决万万不行,但解决了也不是万能的。
据了解,目前市场传言上市公司全流通试点方案推出的时间版本分为本月、下月和6月内三种,但均未获证监会证实。乐观的市场人士估计最快在本月推出,保守的则是6个月内推出,显示出上半年被积极推动者看作最佳时间。但因涉及利益方较多,试点的成败需要视具体 的市场情况、参与者和学术界的态度而定。
【市场焦点】“我看过的所有方案都没有考虑流通股股东的利益”
一家递交过全流通方案,但不愿意透露身份的上市公司董秘向记者表示,现在我最担心的是,证监会是否再次出错,因为这次的全流通关乎整个资本市场。我看过大部分上市公司全流通方案,但是我看过的所有方案都没有考虑流通股股东的利益,我们之前报送的方案我认为 也不是一个好的方案。我觉得现在的所有方案都是在打着全流通保护投资者的旗号,流通股股东被“绑架”了,因此只是吃小亏与吃大亏的问题。
【市场焦点】谢百三:全试点行不通 应所有公司一起解决
证监会负责人说目前股权分置已经具备启动试点的条件。但复旦大学博导谢百三教授1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大唱反调,谢说,解决股权分置,无论怎么试点都行不通,最好是拿出一揽子解决方案,在规定时间内,所有公司一起解决。
记者:您对证监会即将推出股权分置试点有何看法?
谢百三:我看不懂证监会的意思,不知道(股权分置试点)怎么搞。
记者:为什么?
谢百三:我不知道股权分置试点怎么搞,我的观点是,无论怎么试点都行不通。搞大盘股,小盘股怎么办?搞小盘股,大盘股很快就跌。解决股权分置是非常复杂、根本说不清的事情。
记者:你认为解决股权分置,最复杂的问题是什么?
谢百三:解决股权分置,最复杂的是补偿问题。现有流通股东要获得补偿,那以前买卖股票损失惨重的投资者需不需要补偿?追究起来,需要补偿的范围太大太广。另外,怎么补偿?拿什么补偿?要不要学俄罗斯,每个公民补偿5万元?
记者:你预计股权分置试点能成功吗?
谢百三:股权分置是伤筋动骨的大事,靠试点解决不了问题。现在有1370多家上市公司,每家情况都不同,就是今年拿20家试点,明年再拿20家试点,剩下的1300多家公司怎么办?
试点公司的股价要涨,大家都把非试点股票卖掉,跑去买试点公司的股票,对大盘的冲击非常大。方案出台后,可能会引发股市的整体下挫,但个别试点的股票可能会上涨。
我估计不会超过10家试点,就会因行不通而停掉。
记者:张卫星在接受我们采访时,提到他的全流通方案比较有可行性,您认为呢?
谢百三:他有一个扩股方案,就是非流通股不动,流通股扩股,送股给大家,这肯定行不通。政府愿意吗?国资委会点头吗?谁敢拍板?
记者:有消息说证监会可能会采用华生竞价和认股权证方案。
谢百三:华生的方法也行不通,他用的主要是国外的一套。但国外多数是全流通,少数是部分流通,用认股权证方案当然可行。但国内情况明显不同,全部是部分流通。
记者:您认为所有方案都有缺陷,那您认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有效方案是什么?
谢百三:股权分置长期困扰市场,一定要解决,建议参考我国的房产改革方案。房产改革是在全国铺开搞的,两年之内解决问题,首先停止单位福利分房,把居民购房全部推向市场。股权分置该如何解决呢?任何人说了都不算数。最好是拿出一揽子解决方案,在规定时间内 ,所有公司一起解决。
【市场焦点】股权分置问题尚未取得真正“共识”
据宏新资讯统计,目前,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原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政协常委王光远、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水皮、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张建平、社科院博士尹中立、上海的资深人士黄湘源、李志林、中国证监会 的部分人士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李幛喆等等领导、专家、学者都没有对股权分置取得“共识”。
【市场焦点】中信证券:解决股权分置应明确路线图
中信证券研究部总监房庆利表示,对流通股东进行补偿是流通股高股价软着陆的有效办法,也是解决股权分置的最理想方案。
如果最终在操作层面无法达到一致将会拖延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时间,势必造成更多的存量问题。因此房庆利呼吁,在对存量老股进行股权分置试点改革的同时,有必要借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成功经验,开辟新的轨道,按照全流通模式发行新股,扩大增量。用增量 示范来带动存量问题的解决。
五步路线图
按照上述的思路,房庆利提出了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五步路线图。
第一,选择2—3家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如中国石化、长江电力、中国联通、宝钢股份等,按照类别表决机制,以补偿流通股东方式解决股权分置。补偿方式包括以每股净资产配售给流通股东、回购非流通股或送股等多种形式。
第二,宣布存量改革时间表。宜长不宜短,以5—10年为宜。太短,市场压力过大,认识统一的时间太短,不利于市场预期的形成;太长,会缺少明确的市场信号。
第三,宣布新股实行全流通。开辟新的轨道发展市场,这一步与第一步必须同步,而且不能和第一步颠倒。对发起人股份与战略投资者实行禁售期的规定,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允许流通,以维护市场的承受能力,避免因为扩容压力导致市场的崩溃。
第四,推动大型国企境内上市,限制大型国企单一境外上市。推动超级大型国企上市是中国证券市场改革成功的关键要素,没有代表性企业,市场就没有代表性,就无法与中国宏观经济保持同步。
第五,深化股权分置试点改革并最终完成全流通。需要政策引导并培育上市公司股东积极性,由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提出改制方案,与流通股东进行谈判,成熟一家推出一家。
【市场焦点】铁矿石价格谈判仍留海运费伏笔
13日,经过一个上午的谈判,宝钢集团代表全国各大钢厂与澳大利亚铁矿石提
供商必和必拓集团(BHPBilltion)就2005年铁矿石价格达成了一致,按照FOB(离岸价)的价格,BHP将与其他两大国际铁矿石供应商共同执行71.5%的涨幅。
根据BHP网站上刊登的公告,BHP矿业总裁GraemeHunt称,虽然BHP没能与亚洲的钢厂就海运费价差问题达成一致,但会在今后继续对此问题与客户进行讨论。
而即将实施的铁矿石自动许可制度与对进口矿石钢厂和贸易商资质的限制,也从长远角度采取了措施控制矿石提供商利用中国铁矿石需求的混乱局面趁机加价。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钢厂与BHP谈判的铁矿石价格是按FOB价达成一致的,这个价格是不包括海运运费的。而据知情人士透露,按照惯例,钢厂与矿石提供商签订的合同是按CIF价(到岸价)签订的,CIF价格是包括运费的。在宝钢和BHP公布的声明中,并 没有透露运费价格的问题。
目前,航运企业也正在与客户进行一年一次的航运价格谈判,新的价格合同将从下个月起生效。业内人士预测,亚洲的运价将连续第三年上涨。而钢厂进口铁矿石的海运费,又将掌握在BHP等铁矿石供应商和航运企业手中。
【市场传闻】传3月PPI同比涨5.6%
近日,市场再起风波--传3月份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涨5.6%。
3月份相关数据的备受关注缘于今年1-2月份经济数据的“反常”态势,尤其是2月份CPI3.9%、PPI5.4%的同比增幅。这使得市场对于加息的预期甚嚣尘上。甚至有业内人士表示,3月份的相关数据将对于央行近期的货币政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众所周知,PPI和CPI分别反映了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如果3月份的CPI降低到2.8%,而PPI小幅反弹,则说明国内供应开始超过需求。”复旦大学孙立坚教授解释说。无独有偶,国外的一些研究报告也表明,表面上看来中国处于经济过热的状态,但是实际 上中国内需疲软,经济基本依靠外需拉动。同时,3月份的贸易数据也成为“佐证”--3月份出口同比涨幅32.8%。
此前,有机构预测,CPI和PPI将于第二季度呈现双反弹的态势。对此,孙立坚表示,一旦出现“双反弹”,央行肯定要采取升息等相应货币政策加以控制。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市场对于CPI的预期已经下调,国内的需求已经受到了相应的控制。由于升息的措施 对于供需的影响是不平衡的,如果持续打压需求,则可能出现通缩的问题。因此,近期内央行不会采取升息这种“一刀切”的方式来调控经济走势。
而近日,某央行官员也在一次内部研讨会上表示,目前国内的经济问题主要是由于产业的结构性失调和国际收支的失调所造成的,利率改革对于这些问题不一定奏效。
相关数据将于本月23日由国家统计局正式公布。 【财经视点】管理层已对解决股权分置形成两大共识
新华社信息北京4月14日电,中国证监会负责人12日明确表示,按照“国九条”所明确的基本原则,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目前已经具备启动试点的条件。就此,记者采访了著名专家华生和韩志国。
华生表示,“目前已经具备启动试点的条件”,这是监管部门第一次对解决股权分置的时间进行明确表态。这意味着,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方案,从现在开始,可以在任何时候随时推出。中国资本市场期盼多年、悬而未决的问题终于迎来了破题的时刻。
他表示,按照“国九条”所明确的基本原则,目前已经具备启动试点的条件,这表明经过几年的讨论和磋商,市场各方尤其是决策部门之间达成了共识。这种共识是建立在尊重市场规律而不是主观判断的基础上的;这种共识是建立在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 权益基础上的。这意味着在解决和考虑问题时,不单纯地考虑某一方的利益,而是兼顾各方利益,在兼顾的同时重点是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利益。这两点共识形成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华生表示,解决问题要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这非常重要。过去有过经验和教训,因为市场不能接受,相关的政策推出引起了市场大幅度波动和不稳定。中长期看,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将扫除困扰资本市场发展多年的最大制度性缺陷,为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 础。但短期看,关键在于试点方案能否有效地实现重点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的原则,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受到伤害。
韩志国认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不仅是一个敏感的政策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市场问题,需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市场的承受程度统一起来。解决股权分置方案的推出,将使中国资本市场出现四大变局:
一是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博弈,转变为市场主体之间的博弈;二是从整体市场风险转变为市场的个别风险;三是从大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压迫格局转变为整个市场的博弈格局,真正引入了用脚投票机制;四是从单纯的权力博弈转变为利益诱导格局。如果解决问题的方案好, 得到流通股东的认可,上市公司就会成为市场的宠儿,否则,就变为弃儿。同时还应该强调,如果上市公司不解决股权分置问题,那么,上市公司就不能够进行再融资,要对大股东有约束机制。
韩志国认为,上述四个方面的变化,就使得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少走弯路,少花成本,并形成市场在未来一个时期中的主基调,使中国股市的一些根本性弊端得到化解和消除。
【财经视点】央行:股市缺乏持续向好的市场基础
中国人民银行13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由于已出台的利好措施均未触及股权分置和上市公司质量较差等根本性问题,因而中国股市仍缺乏持续向好的市场基础。
这份题为《2005年一季度金融市场运行情况与特点》的报告说,虽然管理层相继出台了推动保险资金和企业年金入市、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等多项利好政策措施,但由于这些利好措施均未触及中国股市股权分置和上市公司质量较差等根本性问题,因而股市缺乏持续向 好的市场基础。
报告显示,一季度,中国股票市场走势稳中有降,期中略有上涨,但随之趋于下降,缺乏持续向好的市场基础。上证指数1月初为1242.77点,3月底收于1181.24点,下跌61.53点。交易量随大盘指数涨跌有所变化,期中略有增加,后又趋于萎缩。1月 份,上证指数走势相对平稳,月末有所下降;2月份,上证指数出现超跌反弹情形,大盘一路走高至2月下旬,此后大盘上升乏力;经过约1个月盘整后,3月中旬大盘开始下跌,最终收于1181.24点。一季度中,阶段最低点为1171.57点(2月1日),为5 年以来的历史新低,最高点为1318.27点(3月8日)。
宏新资讯分析,由于以上报告是央行的一季度报告,因此完成时间可能较早,并未考虑到证监会关于推进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最新讲话。
【资本市场】中国普天整合上海邮通42.22%股份 筹备海外上市
上海邮通发布公告称,国资委已批准大股东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将所持上海邮通42.22%的国有法人股,全部无偿转让给全资附属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普天还计划将所持宁通信B的53.49%股份以及成都电缆60%的股份转让给普天股份,该方案还有待国资委准。
《第一财经日报》此前报道,中国普天股份拟在今年海外上市前,整合通信业相关优质资产。
中国普天除全资拥有普天首信集团和普天东方通信外,还间接持有波导股份的56.07%股份和南京熊猫通信设备公司27%的股份。
中国普天原计划03年在香港和纽约上市,筹集资金5亿-6亿美元。后搁置上市计划,以重组其分散的、有些甚至互相竞争的旗下资产。
【资本市场】神华能源拟引入策略性股东 潜在对象包括必和必拓
市场消息人士透露,中国最大的采煤企业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计划上市前引入策略性投资者,目前有兴趣入股的对象包括全球最大矿产商--澳洲必和必拓。
投资银行界消息指,负责神华上市的投资银行,目前正与多家有兴趣的投资者洽商入股神华的事宜,当中包括海外从事矿产的企业,及来自香港及中国投资者,但现时尚未落实最终入股的名单,最终希望能引入5-6个投资者入股。
有兴趣入股神华的投资者不乏海外大型的矿产企业。消息指,当中包括全球最大矿产商--必和必拓。必和必拓在中国的发言人,对有关消息不愿置评。
【资本市场】天业节水香港创业板上市获中证监批准
新疆天业表示,分拆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于香港创业板上市的申请,已获中证监会批准。
天业节水创业板上市仍有待港交所批准。
天业节水原计划去年赴港上市,当时计划发行2.11亿股,占总发行股本40%,每股发行价介乎1.11港元-1.21港元,集资额介乎2.34亿-2.55亿港元。
【资本市场】中国商银拟下调同业利率或令券商受损 中证监斡旋
《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中国央行3月份宣布将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由1.62%下调至0.99%后,商业银行也拟相应下调证券公司的同业存款利率,此举或令券商受损,中国证监会拟出面斡旋。
报道引述中国农业银行未具名人士称,预计证券公司在商业银行的资金(主要为客户保证金)达1,800亿元人民币,券商为客户保证金付出的利率为0.72%,若同业存款利率从1.62%下调至0.99%,券商的利差收入将由以往的16.2亿元锐减至4.8亿 元,减少约70%。
报道引述华夏证券研究所魏琪称,利差收入在证券公司收入中比重很大,下调同业存款利率或令众多微利券商亏损。
国泰君安证券公司分析师梁静预料,经中国证监会从中协调,金融业同业利率最终将会在0.99%至1.62%之间。
【资本市场】伦敦证交所邀中行建行赴伦敦上市
《国际金融报》引述伦敦证券交易所主席高博深报道,该交易所已与中国银行及建设银行接触,并欢迎两家银行赴伦敦上市。
高博深指出,在伦敦上市的银行总市值已达到1万亿美元;完全可以承受中建两行数百亿的融资规模;且伦敦证交所与香港证交所在监管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内地银行倘能达到香港上市资格,几乎可以用同一文件到伦敦上市。
报道同时引述该交易所上市公司服务部总监毕卓识指出,相对美国市场,伦敦在上市成本方面非常有竞争力,在伦敦上市的成本只占筹募资金总额的4%,美国则为7%。
【市场动向】债市评论资金将流股市
3月及第一季经济指标即将于本月下半月陆续公布,债市投资人无疑最为关注CPI及货币供应,信贷数据等。近日债市牛气冲天,多少和有关3月CPI同比增幅将较2月回落的预期有关。
此外,不少媒体称,人行最近在公开市场上以适度宽松手法回笼货币,是希望资金流入实体经济,解决企业短期流动性困难和短期信贷增速放缓的问题。2月M1和M2货币供应同比增幅双双回落,且均落在15%的全年目标之下。这使得3月的货供信贷数据引人关注。
在另外一方面,13日传出证监会要对股权分置问题进行试点,带动股市大升,我们仍要指出,今年来管理层频频传出要出台提振股市的措施,因此今年出现一波不小行情的可能不容低估,因此要警惕部分原来暂避于债市和货币市场的资金回流至股市。
【市场观察】A、B股价差缩小
2004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深沪两市B股双双大跌,其中,深证B指下跌5.37%,创出该年度第二大跌幅。不过,这也成为深市B股新一轮上涨行情的起点。而近期,沪市B指也已稳步盘升。随著A、B股市场的严重背离,A、B股价差显著减小。3月14日,万科 A收盘价为5.68元人民币,万科B收盘5.37港元,折合人民币5.69元,一举超过5.68元的A股价格。昨日,万科B折后价仍高出A股近0.2元。
统计显示,上周五沪市A股相对于B股的加权平均溢价幅度为74.60%,而深市仅为39.12%,溢价水平较此前有所下降。从A、B股价差排行榜来看,除万科之外,粤电力、中集集团、深南电、招商局、海南航空、茉织华等A股股价高出B股幅度不足20%,这 些个股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业绩较好、市盈率偏低。此外,近期张裕B、粤高速B、丽珠B、南玻B、苏威孚B等一批二线蓝筹股也纷纷启动,大有后来居上的气势。进入2005年以来,B股市场再起波澜。随著一批质优个股的持续走强,两市B股指数均走出相对独立的行 情。
而已披露的年报也显示,多家B股公司去年四季度出现机构再度增仓的迹像。与去年上半年各路机构大举争持绩优B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第四季度,机构增仓已逐步扩散到一些相对的冷门个股。南玻B年报显示,去年第四季度末,一家名为HTHK-VALUE的外资机构现身公司第一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数高达1106.46万股。对比第三季度的股东名单,该机构第四季度从二级市场买入数量应在806万股以上。而今年以来,南玻B即一路走高,至今涨幅已超过27%。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深南电B的年报中,去年四季度末摩根士丹利旗下一基金一举成为其第一大流通股股东,所持B股由第三季度末不足232万股增至983.27万股。而同属电力行业的粤电力B也获得了多家机构的青睐,公司前两大流通股股东均为外资机构,合计持 有B股数超过4500万股,其中900多万股是在第四季度增持的。此外,深基地B大股东新加坡海洋联合服务私人有限公司持有的非上市外资股于去年7月28日全部转为B股流通股,这5118万股也占到公司目前流通股的46%。
【政策动向】利率调控经济,方案一直在准备着
本届政府在操控中国经济上与上届政府有什么不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卢中原表示,现在中央政府“对于专家意见的听取更为经常,更加制度化”。在国务院办事规则中,特别将此列明,重大政策出台前,一定要经专家论证。据披露,温总召开经济分析会、论 证会“开得比较经常”,“而且强调要有些新面孔,所以,经常有中青年专家出席这些会议”。
卢中原还表示,现政府日益注重运用市场手段来调控经济。他披露,如何利用利率调控经济,“方案一直在准备着”。他认为,利率是否提高,“还要放到市场去决定,具体调整幅度,还要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
【政策动向】国企管理层转让须过“五道关”
《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明确,中小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可以探索,但必须符合五个条件。
一是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委托中介机构对转让标的企业进行审计,其中标的企业或者标的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参与受让企业国有产权的,应当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二是国有产权转让方案的制订以及与此相关的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底价确定、中介机构委托等重大事项应当由有管理职权的国有产权持有单位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统一组织进行,管理层不得参与。
三是管理层应当与其他拟受让方平等竞买。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必须进入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选定的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并在公开国有产权转让信息时对以下事项详尽披露:目前管理层持有标的企业的产权情况、拟参与受让国有产权的管理层名单、拟受让比 例、受让国有产权的目的及相关后续计划、是否改变标的企业的主营业务、是否对标的企业进行重大重组等。产权转让公告中的受让条件不得含有为管理层设定的排他性条款,以及其他有利于管理层的安排。
四是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不得将职工安置费等有关费用从净资产中抵扣(国家另有规定除外);不得以各种名义压低国有产权转让价格。
五是管理层受让企业国有产权时,应当提供其受让资金来源的相关证明,不得向包括标的企业在内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融资,不得以这些企业的国有产权或资产为管理层融资提供保证、抵押、质押、贴现等。
【政策动向】央视: 国务院重申抑制投资严控土地和信贷供应
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务院昨天举行常务会议,会议重申要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房地产环节的投资,要求各级政府机构继续严格控制土地和信贷供应。
会议提出,要警惕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继续进行宏观调控。
会议指出,目前经济运行状况基本良好,但必须认识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困难仍未得到根本的解决,并出现了新的问题。
会议强调维持经济平稳增长是政府的首要任务。
【机构动向】证监会多路暗查券商家底
证监会终于出手了。几天前,它表态全流通试点时机已到的消息使股市一振后,另外一个重要的消息是,证监会已经委派多路人马,全面检查和会诊问题券商群。
记者昨天在三家券商那里已经证实了这一消息:这次由证监会发起的侦办行动,委托多家会计师事务所“清查券商”的工作已经有近三周了,侦办方案直指券商的几个命门---三方监管、委托理财、自营。
北京证券一家营业部的高层透露:“在详查了之后,我们才知道这几个人其实都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人,他们是受证监会的委托来摸我们家底的。据说,他们来之前就下了军令状,不信查不出东西。内行人都知道啊,券商隐藏的问题太多了,没个查不出来的。还有消息说他们 已得到证监会的明示,如果有和券商关系暧昧隐藏问题不报的,未来将承担全部责任。”
这是一次全国性的行动,而并非只针对北京券商。记者获知,已有外地券商营业部在进行“三方监管”被查出有问题后,当场被勒令停业。
北京的证券观察家向记者表示:“其实,很多大券商在自营、国债回购、三方监管、委托理财中都有隐忧,只不过压着没爆发而已,小券商就更别提了。在今年的转折时刻重提券商问题,足以说明管理层要彻底解决的态度。”
【机构动向】发审委目前重点是再融资 大盘股上市可能延期
据证监会内部人士透露,在目前已经过会的40多家企业上市之前,IPO发审委不会开始工作,目前发审委的工作重点是再融资。但是有券商表示,证监会对上报IPO的企业,将会选择性对待,对于关系到能源等国家重大战略的企业将会优先安排。
此前,证监会对发行处进行调整,原来IPO和再融资由证监会发行审核一处、二处分别负责申报材料中法律文件、专业性文件的审核,已经将IPO和再融资分开,增设三处、四处来负责再融资申报材料中法律文件、专业性文件的审核。但是据上述证监会内部人士透露, 目前IPO发审委一直没有“开业”。从目前上市的企业看都是去年过会的企业。
【机构动向】保险资金基本没有平仓 处于浮赢状态
保险资金年初获准直接入市后,其投资策略、选股思路、投资效果等一直为业界广为关注。通过从多家保险公司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关负责人处了解的情况看,保险机构直接入市效果良好,即便是在前期市场下跌之时,多家保险机构的股票投资还是赢利的。但因为他们一 直奉行“买入持有”策略,基本没有平仓,因此,赢利还处于浮赢状态。
一位保险公司投资主管说,目前他们公司已基本建立了一支较强的投资研究骨干队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投资研究制度,包括投资决策委员会制度、股票池制度、基金经理责任制度等,因此公司投资的风险控制做得比较到位。他透露说,由于资金规模较大,他们的股票池中 的股票数量相对较多,有250只左右。而另外一家相对较小公司的池中股票则只有100多只。
在个股的选择上,他说,保险公司非常看重股票的质地,基本是只投绩优股。他透露,他们股票池中的许多个股都是上证180和上证50指数的成份股。
接受采访的一位保险公司总经理表示,保险资金入市的前期正好是证券市场最为困难的一段日子,是在股权分置等基础性制度问题尚没有明确预期的情况下入市的。但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恰恰是一个非常好的时点选择,他们公司也确实从中获益。他告诉记者,如果一两年后 再回过头来看,就会发现那确实是绝佳的时机。现在,他们仍将从战略性的、长线投资的角度出发,精选个股,持续稳步地建仓。
【政策动向】中小国企管理层收购办法今出台 定价标准仍未解决
13日,记者从国资委获悉,规范中小国企管理层收购的办法今日出台。
而此前,该法规一直在地方政府和国资委内部最后征求意见。早在今年3月初,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就曾表示中小国企管理层收购的办法会在两会期间出台。
据悉,在14日出台的这份法规中,被高度关注的MBO这个敏感字眼已被回避,代之以“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保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管理层收购目前首先在中小国企试点。他说,MBO的形式实际上就是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二为一,总经理和董事长由一个人来担任。但是对于大型国企来说,将两者合二为一还不现实,必须有一个团队来治理公 司。
此外,国资没有统一的定价标准这个问题一直存在。早在1994年、1995年中国国有企业的清产核资就遇到这个问题,现在仍然面临同样挑战。据知情人士透露,新的中小国企管理层收购办法仍未能解决这一问题。
专家分析,国资改革不建立统一的定价标准的话,每一个企业的改革,都会面临资产流失的危险。
业内人士分析,规范部分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收购(MBO)行为,可能是一连串监管举措的开始。
【财政金融】央行:首季货币信贷平稳增长
央行昨日公布的一季度金融运行报告称,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密切监测经济、金融运行状况,灵活运用有关货币政策工具及组合,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总体看,首季金融运行继续保持平稳,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
统计显示,3月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5.6万亿元,同比增长15.9%。1~3月份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1.2万亿元,同比少增223亿元。在增加的9691亿元居民户存款中,定期存款增加6964亿元,活期存款增加2727亿元。
3月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8.5万亿元,同比增长13.0%。1~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375亿元,同比少增976亿元。在增加的1629亿元居民户贷款中,居民户经营性贷款增加993亿元,消费性贷款增加637亿元。而居民户消费性贷 款中短期贷款减少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45亿元。
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6591亿美元,同比增长49.9%。1~3月份外汇储备增加492亿美元,同比多增126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8.2765元人民币,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财政金融】上海外资金融机构首季外汇贷款首超中资
《国际金融报》引述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最新货币运行监测报告称,今年首季外资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首次超过中资金融机构,且中外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投放结构反差明显。
从外汇贷款总量看,3月末上海中资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131.09亿美元,当季减少0.45亿美元,按年多减7.06亿美元;同期上海外资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8.24亿美元,当季增加13.26亿美元,按年少增0.37亿美元。
从人民币贷款结构看,首季上海中资金融机构各项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占比为88.3%,同期上海外资金融机构各项新增贷款中,短期贷款(含票据融资)占比为78.5%,两者信贷投放结构反差明显。
从人民币贷款总量看,首季度上海中资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加481亿元人民币,按年少增151亿元;同期上海外资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加45.5亿元,按年多增55.4亿元。
报道指,截至3月末,上海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5,685亿元,按年增长12.3%,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1.1个百分点,当季增加633亿元,按年少增157亿元。
其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1,659亿元,已占上海贷款市场份额的10.6%,其按年增速达到50%, 高出全市平均水平36.5个百分点。
报道还引述人行官员称,若中资金融机构持续收缩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将会导致部分优质客户继续流失,中外资金融机构的信贷结构反差将更为突出,需加以密切关注。
【宏观经济】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曹玉书否认会有“第五次通胀”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曹玉书否认了近日媒体的“第五次通货膨胀”之说。
曹玉书说,目前内地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在短期内还不能传导到居民消费品价格上,“价格上涨的成本推动型因素不仅没有发展,而是有所收敛”。
曹玉书表示,2005年的物价将基本保持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有信心控制在4%以内。
【宏观经济】发改委:物价有上涨压力
“当前物价存在一定上涨压力,具体情况还需要仔细分析、调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指出了当前中国存在的物价上涨压力。
欧新黔是在13日的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示。他还指出,当前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观察,需要进一步搜集有关数据进行分析。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亦表示,当前中国物价走势仍存在较大的上涨压力。祝宝良表示,本次价格上涨属于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涨,而不是消费拉动型的价格上涨。他说,作为反映国际原材料价格的风向标产品,石油与铁矿石价格近期连续上涨,石油已经比 年初上涨百分之二十左右,已经给物价上涨带来较大的压力。
祝宝良指出,初级产品价格变动可通过三个主要途径影响我国的物价变化,并对我国经济产生影响。首先,其价格直接推动我国物价上涨,这是输入性通货膨胀;其次,因进口价格提高,我国生产环节成本随之提高,产生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第三,物价上涨带动工资、利 率、租金等上涨,生产成本提高,引发产品价格全面上涨。他续言,我国公用事业中水价、电价、学费等均存在较大的涨价压力,公交运输、有线电视费等也有涨价的动力。他同时表示,作为初级产品的价格上涨向下游的价格传导会有一年左右的滞后期,从去年开始初级产 品的价格上涨到今年价格传导因素的显现以及翘尾因素的影响都会使当前物价上涨指数存在压力。
记者近日在北京市场发现,部分大众蔬菜的菜价有大幅度上涨,例如胡萝卜这种北京市民餐桌上的常见菜品,最近上涨有两成左右。
【宏观经济】温总忧投资泡沫酿经济萧条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3日称,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需要有所控制,他并重申中央担心投资泡沫可能会造成经济萧条。
温家宝昨日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讲话称,‘当前经济成长走势有些不明朗。当前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依旧是保持经济稳定和相对快速发展,同时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我们应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严格控制低水平重复性建设的项目’。他的此番讲话与 他和其它政府官员在过去几周就经济发展发表的讲话基本一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