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短评2
本帖最后由 agent124 于 2025-1-21 00:35 编辑有些书的书名很好,甚至有些比正文还好。比如哈代的《远离尘嚣》(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书名蛮有味道,看了正文却大失所望。《去意徊徨》,刘琦著,类似保尔·柯察金和吴运铎的故事,书名挺有诗意,但书写得一般。
刘以鬯的小说《龙须糖与热蔗》里有这么一段:
“ 另一个寒流袭港的日子。很冷。天文台说是新界某些地区已结冰。亚滔起身后,手指麻痹,总觉得身上穿的衣服不够。他对母亲说:
“天气太冷,今天不想出去做生意了。”
母亲点点头。
吃过早饭,手指依旧麻痹。亚滔对母亲说:
“天气虽冷,不做生意就赚不到钱。”
母亲点点头。
”
这两句“母亲点点头”,句式故意重复,把母亲的矛盾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既疼爱儿子,又因为生活的艰辛无可奈何。没有任何修饰性的描写,只是点头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却给人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
无独有偶,狄更斯在《远大的前程》里,也有一段类似手法的描写:
“伍甫赛先生回答道:“对啊,老兄。年轻小伙子们可以从这里面得到好多教训。”他话音未落,我就知道他要把话题扯到我身上来了。
(姐姐声色俱厉地插进来对我说:“这句话你应该留心听听! ”)
乔又舀了一些肉汁给我。
伍甫赛先生用食叉指着我涨红的脸,放开嗓子说道:“就说猪吧,”听来这一声“猪”仿佛就是喊我的教名似的
......
潘波趣先生陡地转过脸来对我说,“你还得想想.你是多么应当感恩报德啊。“如果你生下来是只哇哇乱叫的小崽子————”
姐姐斩钉截铁地说:“他就是个哇哇乱叫的小崽子,天下还有哪个孩子像他这样?”
乔又舀了些肉汁给我。
”(王科一译)
这里,乔舀肉汁的简单动作,凸现出乔心地善良,疼爱匹普,又有点懦弱,怕老婆的性格,和“母亲点点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很高明的写法。
贾璋珂是我见过在电影中运用流行歌曲最多,也最好的导演。一般电影中的插曲虽然也起到一点烘托主题的作用,但多半只是点缀。张扬的《爱情麻辣烫》里虽然有很多流行歌曲,但不过是调味品,给电影增加一点娱乐色彩而已。而在贾璋珂的电影里,插曲的作用被大大提升了,在表现影片主题,表达难以传达的人物的心情等方面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每一首歌都选得很精当,体现了贾璋珂对于流行歌曲的深刻理解。
在《小武》里,一首《心恋》,多次在影片中出现,表现了小武对于爱情的向往。小武洗澡时唱的那个镜头,故意唱得走调,显示了一种无奈和悲哀。小武和别人干杯时的那首李丽芬的《爱江山更爱美人》,和影片中那种半醉半醒的氛围非常协调。结尾处的那首屠洪刚的《霸王别姬》,则道出了小武心中的痛苦。
《站台》和《任逍遥》干脆以流行歌曲作为片名。尤其是《任逍遥》,同一首歌在电影中出现多次,却不觉乏味,很好地表现了主人公对现实的迷茫和对理想的无力的追求。
《世界》里刘若英的《为爱痴狂》,借歌曲道出片中人物的心情,也很贴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个书名也比正文有名。其实全书最精彩的当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一节,其他地方多少难以下咽。有一定历史价值,我从这书里面第一次知道新经济政策。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5-1-20 23:4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个书名也比正文有名。其实全书最精彩的当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一节,其他地方多少难 ...
据说关于冬妮亚的描写,也有可圈可点之处。没有读过,无法置评
那么 在情景剧中运用流行歌曲最多的 莫非是 宁财神 :lo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