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事件尘埃落定,有多少人会回顾自己当初事件中的言行?
本帖最后由 wellspringli 于 2024-11-3 11:44 编辑达摩院终于出声明了,据调查了解,在 2024 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预选赛中,教师王某某对指导的学生提供帮助,违反了预选赛关于“禁止与他人讨论”的规则。涟水中等专业学校也发布情况通报,内容高度一致。也可以说是盖棺论定了。
现在事实基本清楚了,那么在当初事件中大家不同的预设和判断到底怎么样的呢?
当初的笃定与坚信遇到了现实之后,我们会如何看待自己呢?
记得有人对坚信1999年的末日预言的群体在过了末日之后无事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很明显,ta们不会认为自己是错的。相反会坚信是自己的祈祷和信仰导致了世界末日没有发生。
理性每个人都有,可是不是每个人愿意面对自己的坚信的破碎。或者说面对自己的误判。
是不是接受了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之后,这种情况会好转呢?
可能有用,可是更重要的是,在遭遇压力和质疑的情况下,为了维护自尊,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承认自己的误判。承认错误意味着自己不好,虽然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的观点和看法是可以错的,只是人们总是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及立场当做是自己的一部分。看起来只是一个观点,实际上那就是自己内在的一部分。我们如此爱惜这个部分,以至于不惜一切代价去捍卫。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带来确定感的信念和观点会越来越固化。我们习惯了把这些当做我们自我的一部分,不愿意接受改变带来的不确定感和失去控制的恐惧。
当然,个性特质也会影响到如何面对这些复杂的冲突的信息。大五人格里的开放性就是一个有挂的性格特质。
威权文化和讲究个体自由的文化对于这种冲突信息也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你是哪种呢?
瞧楼主说的,
方舟子2000年怎么说宗教,你听进去了吗?
愚公移山究竟是什么意思,你听进去了吗?
毛时代怎么看孙悟空,你听进去了吗?
说真的,我跟你讲了这么多,我觉得你就一点也没听进去。
如果你问姜萍,我问心无愧,我一开始就支持她,但是为了反思教育制度,她有没有造假倒是次要的。 姜萍的事,在没有调查的情况下,所有人都是猜。只不过有人以为自己猜的是真相,有人以为自己的猜就是猜。
方舟子也是猜。然后他搞出一堆所谓理由,其实那理由没有一个是板上钉钉站得住的,简单说就还是猜。我反对方舟子,就是因为他违背了科学精神,把未经证实的猜当成了真相。而且方舟子不懂奥数,所以他的猜更没有根据。
虽然方舟子猜对了,但这不等于他把猜当真相就是符合科学精神的。否则,一半赌徒就都成科学家了。
反思一下,有以下2点:
1)不要把猜当真相;
2)猜对了不等于猜本身是对的。
楼上的和楼下的,自己对号入座! 一开始是挺支持姜同学的,后来看了不少报道,猜测多,怀疑多了。
但有一条,这个事情,还是存疑的。
至少有一点,当事人,后来就失去了声音,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声音,
(有一种说法,是连姜都找不到了。)
说起来,当事人王老师、姜同学应该出来说句话,包括道个歉的。
但是,什么都没有。
一纸声明,个人觉得,不能堵信所有的嘴。 竞赛并非什么正式的国家考试,而是属于民间活动。这事本来很简单,可是经舆论主管部门干预,搞得太复杂了。王闰秋的问题属于师德问题,姜萍也不过是配合王老师说了一些谎。处理起来其实很简单的。王姜失踪了那么的久,拖这么久才公布调查结论,与决赛结果同时公布,这伎俩也太低劣了。
结论虽然公布了,可还是遮遮掩掩的,不欲人知。姜萍其实不是数学爱好者,从没自学过大学数学,连大学数学专业入门最重要的课程数学分析这名称都没有记住。她参加过阿里初赛吗?她参加过决赛吗?王闰秋其实只是姜萍在2022年一学期的任课老师,并不是什么参赛指导老师或教练。阿里和涟水中专的说明还在欺骗大众:好像姜萍真的是有自学大学数学似的,真的参加了阿里初赛和决赛似的!没能在决赛中获奖,可有成绩?其实两人都没能参加决赛。
初次看到报道是相信,看到质疑的分析,觉得有道理,倾向于质疑。 没对比就没伤害,正因为有对比,伤害才更大。 许春梅 发表于 2024-11-3 16:51
竞赛并非什么正式的国家考试,而是属于民间活动。这事本来很简单,可是经舆论主管部门干预,搞得太复杂了。 ...
对姜萍不妨多一些宽容
2024年11月03日 15:32:57
王某某在预选赛中对其指导的学生提供帮助,违反了预选赛关于“禁止与他人讨论”的规则;决赛二人未获奖……时隔4个多月,“姜萍事件”终于尘埃落定。
对此,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组委会致歉,称“将认真听取各方的批评和建议,吸取教训,优化规则”。同时,涟水中等专业学校也发布了情况通报,称“给予王某某诫勉谈话处理,取消本年度评先评优资格”。
心怀热爱的故事,最后以这样的方式收场,多少有些令人唏嘘。诚如阿里巴巴达摩院所言,这一事件首先暴露出竞赛赛制不够完善、管理不够严谨等问题。既是科学竞赛,无论大小性质,本应是严肃的,赛制若拉胯,既是对投机取巧者的纵容,也是对公平竞赛者的不公,最终影响比赛的公正性与公信力。这也是为什么,风波始终,除了姜萍成绩真实性之外,赛事举办方一直饱受质疑。如今真相大白,道歉之外,如何整改才是关键。若因一项民间赛事,最终伤了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对数学的热情,那就得不偿失了。
为人师表,诚信为要。老师对数学有热情值得肯定,想要学生出成绩也可以理解,但凡事要讲规则、讲规律,不能急功近利、揠苗助长。“数学最不会说谎,会就会,不会就是不会”,想在这上头打马虎眼,最终会害人害己。
事件情况已经披露,给了全社会一个交代。而对姜萍本人,舆论不应落井下石,不妨多一些宽容。犹记得,流量狂欢时,一些理性声音高呼“孩子还小,不要捧得太高”“给她一张安静的书桌、一个可以安放自己热爱的空间”,但仍挡不住舆论大肆“造神”。如今,舆论切莫再次走向另一个极端,从否定个人到否定群体、否定奋斗。水平或有高低、热爱不分高下,而对所有热爱者来说,从始至终需要的都是一张安静的书桌。一旦被名利炒作裹挟,安静的书桌就被掀翻了。
“姜萍事件”落幕,赛事举办方要认真反思,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要引以为戒。此外舆论也要多些客观理性,一哄而上,一哄而下,不是捧杀就是棒杀,这种路数,恐怕还会催生“李萍”“陈萍”。
这个有啥,但凭每个人的判断。 本帖最后由 许春梅 于 2024-11-4 18:22 编辑
golden21c 发表于 2024-11-4 07:41
对姜萍不妨多一些宽容
2024年11月03日 15:32:57
不公开不透明的处理方式,对姜萍其实很不公平,处罚过度了。根据南方都市报(访学校)和极昼工作室(访家乡)的报道,姜萍自6月16日(周日)起被实施“保护”,她发出来的最后一条信息是“不让回短信”。谁不让回?她父亲质问村干部“为什么把我女儿关起来”,可见,“保护”未征得监护人同意,是属于强制性的。由此可推知,执行标准可能相当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这是对待犯罪嫌疑人的办法。村干部不可能有这权力。毫无疑问,是公安机关安排的。既是“保护”,不可能只有那一天,而危险根本就不存在。失踪是因为处在“保护”状态。这样的结果,使得她学校课程长期中断,不得不休学一年(因王能保教职,故知姜可保学籍)。
而对于王闰秋,他这成年人却被当成未成年处理,通报隐瞒其关键事实,诫勉谈话无异于奖励。根据通报,姜萍初赛成绩是在他指导和帮助下取得的。也就是说,他数学水平相当厉害(这是涟水网友说的)。其实,姜萍初赛答卷是其数学QQ群的部分群友集体合作完成的。根据舟子的说法,他考博数学分析得61分,代数仅得10分。他厉害么?
从AI可以对照片、视频等以往可被当做司法证据的内容进行伪造,我觉得很多事情真相其实不重要了。
从熊猫、姜萍等各种引发诸多关注事件的舆论翻转看,人们理应对这种戏耍和愚弄有所反思。
很多情况下,真相的反面并非“虚假”而是“部分真相” 姜萍的导师王某某本身是数学系研究生,曾多次参加过阿里巴巴数学竞赛,而且知道初赛是开卷考,就算A给B做了,按B的名义提交也完全没问题。姜萍导师拿捏住这个漏洞,帮助了姜萍,这才让姜萍脱颖而出。 当一片叫好的时候我们应当质疑;
当漫天批判的时候我们选择宽容;
姜萍才是受害者,感觉处罚过重了。
导师其实也是爱好者,不应该被批评。
赛事本身本来不出名,这下宣传的都知道了.
gongqi 发表于 2024-11-3 12:39
姜萍的事,在没有调查的情况下,所有人都是猜。只不过有人以为自己猜的是真相,有人以为自己的猜就是猜。
...
姜萍事件本质上是一堆失意的人希望童话可以成真罢了
再说的直白一点类似郭靖 杨过这种草根的成长故事还是有点吸引人
至于历史上有没有那回事重要么?
cnbook 发表于 2024-11-4 23:54
姜萍事件本质上是一堆失意的人希望童话可以成真罢了
再说的直白一点类似郭靖 杨过这种草根的成长故事还 ...
这可能真不是。
很多人是为了反思教育制度,不是为了什么草根逆袭。
明事理的家长不可能不对所在地的教育情况有所了解,而真相信白手起家的人也不会专门找姜萍的例子。
君不见网上张桂梅的评价都快变成什么样了。
我说句大胆的吧,我怀疑尘埃落定之后,相信姜萍的人就更多了。 大官媒都能不明真相报道, 开始觉得不可能,后来舆论一边倒,后来就是更多质疑。
感觉开始就是一批人在导演似的,只是后来事情影响超出预期,导致失控,最终成了这个结果。
其实这个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我还受过培训,怎么看待网红事件。
多年以前,中国人大 研究生 老婆月子期间 嫖娼 雷鸣 被抓 致死,多少人在天涯论坛头版头条一边倒的认为执法有问题,最终的结果却是现实他真的去嫖娼了。
所以对待网红事件有自己的思考,我们相信有个别偏科的天才,但这种级别的比赛最终的结果还是显示这些名校的高材生才是占据着获奖榜的;
对于网红事件,还是让子弹先飞一会吧。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