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兵回国后,待遇
本帖最后由 乐天无极 于 2024-10-14 20:13 编辑乡镇级,每个月领取一笔¥,70年代,好像是10-15¥一个月,子女入党从军优先,可谓福利不少的。
但有一部分人,居然回来后,隐姓埋名,子女也没享受到福利...也就这几年 对老兵政策福利比较好,不是一个二个,是很大一小戳,后补了从军证明。
这个后补哪来的文件,当年地方管军人档案的单位 旧仓库翻出来的 填写的从军信息。
以那个文件复印件,证明对方朝鲜从军史,候补了福利。
;P
当年为啥会遗漏,因为当年的战争,对阵亡的人,没善后,即没给阵亡军人家属抚恤金的。
但凡统计阵亡名单,按着名单给抚恤金,压根不会遗漏——老兵从朝鲜回来,还能隐姓埋名。连时代给回国老兵的福利都不要。
活着回来的人,福利很多,很好。但对阵亡的人,有些...那个啥的。
又找了几个人问了一下,当年家里有人的,基本收到抚恤金,一次性的。
没接触过,压根不信,会有这种事。
70年代肉价 0.64¥/斤,10¥在乡镇算巨款了,一年120¥ 积累几年,足够家里开个饭店。
事实上,这种背景开饭店的,在80-90年代,还不少的。接触过。
隐藏福利,爷爷辈是朝鲜退伍别兵,儿子退伍任镇长或村主任的概率,在70-90年代,概率也很高。
但是战死的兵呢,你各个觉得自己知道的才是历史,就没好奇过,战死兵抚恤问题。
活着回来,每年福利,死掉的就没的。
本帖最后由 agent124 于 2024-10-14 20:45 编辑
其实早年(93年)出版的大鹰的报告文学《志愿军战俘纪事 续集》里,已经对志愿军回国后的情况有所描述。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故事是,有位志愿军战俘回国后,被各种运动整得死去活来,改革开放后,有位台商回国投资,当地政府把他当成财神爷,那人也曾是志愿军战俘,居然还记得他这个当年的战友,想请他吃饭叙旧什么的。但这位先生实在不能接受这个尴尬的现实,不愿赴宴。 agent124 发表于 2024-10-14 20:35
其实早年(93年)出版的大鹰的报告文学《志愿军战俘纪事 续集》里,已经对志愿军回国后的情况有所描述。印 ...
战俘这事儿,在天朝这边,和叛徒差不多。
那年头鼓励宁死不投降。这个古今中外都少有。古代中国,虽然有坑杀战俘的,但如果战俘回国回乡,都是没有任何政治歧视的,当然这也和古代礼不下大夫——政治不下大夫——有关。外国当战俘就更是天经地义了,二战日本投降时,盟国接受投降仪式,麦克阿瑟特地带了被俘过的军官去签字,让被俘者享受这个荣誉。被俘者和英雄的待遇是差不多的。
文化差异还是特殊时代的差异?
gongqi 发表于 2024-10-14 22:52
战俘这事儿,在天朝这边,和叛徒差不多。
那年头鼓励宁死不投降。这个古今中外都少有。古代中国,虽然有 ...
鼓励宁死不投降,和古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有类似处,就是强调“气节”的重要。这当然是不符合现代的一般道德标准的。不过,严格说来这里头有点文化,信仰上的差异。比如佛教有以身饲虎的故事,等于也是说信仰比生命更重要。所以这个倒还不大好说谁对谁错。
对待志愿军战俘,更大的问题在于不顾事实真相,把被俘等同于叛变,否定战俘不去台湾,坚决回大陆这个事实。这个就肯定是错的。
agent124 发表于 2024-10-14 22:59
鼓励宁死不投降,和古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有类似处,就是强调“气节”的重要。这当然是不符合现代的 ...
后来运动整人,倒不一定真是因为战俘,也不一定是一个一致的意思。去台湾一事最早的报道并未否认。
不过1969年一名下放干部抱怨说好多年轻人都不知道抗美援朝,其实这件事在毛时代真实的地位还可以再议。
agent124 发表于 2024-10-14 22:59
鼓励宁死不投降,和古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有类似处,就是强调“气节”的重要。这当然是不符合现代的 ...
失节事大是那帮灭人欲的宋儒发明的。我们今天以为是古代封建道德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宋以后才有的。
但失节事大这事儿,宋儒发明以后,真正普及到民间,要到明朝了。
问题是,失节事大是针对女性的。
但奇怪的是,古代好像并没有针对战俘的封建道德。在古代军规十七禁令五十四斩里,连对战场投降的规定都没有,更不要说战后处理了。
当然,这是对士兵。对于将领略有不同。投降在古代是“礼”的范畴。礼不下庶人,所以士兵投降没事,当官的还是不同。不过古代来回投降的将领也有很多,可见也不是什么大事。
gongqi 发表于 2024-10-14 23:30
失节事大是那帮灭人欲的宋儒发明的。我们今天以为是古代封建道德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宋以后才有的。
但失节 ...
我对古代的知识很贫乏。“不感兴趣”也不能当作知识贫乏的挡箭牌。感谢gongqi兄指教。
来回投降的,古今中外都不少,至少对这种行为的评价多是负面的吧,至少没人以此为荣?我不知道古代的“忠君”思想到底在这个问题上有多少份量。
至于“灭人欲”,也许也是现代的说法,或者至少现在对此的理解是和古代不同的。就是说,现在再搞这套肯定不行,但对于历史上的这一现象如何评价,也不能用现代的观点去评判。我以前发过一个帖子,觉得对于历史最好少评判,只列举基本事实。当然这个想法也很不成熟。
agent124 发表于 2024-10-14 23:38
我对古代的知识很贫乏。“不感兴趣”也不能当作知识贫乏的挡箭牌。感谢gongqi兄指教。
来回投降的,古今 ...
没错,您说的对。投降肯定违反了“忠君” ,所以“礼”上肯定是个污点。
但历朝历代对这个污点清算的并不多。现在能想起来的就是清朝,专门编了一本《贰臣传》。
战时允许来回投降,是因为实用主义。我党我军也是如此,也接受来回投降。毕竟你只要投过来就对我方有很大好处,不可能拒绝。但战后就不同了,秋后算账也功臣都算账,何况贰臣。
但来回投降的关键是最后一次投降的方向。志愿军战俘最后一次投降给了对方,所以才会被视为叛徒。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