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13年来诺贝尔文学奖
本帖最后由 fhzcy 于 2024-10-11 13:12 编辑2012年~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及作品
2012年 莫言
代表作品:《蛙》《丰乳肥臀》
莫言:中国当代作家,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1978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981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展露文学天赋 。1985年,发表成名作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 。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在文坛引起轰动。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蛙》。
获奖理由:“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将民间故事、历史事件与当代背景融为一体”。
2013年 艾丽丝·门罗
代表作品:《逃离》《传家之物:艾丽丝·门罗自选集》
艾丽丝·门罗:加拿大女作家,1968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后来共创作了14部作品并多次获奖,同时作品被翻译成13种文字传遍全球。代表作有《好荫凉之舞》和《爱的进程》等。
获奖理由:“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2014年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代表作品:《青春咖啡馆》《暗店街》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法国作家,1965年毕业于巴黎亨利四世中学,后进入巴黎索邦大学。1968年发表处女作《星形广场》。1978年发表小说《暗店街》;同年获得龚古尔文学奖。代表作有《暗铺街》《八月的星期天》《青春咖啡馆》《地平线》等。
获奖理由:“唤醒了对最难以捕捉的人类命运的记忆和揭露了对人类生活的占领”。
2015年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代表作品:《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 》《二手时间》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白俄罗斯作家、记者。1972年毕业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擅长纪实性文学作品,曾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代表作有《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最后一个证人》《锌制男孩》《死亡的召唤》《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等。
获奖理由:“她的复调作品是对我们时代的磨难与勇气的纪念”。
2016年 鲍勃·迪伦
代表作品:《鲍勃·迪伦诗歌集》
鲍勃·迪伦:美国民谣艺术家、词曲创作人、作家、演员、画家,美国艺术文学院荣誉成员。
获奖理由:“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
2017年 石黑一雄
代表作品:《克拉拉与太阳》《远山淡影》
石黑一雄:日裔英籍作家,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其主要作品有《群山淡景》《浮世画家》《长日将尽》等。曾获得1989年布克奖、大英帝国勋章、法国艺术及文学骑士勋章、首届大益文学双年奖等多个奖项,与鲁西迪、奈保尔被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
获奖理由:“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
2018年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代表作品:《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当代波兰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作品被翻译为27种语言。1987年以诗集《镜子里的城市》登上文坛,接连出版长篇小说《书中人物旅行记》《E.E》《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等,两次获得波兰文学最高荣誉“尼刻奖”评审团奖,四次获得“尼刻奖”读者选择奖。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称其为“辉煌壮丽的作家”。
获奖理由:“有着百科全书般的叙述想象力,把横跨界限作为他生命的一种形式”。
2019年 彼得·汉德克
代表作品:《骂观众》《形同陌路的时刻》
彼得·汉德克: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是当代德语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活着的经典”。1973年获毕希纳文学奖,2009年获卡夫卡文学奖,2014年获得国际易卜生奖。著有小说《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重现》《无欲的悲歌》《左撇子女人》,剧本《骂观众》《卡斯帕》《形同陌路的时刻》等。
获奖理由:“他凭借影响深远的作品和语言的独创性,探索了人类经验的外围和特殊性”。
2020年 露易丝·格丽克
代表作品:《月光的合金》《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露易丝·格丽克:美国当代女诗人,2003-2004年美国桂冠诗人。至今著有12本诗集和1本诗随笔集《证据与理论》。获得各种诗歌奖项,包括普利策奖、全国书评界奖、美国诗人学院华莱士·斯蒂文斯奖、国际笔会∕玛莎·阿布朗德非虚构文学奖、波林根奖。
获奖理由:“她充满诗意的声音,朴素的美使个体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2021年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代表作品:《海边》《最后的礼物》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坦桑尼亚作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出版10多部小说和一些短篇小说,作品围绕难民主题,主要描述殖民地人民的生存状况,聚焦于身份认同、种族冲突及历史书写等,他展现的后殖民时代生存现状被认为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2022年9月,古尔纳的首辑中文译本面世,包括《天堂》《来世》《赞美沉默》《最后的礼物》《海边》5部作品。
获奖理由:“毫不妥协并充满同理心地深入探索着殖民主义的影响,关切着那些夹杂在文化和地缘裂隙间难民的命运。”
2022年 安妮·埃尔诺
代表作品:《悠悠岁月》《一个女人的故事》
安妮·埃尔诺:法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出生于法国滨海塞纳省的利勒博纳,在诺曼底的小城伊沃托度过童年。她起初在中学任教,后来在法国远程教育中心工作,退休后继续写作。埃尔诺从1974年开始创作,至今已出版了约15部作品。
获奖理由:“她的勇气和敏锐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约束。”
2023年 约翰·福瑟
代表作品:《名字》《一个夏日》《有人将至》《三部曲》《七部曲》《死亡变奏曲》
约恩·福瑟:挪威当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当代欧美剧坛最富盛名、作品被搬演最多的在世剧作家,已在挪威和国际上先后获得了40多项大奖,连续四年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候选名单。他也是奥韦·克瑙斯高的老师,创造个人独特文体的文学大师。2010年,他夺得易卜生国际艺术大奖,被称为“新易卜生”。
获奖理由:“创新的戏剧和散文,为不可言说的事情发声。”
2024年 韩江
代表作品:《素食者》《植物妻子》《少年来了》《玄鹿》
韩江:韩国女性作家,出生在一个“作家之家”,父亲韩胜源是韩国著名作家,哥哥韩东林、弟弟韩江仁也都是小说家,这种家庭氛围对韩江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曾凭借《素食者》击败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大江建三郎、埃莱娜·费兰特等作者,拿下亚洲首个布克文学奖,后又获得了有“意大利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马拉帕蒂文学奖,是当代韩国文坛极具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获奖理由:“用强烈的诗意散文直面历史创伤,揭露人类生命的脆弱。”
诺奖得主门罗曝丑闻:九岁女儿遭丈夫性侵,她置之不理
居然是一个人! 感谢分享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4-10-11 13:08
诺奖得主门罗曝丑闻:九岁女儿遭丈夫性侵,她置之不理
居然是一个人!
1992年,25岁女孩安德里亚·罗宾·斯金纳(Andrea Robin Skinner)给妈妈写了一封信。
在信的开头,她就说出了一个隐忍很久的秘密。
“亲爱的妈妈,请在读这封信之前找个只有你一个人的地方。”
“16年来,我一直保守着一个可怕的秘密,格里在我9岁时对我实施了性侵。”
“我这辈子都害怕你会为发生的事而责怪我。”
信中提到的格里指的是地理学家杰拉德·弗雷姆林(Gerald Fremlin),也是安德里亚的继父。
2016年,她已经不再写作,回到安大略省跟二女儿珍妮住在一起。
她得了阿尔兹海默症,病情逐渐加重,家人们都很担心。这时,他们终于想起了安德里亚。
据二女儿说,门罗会在清醒时担心安德里亚的近况,想要做点什么。
今年5月,门罗去世了,世界各地的粉丝都在悼念她。
可孩子们心里却五味杂陈。
“她温暖、可爱又亲切,我一心一意爱着她,这种感觉太复杂了,”二女儿说。
家人们都明白,对外揭露这件事会对门罗造成什么影响。
他们担心这会影响她的声誉,希望能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辩护,但也想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她。
“我仍然认为她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她应该得诺贝尔奖,”大女儿希拉说。
但他们也都同意,这个故事必须被公开。
这一次,哥哥姐姐们终于站在了安德里亚一边,做出了正确地选择。
于是就有了《多伦多星报》的这篇文章,揭开了这个家的秘密和著名作家门罗的另一面。
在文章结尾,安德里亚说:“我非常希望大家读了我个人的故事,能把注意力放在这种沉默的模式以及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这种倾向。”
“我真心希望故事不要集中在‘名人的不良行为’这个层次,即使有人是出于娱乐的目的来看的。”
“希望他们也能从中获得一些适用于自己的家庭的东西。”
“如果这能让我们的社会接受‘将性暴力视为针对女性的通病来讨论’这一观点,那么我们就会进入一个开始讲真话、性暴力无法再被掩盖的时代。”
“这就是我所希望的......” “读者的反应是可以理解的,通常我们对‘老艺术家’会有‘德艺双馨’的期待。门罗作品研究者、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周怡认为,门罗文字中的世界其实和外界加在她身上的标签并不完全一致。在作品中,这位文化偶像也有冷漠、软弱和自欺欺人的一面,她一直在通过这种方式书写着生活中的黑暗和问题,自己也始终被笼罩在这种黑暗之中。
书写黑暗,也是黑暗的一部分
门罗的家族丑闻公开之后,很多原本喜爱她的读者、专业人士一时间都无法接受。因为门罗在他们心中一向是充满善意的好母亲形象,她有着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也有着在全球热销的著作,更一直是加拿大读者心中的骄傲。今年5月,门罗去世时,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赞美她“留下了非凡的遗产”。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份“遗产”仅仅过了不到两个月就开始贬值了。《华盛顿邮报》评论称,很多加拿大人在考虑重新评估门罗作品这份文学遗产。“教授们为了如何教授门罗的作品苦苦挣扎,书店则在讨论如何在书架上展示这些作品。加拿大人正在讨论一个古老的问题:能否将艺术和艺术家分开?”
划清界限正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尤其是在与门罗熟识的人中间。门罗的第一任丈夫吉姆·门罗和门罗合开的“门罗图书公司”发表了一份声明,声称永远不会代表门罗家族发表言论,并为她的小女儿斯金纳的遭遇感到痛心,未来也愿意分享她的故事,作为警示。这份声明也得到了门罗子女们的支持。门罗的母校,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也很快暂停了一个与门罗作品相关的研讨课程,似乎也要对她进行重新评估。许多读者、书迷则更加激进地批判门罗,有网友将收藏的所有门罗作品都丢进了垃圾桶,并拍照上传,以示态度。
门罗的家族丑闻也惊动了另一位加拿大文学界的大人物、以《使女的故事》闻名于世的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她和门罗是加拿大文坛的“双姝”,两人同样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平时也有私交。她也对媒体回忆起了自己和门罗夫妻的交往。她观察到,晚年的门罗其实早就衰弱到难以开口表达。晚年的她似乎十分依赖丈夫弗莱姆林,需要他照顾自己。她还察觉到,门罗不是一个擅长动手操作事情的人,烹饪或者园艺这种对很多人而言算是治愈性的小爱好、小家务,在她看来则是负担和麻烦。她猜想,生活上的过度依赖,或许是门罗无法离开弗莱姆林的理由之一。这也和门罗曾跟小女儿斯金纳提过的,自己“不会开车”,需要依靠继父帮助才能出远门的细节是吻合的。
在琐屑的老年生活中,生活上有些“低能”的门罗需要家人的陪伴、帮助,这可能正是门罗坚决不离开第二任丈夫弗莱姆林,并最终牺牲了小女儿利益的原因。这种观察,倒也并不是阿特伍德在为门罗的错误行为找理由,只是,作为同行和朋友,她有机会从更生活化的角度,去解读门罗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境。这些属于老年生活、女性群体的心理困境,生活细枝末节的软弱与无助,也一直呈现在门罗以往的作品之中,她从未对此进行掩饰。
“门罗的很多作品都有强烈的自传主义色彩。她从来都不是问题的解决者。她对解决问题无能为力,但她呈现问题。”门罗作品研究者周怡这样分析。除了小说《破坏者》的现实性之外,周怡还提到了门罗的另一本短篇小说集——《好女人的爱》,这本小说集也描写了很多女性的心理、情感问题。故事中,有明知对方是杀妻凶手,却还想嫁给对方的大龄未婚女,也有因为婚外情抛夫弃子的少妇,甚至有潜意识里想杀死亲生婴儿的单身母亲。在研究这些故事时,周怡会在心里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女性会经历这些伦理困境?以这样的方式呈现人类普遍性的问题,或许这就是门罗小说的价值。
尽管经历了对门罗真实人格的失望,门罗作品《公开的秘密》的中文译者张洪凌依旧认为,门罗的小说仍然是一份丰富的文学遗产。她改写了翻译家好友、《瓦尔登湖》译者杜先菊的一句话,来评价整个丑闻事件。杜先菊曾经说,门罗描写了整个人类的状态,最终她成为这个状态的一部分。张洪凌则将这句话改为,门罗描写了女性的生存状态,结果她自己就成了这种生存状态的一部分。
本帖最后由 fhzcy 于 2024-10-11 13:42 编辑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用“塌房”来形容一名作家身上的道德污点。它的原始含义是公共人物的负面行为导致其“人设”崩塌,这意味着“塌房”的前提是当事人拥有区别于其个人真实面貌的“人设”。正因如此,“塌房”最开始在娱乐圈被广泛使用——众所周知,娱乐明星在公开场所营造的个性、气质与价值观,未必与其私底下的真实状况一致。
作家是否会“塌房”?区别于娱乐明星,“人设”并非作家出道成名的关键要素。一方面,写作的真诚性,往往也是作品价值的重要衡量依据,那些言不由衷的低劣作品,读者一望而知;另一方面,即便作家有意经营“人设”,其也缺乏娱乐产业常有的包装、炒作,仅凭一己之力,难以搭建精致华美的“人设”大厦。
因为文学作品在“惩恶扬善”方面所起到的社会功能,人们天然地认为,作者本人应当承担榜样义务,更容易把因作品产生的积极情感投射到创作者身上。那些道德表现与创作水平一致的德艺双馨型作家,更容易受到公众的爱戴、主流价值观的认可,其作品影响力也更加深远和持续。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每一部作品受到赞赏,都要以创作者本人通过“道德考试”为前提。不久前,美国韦尔斯利学院哲学副教授埃里克·豪陶洛·马瑟斯的著作《划清界限?如何对待失德艺术家的作品》中译本出版。作者在书中打了一个比喻:“仅仅用艺术批评来告诉人们哪些作品在道德上是坏的,就像仅仅用美食评论来告诉人们哪些食物是不健康的一样。我知道馅饼是不健康的!我想知道的是,那里的馅饼是否值得一试。”
人们判断作家作品的文学价值及其对社会的贡献,还是要回到作品本身。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著作,人们阅读的是书的内容,而不是作者“这个人”。用“饭圈思维”要求每一个写作者“完美无瑕”,既是不切实际的指望,也可能让写作者背负过高的道德压力,而在无形间降低了其他更为本质的标准。
艾丽丝·门罗处理女儿被性侵事件的方式,在现代社会的道德标准下无疑是失当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阅读和评价其作品,甚至可能因此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复杂性。门罗作品研究者周怡就认为:“门罗的很多作品都有强烈的自传主义色彩。她从来都不是问题的解决者。她对解决问题无能为力,但她呈现问题。”
如何区分艺术家与艺术创作,称得上是文艺史上的经典之问。历史上,作品与品行并不一致的创作者并不罕见。宋末元初赵孟頫以画马闻名于世,也擅长写诗,他的一首《岳鄂王墓》表达了岳飞被害屈死的叹息和哀悼,“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令人感怀不已。讽刺的是,他本人却是一个投降派,后来在元朝位居高官之列。
在西方文学史上,作家“表里不一”的例子也举不胜举。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培根,留下了“知识就是力量”这句经典格言(他在《新工具》中的原话是“人类知识和人类权力归于一”)。不过,曾担任掌玺大臣等重要职务的他,获取和运用权力的方式不见得完全依靠知识——晚年,他被国会指控贪污受贿,几乎身败名裂。
况且,社会的道德标准存在动态变化,而文学作品的价值是跨越时代局限的,它既记录了作者的思想面貌,也如实反映着历史的痕迹。比如,并不能认为柳永流连于烟花柳巷,就认为其创作的词不堪一读。李清照时常“痛饮”,还因赌博“昼夜每忘寝食”,但这些现代人眼里的不良嗜好,放在她生活的年代大体算得上“风流雅事”。作家在作品里表达了真挚的情感,而且这些情感能被一代又一代人共情,使其跨越时代局限而具有历史的穿透力。
当然,古往今来,有一类“塌房”是决不能容忍的,那便是作品本身的“塌房”。放在现代版权保护意识的视角下,就是作品存在剽窃、抄袭等不端行为。当原创性和独创原则经不起检视,对作品的评价就无从谈起。那些抄袭者无论是罔顾事实地狡辩,还是继续道貌岸然地指点江山,其一言一行注定徒增笑料。
(中国青年报)
文学家和文学作品是两回事。道德水平和文学水平是两回事。
但公众评价,很可能将这些视为一回事,或者更倾向于道德评判。这也正常。毕竟公众不懂文学。换一个领域你就不会有疑问了。公众评价一个物理学家,难道会考虑自己不懂的物理学?当然还是道德评价。 非常不错,感谢分享。 诺贝尔文学奖挺深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