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音山人 发表于 2024-6-16 16:26:50

第一次读到1966.5.7的信



1966年5月7日,老人家给林彪回了一封信,原文如下:

“你在5月6日寄来总后勤部的报告,收到了,我看这个计划是很好的。是否可以将这个报告发到各军区,请他们召集军、师两级干部在一起讨论一下,以其意见上告军委,然后报告中央取得同意,再向全军作出适当的指示。请你酌定。只要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条件下,军队应该是一个大学校,即使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条件下,很可能也成为这样一个大学校,除打仗以外,还可做各种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八年中,各个抗日根据地,我们不是这样做了吗?
“这个大学校,要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这个大学校,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完了,随时都有群众工作可做,使军民永远打成一片。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这样,军学、军农、军工、军民这几项都可以兼起来。
“当然,要调配适当,要有主有从,农、工、民三项,一个部队只能讲一项或两项,不能同时都兼起来。这样,几百万军队所起的作用就是很大的了。
“工人以工为主,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也要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在有条件的地方,也要从事农副业生产,例如大庆油田那样。
“公社农民以农为主(包括林、牧、副、渔),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在有条件的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也要批判资产阶级。
“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商业、服务行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凡有条件的,也要这样做。
以上所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意见、创造发明,多年以来,很多人已经是这样做了,不过还不普及。至于军队,已经这样做了几十年,不过现在要更有所发展罢了。”


这就是五七干校的由来。

1979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2年,季羡林写了《牛棚杂忆》,也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总之他把毛主席锻炼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地方说成是牛棚,是这一概念的始作俑者。
建国后,季羡林曾紧跟形式积极参与了批判公知的祖师爷胡适的活动,但1985年,季又写文章,深切怀念起胡适来了,原因是胡适当年曾提拔他当上了北大的教授。1999年,季还特意跑到台湾,在胡适墓前三拜九叩替胡适讲了不少洗白的好话。难怪文革中他为什么会被关进牛棚。
季所说的牛棚,其实是文革中的右派学习班,或叫牛鬼蛇神学习班,这样的学习班一日三餐都是正常供给的,季在所谓的牛棚应该是没有饿过肚子的。
但季在德国期间,十年里有八年天天吃不饱,几百次差点被饿死,这是他自己说的话。
但季一边在《牛棚杂忆》里极度渲染文革对他的迫害,一边又在日记中写道,德国是我的天堂,是我的理想国等等一系列不堪入耳的话。
季的儿子说“我的父亲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一个无国无家的浪人,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4-6-16 16:33:20

季羡林这人,最后能被提到这么高的位置,其实和邓正来有关。不知道这个故事能不能说。

不过可以告诉楼主的事,季羡林对繁体字有好感,最后也多次试图保护繁体字的使用权利,和一些语言学家闹翻过。

雷音山人 发表于 2024-6-16 16:37:33


人客观上来说,都有多面的作用。
这并不表示人主观上是多面的、复杂的。恰恰相反,人主观上往往是单纯的、片面的、短视的,造成了他的行为不能周全,不能处处甚至不能在超过半数的情况下顾全大局。
季羡林也是这样的俗人。他被邓的时代人为拔得太高。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4-6-16 17:21:57

雷音山人 发表于 2024-6-16 16:37
人客观上来说,都有多面的作用。
这并不表示人主观上是多面的、复杂的。恰恰相反,人主观上往往是单纯的、 ...

季羡林在那年5.16(不是1966年)是表态支持学生的。


后来有人问他对这件事怎么看。

他说:“别问,问就是爱国民主运动。”

gongqi 发表于 2024-6-16 19:39:14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4-6-16 17:21
季羡林在那年5.16(不是1966年)是表态支持学生的。




毛时代,很多人变成鬼,各种鬼。见鬼说鬼话,见人也不一定说人话,因为总不说人话已经不会了。

在那一年,很多人还是说了人话的。之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让大家又学会了说人话,然后又是好不容易说人话的机会和气氛。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4-6-16 20:06:51

雷音山人 发表于 2024-6-16 16:37
人客观上来说,都有多面的作用。
这并不表示人主观上是多面的、复杂的。恰恰相反,人主观上往往是单纯的、 ...

准确地说季羡林更多是江泽民上台后才渐渐出名的,之前他有点名气,但没后来那么大。


他在政治上像个矛盾体,其宗教观也类似,至于他为什么没因为参与过的那件事惹上大麻烦,这我就不知道了。

agent124 发表于 2024-6-16 20:27:28

gongqi 发表于 2024-6-16 19:39
毛时代,很多人变成鬼,各种鬼。见鬼说鬼话,见人也不一定说人话,因为总不说人话已经不会了。

在那一年 ...

很多人或者是认识局限,或者是胆小为了过关,说些配合形势的话。

另外查了某基百科,关于牛棚有较为详细的介绍:


“文革时期牛棚是指各单位(机关、团体、学校、工厂、村镇、街道)自行设立的拘禁该单位知识分子的地方。始于1966年夏天。
牛棚的生活居住条件极差,对居住在里面的人有极大的健康损害。


牛棚”于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后大量产生,最早于1966年7月出现在北京。


“牛棚”在1969年大批国家机关干部及高校教师被下放插队之后不复存在。“下放”与“牛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分别存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被拘禁者包括被扣上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等“帽子”的所谓有“问题”的人。“牛鬼”的认定(定义、判定、审批),多少带有随意性。它是一种对被打入另册者监督、专政、进行思想和劳动双重“改造”的制度工具。


牛棚虽然分临时性拘禁的短期设置和制度性强迫看押劳动的长期安排,但都是变相的监狱,被关入“牛棚”者没有人身自由,没有言论自由。有人误以为临时性的牛棚就是“学习班”,但“学习班”跟牛棚不可同日而语。“学习班”有两种,均出现在“文革”中期:最常见的一种是“最新指示”发布后的临时集中学习,机关院校的工作人员、教师学生都被要求普遍参加;另一种是半强制性的洗脑班,参加者一般都是被认为“有问题”但可以教育好的人,在洗脑期间一般不会受到侮辱、打骂。有人以为长期牛棚就是“五七干校”,但“五七干校”出现在“文革”最疯狂的前三年之后,当时中央机关大批干部以及高校大批教师被迫离开城市,“下放”劳动。在乡下,他们虽然被要求集体住宿、统一劳动,实行半军事化或军事化管制,但实际上有相当程度的人身自由,并被允许每年一次回城探亲。


“五七干校”、“下放”劳动与文革早期的“牛棚”在时间上完全不重合,性质也极不相同。”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4-6-16 20:33:34

agent124 发表于 2024-6-16 20:27
很多人或者是认识局限,或者是胆小为了过关,说些配合形势的话。

另外查了某基百科,关于牛棚有较为详细 ...

楼主说季羡林捧胡适,但1985年,胡适可以说实质上已经平反了,不管胡适功过如何,季羡林是不是在溜须拍马,至少季羡林有这个言论自由吧?


季羡林干出惊天动地(其实也没那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后,同年他和乐黛云(她也参加了)的《中外文化比较丛书》还是正常出版的,似乎没收什么处分。

季羡林的政治观本来就有点矛盾,就像他80年代谈论宗教那样。

agent124 发表于 2024-6-16 20:35:29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4-6-16 20:33
楼主说季羡林捧胡适,但1985年,胡适可以说实质上已经平反了,不管胡适功过如何,季羡林是不是在溜须拍马 ...

不止季教授,赵忠祥,胡锡进,司马南,李双江等人不也参与,表示态度了么(有的还很激进),有什么处理吗?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4-6-16 20:39:20

agent124 发表于 2024-6-16 20:35
不止季教授,赵忠祥,胡锡进,司马南,李双江等人不也参与,表示态度了么(有的还很激进),有什么处理吗 ...

其实没参与的才稀奇。季羡林后来好像也从没后悔过。


刘再复,李泽厚,范曾就消失了一段时间。

我好奇地搜了下,胡锡进也是很快又复出了,好像也没处理。

agent124 发表于 2024-6-16 20:46:36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4-6-16 20:39
其实没参与的才稀奇。季羡林后来好像也从没后悔过。



刘,李上了“黑手榜”,“待遇”大不相同,类似的大概还有金观涛。和范曾类似的大概有刘小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一次读到1966.5.7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