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两篇文章现在应该没有了。《口技》是1932年上海改的,还改了不少不黄的地方。
有些删改是为了便于语文教学,还可理解,有的就称得上是阉割了。记得当时有个作文杂志,选了巴金的散文《香港之夜》,却把后半段给删了,只剩下前半段写景的部分,这一删,刚好把精华,最动人的部分给删了
agent124 发表于 2024-4-24 09:34
有些删改是为了便于语文教学,还可理解,有的就称得上是阉割了。记得当时有个作文杂志,选了巴金的散文《 ...
初高中学习压力陡增,课本选什么文章已经不重要了,反正中高考也不考。 按照《落花生》这种写法,每一种食物,甚至每一种物,写起来都可以升华到这种价值观。
有句略嫌刻薄的话说,某些文章能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是因为它达到了中小学水平。
孔子讲君子不器,庄子讲材与不材,才是真正的经典思想。
《落花生》的价值观,在今天看来,不过是教人安份做好韭菜。 rebel 发表于 2024-4-24 09:47
按照《落花生》这种写法,每一种食物,甚至每一种物,写起来都可以升华到这种价值观。
有句略嫌刻薄的话说 ...
是的,写法很平凡,说是中学生水平也有道理,但中学生没有阅历,写不出有这样的思想的文字。
至于韭菜什么的,首先,任何社会,韭菜都是多数,出人头地都是少数,这是客观规律,不是说靠什么个人奋斗就人人都能成功什么的。李寿全有首《我的志愿》说得很好:“我年少的时候,爸爸曾经问我,长大后要做什么,我一手拿着玩具一手拿着糖果我长大后要做总统......慢慢慢慢慢慢慢慢长大以后,认识 的人越来越多,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我才知道,每个人都差不多......告诉我的孩子,每个人都需要,平平静静的生活” 所以我们的教育不能一味地鼓吹成名成家,鼓吹弱肉强食,应该多鼓励人做身份平凡,但道德不平凡的人。不是说成名成家就不对,而是说不能光鼓吹这个,教育人人的眼睛都盯着那个,都往那儿挤。做一个心智健康,道德高尚的人,比成名成家更重要。
agent124 发表于 2024-4-24 10:00
是的,写法很平凡,说是中学生水平也有道理,但中学生没有阅历,写不出有这样的思想的文字。
至于韭菜什 ...
两年前五月一条老新闻又热了起来:
【毛泽东曾亲自集结最顶尖学者编教材】1953年,全国中小学教材正在编写,毛泽东表示:“这么重要的工作,三十个编辑太少了,增加到三百人也不算多”。华罗庚、吕叔湘、许国璋…从1950年到1966年,这个群星璀璨的教材编写组,为百废待兴的中国埋下了知识的种子。
我看了一圈转发的,居然没一个人问为什么是到1966年,不知道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
以目前的气氛,未来除了毛鲁二人之外,其他人都是有些危险的。 小时候课本上的文章,平凡见真理。 naxi 发表于 2024-4-24 09:02
可惜他不是实修者,研究道家和道教就隔了一层
说的没错,实修是道教理论亲身实践,研究道教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如同说了一大堆食物,但自己却从未尝过食物一口,晋朝空谈者大多如此
X_ping 发表于 2024-4-24 07:32
先生好记性,文章收入课本时修改过的。
原文见下:
当年学到这篇课文时对花生不感兴趣,就是觉得这群孩子见爹爹似乎不太容易。
winfastgao 发表于 2024-4-25 22:56
当年学到这篇课文时对花生不感兴趣,就是觉得这群孩子见爹爹似乎不太容易。
...
是的,“实在很难得”,当年有位同学还提问,是不是他爹娘离婚了?老师也回答不了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4-4-24 09:27
后面两篇文章现在应该没有了。《口技》是1932年上海改的,还改了不少不黄的地方。
出浴的美人,这还不黄?黄死了。;P
有人以为中国古代很封建,其实不是。直到宋朝都很正常。是宋朝那帮臭豆腐把中国变成后来那副样子的。
rebel 发表于 2024-4-24 09:47
按照《落花生》这种写法,每一种食物,甚至每一种物,写起来都可以升华到这种价值观。
有句略嫌刻薄的话说 ...
同意。
虽然说要尊重所有价值观。但《落花生》的价值观的确是被孔子不屑的“君子不器”的“器”,是loser的保护伞。
在我看来,“器”还不如“躺平”。“躺平”是自甘堕落,“器”是堕落了却还不忘被利用。“躺平”比“器”更尊重自己。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