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4-1-17 00:10:42

1月17日逝世的知名人物

卫立煌(1897年2月16日-1960年1月17日),男,汉族,字俊如、辉珊,安徽合肥(现属包河区)人,中华民国高级将领,国军陆军二级上将,是蒋介石“五虎上将”中的“虎将”。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4-1-17 00:13:00

卢伟如,原名卢马贵,惠阳县新墟镇湾塘村人。民国24年(1935)考入平山镇简易师范。民国25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南方工作委员会成立,卢伟如受共产党人的影响,于民国2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7年9月任中共平山镇支部书记。10月,日本侵略军在大亚湾登陆,惠阳成了沦陷区。他根据上级指示,组建人民抗日武装,开辟敌后根据地。民国28年4月起,任中共惠阳县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武装部长,努力恢复和发展惠阳党组织,领导群众与日、伪、顽军斗争。

民国30年(1941)12月,日军攻占香港,一批抗日爱国的文化界人士和民主人士被困其中,上级指示要想尽一切办法抢救。卢伟如负责在惠州接待从香港抢救出来的人员,并安全护送他们到老隆、韶关等地,再转入后方。那时,驻守惠州的国民党顽固派为追捕这批文化界人士和民主人士,加强了戒备和特务活动。卢扮成香港昌业公司经理,来惠州设行经商,利用-关系找国民党-宪特官员作疏通,借机弄清敌情。翌年初,第一批文化人士茅盾、张友渔、廖沫沙、胡风、韩幽桐等几十人,从香港脱险来到惠州。卢把他们分别安置在东湖酒家和东和行住宿。当 到东和行搜查,卢及时请来驻军头面人物到场阻止,才化险为夷。随后,卢又以港商身份,疏通当地-宪特官员,终将首批文化人士安全护送到后方。此后,还迎送邹韬奋等多批文化界人士和民主人士共数百人,0完成中转任务。

民国31年(1942)10月,任东江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第三大队政治委员。当时由于日、伪、顽军的军事围剿和经济-,游击队及其根据地处于严重困难时期。卢伟如加强对指战员的思想教育,鼓励大家克服困难,积极主动打击敌人。并直接在前线与中队干部一起组织指挥战斗,奋勇杀敌,使东莞大岭山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民国32年11月,日军为了打通广九铁路沿线,向大岭山根据地发动“万人扫荡”。19日,我第三大队和珠江队约1000人,被包围在纵横10余公里的大岭山。日、伪军在山脚各村庄驻兵,-交通要道,形成“铁壁合围”。面对十倍于我之敌,卢和大队长邬强沉着谋划,定下夜黑后分三路突围的决定。当晚,卢伟如、邬强等按照严密计划,分别率部巧妙突出重围。此后,第三大队在东莞地区不断打击分散、孤立之敌,部队扩编成为3个大队。12月,东江纵队成立后,任东江纵队第五大队政治委员。

民国33年(1944)至民国34年,卢先后任东江纵队第二支队支队长,第四和第五支队政治委员,江南指挥部指挥员兼第六团团长。民国35年6月,随东江纵队北撤山东,后入华东军政大学第四大队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八师廿三团任副团长。民国37年8月参加洛阳攻坚战,所在第廿三团主攻东门。东门是国民党军守备重点之一,工事坚固复杂,城门外设有多层障碍和暗堡。卢负责组织指挥团属和配属炮兵。战斗开始,卢指挥炮兵支援第一营突击。该营在有力炮火的支援下,连续突破10多道障碍工事攻入东门,为后续部队开辟了前进通路。大战后,升任为第三纵队炮兵团团长。后率部参加济南、淮海和渡江等重大战役。1949年8月,参加解放舟山群岛大榭岛的战斗。船队将靠岸时,木船被风浪冲坏,他率先跳入海中,带领部属推船靠岸,保证船载的炮火及时伸延,支援步兵胜利登岛,受到陆军第二十二军通令嘉奖。

建国后,任华东军区炮兵第七师副参谋长、参谋长,军委第三炮兵学校训练部长。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指挥炮兵师参与著名的上甘岭战役。1955年夏赴苏联留学,在列宁格勒炮兵指挥学院地面炮兵系学习5年,获得优等生毕业证书。回国后,任军委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部一所所长、副部长,炮兵技术学院副院长,军委炮兵司令部参谋长、炮兵副司令员。1982年10月,调任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他认真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平反“文革”期间的冤假错案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1985年1月17日在广州病逝。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4-1-17 00:15:05

刘昂(1916~2002),原名刘孝德,1916年10月生于吉安县富田乡江背村一个农民家庭。在村里上过三年小学,受当地农民运动的影响,刘昂十二三岁就参加了儿童团组织,站岗放哨、贴标语、送信函。1930年10月,参加了“九打吉安”战役的支前工作,红一方面军占领吉安后,报名参军,14岁的刘昂被分配在红十二军的一个连队当传令员。12月加入共青团。1932年3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了历次苏区反“围剿”战斗。同年,任红四一五师政治部宣传员。

1933年春,入瑞金红军学校学习,聆听了校长兼政委刘伯承等名将的教导,知识水平和军事技能有了很大提高。毕业后任红九军团第三师九团九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广昌战役、黎川战役等一系列战斗。战斗中腿部负刀伤,仍坚持杀敌,伤未痊愈又投入到新的战斗。1934年10月,由会昌出发,经湖南,过广西,入贵州,经历了湘江、乌江几次大战役,在贵州遵义会议后,刘昂所在的连队参加老木孔和猫场作战,因战场情况变化莫测,与大部队失去联系。脱离大部队四天后,又奇迹般地归队,军团长罗炳辉、政委何长工赞扬九连是一支“打不垮、拖不烂”的英雄连队。之后,在攻打云南宣威、东川中,刘昂所在的九团消灭了国民党驻东川守敌一个保安大队,俘敌300余人,活捉大队长。

1936年春,红九军团在四川金川以北的松岗改番号为红三十二军,下设三个营,刘昂任第一营教导员后,部队继续前进,翻越了比夹金山还高1000多米的长征余中第二座大雪山党岭山,爬完雪山后,又过草地,经历了饥寒交迫、危机四伏、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困苦时期,20多天的行程,部队终于走出了草地。

1936年10月,红三十二军建制又进行调整,下辖三个团,刘昂任第二八0团政委,率部参加了山城堡战斗。经过一昼夜的激烈战斗,红三十二军将国民党的一个师歼灭。1937年8月,红军主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刘昂调任一二0师三五九旅七一八团教导员。1938年,七一八团奉命超过黄河,主动向日军进行出击,以粉碎日军的合围进攻。部队到达山西石楼县时,伺机全歼日军一个小队共40余人。1939年1月,刘昂被任命为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警备五团副团长,警备五团驻守延长、延川一线,任务是保卫党中央和边区的安全,在宜川、参头关黄河西岸一带设防,阻挡日军向西进犯。1941年初,日军企图进犯陕甘宁边区,刘昂率二营扼守宜川凉水岩渡口。日军用三七小钢炮向我军阵地连续炮击了一整天,二营始终坚守阵地,不让日军突破防线,守住了关口。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刘昂调任湘鄂赣军区东分区参谋长,率队在湖北大治地区金牛镇一带抗日。先后击溃日军一个中队和一个大队,俘日军100多人,缴获武器弹药若干。之后,任中原军区教导团团长,在湖北黄安大悟山阻击战中打垮国民党2个团。1946年夏,率部参加了毛家集、夏店、汪洋店等“中原突围”战斗。11月,任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参加了山东宁阳、泰安等战斗。12月,调任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参加了山东羊山集,郓城等战役,1948年10月,参加华北军政大学-队学习。

1951年任石家庄陆军第三十二步兵学校校长,1954年任南京步兵学校校长,1962年11月任南京军区炮兵副司令员,1968年夏天赴越南参加抗美援越作战。1970年9月,任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后改任空军第五军政治委员兼浙江省常委。

2002年1月17日,在南京逝世。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4-1-17 00:15:50

傅崇碧生于1916年,原北京军区政委、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四川通江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0。经历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成,任第63军军长。1951年2月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军长,参加了第5次战役和坚守防御作战。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二级国旗勋章。

回国后,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军区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0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傅崇碧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3年1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月17日逝世的知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