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电视剧的两个非典型案例:《围城》和《繁花》
本帖最后由 gongqi 于 2024-1-9 21:29 编辑其实电视剧里并没有海派,也没有京派。
其实解放后的海派电影很像是鲁迅批判的京派:官的帮闲。改开后上海电影也是最后摆脱官气的。所以海派这东西起码在影视界还没怎么恢复。
《围城》和《繁花》作为电视剧也都是特例:电影导演拍电视剧。历来电影导演是不屑拍电视剧的。
但《围城》毕竟是名著,所以黄淑芹拍《围城》并不是下嫁,而有点攀高枝的意思。黄导在拍电视剧时也是毕恭毕敬的,忠实原著忠实到了直接让旁白照念原著的程度。
《繁花》虽然时茅奖作品,但这个茅盾文学奖的含金量实在是不足。一向连拍摄剧本都不一定有的王家卫不过是把它做素材库,电视剧的高度戏剧化更是和小说的平淡故事若即若离。
这两个非典型案例谁更能代表海派呢?假设有这么一个海派的话。
《围城》写的是文化人的世界,《繁花》写的是商人的世界。上海是商业化的,这样说《繁花》要加1分。但上海商人又是有点文化的,这样说《围城》又能加1分。
上海人是讲面子的,《围城》对面子的揭露入木三分,得1分;《繁花》则要浮浅得多,得0分。
上海人也是幽默的,这个《繁花》就更没法和《围城》比了,哪怕是有格调的幽默。《围城》1分,《繁花》0分。
上海人的洋气,全国第一。《围城》的前几集特别是方鸿渐刚回上海那一集,对此有集中描写。《繁花》的洋气则被暴发户的土气掩盖。二者继续1:0。
可能再增加一些项目。但总体来说,《围城》比《繁花》更接近传统的海派。《繁花》更像是吴宇森在好莱坞玩的那些花活。
但围城作者钱钟书并不是上海人 本帖最后由 许春梅 于 2024-1-10 08:57 编辑
浏览器首页新闻点开来,一跳二条都在说《繁花》,天天如此。真讨厌这《繁花》。还有一个“尔滨”,天天宣传炒作。 现在电视剧我一般要先看介绍性的视频,如某某说剧之类的频道,觉得不错再去看完整的全剧 二者描绘的世界都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太远了 围成都没看过,不过围成为什么归到海派里? jotis 发表于 2024-1-10 10:33
围成都没看过,不过围成为什么归到海派里?
左翼文学甚至四人帮都被人划进过海派,这么一来围城也行吧。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4-1-9 21:56
但围城作者钱钟书并不是上海人
宏观一点看,江苏和上海的区别不大,正如江苏话和上海话的区别不大。
《围城》小说和电视剧的大半部分都是写上海的,钱钟书在上海也呆了很长时间。这都是他和《围城》可以列入海派的原因。
其实,当年被认为是海派的作家,没几个是真正的上海人。毕竟上海是移民城市,上海文化也主要是上海的早期移民创造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