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42|回复: 6

[【学术茶座】] 批判性思维之历史之纸上谈兵的谣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26 21: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问历史是什么,其中有一个答案是:History就是his story。his是谁?当然就是写历史故事的那些人。比如司马迁。

说的更夸张一点,历史就是一系列的谣言。不仅野史,还有正史,甚至尤其正史。

这个观点,其实就是疑古派的观点。疑古派不仅现代有,古代也有。只不过现代疑古派引入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

疑古派或称古史辨派,就是怀疑古史。怀疑古史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古史值得怀疑的地方太多了,多到了连祖宗崇拜的中国人里的头脑稍微清醒一点的人都不得不怀疑的程度。

现在总说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不仅是科学的基础,也是一切发明创造创新的基础。具体应用到历史领域,就是怀疑古史,也就是用批判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方法对待古史。

疑古派的伟大成就就不说了。中国现代历史领域里唯一公认的大家中的大家就是顾颉刚先生,顾颉刚先生就是疑古派的领袖。顾先生发明的层累说也是中国现代文科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方法论,其它都是照抄欧美。

但今天想聊的故事却不是层累说的主要成果,而是一个流行千百年的谣言:长平之战和纸上谈兵的赵括。

由于千百年来谣言的流行,赵括一直是一个笑话。这个笑话的名字是纸上谈兵。笑话的逻辑很简单:乳臭未干的贵族子弟赵括,按照书本上的方法打仗,结果惨败。

这个谣言是官谣,因为它出自正史《史记》。《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与其说是历史学家,不如说是文学家。《史记》的文学成就是前无古人的,它超过了之前所有的叙事文学。《史记》的文学成就虽不能说后无来人,但放到后世司马迁依然可以排进top10。甚至我觉得司马迁可以得诺贝尔文学奖,如果这个奖能颁给死人的话。但文学的特点是虚构,而《史记》是历史。所以《史记》里充满了his story,也就是司马迁编的故事。编故事在文学里是小说,在历史里则叫谣言。

这个谣言或这个文学故事的开头就是假的。主人公赵括并非乳臭未干,而是四十来岁的成熟的中年人,这是根据乃父赵奢的年龄推算的。然后,纸上谈兵也就是死读书,赵括读的是什么书呢?根据留下来的资料,那年头其实是没什么兵书的,就算有兵书也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广泛流行。但这个推测的把握不大,因为秦始皇焚书把差不多99%的书都烧了,包括所有兵书。

顺便说一下《孙子兵法》吧。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这本书是毫无争议的。其实,这本书古人一直怀疑其是否存在,甚至孙武都不存在,而且这是主流观点而不是少数人的怀疑。一直到1970年代从汉墓里挖出了一堆竹简,这才得到官方的认可。但且慢,汉墓里挖出来就一定是真的吗?要知道汉朝是第一个伪书制作大潮的时代,很多伪书都是汉朝时做出来的,那么汉墓里出来的东西怎么就一定是真的呢?

当然,这只是顺便说说。我并不怀疑《孙子兵法》。我只是怀疑这本书并不流行,否则古人为什么那么多怀疑的?所以赵括很可能没读过孙子或其他子的兵法。赵括的军事方法不是从书上学来的,而是从他老爹赵奢那儿学来的:不是纸上来的,是口传心授的传承。

再顺便说一下,赵括那年头还没有纸。距离纸的发明还有几百年。

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赵括的军事才能究竟如何。按谣言的说法,赵括的军事才能无限low。实际呢?实际赵括的军事才能超过战国四大将之一的廉颇,起码就长平之战的山地战类型而言。

让我们回到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的开始,赵国军队的主将是一流的廉颇。秦军主将是二流的王龁。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廉颇虽然很厉害,但他的强项是骑兵和平原战,他的弱项是步兵和山地战。长平之战是山地战,所以一流的廉颇惨败给了王龁。输急了的廉颇又派副将进攻,结果又是惨败,前后死了一半人马。这时候廉颇才冷静下来,才转进攻为防守,而且的确守住了。

但是,因为国内外的情况,死守虽然对秦国不利,但对赵国同样不利。所以赵国换将,换上了主张进攻的赵括。这个决策从当时来看并不错。赵括到位后,立刻进攻,而且大胜。文学家司马迁在这里采用了春秋笔法中的“削”,也就是删除了赵括的大胜。但是他无法解释为什么秦国也要换将,换掉了之前取得大胜的王龁,换上了秦王最不想用的白起。当时白起和秦王已经是同水火,不是万不得已,不是王龁大败,秦王是不可能启用白起的。再通过人数的计算,赵括大胜王龁是肯定的,大胜的规模大约是干掉了秦军的50%至70%。仅就长平之战而言,考虑之前廉颇的大败,赵括的军事才能胜过廉颇。

不幸的是,赵括的军事才能虽然超过廉颇也超过了王龁,但是不如白起。而且白起是偷偷来的,连秦军大部分将领都不知道领导已经换人。赵括用对付王龁的方法对付他不知道已经偷偷到来的白起,结果大败。

总结起来就是,最终赵括的确输了长平之战,但这并不是因为赵括乳臭未干纸上谈兵,更不是因为赵括没有军事才能。赵括在长平之战表现出的军事才能超过了名将廉颇,甚至差点就打赢了长平之战,只是因为谍战失败,没有发现偷偷前来的白起,才最终输掉了长平之战。

最后还是要称赞一下司马迁的文学才能。长平之战的真实历史对当时的读者来说的确有点复杂,所以司马迁改写出一个更简单也更精彩的文学故事。这个故事有一个流传古今的主题和逻辑:纸上谈兵。虽然这个逻辑没错,但故事是假的。故事领域也是胜王败寇的:精彩的假故事胜过枯燥的真故事。要知道大部分读者都是不具备批判性思维的。文学家要想让大部分读者满意和上头,一定不要拘泥于枯燥的真故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26 21: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history根本不是这么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6 21: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3-12-26 21:38
但history根本不是这么来的

没说是这么来的。只是调侃。

不过,说真格的,history到底是怎么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26 22: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查了下,的确有许多不同的看法。“纸上谈兵”的说法或许有失公允。不过,说赵括的军事才能胜过廉颇,倒是没见到这种说法。毕竟赵括打的仗不多,这么说有点证据不足。另外,秦国用了反间计,促使赵国换将,虽然不一定是唯一因素。如果赵括的才能超过廉颇,这个好像不合理。
给历史翻案需要慎重,尤其是远古历史。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6 23: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agent124 发表于 2023-12-26 22:13
查了下,的确有许多不同的看法。“纸上谈兵”的说法或许有失公允。不过,说赵括的军事才能胜过廉颇,倒是没 ...

总体来说,别说赵括,所有人加一块,能超过廉颇的都不多。毕竟廉颇是战国四大将之一,虽然这个四大的标准不一定是战绩。

但就长平之战来说,就进攻而言,廉颇两次进攻两次惨败,总共损失越10万人。赵括进攻获大胜,有人确切说是三次大胜,总共杀敌10-15万。所以,就山地进攻来说,廉颇的确不如赵括,而且差距还不小。
但是如果超越长平之战,廉颇的进攻战绩在赵国是数一数二的。四大将的另一个赵国人是李牧。但李牧长于防守,进攻还是不如廉颇。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27 07: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楼主发表如此大论,史料依据是什么?
不要列当代人的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7 14: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99giddens 发表于 2023-12-26 22:42
楼主是码字的高手,我是看不明白楼主的表达。。。。

高手就不会让人家看不明白了。看来还要努力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1-7 08:28 , Processed in 0.154740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