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知识与精神垃圾
本帖最后由 许春梅 于 2023-12-11 21:31 编辑古今中外的书,如今很容易获得。不是没书看,而是有太多的书,没有精力看。只能选取眼下急需的、实用的,然后才考虑未来所需和娱乐类。像我这样,四大文学名著一部都没完整地读过,读了的也大多忘记了。可我不感到遗憾,即使有空闲,也不会去补看。因为,文学于我,既不是职业也不是爱好。好多别人所看重的书籍,于我则与垃圾无异。
上学时,最讨厌的是政治课。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必考的课。工作后,上网又看到好多人讨论国外政治学著作,人们说,你应该看这本或是看那本,我一本也没看。那些知识,除了聊天,我一生都不可能有其它应用。
如果不为写论文、不为拿学位、不为评职称、不为赚钱、不为聊天、不为娱乐,好多的书都没有必要看。读书有何乐?很多时候出于无奈。人生是否知识越多越好呢?不见得。对有志修身养性的人来说,这许许多多的知识包括工作所用的,对于一个凡夫来说,都具有烦扰作用。我称为精神垃圾。凡夫俗子的观念和知见,每每充斥着烦恼、偏见和执著。古人有云: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我终于相信了。
楼主,你这贴和你以前一个关于知识仅为实用的贴,是不是重复了? 什么是垃圾,的确因人而异。有人视金钱如粪土,果如是,也就是说金钱对有些人来说连垃圾都不如。
什么是垃圾对于个人来说是价值判断,但对人类来说则是事实判断。也就是说,对于人类来说,很多知识是有用的或有意义的,不是垃圾。
至于“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这显然过分了。对宗教经典迷信到这种程度,就说是价值判断吧,这价值观也太极端了。 “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考其出处,出自唐朝房玄龄之子房融。这个道理不易理解。必须有需求,有实践。 楼文除了最后2句“古人有云: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我终于相信了。”其他的观点我都十分认同。 政治课≠政治学
关于看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因人而异。 小可拉好 发表于 2023-12-12 10:15
政治课≠政治学
关于看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因人而异。
楼主看上去是既讨厌政治课,也讨厌政治学,只喜欢宗教和特异功能。 知识或有用,或怡情,如果仅仅是以占有知识为乐,的确没多大意思。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3-12-12 10:17
楼主看上去是既讨厌政治课,也讨厌政治学,只喜欢宗教和特异功能。
我个人认为不谈政治的宗教一定层面上是不成立的。
楼主也不是讨厌政治,是讨厌某些政治。
小可拉好 发表于 2023-12-12 10:30
我个人认为不谈政治的宗教一定层面上是不成立的。
楼主也不是讨厌政治,是讨厌某些政治。
你的第一句应该问楼主。至于第二句,政治学也不等于政治。
许春梅
上学期间,没有接触任何宗教,也不懂宗教,还反感宗教。发表于 1 分钟前
楼主你真不一般,我不知道无锡情况是怎么样的,但我这儿气氛很浓。 本帖最后由 许春梅 于 2023-12-12 10:57 编辑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3-12-12 10:17
楼主看上去是既讨厌政治课,也讨厌政治学,只喜欢宗教和特异功能。
我不迷信宗教,也不迷信特异功能。特异功能对我的作用是引发了解宗教、认识宗教的好奇心。我原本对宗教的反感不亚于各位。因为从小到大,我们受的教育是宗教是迷信、是精神鸦片、是统治阶级用来愚弄老百姓的。我谈特异功能绝不是教人追求和迷信,只是告诉你,你们可能没有真正了解事实。用我常说的一句话归纳要点:
只有了解了凡夫与(特异)凡夫之间的巨大差别,才能相信圣人的存在。
奥运体育冠军与常人能力的差别不难理解。中间有亚运冠军、全国冠军、省级冠军、市县级冠军、社区冠军、专业运动员成绩等逐次认识,但特异功能者与普通人之间没有中间层次可理解。
其实不尽然,楼主你的资料是1982年生,那会直到2015年左右,中国对于宗教的态度远比现在友好,除了方舟子什么的。 什么都可以谈到政治,连物理数学都可以扯上政治。所以不存在“不谈政治的某某学科”的概念。
但也不是说非谈政治不可。文学可以不谈政治,历史也可以不谈政治。
更多的时候,是政治找上文学,历史,乃至物理数学,而不是相反。
宗教信仰从本质上说是很个人的东西。更多的时候,也是政治找上宗教。 许春梅
我真没有骗你。寺庙里有人问我:你信菩萨,你得了什么病?她们觉得年轻人不该信。发表于 2
你们那不一般,我这儿大概不可能有这种事。 本帖最后由 许春梅 于 2023-12-12 11:40 编辑
李连杰受的教育也是国内的,可是现在却是虔诚的佛教徒。这可能和其早年遭遇干妈赵群学有关。赵是没文化的农村妇女,是个神奇的巫医。她测事、治病都非常了得。
了解特异功能,并求证真伪,是现代人认识宗教的一个主要途径。真的东西实际上非常稀有。看到假的不能以偏概全说全是假的、骗人的。佛世时就已经有假的了。
小可拉好
政治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社会的人能脱离吗?不能,有人适应,有人抵抗,有人沉默,有人讨厌,有人讽刺。发表于 4 分钟前
==========
还少了几种人。比如有人唱赞歌,有人心里清楚,嘴巴里唱赞歌,等等 有些世界名著也没必要完整读完。 这个问题倒是很复杂。书既然落入到”实用“的地步,那必然会产生楼主所谓的”烦扰作用“,一用便落在实处,便有所凭依,有所附着,引申出来便是执念。更别说把”聊天“娱乐“亦称为书之“用”,那书连自娱自乐都算的上是“烦扰”了。那问题关键在于,书仅仅用来“用”的吗?如果是的话,那所用东西都可以用“用”来阐释了。似乎不免落入俗套。
价值其实大多是一种主观判断。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