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ngqi 发表于 2023-10-22 11:12:39

不懂诗?没关系。一个小理论和一个小例子让你秒懂

本帖最后由 gongqi 于 2023-10-22 11:18 编辑

小例子是臧克家的这首小诗:

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
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
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
臧克家并不是我喜欢的诗人,我一直觉得臧克家的诗因为追求某种低层次的哲学而不太文学。但是从坛友的帖子里读到这几句诗,却发现它很文学,起码比他最出名的那首《有的人》强多了。看来我是被《有的人》和他解放后的表现误导了。臧克家早期的一些诗还是很文学的。

文学和哲学的区别之一是:哲学想弄明白世界,文学和明白不明白没关系。比如本诗,“幻光”只是一个意象。我对那个时代的意象不太熟悉,但我也没必要弄明白那个意象,因为那就成哲学分析了。“苦海”也是一个意象,读者也没必要弄清楚这个意象在臧克家诗里和臧克家那个时代的确切意思。从文学的角度看,“幻光”和“苦海”之间的张力以及这个张力的美学才是有文学价值的东西。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思想,也不是文学要关心的事儿。

这里说到了“张力”。没错,“张力”是一套诗学的小理论,发明人一般认为是一个叫Tate的批评家,大致属于“新批评”的范畴。

一个理论,哪怕是一个小理论,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的。比如它涉及很多诗的element,每个element都可以分析其张力,所以别说一两句,一两百句都讲不清楚。

下面我试图尽量讲得简单一点,同时又尽量讲清楚。

“张力”或tension,是两个东西之间的一种关系或状态。意象之间的张力,就是两个或多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或状态。

具体到本诗,“幻光”和“苦海”,它们的关系首先是不同甚至对立。但如果它们之间的状态也这么简单,那就不是诗了,或者诗味很淡了。

比如,如果我们可以去掉第二句,“幻光”和“苦海”就变成了简单的同一关系,这时候就只剩下拉力;如果去掉第一句,“幻光”和“苦海”就变成了简单的对立关系,这时候就只剩下推力。这首诗的妙处恰恰在于三句同时存在,拉力和推力同时存在,形成了所谓的“张力”。

讲到这儿,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就是对立统一吗?你可以这么说,但你这么说就不是文学了,而是哲学,而且是低俗的哲学,是那种中学老师讲的三俗的哲学。

文学并不是认定了二者的关系就结账走人。对于文学来说,首先二者的关系不需要认定,很多情况下甚至无法认定。文学要在意象的张力中体味这个张力。

举个低俗的例子,比如一首流行歌曲,比如《橄榄树》,你觉得好听,然后有人告诉它是多利亚调式,你是知道了《橄榄树》是多利亚调式就不再听了吗?当然不是。你会继续欣赏,而且可能会更好更深入地欣赏。

所以,知道了“幻光”和“苦海”之间的张力,这不是欣赏这首小诗的终点,而是起点。

所以,用“张力”这个小理论可以秒懂这首“小诗”。

但是,秒懂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就像你秒懂《橄榄树》之后,也不是就完了,而是像周润发在广告里说的:才上路。

有些事,包括艺术,懂可能只需要一秒,但体味可能需要一生。



又及:张力虽然是新批评的理论,可以解释20世纪的文学,但它同样适用于古代文学。如果哪位感兴趣,如果有时间,咱们也可以用这个理论解读一首中国古诗。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3-10-22 11:19:04

以前看死亡诗社,有个像数学公式一样分析诗的画面,虽然我查了是虚构的,而且原作也是持批评态度,但我看到的评论是其实这种分析很新奇。

gongqi 发表于 2023-10-22 11:31:58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3-10-22 11:19
以前看死亡诗社,有个像数学公式一样分析诗的画面,虽然我查了是虚构的,而且原作也是持批评态度,但我看到 ...

我看新电影少,所以查了之后,才知道《死亡诗社》是一部电影。


分析诗有各种方法各种理论,比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比如王国维的三境界。数学公式当然也是一个可选项。

但所有方法所有理论都是工具,好比筷子或刀叉,它们只是帮你吃美食,而美食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顺便说一下,查“死亡诗社”诗,还发现有“辱华”的说法,却又没人具体说。真像回到了文革时代,红卫兵小将动不动就说这个反革命那个反革命,就好比现在小粉红说这个辱华那个辱华。

X_ping 发表于 2023-10-23 08:45:22

一个小理论和一个小例子,就能够秒懂诗的应该是文学天才了吧。

weiwang66 发表于 2023-10-23 16:40:51

不懂文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懂诗?没关系。一个小理论和一个小例子让你秒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