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五线谱上的芙蓉女儿诔
本帖最后由 依荷听雨 于 2023-9-25 20:16 编辑宝玉用晴雯素日所喜欢的冰鲛縠为帛,恭恭敬敬用楷字写成,名曰《芙蓉女儿诔》,前序后歌。又备了四样晴雯所喜之物,百花蕊为香,冰鲛縠为帛,沁芳亭泉水,枫露茶一杯,在夜月下祭奠晴雯。命那小丫头捧至芙蓉花前。先行礼毕,将那诔文即挂于芙蓉枝上,乃泣涕念曰:“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
明线
这是一篇祭奠晴雯的祭文,脂批用了八个“奇”批注,唯一一个月份实写八月。[庚辰双行夹批:年便奇。][庚辰双行夹批:是八月。][庚辰双行夹批:日更奇。试思日何难于直说某某,今偏用如此说,则可知矣。][庚辰双行夹批:自谦得更奇。盖常以“浊”字许天下之男子,竟自谓,所谓“以责人之心责己”矣。][庚辰双行夹批:奇香。][庚辰双行夹批:奇帛。][庚辰双行夹批:奇奠。][庚辰双行夹批:奇名。][庚辰双行夹批:奇称。]整篇祭文确实如宝玉构思时那样:别致、诚敬、别开生面、风流奇异、洒泪泣血、一字一咽、一句一啼……祭文对晴雯极力的歌颂赞扬,将世间至纯至洁的精神,赋予晴雯一人身上,让四方仙神,及宇宙中至美至善之物,聚在一起为晴雯唱挽歌。集齐世上所有美好纯净之物,营造犹如仙境的仪式,一齐为晴雯行敬拜祭祀之礼,表达作者最诚敬的怀念、最美好的祝愿、最隆重的礼赞与最哀痛的祭奠。问题来了,这样的祭文到底在祭谁?再看本回目前的脂批[庚辰双行夹批:妙!“赤眉”“黄巾”两时之事,今合而为一,盖云一过是此等众类,非特历历指明某赤某黄。若云不合两用便呆矣。此书全是如此,为混人也。]这是明示“此等众类”。后来,黛玉和宝玉探讨祭文。宝玉道:“我又有了,这一改可妥当了。莫若说:‘茜纱窗下,我本无缘;[庚辰双行夹批:双关句,意妥极。]黄土垄中,卿何薄命。’”[庚辰双行夹批:如此我亦为妥极。但试问当面用“尔”“我”字样究竟不知是为谁之谶,一笑一叹。一篇诔文总因此二句而有,又当知虽晴雯而又实诔黛玉也。奇幻至此!若云必因晴雯诔,则呆之至矣。]黛玉听了,忡然变色,[庚辰双行夹批:慧心人可为一哭。观此句便知诔文实不为晴雯而作也。]脂批明示实诔黛玉,实不为晴雯而作。我倒不完全赞同此语,祭文中有特为晴雯所写的事,如:“指环玉冷,今倩谁温”,这句来自第八回,“宝玉听了,笑道:‘我忘了。你的手冷,我替你渥着。’说着便伸手携了晴雯的手”;还有第五十一回宝玉拉晴雯入被焐热事;“鼎炉之剩药犹存”,这句来自第五十一回,晴雯伤寒卧病胡庸医乱用虎狼药事;“镜分鸾别,愁开麝月之奁”,来自第二十回,宝玉为麝月篦头,为晴雯取笑一事;“楼空鳷鹊,徒悬七夕之针”、“拋残绣线,银笺彩缕谁裁?”来自第五十二回勇晴雯病补雀金裘事。这几个典故能证明祭文是从祭晴雯开始的,晴雯是“十二钗”薄命司图册展示的第一人,也是薄命司图册对应的大观园清净女儿夭亡的第一人。晴雯是这类人的代表,不过,晴雯屈为丫鬟,只是黛玉的分身。这可能是脂批的“实不为晴雯而作”的缘故。他认为黛玉才能代表这类人。这类人是哪些人呢?联想宝玉“次后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庚辰侧批:百转千回矣。]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使可解释这段悲伤。”那解读《芙蓉女儿诔》必须学宝玉那样“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诔晴雯,实诔黛玉;诔黛玉,实诔大观园的薄命女儿;诔大观园的薄命女儿,实诔芙蓉花神;诔芙蓉花神,实诔忠义之士的英魂;诔忠义之士的英魂,实诔华夏民族魂。
隐线
芙蓉花,又叫木芙蓉、三变花、拒霜花。它的花色,有白、有粉、有黄,犹如芙蓉出水,艳似菡萏展瓣,所以得名“芙蓉花”。“木芙蓉”,这是因为其本身就为木本植物,所以叫“木芙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三变花”的得名因由,是因为芙蓉开花时,其花一日三变,所以称为“三变花”。“拒霜花”则是因为芙蓉花晚秋时才开始开,晚秋之后,天气逐渐好冷,而此时开放的芙蓉花,自然要经历严寒降霜。但就算如此,芙蓉花开的仍然很美艳,所以取名为“拒霜花”。还有一些,由于其花瓣一半为银白色,一半为粉红色或紫色,所以称为“鸳鸯芙蓉”。
芙蓉花有一位保护神,他来自《山海经》,芙蓉神是《山海经》中的一位花神,掌管着芙蓉。他形象高大威严,身穿红衣,手持芙蓉扇。据说他是由舜命令天神创造的,以保护人间的芙蓉不被恶鬼侵扰。芙蓉神的形象常出现在古代文学、绘画中,被誉为“花中之威”。
可能《山海经》太遥远了,古人又陆续创造了自己的芙蓉花神,女花神是花蕊夫人。花蕊夫人,是五代十国人,为后蜀后主孟昶之妃,孟昶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的末代皇帝。孟昶即位后,十年无战争,国家歌舞升平,他便整日游乐嬉戏,沉迷物质享受,还极为好色,甚至曾经下诏,要将民间13岁以上、20岁以下的女子都掳进后宫,吓得百姓纷纷连夜把女儿嫁出去,史称“惊婚”。这位花蕊夫人能在美女如云的皇帝身边长久地受到宠爱,可见她必是一位绝代佳人,用这样一句诗来称赞她的颜值也毫不为过:“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意思是说,连鲜嫩娇艳的花朵也比不上她。当年诸葛亮为了筹集军费,设置了专门制作蜀锦蜀绣的机构,从此成都成为了名满华夏的“锦官城”。花蕊夫人非常喜爱这些织物,希望能让成都城如锦绣一般色彩缤纷。这可是真是个难题。不过,只要能博美人一笑,豪掷千金又怕什么?孟昶下令家家户户都要在房前屋后种满芙蓉花,待到秋日芙蓉盛开,香飘四溢,整座城市如锦缎般美丽。一夜,花蕊夫人为皇帝献舞一曲,曼妙的身姿伴着淋漓的水气,映衬着漫天璀璨的星光,良辰美景,佳人纤纤,引得孟昶诗兴大发,挥毫写下了香艳的词句:“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起来琼户启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后来北宋出兵攻蜀,后蜀不敌而降。孟昶被封秦国公,不久就离开了人世。他去世后,追封为楚王。花蕊夫人被掳后,赵匡胤久闻花蕊夫人才貌双全,要她殿前赋诗。大殿之上,这位亡国宠妃含泪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兵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赵匡胤因其美貌收其为妃子,但是花蕊夫人一直记挂着孟昶并且将其画像拿出来以寄托思念之情。后来赵匡胤知道后逼迫她交出画像,她宁死不从被赵匡胤盛怒之下杀死,鲜血染红芙蓉花。人们怜惜花蕊夫人对爱情的忠贞,就尊其为芙蓉花神。此后,芙蓉花又被视为是一种爱情花。
男花神是石曼卿。据欧阳修《六一诗话》记载:“曼卿卒后,其故人有见之者,云恍惚如梦中。言我今为鬼仙也,所主芙蓉城。欲呼故人往游,不得,愤然骑一素驴,去如飞。”后人于是尊石曼卿为芙蓉花神。正邪两赋人才代表人物中就有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芙蓉花神。石曼卿(992—1040),名延年,字曼卿,一字安仁,别号葆老子,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官至秘阁校理、太子中允。石曼卿才华横溢,名满天下,很多文人与之交好。著名诗人梅尧臣称赞他的诗:“星斗交垂光,昭昭不可挹。”南宋词人刘克庄评论其诗:“清拔有气骨。”。北宋大文豪欧阳修说:“石曼卿自少以诗酒豪放自得,其气貌伟然,诗格奇峭。又工于书,笔划遒劲,体兼颜柳,为世所珍。”石曼卿死后,欧阳修还专门作了《祭石曼卿文》,给予他很高的评价。石曼卿性格洒脱,豪放旷达,且不拘礼法,不慕名利。据北宋·彭乘《续墨客挥犀》记载:起初,石曼卿经过考试,进士及第。可这时偏偏有人告状,说有人考试作弊。朝廷于是下令复考。结果,一些人因复考不及格而落第,这中间居然也有石曼卿。得知消息,那些落第者都惊呆了,有的竟然嚎啕大哭起来。只有石曼卿一人非常镇静,他若无其事地脱下朝廷之前赐予的袍靴,交还给使者,然后穿着内衣、扎上幞头,与朋友谈笑欢饮,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事后,他还写下一首《下第偶成》诗:“年去年来来去忙,为他人作嫁衣裳。仰天大笑出门去,独对春风舞一场。”这是一首集句诗,其中的“为他人作嫁衣裳”正是甄士隐《好了歌注》的结句:“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据北宋·邢居实《拊掌录》记载,石曼卿诗酒称豪,风趣幽默,被人们视为李白再世。石曼卿在朝为官时,一天,出游报宁寺,马夫一时疏忽,他的坐骑受惊跃起,将石曼卿摔下马来。随从慌忙将他扶起。许多旁观者以为他肯定要发怒。不料他却指着马夫笑道:“亏得我是石学士,要是瓦学士,恐怕这回就要被摔得粉碎了。” 石曼卿一句轻松自嘲,既消除了自己的尴尬,也化解了马夫的恐惧。冤枉落第的石曼卿被朝廷授予了“三班借职”,即级别最低的官职。石曼卿又写了一首绝句诗:“无才且作三班借,请俸争如录事参。从此罢称乡贡进,直须走马东西南。”石曼卿巧妙地把科举、官名嵌在诗句中,对朝廷的荒唐做法给予讽刺、嘲笑,表达了他对于科举制度与官场仕进的蔑视。红楼有一首诗偈,云:“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雪芹和石曼卿一样以“无才”自诩,体现出他们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失落情怀。石曼卿是一个性情中人,进入官场之后,他秉性难移,仍然刚直不阿、不入俗流,他在仕途上的命运也因此变得跌宕坎坷、几起几落,饱受磨难。雪芹和石曼卿的心灵是相通的,《芙蓉女儿诔》哀悼的正是象石曼卿和花蕊夫人这样的情痴情种,逸士高人。
预线
诔晴雯,实诔黛玉。这是脂批明示,雪芹还是担心读者错过提示,直接请黛玉从芙蓉花中走出来,并和宝玉探讨祭文。黛玉建议“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改成:“茜纱窗下,公子多情。”红绡帐里与袭人关系近,与晴雯关系远。茜纱窗是黛玉的窗,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那次,贾母亲自让人给她糊上的霞影纱。宝玉不敢,说太冒犯了,黛玉却回:“我的窗就是你的窗。”宝玉说那改成“茜纱窗下,小姐多情,黄土垄中,丫鬟薄命。”“竟算是你诔他的倒妙。况且素日你又待他甚厚。”黛玉回答:“等我的紫娟死了,我再这样写也不迟。”经过两人的一番讨论,牵连和黛玉最亲密的紫娟。宝玉又改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这一句非常重要,“公子多情”变成了“我本无缘”。我们来看祭文中宝玉与黛玉有没有缘。
诔文中的“迄今凡十有六载。”[庚辰双行夹批:方十六岁而夭,亦可伤矣。]这个年龄不是晴雯的,十六岁应是黛玉的。作《姽婳词》时,众人介绍贾兰已经十三岁,贾环十五岁,贾宝玉最少十七岁。从林黛玉当日说自己已经十五岁到如今,真正十六岁的人是黛玉才对。晴雯、袭人和薛宝钗同岁,比贾宝玉大两岁,真正是十九岁。诔文中的“及闻槥棺被燹,惭违共穴之盟;石椁成灾,愧迨同灰之诮”,也句句说的都是黛玉和宝玉的事。宝玉早就认定了,只有黛玉才是自己的终生伴侣,即“共穴之盟”;他曾经和紫鹃说过,“我只告诉你一句打趸的话,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即“同灰之诮”。“孰料鸠鸩恶其高,鹰鸷翻遭罦罬;薋葹妒其臭,茝兰竟被芟鉏”,这两句都是化用了《离骚》中的句子,“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轻”,雪芹用“鸠鸩”和“薋葹”,来比喻那些一心要陷害黛玉的人。“箝诐奴之口,讨岂从宽?剖悍妇之心,忿犹未释”,很显然,“诐奴”和“悍妇”,就是陷害黛玉的人,所以,宝玉才对她们如此痛恨。那么,究竟谁才是宝玉笔下的“诐奴”和“悍妇”?“诐奴”应是袭人,她诋毁黛玉很多次;宝玉原来的大丫鬟有:麝月、檀云,绮霰、茜雪,秋纹、紫绡、媚人。袭人和晴雯是贾母后来给宝玉的,袭人到宝玉身边后,留在宝玉身边都是听她话的丫鬟了。至于“悍妇”,是王夫人。晴雯的死,是王夫人的凶悍造成的。就算是晴雯死了,王夫人还不肯放过她,还要诬陷她得了女儿痨,命令多浑虫和多姑娘立刻把晴雯焚化。晴雯的死是黛玉之死的预演,紫鹃也曾经说过,“若是没了老太太,姑娘也只能任人欺负罢了”,贾府中,谁是欺负黛玉的人?是王夫人。黛玉之死,从《芙蓉女儿诔》的这一句“诐奴”和“悍妇”,露出了真相,一个袭人,一个王夫人,都是陷害黛玉的元凶。对于袭人,宝玉可以撵出去了事,但对于王夫人呢,宝玉会选择悬崖撒手,兑现为黛玉做和尚的诺言。
宝玉和黛玉是有缘,那“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说的就不是黛玉了。谁与宝玉无缘,宝玉又为他们哀悼呢?如果从红楼中找,那应该是“画梁春尽落香尘”的秦可卿、“含耻辱情烈死”的金钏儿、“玉山倾倒难再扶”的尤三姐……如果从石头记隐线上的人才找,那正邪两赋的代表人都是,还有岳飞、子思、王夫之、山涛、王实甫、李煜、苏轼、庾信、诸葛亮、马援、周颙、韩信、杨广、王献之、王昭君、杨玉环、小红、杜丽娘……
第七十八回 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这回目的文字,如果读者悟到了,那得到的是“延年神验万全丹”。曾国藩悟到了,给自己书斋取名求缺斋,希望后人不从军不从政不做大官。曾国藩在书信中对给曾纪鸿所说:“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做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与其去寻找那条虚无缥缈、行踪不定的道路,还不如踏踏实实,从自身做起,读好书,修身养性,成为令人敬仰的君子。只要后世子孙,一个个都能有君子的品行,又有满腹经纶,就不怕曾氏家族会没落。曾国藩的后人恪遵先祖遗言,慎独敬事,仁爱勤勉,二百多年未出一个败家子,实现了曾国藩“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本回目用姽婳词和芙蓉诔为隐线和暗线上的故事做终结,示意《石头记》和《情僧录》在此回终结。按雪芹最先的构思,《红楼梦》回目应有一百零八回,后来合并五个主题为一本书,《红楼梦》被删减整合为八十一回。《风月宝鉴》在第八十回以宝玉求妒病方子终结。《金陵十二钗》和《红楼梦》在第八十一回,以甄士隐接引香菱,在宝玉对景悼颦儿时引他入梦,了解事实真相后,宝玉和柳湘莲一样,悬崖撒手。柳湘莲出家是宝玉出家的预演。生性刚烈的尤三姐,用柳湘莲给她作为定礼的家传宝剑,拔剑自刎,以证真情与清白。柳湘莲才知自己误解了三姐,悔不当初。原文:“湘莲反不动身,泣道:“我并不知是这等刚烈贤妻,可敬,可敬。”湘莲反扶尸大哭一场。等买了棺木,眼见入殓,又俯棺大哭一场,方告辞而去。”柳湘莲听了,不觉冷然如寒冰侵骨,掣出那股雄剑,将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便随那道士,不知往那里去了。”书中其他人物结局,会和书中开头那样,以冷子兴和贾雨村茶楼闲话交代,宝玉证前缘、警幻揭情榜,双真度石头做终结。回目可能是《十二钗销号太虚境 二仙师归结红楼梦》。
本帖最后由 依荷听雨 于 2023-9-25 23:18 编辑
暗线
江阴,别名芙蓉城,又简称蓉城。这个名字充满诗情画意。江阴称为芙蓉城,按旧志记载,实源出于苏轼《芙蓉城并序》诗所叙王迥遇芙蓉仙子的故事,它联结着一段文坛佳话。东坡在此诗的小序中写道:“世传王迥字子高,与仙人周瑶英游芙蓉城。元丰元年三月,余始识子高,问之信然,乃作此诗,极其情而归之,正亦变风止乎礼义之意也。”后来,江阴百姓像花蕊夫人一样用鲜血染红了芙蓉花。时间是1644年,大明亡国,1645年,清军南下,明清双方于扬州集结数十万大军,展开战略决战,最终史可法战败,至此南方门户大开,清军直入江南地区。清军所到之处,各地无不望风而降,大势不可违,江阴,也降了。清廷新任命的江阴知县方亨走马上任,不几日,他便召集士绅,宣布清廷“剃发令”。江阴士民代表们当场回绝,方亨曰:“此乃大清律法,不可违”,说罢拂袖而去。双方就剃发一事僵持不下,此时清军在扬州、嘉定等地暴行的消息也不断传来,进一步激化了矛盾。六月一日当日,诸生(即秀才)们,在官学明伦堂共同起誓:“头可断,发不可剃”。这句话,实在太著名了,明清史料中随处可见,直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引用,以示坚定不屈之意志。此时常州府也发来公文,其中有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抄公文的书吏,惯是官场油滑之辈,见到此句,也是愤怒掷笔于地,大怒,“死则死矣,吾辈绝不剃发!”。知县方亨见士民反抗情绪日益增加,当晚密报常州府,请常州府派兵“多杀树威”,哪知这封信被江阴士民们给截住了,打开一看,这还了得,众人立刻推举江阴典史陈明遇(记住这个英雄的名字)为首领,直入县衙逮捕清廷所派县令方亨,不久之后将其处决,又打开武库,分发武器给乡民,以“大明中兴”为号,正式竖起抗清大旗,号召江南士民反抗清廷统治。江阴此举,意义极其重大,如果江阴抗清成功,那烽火立刻会燃遍江南大地,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如果本已降清的江南半壁皆反,那清廷必将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那历史的走向会怎样,还真不好说。明虽亡,官亦降,但民不降!清军常州府收到江阴反了的消息,便派了三百兵去平叛,很快全军覆没,接着江阴士民又陆续击败后来的几股清兵,起义力量进一步壮大。清廷见江阴此事无法善了,于六月二十一日,命降将刘良佐,进逼江阴,率大军围城。江阴士民自此开始艰苦的守城战,清军不断攻城,却不得寸进,每日里清军箭如雨下,江阴士民便顶着锅盖拾拣箭支,再射出予以反击,作战条件极为艰苦和困难。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万众一心之下,江阴城奇迹般的守住了。即使守城已是如此艰难,江阴城中还暗藏着想要投降清廷的反骨仔,江阴守备顾元泌便是包藏祸心之人。此人与清军暗中联络,想要卖掉城中十万军民,换取荣华富贵。很快,叛徒就露出了马脚,乡民们从他家搜出一份与清军暗通款曲的信,铁证如山,没什么好说的,直接镇压了事。城中领导者陈明遇深感江阴城所面临的严峻局面,又感自身才干不足,便派人去城外邀请前任典史阎应元前来主持大局。“自古英雄出草莽,高手永远在民间”,这江阴城的前后两任典史,可不是一般的典史,而是名垂青史、傲视群伦的真英雄。阎应元面对陈明遇的邀请,深知此去便是九死一生,但我中华志士,自商周以来,向来便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不屈斗志和精神!汉有苏武北海牧羊,以存大汉气节;唐有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后来更有北宋宗泽三呼渡河而亡,南宋崖山陆秀夫负帝跳海;即使到了今春,举国抗疫之时,还有钟南山动车夜奔入武汉,还有陈薇院士疫苗亲试第一针。中华民族,从不缺英雄人物,当我们的民族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就会义无反顾地站出来,阎应元和陈明遇,便是这天地间的秉正气之人。阎应元抛却生死,入城之后,迅速整编了起义民军,城中无数人主动破家出财以资军需,城中军民可谓同仇敌忾。据史料载,阎公相貌堂堂,“躯干丰硕,双眉卓竖,目细而长曲,面赤有须,颇有云长再生之感,清兵望见,以为天神”,这一段我觉得就是按关羽相貌来描绘的,可见他在江南人民心中的崇高威望。阎应元令行有度,纪律严明,并针对江阴形势,重新调整制定了守城策略,武举人王公略守东门,汪把总守南门,陈明遇守西门,他自己守清军主攻方向北门。各位看看这个配置,真是羞煞大明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也。七月十一日,清军发起总攻,八旗和汉军附城而上,阎应元组织城中士民,包括江南各地父老增援来的男女老少共计十余万人应敌。双方在江阴城头展开残酷的白刃战。一个极其魁梧的八旗牛录佐领,身披三层重甲、身怀六刀(腰上两把、背上两把,手上两把)跳上城头,刀枪不入,众不能敌。此危急时刻,一名姓汤的童子奋不顾身冲上去,持枪对准敌人没有铁甲保护的咽喉刺进,结果了此人,竹匠姚迩割下敌人的头,把尸体拖下城去。各位,这就是江阴血战的真相,参加战斗的,俱为百姓,连儿童都上了战场肉搏。清军连攻多日无功,便起了劝降的心思。刘良佐派人进城去谈判,阎应元假意同意,并表示要派人去送“降礼”。很快,一队老人家押送“降礼”出了城,至清军营寨后,所有人立刻点燃“降礼”中的巨量火药,与清兵同归于尽,清军营帐被炸死炸伤两千余人。史料上讲的都比较简略,各位请注意一个细节,送礼的都是老人,这哪里是送礼队伍,这根本就是一支抱定必死之心的敢死队。刘良佐没有办法,亲到城下劝降,许以高官厚禄,阎应元大怒对曰:有降将军,无降典史!真英雄也!刘良佐对江阴久攻不下。清军南征统帅多铎,下令贝勒博洛率二十万清兵增援。博洛到城下后,老样子,派前明降将黄蜚、吴之葵到城下劝降,阎应元怒斥:大臣被缚,当速就死,何必聒噪!博洛大怒,迅即命令大军发起总攻。双方从七月二十日一直鏖战到二十七日,连续大战了整整一周,清军还是没攻下江阴。江阴血战连绵,消息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江南大地沸腾了。各地汉家儿女的增援如雪花一般源源不断流向江阴,阎应元、陈明遇等人,此时已是江南抗清大业之领袖,是江南人民不屈于清廷的精神图腾。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头可断,发不可剃”,这句名言此时已是传遍各地,江南各府抗清斗争此起彼伏,连绵不绝。清军二十四万人将江阴围的铁桶一般,而各地赶来增援的军事力量,被占据巨大兵力优势的清军一一击溃,江阴,成了一座孤城。
时间到了八月份,江阴连番大战,伤亡惨重,又遭围城,城内储备粮食日益减少,有断粮之危,阎应元只能下令军民两日才能领一次米,以节约粮食。城中士人,乃仿作楚歌,激励士气。城中军民一边饮酒一边合唱,史料有云“时天无纤翳,皓月当空,清露薄野,剑戟无声,黄弩、师鼓、胡琴于西城之敌楼”,歌声悲壮,响彻云霄,直抵苍穹。当这楚歌响起之时,江阴阖城上下,上至八十耄耋,下至待哺婴孩,十余万人,皆已存赴死之心!八月二十一日,清军调集两百余门大炮,猛轰江阴城东北角,弹如雨下,有炮弹直透十三重门,入地数尺,城头情势危如累卵。在炮火掩护下,清军武装泅渡护城河,蚁附而上,江阴在坚守八十一天后,终于失陷......写到此处,作者君愤然起身,掷手机于沙发,以手抚胸,端是生了好一会闷气。江阴城破,阎应元正在东城楼上,见状悲愤交加、不能自已,愤然提笔,乃成绝命诗一首,永载于昭昭青史之上。八十日带发效忠,(指江阴士民拒不剃发,血战八十日,发留于头,国存于心)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奏闻自太祖以来大明所有的汉家英雄们)十万人同心死义,(十万人同生共死)留大明三百里江山。(只为留下国家最后的一县之地,三百里江山)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举国腥膻之际,唯有江阴,十万人同心死义,江山只剩三百里,但这土地,永属汉家儿女!这一日,天下暴雨,天公亦泪尽矣。阎应元写下绝命诗,即率千人与清军殊死一战,奈何兵力相距太大,义军死伤殆尽。见事不可为,阎应元拔出短刀,环顾四周众人,曰:“为吾谢百姓,吾报国事毕矣!”,刀刺胸血出,投湖自尽。义军急忙将他捞出,清军赶来,将他绑住,送往博洛和刘良佐所处。阎应元拼死不肯下跪,清军用枪刺入他小腿,血流如注,应元不支,虽半跪仍大骂,博洛无法,便把他关到一处庵寺中。当夜,阎应元大呼一夜“速杀我”,次日清晨遇害。清军攻入城中后,陈明遇全家男女大小共计四十三口在县衙举火自焚,陈明遇手持钢刀与清兵血战到底,身负重创,死时,犹手握钢刀,倚墙而立,屹立不倒!江阴训导冯厚敦,自尽殉节于明伦堂,妻投井而死;举人戚勋、秀才许用,皆举家自焚,誓不投降。秀才许王家,被清军擒获,有人劝他:“君故明一诸生,未食天碌,何以身殉?”,许王家答到:“君臣之义,岂论仕与不仕?”,遂遇害。笪姓书生,被清军抓获之后,行刑前叹曰:“吾小人也,今得士大夫之烈,尽忠而死,死之犹生也”,言罢慨然赴死。清军攻破江阴后,开始屠城。阖城上下,男子力战到底,女子皆投河自尽,无反抗能力的,也坦然就义,江阴百姓,无一人顺从,拒不投降。死则死也,虽死犹生!两日后,江阴十余万军民,仅剩五十三人......
江阴抗清事迹,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大河上下,江阴士民虽然最终失败了,却是虽败犹荣。再看这篇“芙蓉女儿诔”,正确说法该是“芙蓉儿女泪”,脂砚雪芹等人,祭的何止是晴雯与黛玉,他们要祭的,正是江阴城中不屈死节的十万英魂!从晴雯之死到宝黛论诔,如此宏大的情节架构,岂是单为书中人物而设,轻了,太轻了,即使林黛玉,也担不起作者们如此设计。晴雯孤独地在房间内日益病重,正是影射江阴孤城越来越艰难的处境;她所喝下的红涩之物,正是江阴儿女们流尽的鲜血;贾政口中、宝玉兄弟笔下,那“一死报君王”的林四娘,正是阎应元、陈明遇等英烈之写照;1600余字的长篇巨作“芙蓉女儿诔”,诔的更是江阴十万不屈的军民。从现代史观来看,明末改朝换代,百姓是苦难的,但那已是过去式,历史就是历史,无法改变。但以史为镜,我们才能知道,多难兴邦,玉汝于成,国家之发展,民族之崛起,绝非一朝一夕。
暗线文字来源:随狂风去《英魂永存,解密姽婳词与芙蓉女儿诔下篇》
https://zhuanlan.zhihu.com/p/256463079?from=timeline
“五十三是雪芹在书中反复提示的数字。雪芹在数字上留有密码,脂批用了八个“奇”批注,唯一一个月份实写八月。这个八月应该有深意,再细读诔文,又发现一个八月,“仅五年八月有畸。”《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七》熊廷弼传:“帝怒,遂以五年八月弃市,传首九边。”“五年八月”:是熊廷弼被斩首弃市的时间,是天启五年八月。这种与史书明确的细节吻合,可作为晴雯的一个代表的人物,一代名将熊廷弼。熊廷弼被“弃市”,就是死后不许家属收尸归葬,要曝尸以儆人。崇祯元年,工部主事徐尔一讼廷弼冤:“廷弼以失陷封疆,至传首陈尸,籍产追赃”,论其“罪无足据,劳有足矜”,“其才既笼盖一时,其气又凌厉一世,揭辩纷纷,致撄众怒,共起杀机,是则所由必杀其躯之道耳”,“乞赐昭雪”。结果是,崇祯“不从”。崇祯二年五月,大学士韩爌等言:“廷弼遗骸至今不得归葬,从来国法所未有。今其子疏请归葬,臣等拟票许之。盖国典皇仁,并行不悖,理合如此”,“身死尚悬坐赃十七万,辱及妻孥,长子兆珪迫极自刎。斯则廷弼死未心服,海内忠臣义士亦多愤惋窃叹者。特以封疆二字,噤不敢讼陈皇上之前”,“今纵不敢深言,而传首已逾三年,收葬原无禁例,圣明必当垂仁”。这才“诏许其子持首归葬”。这已是熊廷弼“弃市”四年之后。
本帖最后由 依荷听雨 于 2023-9-25 22:59 编辑
主线
“奈今人全惑于功名二字,尚古之风一洗皆尽,恐不合时宜,于功名有碍之故。我又不希罕那功名,不为世人观阅称赞,何必不远师楚人之《大言》、《招魂》、《离骚》、《九辩》、《枯树》、《问难》、《秋水》、《大人先生传》等法,或杂参单句,或偶成短联,或用实典,或设譬寓,随意所之,信笔而去,喜则以文为戏,悲则以言志痛,辞达意尽为止,何必若世俗之拘拘于方寸之间哉。”
解读《芙蓉女儿诔》,先要了解雪芹的远师楚人之意。楚国的士多才高、能强业勋,在文献中多有记载。春秋时期“楚材实多”、“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己是天下皆知的事实。孔子游楚、所遇长沮、桀溺、荷某丈人、接舆等“辟世之士”。无不有过人之才。范蠡本为楚国狂士。与楚人文种佐越王雪耻灭吴,号令中国,成为春秋小霸。老莱子、黄缭等楚国隐士,生活不忧冻饿,专注于天人之道。“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索自然所以何本何化、社会人生之理,从而在楚地兴起了久盛不衰的道家哲学思潮。隐士老聘,正是在这一思潮的推动下创立了道家学说。生睛楚或寓居楚的学士文子、环渊、彭蒙、庄周等,发挥道家学说而别立学派,促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而的形成,并使道家黄老学说风靡战国之世而成为战国后期思想文化的主导。楚士许行“神农之言”,创立农家学说。隐士鬼谷子、庄子及晚年居楚的学士荀子等,在楚地授徒著书。楚国因此成为教育发达、学术昌兴、人才高度集中和大量产生之地。从鬼谷子学的苏秦、张仪和从荀子学的韩非、李斯都是历史上的风石人物。庄子,荀子的著作。则是体现了战国思想文化成就的诸子书中杰作。楚士在战国后期大量事秦,甘茂、李斯等乃佐秦王奋力东进而最终吞并六国、一统天下。楚国虽然是济济多士,但在战国中期,权臣贵戚把持朝政.结党营私、妒贤嫉能、阻塞了楚士的仕进之途,楚国政治也溷浊黑暗,以至于在秦人进逼下兵挫地削。国势山极盛而顿转衰,.最终为秦灭亡。然,楚国庞大的士阶层旱己成为巨大的社会力量,其中更是多有明于道而以天下为己任的弘毅之士。
《大言》是宋玉的“谲谏”,孔颖达疏谓“大言,谓立大事之言。”《大言赋》表面上夸饰勇武巨人,但所述却是关系国家存亡的时政战争大事,如果说,屈原的《国殇》是实写楚国战事的危急,那么,《大言赋》就是以“大言”的高声呼唤重磅发声(此“大言”古义,《尚书·盘庚》:“丕乃敢大言汝有积德。”),借助虚幻的夸饰想象(此“大言”义二)表达对挽救战事国事(此“大言”义三)危局的期待。宋玉以“大言”名篇,实在有一石三鸟之妙。《芙蓉诔》以关系人类社会发展存亡和未来理想的女性命运和美的命运为大事,而又以巧妙用典(如“闺帏恨比长沙”“巾帼惨于羽野”)关合时政批判,内容极其深刻丰富。(曹雪芹为何看重《大言赋》——《芙蓉女儿诔》研读札记 作者: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刘上生)
《招魂》和《离骚》是屈原所作。《招魂》是一曲生命自由的欢歌。《离骚》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描述诗人与楚国旧贵族之间的矛盾,即理想与现实的对立;二是描述了诗人心灵的痛苦和纠结、进取和退隐的矛盾。《九辩》主要抒写的是“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感慨。它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实的黑暗有所反映,并表达了诗人“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处穷而守高”的志尚。《枯树》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庾信羁留北方时抒写对故乡的思念并感伤自己身世的作品,全篇荡气回肠,亡国之痛、乡关之思、羁旅之恨和人事维艰、人生多难的情怀尽在其中,劲健苍凉,忧深愤激。《问难》应是屈原的《天问》。《天问》屈原是向老天爷问问题,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对楚国无比忠诚的他却被楚王疏远、被群小诽谤,内心充满了愤怒。同时,他心中也是充满了疑问,为什么我忠诚不被信任?为什么我正直却被迫害?为什么那些小人顺风顺水洋洋得意?这一问便一发不可收拾,一个个问题像奔流赴海的黄河连绵不绝,凭这汹涌的气势。《天问》提供了很多生动的史料,它不只是书写历史,还有对历史兴亡的慨叹,对宇宙规律的思考。全篇近两千字,每四字为一句,罗列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所问都是上古传说中不甚可解的怪事、大事,“天地万象之理,存亡兴废之端,贤凶善恶之报,神奇鬼怪之说”,他似乎是要求得一个解答,找出一个因果。《秋水》是用“相对论”,即《易经》的“阴阳变化”的思想观点,来阐述人类认知局限的具体、真实的状况。人的存在状态:具有“认知局限”问题;世界的存在状态:人无法全面认知到;人该如何正确对待人的生命价值。《大人先生传》是三国魏文学家阮籍的作品。这篇文章对当时司马氏的统治,尤其是虚伪的礼法制度,作了激烈的斥责和辛辣的嘲讽。
浪说红楼:芙蓉女儿诔辨旨(节选)《曹娥碑》碑文作者是邯郸淳,汉末魏晋时代著名的文学家,善作讥讽世俗、针砭时弊的文章。《笑林广记》故事集锦,即为邯郸淳编著。汉末至魏晋前期,随着刘汉王朝的衰落与灭亡,中国学人开始强烈质疑儒家学说。表现在文学领域,他们开创了以写实、申志、气象著称的创作新风。是为建安风骨。建安文学,改变了魏晋时代前期中国文化人的精神境界,启动了儒家治下文化改革之先河,促进了中华文明的融合与进步。其意其旨,是之后隋唐宋明时代文化变革的动力,影响极其深远;建安文学,从思想领域,已经触及封建制度的核心问题。是为魏晋风流。此后各朝,每当历史的关键时期、在社会文化变革领域,参与各领域改革的文化精英们无不怀念建安风骨;名为复古,实为革新。但很可惜,因中儒毒太深,中国文明一直在轮回中迂回曲折、悲壮艰难地前行。邯郸淳,建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他写曹娥碑碑文之时,尚在东汉桓帝元嘉年代。纵有志向才情,又如何敢于明确挑战儒家忠孝节烈的核心价值观?表面上,他先把曹娥描绘成《诗经》中那样热爱生活、向往爱情的美丽佳人;后又把曹娥与《列女传》中各类以死殉夫的节烈女子类比。尤其文尾评议之时,邯郸淳巧妙地指出中国社会儒家治下频发的“生贱死贵”这一奇葩现象,从而引发人们对生命价值、对节烈意义产生强烈质疑。故而,被当时文豪蔡邕,暗赞为绝妙好辞。邯郸淳,不愧为勇猛机智的江浙才子。碑文的意旨,尽管写得十分隐晦,但还是留下了多处向儒家传统孝义节烈价值观挑战的要命机关。下面略举两例:其一、宜其家室,在洽之阳。待礼未施,嗟伤慈父。彼苍伊何?无父熟怙。邯郸淳在此设下两个疑问机关:一,如果以常理而论,曹娥即便死了父亲,应该还有母亲。既然还有母亲,怎会无依靠呢?即对《列女传》里大肆宣扬的母仪功德,产生质疑。二,既然已到婚龄,曹娥还可以嫁个好丈夫;过着如《诗经》中歌颂的那样甜蜜的幸福生活。那么,她死了父亲,怎么还会没了依靠呢?除非她的母亲已死;或她对爱情、对婚姻、对生活已彻底绝望。如此以来,邯郸淳即暗对皇帝儒教治下“节烈殉葬婚姻”的垃圾价值观,展开质疑并进行批判。通俗地讲:已到婚龄的曹娥,宁愿投江去陪伴父亲的尸身“尽孝”,也不情愿结婚去过那没有爱情的生活。特注:曹娥投江尽孝,显然是虚幻之辞。惊叹:这得多大的仇恨啊!此即曹娥碑暗隐的寓意。事实正是如此。就碑文所引《列女传》中编撰、宣扬的那些惨不忍睹的殉夫节烈故事看,哪里还有什么爱情与幸福可言?而是从根本上只把妻子当成一件陪葬品;根本就没把女人当人。那么,这些节烈故事对曹娥来说,与其活在世上遭遇如此的爱情婚姻,真的还不如投入江中随父亲同死算了。邯郸淳拐弯抹角在碑文中想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他向儒家宣扬的“以死殉节”的垃圾价值观,开了一炮。其二、生贱死贵,利之义门。这两句,是邯郸淳在碑文结尾升华议论时的高论。意思是说:儒家教导世人殉节的结果,使人活着的时候,痛苦卑贱;而死了之后,仿佛才显得高贵起来。儒家圣贤,之所以教人孝义节烈的缘故,这其中的机关,原来是获取利益的一条途径。教导活人自贱牺牲、赐予死人节烈名誉;是儒家赏罚准则的核心内容。儒家标榜的这种赏罚准则,自然涉及到生命价值、生活意义、以及生活中的利益问题。利之义门这句辞,向来有争议。北宋蔡卞重书之时颠倒过来,改为“义之利门”。但无论怎么更改,总是无法否定“孝义节烈”与某种利益之间的必然关系。那么,义利之间,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利益途径呢?邯郸淳只留下了疑问,他没有明说;他确实不能明说,当然也不敢明说。不单邯郸淳不敢明说;就连之后的蔡邕、杨修、曹操、王羲之、徐僧权、满骞、怀充、韩愈、宋高宗赵构等等,他们都没有明说。因为他们都是儒家治下在那条利益链享受利益的各类人物:要么是主子,要么是高级奴才仕大夫;要么是儒徒;比如作者邯郸淳自己,好歹还有他的一碗饭吃。魏晋之后各朝,在碑前题诗的文人如李白、贯休、苏东坡等等多如牛毛。他们或未看透本质问题、或看透了也不敢明言。而最多的还是那些哼哼唧唧、装腔作势的小清客之流,也只能在蔡邕的八字谜语里寻找一点“我真有才”的存在感,充当一个半拉子儒棍:自己到处认亲寻祖感恩、也教人认亲寻祖感恩而已。蔡邕,肯定看懂了曹娥碑。他在碑阴题下“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一方面,表达自己对邯郸淳的赞赏;另一方面,也点破邯郸淳写作碑文之时、谜语一样隐晦笔法,留给后世明白人反思。或者,还有指点迷津之功。曹雪芹,肯定也看懂了曹娥碑。他不但看懂邯郸淳,也看懂了蔡邕。可悲的是,在距曹娥碑时代的1800年之后,曹雪芹虽然看懂了却依然不能明讲。上帝赐给曹雪芹一双灵眼兼一颗慧心,他把自己塑造的几十个如同曹娥一样美丽女子的悲剧命运,全都归结于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晴雯诔文之中,为中华文明史上无数上了儒家节烈大当的冤魂叫屈鸣冤。通过《红楼梦》的大悲剧,曹雪芹把邯郸淳和蔡邕笔下的思想寓意——即节烈一旨的实质,总算委婉地表达出来。但还不够明确。鲁迅先生说:节烈这事极难极苦,不愿身受。不利自他,无益社会国家,于人生将来又毫无意义,现在已经失了存在的生命和价值。既然失了价值;节烈的女人岂非白苦一番?可以答他说:还有哀悼的价值。注:恐怕也只有哀悼的价值了。除去虚伪的脸谱。要除去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我们还要发愿: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曹雪芹写《红楼梦》,并不仅仅是在写一部小说;他在《红楼梦》里开设了一个祭坛,哀悼那些不幸中了儒家圈套的节烈之人。他总结了五千年文明史,也努力为中华文明的悲壮进程试图寻找一条新的出路,来超度那些因为节烈而勇敢牺牲的亡灵。王国维先生可能读懂了曹雪芹,但他依旧不能言明;他只隐晦地说,《红楼梦》旨在为人生痛苦寻求解脱之道。王国维说对了。
中华优秀儿女的人生,几乎都是苦悲的。他们心比天高,总想寻找契机、扭转乾坤;意图为中国民众开创一条幸福之路。但他们命比纸薄,一轮接一轮地失败,一次又一次地灭亡。他们中了儒家“生贱死贵”的无意识的圈套,陷进儒家“孝义节烈”的深坑无法自拨。他们自己都无法解脱,却还要为中国民众更加苦难的灵魂寻找一个解脱的窗口;那么,自己怎能有好的命运、又怎么实现自己美好的意图?
曹雪芹看透了中国这部所谓的文明史,但他不敢明说。他只好借一群美丽女子相似的悲剧命运开谈。他直到泪尽而逝也没有办法,生前只好写下一篇诔文,祭悼那些如芙蓉一般鲜美的生命的亡魂。
来源:唐都浪子《浪说红楼》之:正论晴雯https://www.jianshu.com/p/c70ce43c3655
等我把需要的资料信息找过来,发现没什么可说的了。唐都浪子总结得很好。司马迁道:“我梦想中的世界不可能实现了,历史只会一次又一次的反复重演,‘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轮回,究竟什么时候能停止呢?”杜牧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像司马迁和杜牧这样引人反思的句子有很多,错过这类句子的人也很多。雪芹大发慈悲,把这主题写成小说,让大多数人能看到能看懂然后思考。红楼开场就用“好了歌”点出“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后来又反复强调:雪芹写扬州,扬州城一直在建城、战毁、重建中循环往复;雪芹写末世,自秦至清的专制政权也和扬州城一样在崩溃、修复、崩溃中循环往复;雪芹写正邪两赋的人才,看他们探寻强国富民为百姓谋幸福之路,探寻、失败、探寻中循环往复;雪芹写血泪往事,历史在杀戮、掠夺、毁灭中循环往复;雪芹写王朝,一个朝代经历开元、仁治、守成、内斗、败家、亡国,而后循环往复。于是,他用大观园做葬花冢,他把自己塑造的几十个如同曹娥一样美丽女子的悲剧命运,全都归结于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晴雯诔文之中,为中华文明史上无数上了儒家节烈大当的冤魂叫屈鸣冤。他在《红楼梦》里开设了一个祭坛,哀悼那些不幸中了儒家圈套的节烈之人。他总结了五千年文明史,也努力为中华文明的悲壮进程试图寻找一条新的出路,来超度那些因为节烈而勇敢牺牲的亡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