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荷听雨 发表于 2023-8-27 16:04:08

红楼五线谱上的四月二十六日

本帖最后由 依荷听雨 于 2023-8-27 17:11 编辑

明线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饯花节是农历四月二十六;黛玉葬花在四月二十六日;宝钗扑蝶在四月二十六日;宝钗偷听嫁祸是四月二十六日;女儿酒令是四月二十六日;茜香姻缘是四月二十六日;元春端午节礼是四月二十六;遮天大王的圣诞是四月二十六日;黛玉在四月二十六日吟《葬花吟》,宝玉在四月二十六日吟《红豆曲》;红玉易主在四月二十六日;红玉回礼在四月二十六日;红玉回禀的“绕口令”在四月二十六日。雪芹把这么多重要的事情放在四月二十六日这一天,可见这个日子很重要,他到底要告诉读者什么呢?我来试着解读一下。
       饯花节是雪芹的原创节日,他把“花朝节”的习俗,把历史上的四月二十六日发生的血泪真相和芒种节融合在一起,取“芒种节”的谐音“亡种劫”“亡种节”,组成他的“饯花节”。“花朝节”是花神即位之日,“饯花节”则是花神退位之时;“花朝节”是花开之时,“饯花节”则是花落之日;“花朝节”的赏红是为了赏花、护花、贺花,“饯花”却是在念花、怜花、悲花。宝钗扑蝶和黛玉葬花是红楼中经典的场面,很唯美的。宝钗扑蝶是宝钗第一次露出少女的纯真美好的一面,让读者看到一个真实可爱的少女,不再是女夫子形象。黛玉葬花仍然是她原来的人设,对每一片落花都怜惜,都想好好安葬,让她们有好的归宿。“花朝节”是花开之时,也是黛玉的诞生之日,“饯花节”是花落之日,会是黛玉的仙逝之日吗?如果不是这样,那雪芹这样集花开花落于一时,集悲喜于一时,集聚散于一时,不是为引出“集生死于一时”吗?雪芹用《葬花吟》为华夏亡魂做祭文,那雪芹是不是用《红豆曲》在怀金悼玉?


          雪芹惯用诗词典故诉说,先去找诗词典故。“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出自王维的《相思》。相思豆典故:相传,古时有位男子出征,他的妻子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爱人,泣于树下。泪水流干了,再流出来的成了滴滴鲜红的血粒。这些血滴难以化解,于是凝结成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红豆,日复一日,春去秋来,大树的果实,伴着姑娘心中的思念,慢慢地变成了世界上最美的相思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出自南宋于石的《伊昔》:“伊昔西湖柳,清阴满画楼。午凉欺舞扇,晚雨系渔舟。春尽花无主,风寒叶自秋。六桥今在否,空惜旧时游。”于石的这首诗是写南宋灭亡后,诗人再游南宋都城临安之时,看到故国旧都风景依然,但却早已成为蒙元的天下。“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出自辛弃疾的《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清寒。”这首词是南宋抗金词人辛弃疾读《李广传》夜不能寐时写下的一首词,诗中赞颂了西汉名将李广北击匈奴、开疆护国的事迹。“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出自吕本中的《自曹南至阳翟追怀江上旧游呈叔弟》:“……家事不随王事了,新愁常接旧愁生……”吕本中是南宋抗金名臣,曾上书宋高宗陈述抗金复国大计,后来得罪了秦桧被罢官。“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玉粒”一词取自明末诗人吴伟业《题二禽图》:“旧朝虽去主人空,剪雨捎风自在中。却笑雪衣贪玉粒,羽毛憔悴闭雕笼。”莼菜的典故是“莼鲈之思”,晋灭东吴之后,张翰不愿在晋朝为官,便借口思念家乡的莼羹鲈鱼,弃官回家,后人常以“莼鲈之思”表示思乡归隐。“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出自杨达的《明妃怨》:“汉国明妃去不还,马驼弦管向阴山。匣中纵有菱花镜,羞对单于照旧颜。”“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行香子》:“……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这一句源自辛弃疾的一首词《菩萨蛮》:“……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一首红豆曲,是对扬州城破、史可法殉国的悼念,是对扬州十日八十万死难百姓的祭奠,也是在悼念死难的永历帝和南明朝。心疼华夏子民像王昭君那样含耻苟活于异族统治之下。心疼那些不愿屈节仕清又无法归隐民间而遁入空门的忠义之士,赞赏那些反抗异族的忠义之士,期待再出一位名将李广,将胡虏赶出关外。《葬花吟》有点长,就不把典故一一列出了。

隐线
    农历四月二十六是“五谷之王,神农大帝”的诞辰日。神农大帝即炎帝,号神农氏 ,与黄帝共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史书记载:“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种之;作陶治斤斧,为耒耜徂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与助,百果藏实”。谚语“有收冇收,但看四月二十六;落了三点黄毛雨,高山峻岭都有收”。在远古时代,炎帝是华夏农业文明的缔造者。由于他尝百草,发明了农耕技术,发明了医术,制定了历法等等。炎帝又尊称香祖神农,是中华香文化的始祖。《神农本草经》“香”的本义为五谷香气,而五谷的发现、耕种和烹制都是神农氏开创的,故而香之源起归功于神农;神农尝百草,分辨其可食、可药或有毒,认识到众多芳香草木对人的作用,由此才有了对香草采取和使用的各种习俗,神农开创了风香传统;神农伊耆氏创立蜡祭,以燔烧谷物香草等物的烟火香气来祀神,赋予了香气以精神的含义,故而神农开创了颂香传统;雅香传统是风香和颂香两大传统发展到后世逐渐交融的一种形态,并非独立发展于两大传统之外,故其根本仍在于神农。因此,上古三皇之一的神农,是香文化当之无愧的祖师。世界上有记录最早的用香文明,当属华夏,那么其中最早用的木香当属柏香。为表达其尊贵身份故命名古沉香,他贯穿于整个文明史,被尊为万香之祖。柏与松在一起,象征坚贞的洁操。松柏还象征坟墓,因古人墓地多植松柏而得名。红楼中以香草美人隐喻忠义之士,清洁女儿身隐喻品德和人格的高洁。以各种花影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不同遭遇的人群。以女儿写百花,又以花落写女儿夭风流,以花木来影射人的命运,以花木的凋零影射人的死亡。以鲜血影射落红……最后都归于“香”,这就是脂批说“葬花冢”,而雪芹在回目上用“埋香冢”的缘故。香代表华夏文明,黛玉身有奇香,是真正的香玉,与宝玉一起代表华夏,黛玉代表华夏文明,宝玉影射传国玉玺,代表华夏政权。

    宝玉影射传国玉玺,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中国历史正式进入中央集权的帝国时代,秦始皇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登基后专门为自己打造了一枚皇帝玉玺,这就是著名的“传国玉玺”。“四月二十六日”,”谐音“史曰:二十六”。雪芹把传国玉玺的诞生年份定为宝玉的生日。遮天大王的圣诞是四月二十六日,影射宝玉的生日。遮天大王影射宝玉时,遮天大王和“齐天大圣”可比肩,都是叛逆,都是对不合理不正常的制度和秩序的反抗。宝玉拒绝仕途经济,厌恶官场的“国贼禄蠹”,不追求功名利禄,厌恶八股取士的制度;他反感男尊女卑的等级观,怜香惜玉,对少女呵护备至,把她们视作天地精华和自己的精神信仰与情感寄托;他追求以精神契合为前提的自由恋爱,坚守对“木石前盟”的执着,拒绝“金玉姻缘”,和与之心心相印,从不说“混账话”的林黛玉私定终身;他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众生,被视作玩物的戏子蒋玉函和家道中落的柳湘莲都是他的朋友,他会和星星月亮,草木虫鱼交流;宝玉最具叛逆的是驳斥“文死谏武死战”的言论,他说“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并不知大义!”“文死谏武死战”皆非正死,细读《论语》,发现孔子和宝玉的思路是完全一样的,他们都不赞成所谓的“文死谏武死战”,譬如《论语》泰伯篇十三:“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孔子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保存实力,静待时变,而不是随随便便就把自己的小命给交代了。由此看来,宝玉是深得儒家思想的精髓,并不是离经叛道,他反抗的是后世自己杜撰出来,歪解儒家的所谓道,如“文死谏武死战”。每个人对忠义理解不一样,就会做出不同选择。

    遮天大王又影射李自成和起义军。1630年高迎祥、王嘉胤、王自用等三十六营农民起义军会合,共推高迎祥为“闯王”,李自成、张献忠等也来与会,起义军达到二十万人。1635年崇祯八年各路起义军七十二营汇聚荥阳,气势“遮天”。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进入北京,推翻北京明朝,这天是北京明朝的忌日。1644年4月22日,这一天在山海关的吴三桂请清军入关。四月二十六日,李自成在与清军的对决中,大顺军兵败山海关,李自成退回北京。四月二十九日,退回北京的李自成匆忙举行登基大典,并将吴三桂一家斩首祭器,次日便离开北京,向西边而去,五月初二,清军在摄政王多尔衮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进入北京城。在一切准备妥当后,多尔衮迎请大清顺治皇帝入京,在紫禁城为其举行了登基大典。

    四月二十六日影射苏轼。乌台诗案是北宋最大规模的文字狱,“乌台诗案”中苏轼被诬陷涉嫌谋反,当时,苏轼以为自己会被处死,曾一度想投水自尽。后来,苏轼终免一死。苏轼十二月二十九日出狱,囚于狱中达一百三十天。宋哲宗元佑三年四月二十六日,太皇太后召见苏轼,谕以先皇(神宗)惜才之意,不幸先皇早逝,未及起用苏轼,苏轼感泣失声,太皇太后与哲宗也一同流泪。召见后,太皇太后命人以金莲烛送苏轼归院。苏轼才知道自己是因神宗皇帝遗愿和他赞叹“奇才”才逃过一劫。元祐六年,苏轼以龙图阁学士改知颍州。次年,受召还朝,以兵部尚书兼侍读,领皇帝郊祀卤簿使,备极荣耀,旋迁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守礼部尚书,以一身而兼两学士职,是久未一见之“异数”,亦可见太皇太后恩眷之深。这时期苏轼的政治地位奇高,毁谤随之交杂而至,居高思危,遂造成了苏轼想慨然以身许国却又时时寻求退避之地的矛盾心理。宋元丰七年(1084)四月二十六日,苏轼游览庐山南麓温泉。在温泉旁寺庙的墙上题诗:“石龙有口口无根,自在流泉谁吐吞。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在栊翠庵品茶,妙玉递给宝钗的茶杯上的一行字:“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这句也是伏笔,引向“乌台诗案”的线索之一。雪芹用“乌台诗案”对满清“文字狱”暴政的进行无声控诉。也想以此告知当时的统治者,如果苏轼当时就因为诗案被处以极刑,哪里还会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篇绝唱。

    四月二十六日影射《尼布楚条约》。中俄在尼布楚谈判启动: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经中俄两国代表重新商定,谈判地点改在尼布楚。6月13日(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索额图等人在出发前向康熙帝奏陈:“尼布潮(楚)、雅克萨既系我属所居地,臣等请如前议,以尼布潮为界,此内诸地均归我朝。”康熙帝熙考虑到噶尔丹正在进攻喀尔喀,希望尽早与沙俄划定国界,腾出手来对付噶尔丹,故出了重大让步,又指示:“今以尼布潮为界,则鄂罗斯遣使贸易无栖托之所,势难相通。尔等初议时,仍当以尼布潮为界。彼使者若恳求尼布潮,可即以额尔古纳为界。”《尼布楚条约》是中国与外国划定边界的第一个近代主权国家间的条约。签订这个条约的中国政府是清朝,但使用的国名是中国。《尼布楚条约》对疆界划分与两国人民归属的称谓,使用的是“中国”与“中国人”来称呼。《尼布楚条约》以近代主权国家之间的条约形式,从法律上确定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其享有充分的主权。


    四月二十六日影射厦门海战。四月二十六日,自泉州而来的200多艘清军战船在洋芝澳和林察等人交战,清军战船在先行上岸的清军火炮掩护之下沿岸而进,想要联合同安以及漳州的清军一同向厦门进攻,但很快在二十七日被明军阻挡住,但很快,其他清军也动了起来:四月末,同安的100多艘清军战船出海。五月初一,漳州港的300多艘清军战船也出海,和同安清军会师,头叠为满洲八旗军,船被涂成了红色,二叠为满汉军队,船被涂成了黑色,最后是黄梧、施琅等人“配八桨荒字号船”,清军主帅达素驻扎星屿,其他满洲八旗军陆兵驻扎浔尾、刘五店等处,并且向赤山屿、五通等地进攻。郑成功迅速做出反应“藩令右虎卫镇陈鹏防守五通、高崎东一带。扱剿前镇防守高崎寨,殿兵镇、前冲镇、智武镇防守蟹仔寨并赤山坪,游兵镇防守东渡寨。各选付锋伙兵守寨,其冲锋临敌,驰赴各路应援。仍委戎政王秀奇督守高崎,协理戎政杨朝栋督守东渡,商酌调遣。令仁武营康帮彦驻扎崎尾,兼管神前一带。另拨宣毅后镇吴豪、后冲镇黄昭、援剿后镇张志、左冲镇领兵陈广并吴裕等水师船只,应援堵防,邀击高崎、五通等处。”五月初一,郑成功令前提督、右提督、右武卫、援剿左右镇、正兵镇、水师忠靖伯等泊船于海门,郑成功自己则亲自迎战漳州港而来的清军舰队。五月初十,战斗正式开始。直到五月十三日,各路清军残兵败将撤回港口,大战之后“浮尸海岸万余,长发者十二三、短发者十七八”长发者指没有剃发的郑军,短发者指已经剃发的清军,也就是说冲上海岸的万余具战死者的遗体之中,郑军的尸体只占十分之二三,清军的尸体占十分之七八。郑军叛徒陈鹏失去了降清的机会,被郑成功逮捕之后凌迟处死,全家均被处决。至此,厦门海战以郑成功军的完胜而告终。此战,可以说是1644年到1683年近40年间,南明军队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光被击毙满洲八旗军将领就达到了八十余人,将领伤亡如此惨重,就更逞论普通兵士了,这是雍正年间的和通泊大战之前,满洲八旗军损失最惨重的一战,可以说,厦门大海战是南明王朝最后的荣光。

预线
    红玉回禀的“绕口令”中的“奶奶”影射的是书名。“我们奶奶”、“你们奶奶”、“姑奶奶”、“五奶奶”和“舅奶奶”一共五个奶奶,对应五本书名:《石头记》、《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情僧录》、《红楼梦》。这也是雪芹怕读者错过五个书名五条经线五个主题,再次提醒读者。我家奶奶、姑奶奶和舅奶奶都要的“延年神验万全丹”是全书最关键的经典故事,比如“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这个故事五本书都需要。有的故事只有两三本书需要,这些故事如何拆分就看读者慧眼识别了。


   饯花节是春尽,入夏。春影射国,春尽入夏影射皇权更迭。茜香姻缘和红玉易主影射的是文臣武将的另投“明主”。宝钗偷听嫁祸影射的是真实的宝钗内心对黛玉态度,有恨有妒有咒,从她对怡红院丫头的了解比宝玉还全,从她追着跑怡红院的次数时间可见她对宝玉志在必得。这是她另一个人设必须有的心机手段。


   《葬花吟》是谶语,“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黛玉是花神,黛玉是埋香冢所埋葬的“香魂”。黛玉葬花,实际上葬的是自己;《葬花吟》是谶语,《葬花吟》是以这些女子的归宿作引子,预言大观园内大量的死亡结局;《葬花吟》是谶语,预言战乱后的万人墓,预言一个朝廷的灭亡,皇权更迭;《葬花吟》是谶语,预言剃发易服导致华夏的亡种,华夏文明的毁灭。



暗线
   “四月二十六日”隐射曾经的血泪真相,冯紫英脸上挂彩,薛蟠问原由,冯紫英说是“打围”不慎,被“兔鹘捎一翅膀”;在补充宝玉话题时冯紫英说是“这一次,大不幸之中又大幸”。兔鹘,传统意义上是狩猎所带的驯养的猎鹰。兔鹘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女真族称束带为兔鹘,这里是借指清军。扬州被困一月,冯紫英所谓的“捎一翅膀”是指突围逃脱所带来的伤痕。扬州血腥的十日屠城,这是极大的灾难,所以叫做“大不幸”;能挂彩突围,正是这“大不幸”中的“又大幸”。三月二十八日,那才是历史的转折点,而四月二十六日,就是亡种杀戮的开始,或者说,亡国以后的华夏,从此开始亡种!四月二十五夜扬州失陷,四月二十六日清军开始屠城,十日才封刀,这是历史上中国人几乎不敢正视的的“扬州十日”。由于是清朝惨无人道的杀戮,清朝并未写入历史。后来一些有正义感的文人,试图记载这段历史,几乎都遭到了惨绝人寰的镇压与制裁,只有少数幸存者秘密记述了那场灾难。比如幸存者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而《扬州十日记》直到辛亥革命前夕才从海外带回中国。

   “扬州十日”的屠城只是开始,清军入关后多次颁布剃发易服令,五月三日,多尔衮再一次发布命令:“凡投诚官吏军民,皆著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明朝末年本来就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满清接受大明朝的时候中国还有五六千万人,但是因为抗清而引起的大屠杀就有50多起,被屠杀的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人数有记载的就有800万人左右。明末清初,中国的人口从6000万下降到1400万,除了死于瘟疫,就是死于满清的大屠杀。中国人为反抗剃发易服令,满清为建立和保障统治而进行了:辽东大屠杀,济南大屠杀,大同大屠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江阴屠城 、苏州大屠杀、南昌大屠杀、赣州大屠杀、昆山大屠杀、嘉兴大屠杀、海宁大屠杀、金华大屠杀、厦门大屠杀、潮州大屠杀,沅江大屠杀、舟山大屠杀、湘潭大屠杀、南雄大屠杀、泾县大屠杀……整个明末清初(从万历四十六年到康熙二十年)死于满清屠杀的总人数最保守的估计也在两亿以上。

    秦可卿的“遗簪”和“更衣”,钗黛判词的图谶和诗谶“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说得都是剃发易服。扒灰是大火后的灰烬。淫乱和金兰契反面就是亡国、亡种的血泪真相。


主线
   “四月二十六日”发生的许多事都与华夏文明危难存亡相关。四月二十六日,凤阳总督马士英与江北四镇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刘泽清等人前往淮安迎接朱由崧。五月十五日壬寅,朱由崧即皇帝位于武英殿,以次年为弘光元年。其国号依旧为“大明”,史称“南明”,而南明却不在明史中。清初康熙年间,一批明朝前臣学士到清政府任职,负责编修明史。他们亲见明亡血泪史实被清朝统治者所掩盖消除于文字,反清复明又不可再实现,就有人用诗歌、用小说来记录这段亡国史,而这些记载又因清朝文字狱而消失,侥幸留下的不多。雪芹引“乌台诗案”影射清朝的文字狱,影射满清文字狱的目的之一是销毁证据,满清修完《明史》后毁灭了原始史料,还借修《四库全书》之机,将一千多万份明朝官方档案烧了只剩三千多份。
    崇祯年间陕西闹饥荒,大明朝因此走向垮塌边缘,马懋才的《备陈大饥疏》写于崇祯二年四月二十六日;李自成造成的逃难大军携带着鼠疫病毒四处传播,全国上下陷入危机。但清军却不受影响,满清马军比较多,鼠疫的中间传播者跳蚤对沾有马匹气味的人根本不感兴趣,被鼠疫所困扰的李自成军队于四月二十六日,兵败山海关。大明、吴三桂、李自成内斗,导致汉族被满清奴役。红玉易主,袭人的茜香姻缘都在四月二十六日埋下伏笔,影射的是文臣武将的另投“明主”。扬州十日,清军从四月二十六日开始屠城,后因剃发易服令,满清继续屠城……剃发易服,是想亡华夏的天下!华夏人为此反抗,此起彼伏的斗争历经三十七年之久,最终结果是满清取得胜利,汉族大部分生者都剃发结辫,改穿满族衣冠,坚持不愿改换衣冠者要么被杀,要么逃到海外,要么遁入空门,带发修行,民间传说有“十从十不从”原则。顾炎武曾经说过,明朝灭亡是亡国,剃发易服却是亡天下。
   “四月二十六日”是华人寻根节,华人寻根节是纪念炎帝,炎帝是全球华人共同的祖先,农历四月二十六是炎帝生辰纪念日。我认为“四月二十六日”应定为中华文明的忧患纪念日。每一个华夏人都应在纪念祭祀炎帝之时,背诵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在提醒后人,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方可长盛不衰;若安于现状,“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醒来再琢磨”,就有可能终身忧愁、困顿一生。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古人认为,从个人而言,人不能全面把握外在的环境、因素,因此需要居安思危,以忧患意识面对可能到来的困境,未雨绸缪;从群体来讲,先民多经历自然灾害、冲突袭扰以及种种不可确定的意外,因此也需要居安思危,以忧患意识而予以先期的警醒。雪芹写《红楼梦》也是用末世警醒读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雪芹以明末清初的历史为背景,把明清易代的末世演绎给读者看,又把从秦到清的各个末世投影到读者心中,让读者思考,怎么做才是真正对江山社稷和华夏文明有益,怎么做才能保家护国,不愧对华夏先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楼五线谱上的四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