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伯夷列传
以下是我个人对史记 伯夷列传第一的翻译,即是翻译,也是注解,同时也是借翻译伯夷列传来表达我自己的困惑。是原创首发。自古以来,册籍典章虽浩如烟海,而为学之人,犹要以“六艺”作为标准,去考订它们的是非得失。诗、书虽然缺失不全,但虞、夏之际的制度还是可以由此看到的。尧将退位,禅让给了虞舜。而舜、禹受位之前,则先由四岳九牧推荐,再安排他们到各岗位,考察他们的能力。在各岗位工作十数年,成绩显著时,才把天下大政授予他们。可见,政权乃天下重器,王者为四方主宰,而大统的传承又是多么的困难。但诸子和传闻却说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非但不接受,还以此为耻,逃离了中土。到夏朝末期的时候,又出现了像卞随、务光这样的人。从历史的流传来看,这些人为什么会受到赞许呢?太史公说:我曾登箕山,上面还有许由的坟墓之类。孔子对古往今来的圣人贤达,评价的都非常细致,像吴太伯、伯夷这样的。但是,就我所知许由和务光等人的品德、境界也都极高,而经典中有关他们的记载却极少,这又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故怨戾之气几乎无之。并且,追求的是仁,得到的也是仁,又有什么可怨憾的呢?”但看过上古夷、齐流传下来的逸诗,我感到很困惑,不禁同情、感慨夷、齐的真意究竟为何?所以,我采纳诸书之说,并上古传闻,为他们作传,如下:
伯夷、叔齐是孤竹国君的儿子,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孤竹国君生前想把国家传给叔齐,逝世之后,叔齐却要让国给伯夷。伯夷知道后逃走了,说:“这是父命”。叔齐不肯因幼废长,也随着伯夷逃走了。孤竹国只好拥立老二为新国君。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爱贤礼士,能得以终老,就去投奔他。赶到时,西伯姬昌已死,武王载西伯姬昌的灵位,号称行文王遗命,东行讨伐商纣。伯夷、叔齐伏于马前谏言道:“父死未葬,就开始侵伐,这就是所谓的孝吗?以臣弑君,这就是所谓的仁吗?”护卫要击杀伯夷、叔齐。齐太公说:“此乃仁义之士。”着人把他俩扶离了道路。武王胜殷,天下以周为首,但伯夷、叔齐却以此为耻,誓不吃周地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中,以野薇为食。饥馁将死之时,不禁放声长歌。歌词作:登上西山啊采食以薇,以暴易暴啊不知其非,神农虞夏啊往不可追,慷当以慨啊我将何归,岁月已逝啊天命已衰(sui)。最终饿死在了首阳山上。
以此观夷、齐之意,到底是有怨还是无怨?
老子说:“天道自然,不偏不阿,但往往眷顾善人。”那么像伯夷、叔齐这样的算不算是善人呢?胸怀仁义、洁身自好,最终却被饿死。另外,孔圣人虽有高徒七十二人,却独独赞扬颜回最为好学,但颜回也屡屡陷入窘迫,食糟糠尚不能饱,最后早死夭折。难道上天对于善人的回报,就是这样的吗?盗跖残害无辜无数,食人血肉,暴戾无常,聚盗数千人,横行天下,竟然寿终正寝,这靠的又是何德何能?这些不过是古代最为昭著的几个典型罢了。再看当今之世,品行不端、违法乱纪者却终身逸乐,富贵优渥传几代而不绝。那些审地而处之、察时而言之、非大道而不侧足、非公正而不发愤者,却往往身残家没、横遭灾祸。其例数不胜数。对此,我甚是困惑,如果这就是所谓的天道,是正常的还是不正常?
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只是各人随各人的心意罢了。所以圣人还说:“追求富贵如果能不择手段,虽扬鞭驱马之职,我亦为之。如果不能,就让我干我喜欢的事吧。”“天寒,才能独见松柏之高矗”。举世混浊,清士乃现。这样的结果,难道是因为他们重人之所轻,却轻人之所重的缘故吗?
“君子最痛恨的莫过于身死而名不显”。贾谊说:“贪婪守财者必死于追逐财利之上,重名守节者必殁于卫护名节之中,作威作福者必亡于嗜求权利之下,而普罗大众则营营于生、苟免于死。”《易》说:德智相当的人在一起才能相互辉映,品行相同的人在一起才能相互吸引;云只能氤氲在龙的左右,风只会澎湃在虎的周围;只有在圣人出现的时候,世间的万事万物才能够显现出它的规律与情致。伯夷、叔齐虽然贤良,也只有得到了孔夫子的赞扬,声名才更加悠远。颜渊虽然好学,也只有作为孔子的弟子,其事迹才更加彰扬。隐居在深山老林之中,选择也有跟伯夷、叔齐一样的,却身死名灭,不亦悲夫。平民百姓欲建功立名,不附青云之士,而想扬名于后世,可能吗? 读古书,学习古人智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