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励志书是在精美外壳下的现代精神垃圾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蜀黍像《心灵鸡汤》、《致加西亚的信》以及《六顶思考帽》等等印满了关于各种“忠告和建议”的励志书籍,如今正成为中国国内的热门,但如此种种对于“精神导师”的盲目崇拜背后却显现出现代人信仰的空虚。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1784年9月,一本柏林杂志请康德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启蒙主义?“启蒙主义是一个人从自我的不成熟中的进步。”康德回答,“运用一个人自己的理解而没有其他人的指导是不行的。这种不成熟的自我会造成理解力的缺乏,而没有其他人的指导会缺乏决心和勇气。敢于知道——正是启蒙主义的座右铭。”
启蒙主义的影响和成就在最近的两个世纪的历史上是很明显的——专制主义和迷信的衰弱,民主政治的兴起,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历史和科学研究方向的转变,“进步”、“权利”和“自由”这样的观念在政治上的共鸣等等。今天,这些曾经照射四方的光芒已然黯淡。那些因为“没有从其他人那里得到指导”,而缺乏勇气去运用他们理解力的人很容易被那些自我标榜的精神导师们所掠夺,理性的沉睡带来了各种怪论,并催生了一种对装神弄鬼的需求。
推销垃圾思想的精美外壳
1982年,托马斯•J•皮特斯与人合写了一本叫作《追求卓越》的书,这本书是追寻美国最好的公司的成功秘诀的初级读本。《追求卓越》的出版正好赶上了美国的失业人数达到3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在美国卖了500万册。
此后,类似的书开始泛滥:斯蒂芬•R•康维的《高效人群的7个习惯》,皮特•森吉的《第五学科》,肯尼斯•布兰查德和斯宾塞•约翰逊的《一分钟经理》,安东尼•罗宾斯的《唤醒天才》等等。韦斯•罗伯兹的作者的《匈奴大汗领导才能的秘密》1989年出版,其中号称提供一种指南,将“帮助你最大限度的释放潜在的领导能力”,而罗伯兹告诉读者的都是一些可笑的话语。纽约时报的非小说类畅销书单很快被各种充满灵感的小册子所塞满,那些纸上印满了关于各种“忠告和建议”。
而更耸人听闻的标题还在后面,像《会议室里的孔子》,《如果亚里士多德领导通用汽车公司》,《这样做:来自下个世纪星球大战的领导课程》,《行政主管的心:来自大卫王的领导课程》,以及《摩西:CEO》等等。这些似乎充满了文化气息的书名不过是推销垃圾思想的精美外壳而已。
意识到并非每个人都想成为亚瑟王或者伊利莎白女王,出版商立刻改变了他们的方式,其中包含了为“个人成长”准备的更柔和的标题,像《心灵鸡汤》以及《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之类。这类华而不实的书籍以及《致加西亚的信》、《六顶思考帽》等等畅销中国的空洞无物的垃圾书,如今也成为中国国内的热门书籍,至于人们真的从中学到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这类书籍及其作者开始以“精神导师”自居。
神秘主义和挣钱的完美结合
神秘主义和挣钱的结合在迪帕克•查普拉那里上升到了完美的境地。他原来是哈佛大学的内分泌学家,并在80年代早期转向了印度教的超在禅定派和印度草药。他开始开拓印度草药治疗的市场,并大肆宣扬这种草药的功效,但没有提及自己是销售公司唯一的股东。查普拉逐渐从一个草药销售员,摇身一变成了全国性的精神导师。1993年的7月,他出席电视节目来宣传他的书《不老的身体,永恒的心灵》。他的“爱是最后的真理”之类的话完美地征服了主持人以及数以百万计的焦躁但充满渴望的电视观众。在节目播出后的24小时之内,共有13万本《不老的身体,永恒的心灵》被订货,一周之后发行量达到了40万本。
从那以后查普拉出版了25本书,发行了至少100种不同的录音磁带,录像带和光盘,在其中东方哲学、基督教寓言甚至是亚瑟王的传奇都被提炼出来作为送给灵魂的泡沫。在公开表演中,他所使用的一些抚慰方式——“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永恒的神圣一刻”,“你和我什么都不是,只是发展中的圣人”——通过他的流畅的印度英语调子以及为他伴奏的柔美的西他琴被一再加强。
查普拉的康乐中心宣称“深刻的个人转变只需在1到7天之内,并且具体针对个人。”最丰厚利润已经不是由病人带来的,而是来源于他的著作和演讲,查普拉自己则号称:“我不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宗教或者精神上的导师,我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作家,用现代的语言解释一部分古老的传统智慧。”
或模棱两可,或胡言乱语
著名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在他1992年的著作《美国宗教》中指出,许多美国人本质上是属于相信神秘学说的诺替斯教的,这个教派是早期基督教的分支,他们相信拯救“不可能通过一个团体和集会来获得,而是一个人对一个人的面对面的行动”。很明显这不能应用于更加传统的教堂集会,但是它适合唯我论的新世代人寻找“内在的自我”。自负的商业巨头和所有伪嬉皮们都可以从查普拉的诸如“你的天性是完美的”一类模棱两可的话里得到宽慰。好莱坞影星戴米•摩尔请求查普拉做她的私人导师,并宣称:“通过他的教导我希望活到一个伟大的年纪,甚至130岁也不是不可能的”。
“自始至终走在最前面,”查普拉忠告他的追随者,“而宇宙会通过给予你最好的来响应你。”他甚至被时代杂志命名为20世纪100个偶像和英雄人物之一,据传闻他通过贩卖他的精神上的指导而获得的收入超过了两千万美元一年。他的仰慕者还包括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戈尔巴乔夫,以及希拉里•克林顿等人。
许多精神导师都是带着得意地笑容走向银行的。在90年代后期一位精神导师甚至雇佣了40个国家的3000多人来传播他的“中心领导原理”的福音,此人在美国的委托人名单包括了能源、防卫、内政以及运输、邮政服务等各个政府部门。在大学里,有些教授甚至已经准备好了为将来的商业管理者开辟一个占卜纸牌和圣歌的课程,用来释放他们更深层次的自我。
其实这类精神导师的闹剧早在60年代就盛行过,最为著名的是甲壳虫乐队曾集体到印度拜精神导师进行学习,但最后却发现这位所谓的圣人也不过是个高明的骗子而已。好莱坞前两年的电影《性福大师》,以轻喜剧的风格叙述了一个移民如何冒充精神导师而一下子发迹起来的故事。从另一个侧面,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精神导师的盲目崇拜之后显现出的信仰空虚。 强烈赞同,想到n年前老爸买的 没有人能独自成功 烂透了 讲的很有道理呀 不赞同这样的贬低
或许这些书的出炉有赖于商业利润的刺激
但是也暗合了现代人的精神需求
或者说出版商眼光敏锐 看到了市场
简单称之为“现代人信仰的空虚”有些唐突
想起了山东的高考作文题目--双赢 楼上的说的是
现代人缺乏一种自律精神,做事没有毅力和决心,也许不怪个人,但是毕竟是普遍的现象
所以这样的书还是有他的价值的,至少像闹钟一样,在你松懈的时候,可以提醒你一下
但是,不要把他作为精神食粮来读,那样是没有必要的
个人观点 可以理解reader兄的想法,在不同环境的熏陶下,有人需要励志书的激励,有人觉得励志书是精神垃圾
在coolsila的求学时代,励志书不失为良师益友,在目前,coolsila早就不相信什么励志书了 这个我绝对同意,不知道李嘉诚,霍英东等先生是学习了哪本励志书而成了亿万富豪的??? 偶滴意见是,作为一种精神零食和休闲食品是必不可少滴
零食当然有垃圾食品
但是大多是有益的补充和生活的调料 现在的精神零食和休闲食品品种丰富,琳琅满目,励志书已经过时了 咱不能说是否过时,你自已觉得对你有所触动也算没白看,不过我是不太看重这类书的作用的,否则大家看了都能成功发财那才怪了,还是多多开发一下自身潜力吧! 个人情况不同,他们写书都是以自己的思想与观点为基调的,不能普遍适用,有时在书店里看到这么多这种类型的书,真是气愤,看看实用一些的好! 过分追逐名利的成功
而忽视了精神的富足 有点片面,可是很有道理呀:根本没有一本书能改变一个的命运! 大家客观一点点
就算是狗屎,也可用来肥田~~~~~~ 需要有选择的眼光,励志书里面的确有垃圾成份,可也有珍珠,用会的垃圾可以变成珍珠,不会用的珍珠也会变成垃圾。 在书店里看到那么多“成功学”、“人际关系指导”类型的书,而且销量的确很大,不禁感到担心。其实成功的道理做人的道理就那么一点,但是越简单的东西越是不容易做到,于是拼命寻找捷径,不肯踏踏实实做人做事。热衷于这类书籍的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 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对错
看个人的不同而有不同 同意15楼的意见。
心态浮躁的社会大众需要这样的精神快餐。 读书其实就是读自己,每个人看完后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不能说一点用没有.总之关键还是看自己. 不知道楼主所说的 励志书
是如何界定的
《花香满径》算不算呢
我很喜欢这样的书
它告诉我
有事做 有爱心 有希望
这就是幸福
~如此简单~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