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零距离
常青藤零距离(一)疯狂的学生 疯狂的教授http://v.ifeng.com/video_7500146.shtml
常青藤零距离(二)自由的灵魂
http://v.ifeng.com/video_7528489.shtml
常青藤零距离(三)中国难题
http://v.ifeng.com/video_7558449.shtml
常青藤零距离(四)创新之路
http://v.ifeng.com/video_7573370.shtml
常青藤零距离(五)走出象牙塔
http://v.ifeng.com/video_7592685.shtml 看了第一个,感觉这个系列的纪录片有个预设的误区,或者说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根本没有解决。所幸一开始那个看似不着边际的虎妈及其女儿的媒体轰动,能让人看清这个逻辑。
常青藤名校联盟就是“提供”或者说产出杰出人才VS常青藤名校联盟选拔人才,为各类人才展现自己提供平台。
这里要回到一个更根本的定义问题——为什么大家都觉得,美国的常青藤名校联盟定义了“优秀”?!
我感觉这个和最开始的哈佛那个三谎的塑像挺呼应的:黄冈曾经也培养出那么多考上清华北大的,如果刨去美国的教育理念这一块,是不是就可以认为,黄冈模式就定义了优秀?!
问题本身应该倒过来解释:这个所谓的名校系列就是所谓的名声的再生产而已。
虎妈的女儿们在被哈佛录取之前,按照这个妈妈的教育理念,已经足够优秀或者说突出,使其能在众多竞争者的人群中被选中。这个并非常青藤名校的功劳。
而社会的优秀标准,或者说如何定义一群人,相比其另一群人更加高大上,更与众不同,这个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专家标准”提供出来了。
比如虎妈所热衷的,小提琴练到什么级别,各科成绩达到A等。
本质上这一套区分高等和低等也就是优秀和平庸的标准,名校无非接过来然后进行强化而已。
而名校作了什么呢?
吸引优质生源+彼此之间竞争+本身不断继续宣传:自己的培养方式和人才产出是多么优秀,继续加深这种社会印象,吸引人才前来。
如果常青藤联盟不在世界第一的美国,恐怕也不会有如此眩目的吸引力。
差不多就是一个咬尾蛇的游戏吧。 其实,美国及其它发达国家的高校水平究竟怎样?
远远不是我们在十年之前所想象的那样如神话般的存在。如果现在还有人报着十几年前,二十几年前,三十几年前的观点来看待中国高校与发达国家高校之间的差距,那只能说这个人思维落了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