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lou2013 发表于 2016-5-9 17:32:22

【图书—书店—图书馆】莫管人生赢与输,就是应该读诗书

                            莫管人生赢与输,就是应该读诗书
       读书,从小便觉得是个极其“神圣”的事儿:八十年代读书人特有的钢笔和挂钢笔的口袋以及其独有的气质外加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特有的“正式工”的待遇,都给了我深深的印象。
        其实,小时候的我,就是喜欢读书,并且是没有任何理由的喜欢。我读遍了所有能找到的书。至今难忘七十年代一个同学家里订的《儿童时代》,使我大开眼界;还有一个退休老干部,他把他收藏的包括《说岳全传》《三国志》《水浒传》《聊斋志异》《红楼梦》《杨家将》……全都给我读。至今清晰记得每本书都用牛皮纸蒙得整整齐齐,毛笔书写书名!其实,书里的很多字,我还认不全,很多事儿,根本就不懂。尤其是《三国志》,我读了几页,就给送回去了,因为,这种文言本的东西,我确实读不了。当时,我八九岁。
        当时,心里最大的梦想就是能进到公社的书店畅快读一会书!清晰记得当时那个书店在距离我家约10里地的村庄,书店里面,有个我站着踮着脚都无法看到里面的高大的水泥柜台,我只能跳起来用双手死死扒着柜台脖子使劲伸着才能窥一点里面的书。当然,只能坚持几分钟啊,并且,看到的只是书的封面啊!回忆起来,许许多多的甜蜜与苦涩啊……
       长大结婚生子后,依然痴迷读书。我用自行车带着孩子走遍大小书店、书摊。我们逛的最多的还是街边的旧书摊,因为这些旧书便宜啊,一本书才块儿八毛的。我曾经50多元钱给孩子买了2尼龙袋子旧书。其中就包括一套凡尔纳作品集,大约几十本吧。才六七岁的孩子就捧着天天读个不停。至今,依然放在孩子的书橱里,只是,更加泛黄!但是,孩子说,她喜欢看这种书的颜色,喜欢摩挲这种书纸的感觉。现在孩子已经20岁了,她说,依然是这个感觉。这个寒假,,依然背了一书包从图书馆借的书坐了一千多里路的火车从北京回家!我心疼她,告诉她完全可以看电子书啊,读书论坛很多书啊,孩子说,读纸书,心情宁静,感觉更好!
        孩子没有其他同龄人的高智商和优异的交际能力。用很多成年人的观点就是:不是个成大器的料。但是,做父母的我们却觉得:管她以后怎么样,多读点书总是好的。因此,从孩子两岁多点,我们就读书给她听,有空就读,一直持续了大约四年吧。读书,成了我们哄孩子最好的“工具”,一听要读书,孩子就安安静静坐好,聚精会神去听。所以孩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记得孩子三岁多时候,我们临时有事外出,让她大姨照看一个多小时,我们回家后,她大姨惊喜地大喊:“你们家孩子认字呀!”我反问道:“你怎么知道她认字?”她大姨回答:“她一直自己用小指头指着书在读啊,并且没有读错一个字”,听后我呵呵一笑:她很早就这样“读书”了!其实,孩子是不认字的,我们给孩子读书的时候,孩子在我们身边,亲眼看着我们用手指着书在读,指一个字,读一个字!数遍下来,孩子记住了手指的位置、字的读音。所以,在别人看来,孩子是认认真真地在“读书”!有时,孩子撒娇,自己不读了,让我们给她读。我们读累了,眼花了,省略几个字,或者落下一行,孩子立刻喊出来:不是这样,还有什么什么呢。搞得我们很尴尬,赶紧补上落下的字!
         一套10本的《自古英雄出少年》,孩子从2岁多,一直读了两三年吧。原先崭新的一套书,一直读到像狗肉一样烂。20年后的今天,书中的很多故事,我都能一字不落的背诵下来呢!这套书,到今天还静静地躺在孩子的书橱里面。也许很多朋友也给孩子看过这套书呢,我特地从网络找了这套书的照片,发出来,唤起大家温馨的回忆吧(我家的狗肉一样的书,太烂了,没好意思拍照,怕大家笑话)
        让孩子读书,没有期望孩子从中获得“颜如玉,黄金屋”。但是,读书,给孩子的快乐,是巨大的;给孩子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的!
       不管人生赢与输,让孩子多读书!

coolmanwxy 发表于 2016-5-10 15:28:22

不错,读纸书和电子书感觉是不同的。

donglou2013 发表于 2016-5-11 14:52:48

引用第1楼coolmanwxy于2016-05-10 15:28发表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图书—书店—图书馆】莫管人生赢与输,就是应该读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