彳亍 发表于 2016-4-24 12:47:54

【转】周飞:评杨林《空船载月》中的叙事策略

评杨林《空船载月》中的叙事策略
周飞


“国学”是个充满张力的概念。每个人对“国学”的理解不尽相同。甚至有人认为“国学”本身就是个伪概念。高度含混的内涵与外延,使得人们至今对什么是国学,包含哪些内容,是否能够称作一门“学”等问题仍抱有疑义。抛开这些缠人的概念探讨,作者杨林在《空船载月》一书中,别开生面地从效用的角度对“国学”进行了某种叙事上的阐释,为现代人认识与理解“国学”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西方学者利奥塔曾通过梳理人类知识的一般状况,将其划分为科学知识与叙事知识。整个西方现代化进程,就是一场科学知识步步紧逼,叙事知识节节败退的斗争。在现代人眼里,往往只有分析化,系统化,学科化的内容才是真知识。神话,传说,故事,乃至文学艺术,都成为尚待整理与论证之物。因而,在现代语境中,当我们一提及“国学”时,首先想起的是作为科学知识的“国学”,是那堆浩瀚的古典文献以及众说纷纭的概念争辩。其中,被忽视的恰恰是现代人迫切需要的叙事知识。杨林先生在《空船载月》一书所要做的工作之一就是要拾起这份带有温热的古老知识模式,用说故事的方式来讲述“国学”。

在这本书中,儒释道的思想奥义,并不单单存在于每篇文章开头的古典文献之中,更闪烁在紧随其后的故事叙事之内。例如整本书开头的“以修身为本”一节,《礼记》里的原话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仁人志士的人生信条。对这几句话的理解,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这是人生的四个阶段,代表着人生由低到高的不懈追求;也有人觉得,这是人生的四个方面,构成我们人生同时进取的不同领域。杨林先生并未直接对这些学术问题进行讨论,而是巧妙地拎出了曾国藩一人,用曾国藩的人生故事重新讲述一则“以修身为本”的人生信条。曾国藩的“齐家”与“治国”都离不开其修身好学的刻苦努力。

这样一来,杨林先生既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又显得意蕴深长,饶有趣味。这刚好证明“国学”不但留存在经史子集的文字之间,也流淌于古人的生命血液之中。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为“学文”定下了“原道”,“宗经”,“征圣”之法门。其中“征圣”不单仅指宗圣人的言辞(经典),也指效仿圣人的生命形态与人生态度。这些行为与态度就封存在圣人活泼丰富的生活故事之中,等着后人去总结,去言说,去品藻。随意翻开《空船载月》的任何一页,读者都能不经意地撞上那些鲜活的生命,见证曾国藩,王阳明,张居正,海瑞等人生命中的时时刻刻,去经历每个具体情境下的人生选择。在这本书中,国学不是一种冷而硬的学科知识,而是有温度,有感情,有血肉的生命与故事。


这本书之所以采取说故事的叙事策略,并不是因为作者惰于耕作学理。恰恰相反,随便翻查一下作者杨林的履历,不难发现,杨先生本人是一位在高校矜矜业业的学术工作者。他写此书的机枢可从序言中窥得一斑:“复兴传统的有效途径在于‘提炼’。现在的人生存压力大,大家都‘务实’去了,除了上上网,没时间和闲心读太多书,但又不能没有文化。怎么办?我看与其让大众在浩如烟海的文化经典面前望而却步,不如做一些提炼普及的工作,在尊重原典的前提下,结合现代人的趣好作一些简易的阐释。”

杨林先生说的确实在理。事实上,在现代社会的现实语境中,国学与大众保持一种吊诡的关系。一方面,出于不可言喻的集体无意识与本土化的民族想象,即使不确切地知晓国学是何物?大众对其仍抱有天然的亲近感。另一方面,西方现代性的冲击以及随之而来的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使得大众失去了理解国学的现实土壤。国学成为德里达意义下幽灵般的存在,它虽然仍起着巨大的效用,却在现实生活中失去了自身的具体形式。作者杨林正是从这一现实语境出发,试图把握国学原典中的“精髓”,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借尸还魂,赋予国学以新的言说与延展面向。

就拿书中“即心是佛”一节来说,作者杨林通过讲述苹果首席执行官乔布斯打坐修禅的细节来阐释乔布斯“专注与简单”的设计信条,将之归结为一种内心的自我修炼。禅宗佛学在作者的笔下与现代人耳熟能详的“乔帮主”发生了不可思议的新连接,形殊质同。这也就是作者反复强调的“原道”,即剥开纷繁复杂的表象,直指内里,发现永恒而超越的道本身就在万事万物之中。具体到写作过程之中,作者先提炼了“道”,捕捉到这一四处窜逃的幽灵,再从古人事迹抑或现实生活中找寻素材,赋它以新的形式,将之用故事的方式讲述出来,从而产生新的效用。

这本书虽然通篇都渗透着“儒释道”的精神潜流,可以说占足了文化象征资本,但却始终以一种谦卑的姿态,自觉承担起为大众普及国学的文化使命。这份谦卑与自觉为我们理解国学的振兴抑或古代经典的现代化提供新的参照。如果说之前这场古代经典的现代化探讨还只停留在学术界内部的话,这本书的叙事策略大大扩展了它的言说空间,将之接进更为复杂的大众文化空间之中。在大众文化空间之中,国学经典原本只有象征资本的地位。它牢固地占据着高校与学术精英,与大众本身的生活并无多大联系。没有多少人在一天的蝇营狗苟之后,拿起一本古人的之乎者也,寻求精神的安慰。大众虽然情感上认同国学,但真的要拿起来细嚼慢咽,大都望而却步。

杨林在这本书所展现出的姿态,恰恰是一种主动将大众纳入其内的努力。在这本近三百多页的书中,包含着无数的小故事,以至于,读者无聊时,无论翻到哪一页读起来,等着你的必然是一个充满温度的故事,而不是聒噪不停的说教教条。读者立即可以进入到故事情境之中,沉浸于无言的大道之中,形式与规则此刻趋于透明。这不得不说是国学叙事一次成功的尝试。

这种尝试也刷新着我们对待中国文化的看法。法国学者拉图尔曾在《我们从未现代过》一书中,特别指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仅仅是规模尺度上的差别。西方现代性之所以能用普适性的面目示人,只不过是在短短的几个世纪里动员了前所未有的人力物力与知识观念,使得其获得了全球性的规模。中国文化亦需如此。长久以来,中国文化的自我封闭与内在循环,将其效用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而现今,通向多元现代化的其中一条路径,正是作者杨林先生已经在做的努力,通过连接更多的大众读者,历史人物,情感惯性,以及叙事策略,促使国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获得某种更大规模的增长。
从这本书的谦卑与自觉之中,我们不仅可以体会到杨林先生对本民族文化所持有的那份“温情与敬意”,更能看到他的魄力与担当。


在明晰这本书的叙事策略与叙事动机之后,我们回到书的题目之中——“空船载月”。“空船载月”是书中最为特别的这一节。这本书中的其他章节写的大都是历史人物,禅师大能,当代英杰,而该篇短短五页的故事写的却都是作者本人。

在这一小节中,作者杨林写了自己当知青时,被上司派去执行一项任务未果,恰巧遇上回乡知青“兔儿”。在“兔儿”的邀请下,作者在大山深处受到热情的接待,并于夜深人静回忆之时遭遇到人生“梦幻空花”之感。这个故事包含有着两层不同程度的空虚与无聊。

第一层是世俗的空。作者本来要去做一件有目的世俗之事,正如一条船做足了准备,放了很长时间的线去钓鱼。末了此事却一无所获,无功而返,其中牵扯到的是是非非真假难辨,人生的烦恼涌上心头。与“兔子”的不期而遇,将我拉出了这种困境,以至于后来想想,原本是去办事,结果却成了访友。期间,人事的变化,世事的无常本不是人所能预计,世事多变。

第二层是我执的空。作者来到这一篇山居风光之中,享受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寂寥。末了,回忆起此事时,总觉得不过是某种梦幻。这份美好不过是记忆中的一个虚像,由心底那个我所提供。然而,与幽山曲径相比,作者心底的我也趋于空了。看似美好的事物都不过是我执之物,若无我,也就没有这些所谓的美好回忆。分析到这里,你可能认为作者陷入到了一种类似存在主义的虚无与荒诞之中。然而,这正是中国的文化之精髓所在,船是空,心空,月光自会进来。空并不是空本身,空只是背景,是可能性,因为有空,万物方能各行其是。这就是中国文化独到的魅力,中国人始终对自然与天道存有一份信赖与崇敬。

作者杨林用自己亲身的经验去补足国学中“空船载月”的哲学思辨。这就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他提醒我们读国学,并不是“之乎者也‘的一通背诵,也不应陷入对古人无限的崇拜之中,而是以国学为中介,提升自身的敏感性,丰满自己的生命。从这个角度而言,杨林先生将自己也接入到国学的神思之中,用国学去反思自己的人生,从而夯实了自己人生的厚度。

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即在于此——它不言自明地向我们展示了国学的效用。通过对国学经典的感悟,借助对他人故事的书写,最终我们都将回到自身,扩展了自己的生活层级。正值于此,我始终相信《空船载月》是一本尚未完结的开放性文本,它没有结局,它等着每一位读者将自己的人生书写其中,等着每一位读者用新的形式与质料赋予那不可名状之道以新的实体。

emppp 发表于 2016-4-25 15:11:51

【以国学为中介,提升自身的敏感性,丰满自己的生命。】能如此则幸甚,一直以来,对国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是因为无知无畏的心理。有时候也在想,中华文化为何能源远流长,这里面经典的东西实在太多,个人的精力有限,只能是多借鉴然后用心去感受,大千世界里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去探知去寻觅的瑰宝,少浪费些时间便是对生命最大的回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周飞:评杨林《空船载月》中的叙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