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兰亭香醉客,我心惟愿似君心——梁世功《咏兰花(五首)》赏读
我爱兰,也爱读歌咏兰的诗文。兰为花中君子,品格高洁,气清、色清、神清、韵清。人们对兰的感情已超越了一般的玩赏,而近于崇敬和仰慕。悠久而独特的中国兰文化,在国人生活里,无处不在。自屈原在《离骚》中写下“纫秋兰以为佩”后,历代皆有颂咏的诗文佳作。新圩梁世功先生荣获“全国兰花诗书画专题大赛兰花诗词奖银奖”的诗组《咏兰花(五首)》,让人耳目一新。
1、春兰 瑞叶春新尽碧妍,当年秀色为谁怜? 东风有意催云锦,百里香兰尽缠绵。
第一首似乎是写郊游时所见之兰。面对碧绿秀妍的新叶,作者想到了“旧叶”,并“往事越千年”,问道:“当年”“秀色为谁怜”?
这是与古人相承的发问。比如唐朝的李白问“孤兰”:“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元朝的揭傒斯问“秋蕙”:“幽丛不盈尺,空谷为谁芳?”那时候的“君子兰”,孤寂落寞,“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即使“幸得不锄去”,也只能是“孤苗守旧根”
与以往处在深山荒谷杂草丛、一片寒苦之地不同的是,现在的春风柔和,锦云漫天。缠绵,也就是两情相悦的相爱和依恋。游春者众而缠绵百里,则闻到兰香并喜爱的人,不可胜数。兰花不再是孤芳自赏,而是为关爱的天地人而开。
作者以春风锦云虚写烘托,以简御繁。“有意”、“缠绵”二词,用得新奇。
2、夏兰 名花移得碧园冠,系住芳春燕侣娴。 艳压天香风拥秀,无人知是夏翠兰。
第二首让“百般红紫斗芳菲”的名花聚于一园 ,来与兰花做对比,写法别致。如同是《三国演义》中写诸葛亮,一群高士称赞之外,还让周瑜叹服地说“真神人也,我不如他”。
在名花汇聚的园里,红白黄橙紫,群芳斗艳争奇。如此的人间仙境,留住了春天,留住了归燕。但在众多“国色天香”之中,最让人难忘最让人惊喜的却还是兰香,徐渭说“一香已足压千红”,所言不虚。
郑板桥曾说:“山愈深,兰愈盛。故兰有百年之根,数尺之箭,有数月之花,有数十里之香。人之过之者,闻其香而莫知兰之所在,此则山中之妙也。”那是在深山荒草之中,唯有幽兰如麝,一香独秀。如今在群花之中胜出,却又不争名炫耀,更显得兰之可贵。
笔者愚见,第三句“艳压”,显得有点张扬,与第四句“无人知” 似乎不协调。若改为“压艳天香”,则“艳”指群芳、“天香”指兰香,不知可否?
3、秋兰 潇洒幽山不老尘,翠香送远醉仙人。 兰秋魂驾随风去,留盼乡情谢近邻。
第三首写山中之兰。秋天是肃杀的季节,但兰毫不悲秋,潇洒之姿不减半分,清香醉人依旧,飘送悠远。
兰香飘然而去,所“谢”的近邻是谁呢?山中的平凡花草杂树也。没有怨叹孤生山中与“众草共芜没”,也没有耻与“近邻”为伍的轻视。
以前自命高洁的人,动辄“举世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或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诗人笔下的兰虽高洁而不自高,能“醉仙人”而不忘情于“近邻”,可以想见她们往日相处的融洽和谐。
笔者愚钝,对“兰秋魂驾随风去”一句,感到费解。
4、冬兰 岁寒清节淡生涯,展送芳风不艳华。 古往今来名利客,兰窗显摆掩斑瑕。
第四首写室内之兰。兰居室内,不必忍受室外的寒风冰霜的摧折。但兰保持着清淡,不夸耀自己的“艳华”。三四句可理解为讽刺追名逐利之徒以兰花装扮故作高雅遮掩其斑点瑕疵。
人在世间,要生存,要发展,实应“正其义必谋其利,明其道必计其功”。一旦“起而行”,则会有失误,有过错。孔孟之圣,诸葛之智,概莫例外。除非终身只是夸夸其谈“坐而论道”,否则言行就难以完美。“入芝兰之室,久之不闻其香”,有幽兰一株,净化过重的名利之心,也自有其功德在焉。
但名利过重的人,如同是叶公好龙,并未真正与兰为友。徒作摆设,悦目而不入于心,令人惋惜。
5、心兰 霞染烟滋嫩叶芳,飘飘川上女清琅。 天涯海角情人远,遥寄兰花赠爱郎。
第五首承上而作,提出寄望。一二句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光彩流动的烟霞之下,芳兰盈盈的河川之上,迎风而来的是一位衣袂飘飘洁美如玉的女郎。她采来兰花兰草,遥寄给思念着的远方的情郎。
她的心愿是什么呢?希望他也能够“无人亦自芳”。“自芳”者,一则保持高洁之德,亦有自强自励之意也。从众易,独处难。所以古人有“君子慎独”的告诫。
起言众人所爱,止则言自爱;以众乐而始,以自励而终。本篇与以上各首呼应,使诗组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若论不足,则四、五首的第三句同一位置皆用一个成语,缺少变化,略有遗憾。
古代画家中,画兰最多的是郑板桥,作咏兰诗最多的也是郑板桥。他画兰写兰皆是心中之兰,一展襟怀。梁先生亦如此。他写所爱之兰,也歌颂这和谐美好、振奋人心的新时代。诗组并不分门别类去写各种兰花,而是以四季为序,分别写郊外、园里、山中、室内之兰。最后以一篇《心兰》总结,写心中之兰,道出有形的幽兰之香百里,无形的心兰之香可达天涯海角。对兰的歌咏,到对兰的心慕手追,起于言而止于行。
诗组结构完整,用语平易而又耐人寻味。亦如一束翠兰,芳香飘逸,沁人心扉,让人喜爱,忍不住反复诵读吟唱。
写了一个帖子,向各位请教。
排版不成功……不便阅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