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时期被严重忽略的人物 ——一代权术大师怀王熊心辩
楚汉时期被严重忽略的人物——一代权术大师怀王熊心辩
引子
楚汉风云,群雄并起,一个另人热血沸腾的伟大时代。回顾当时,总是让人想到豪气冲天的项羽,狡诈大度的流氓皇帝刘邦,百战百胜的兵神韩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张良。。。。。。
但是一个曾经在当时历史舞台上起过重要作用,曾经也大放异彩,却昙花一现的人物,常常被忽略。
这个人就是怀王熊心,后来被项羽封为义帝。熊心这一生坎坷多变,如果不是历史的机遇和曾经惨死的祖父,可能一辈子就过着牧羊的生活,但是历史的风云变幻把他推向历史的舞台,他在短暂的当权期间曾有胆有谋,机心百出,上演一幕短暂的历史大剧!
古人有苏东坡认为怀王是贤主,今人有菜九段重新评价楚怀王功绩,但是都和鄙人意见不符,只好自己写来。
一
这里要从头说起:秦末,群雄并起,逐鹿天下,项梁正是这群雄之一,打者恢复楚国的旗号,利用自己家族世代楚将的身份收拢了大量士卒和起义军。在这个瓶径口,奇人范增献策:立楚王,收民心。而此时熊心因为血统的缘故而被立为楚怀王。但是这个时候,他只是被树立起来的傀儡。史记记载:“陈婴为楚上柱国,封五县,与怀王都盱台。项梁自号为武信君。”也就是被放在原离战火的南方,而项梁自己大权独握。这里封陈婴辅助怀王,一是陈婴没有野心,二是陈婴的兵权正好一并被项梁收走。
如果情况一直这样,熊心可能安稳的做一辈子的傀儡,但是历史给了他一个机会。
项梁带兵亲自进攻秦军,大意之下被击溃,自己当场身死。这里我们的怀王终于的出场了,首先,他出手不凡,“楚兵已破於定陶,怀王恐,从盱台之彭城,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以吕臣为司徒,以其父吕青为令尹。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这里菜九段先生认为怀王恐不合情理,其实想想没有什么不合情理的。项梁的死给整个楚军都重重的打击,怀王也不例外。至于他反而来到战场前线收拾残局,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胆量。而下面才尽显他的权术和手段,立刻夺项羽,吕臣军权!又拉拢吕氏家族,拉拢刘邦!在这里很有玩味的地方,为什么不夺刘邦的军权,不拉拢项羽呢?估计这就是怀王的权术了,怀王本是项家所立,怀王自然极力摆脱这种阴影,何况项羽是项家实力派的代表当然是首先要打击的对象。吕氏家族自然是夺了兵权后拉拢起来对抗项羽家族的代表了。所以这里不封项羽,后来给了个空号鲁公安慰一下。
在这里为什么没有夺刘邦军权呢,后来还让他独当一面?我觉得这又是怀王一计对付项羽的狠招,刘邦一是军队人少,不足以夺!再刘邦身份特殊,刘邦一直作为项羽副手但是本身又是一个独立的小集团,在这里把刘邦拔高到一个和项羽同等的位置不是很好的离间项刘关系的手段?再说刘邦又不属于项氏的直系人马,不一定会和项氏的利益息息相关,可以把刘邦拉出来和项羽对抗!
怀王这一手真是玩的绝,称其权术大师毫不为过啊!
当然这里怀王可以夺权也是有条件的,首先,楚军是个大杂烩,项梁手下各个势力都有自己军队,而项梁在世的时候可以控制他们,项梁身死,缺乏可以继承其地位的实权人物,这时作为名义上的怀王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有不少人认为项梁死了,项羽理所当然的是继承人。其实不然,项羽当时虽然战功赫赫,但是项羽一直作为项梁的爱将带偏师独当一面,并没有全军的控制权,像龙且,英布,吴芮,吕臣等实权派未必服他。项羽在项氏家族也只是个晚辈,项梁活着的时候受崇信,死了则未必项氏都信服,至少像项伯这样的长辈最有可能掌权。史记只记载项羽传记,很多其他项氏活动没有记载,但不见得就没有其他实权派,比如项氏成员在项梁在世的时候还有一个独当一面手握军权的记录,是在章邯攻魏的时候,有个项氏将领带兵救援。这也说明了项羽并非家族中唯一握有兵权者,只是后来怀王打压项氏家族,项羽的能力成了对抗怀王的项氏代表。
二
当然怀王的计策尚不至此,一方面秦人的威胁,一方面项氏的威胁。处理不好这两个问题,自己的政治寿命就到头了。这里他发表了一个著名的政治宣言:先入关者为王。号召各路诸侯一起反秦,又派刘邦进攻关中。项羽也想攻秦,并愿意成为刘邦副手。怀王当然不肯让项羽在掌握兵权,对项羽他早有计策。(后人指责项羽后来不守信用,没有封刘邦为秦王,其实这都是权利斗争,项羽连怀王也取而代之,自然没有必要遵守怀王的支使,何况这个宣言和项羽也没有关系,兵权是项羽后来自己夺的,按怀王的意思,项羽只是被牺牲的对象。)
对秦军围巨鹿,对项羽的处理,我想怀王的战略是这样的,用宋义当统帅确立军权,带兵救赵,再半路把项羽杀掉,再后和齐国结盟共抗秦军!
我们看宋义的所作所为,在安阳一直按兵不动,颁布专门针对项羽的斩令!又把儿子送往齐国,自己一直送到无盐,饮酒高会!而当时天寒大雨,士卒冻饥!从宋义开始对项梁战局的劝柬,到后来怀王对他的信任有加!这个人应该是个知兵并且有一定手段的,否则以怀王的英明不会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而他这时又是如此胡闹,并且毫不节制毫不掩盖,他为什么这样做呢?
我想这是他故意针对项羽的,等待项羽给他个借口把他杀掉!而这个计划是他自己的注意?还是怀王的呢? 我倾向的认为是怀王的即定政策!首先宋义是个没有根基的统帅,不说前面有秦军大敌,在士兵中他没有任何根底,如果他想杀掉项羽,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军队又不会听他的!怀王杀掉项羽可以名正言顺的接管项家军权,更有利于控制楚军。至于秦军的威胁,相信怀王是没有什么必胜的信心,想和齐国结盟后再和秦军交战!从宋义在安阳46天不动,怀王没有任何表示,可知道一切出于怀王的授意;从宋义名目张胆的送自己儿子去齐国,可以看出结盟齐国是即定政策。当然有一点要提的是,宋义得怀王的宠也是因为他不是实权派,好掌握。
当然怀王也小看了项羽!
项羽在这场阴谋中胜利的杀了宋义,并假成是怀王的命令(估计宋义杀了项羽也会拿出怀王的命令)!
再这时诸将皆慴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 这句话很玩味,可以说诸将说了实话,这是你们的家事,和我们无关!也透漏出诸将明白是项家和怀王的权利之争!
这里,苏东坡认为怀王派刘邦进关中是贤明的表现,其实是被怀王的说辞给骗了,用刘邦是权利斗争,不是因为他宽厚,刘邦曾经和项羽一起干过屠杀,谈不上宽厚长者之类。
菜九段先生认为灭秦主要是怀王的功劳,为了灭秦连自己性命都不顾了。这里高抬了怀王,怀王如果真的是一心灭秦就应该让项羽带兵作战,而不是让没有带兵经验的宋义。
三
项羽在巨鹿的巨大胜利使怀王对付项氏家族的计划落空,为了对抗项羽的实力,这个时候怀王又一个伟大战略出现,这就是和赵高约分关中,关于这点史记多处记载《秦始皇本纪》:“沛公将数万人已屠武关,使人私于高。高恐二世怒,诛及己身,乃谢病不朝。”“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曰:“丞相高杀二世望夷宫,恐群臣诛之,乃详以义立我。我闻赵高乃与楚约,灭秦宗室而王关中。””。《高祖本纪》:“遣魏人甯昌使秦,使者未来。是时,章邯已以军降项羽于赵矣。”“及赵高已杀秦二世,使人来欲分王关中。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这里关键是和赵高议和的是刘邦还是怀王?菜九段先生有文章对此事考证,却没有提到怀王。这里我从常理推断以为怀王的主谋大些,当然史料中找不到他是主谋的证据也找不到他不是主谋的证据!
原因如下: 一,当时为什么要联络,这个联络是谁先提出的?
翦伯赞书中说是因为怀王在秦军的胜利下吓坏了,想谋和!
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妥,以怀王的英明会明白他们和秦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就算议和在当时秦军占优势的情况下秦怎么会同意?何况还是要分关中呢!我认为这次联络应该在项羽败王离,诸侯占优势的情况下!
在这个时候才有谈的共同利益,有互相得到好处的联络!在这里我研究历史从不用古人犯傻这样的想法来解释历史不合理的现象。我觉得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尤其身在高位的人,大都不是弱智。很多时候是由于形势使然才做错事的!
二: 我们看在项羽败王离的时候,双方有什么好处可以谈?
从秦来说,明白形式的可以看出秦大势以去在诸侯的逼迫下早晚是败局。当然当时主政的是赵高,赵高必然会为自己找后路,议和分关中是对他最有利的选择!何况他不是秦室的人和诸侯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自然可以出卖秦投靠诸侯重新分封天下!
从怀王那边看,就涉及到是刘邦的主谋还是怀王的主谋!刘邦联络赵高想早点进关中,避免过于损害兵力,和赵高联络是个理由,至于以后的兑现,不好解释。可以认定刘邦没有打算按约定办事,只是权宜之策!怀王议和当然有更好的理由,项羽挟大败秦军之功为诸侯上将军,公开说怀王,吾家所立。早就摆明和怀王对抗,怀王自然会想办法来对抗项羽,和赵高议和是最好的办法。如果赵高带着关中投降,必然增加政治砝码,而项羽的盖世奇功必然打了个折扣,至于关中给刘邦还是赵高有什么区别?只要不让项羽所控制就好,到时候分给刘邦和赵高就行了,正好解决这个问题,又得到刘邦和赵高的支持,在以后的权利争斗中多了对抗项羽的实力!
三:从上面看怀王刘邦都有议和的好处,那究竟是谁发起的呢?
其实想象也可以明白,无论怎么说刘邦是怀王的手下!从赵高的角度来看刘邦是没有资格和他谈判的,而刘邦也没有权利来给他分关中的,何况按约定关中是刘邦为王,赵高怎么相信刘邦会给他分呢?就算刘邦同意,项羽来了同意吗?而怀王这个名义上的上司赵高就比较相信了!怀王在楚,赵高在秦,没有利益冲突!又可以结成同盟对抗项羽,何况项羽还是怀王的下属,总要有点忌讳吧!
四:我们看看当时的反应,刘邦派了使者去见赵高。赵高立刻杀二世以应刘邦,看来赵高对和约很有信心,并且谈好了条件!而刘邦却以为诈,从这里看出刘邦根本没有把和约当会事,只是想赶快进关!从这里看出刘邦对和约不应该是主人,对和约也没有什么信心,所以用实力说话才是最好的方法!而且刘邦当时派的使者是魏人,为什么不是刘邦的亲信呢?这样的事找个外人做?不和常理!
所以应该说是怀王找的担保人,以另一国家的人做担保,来促成和议的完成更让人相信!
五;章邯兵败后,赵高为何不将章邯招回以守关中,这样诸侯和刘邦就没有这么容易攻下秦了!有了和约我们明白赵高有了后路,自然不愿意实力派回来争功巴不得秦军在外和项羽拼个你死我活呢!但是没有想到章邯投降了!大约关中将领风闻议和之事,对守关很是是大意,才让刘邦轻易破了关!最后子婴杀了赵高也没有办法抵抗了!
这个战略计划,虽然在历史上不多闻,很多历史学家都没有注意此事,但是影响不小,不是如此,刘邦怎么可以轻松入关,秦王朝也没有这么快灭亡,如果秦王朝誓死抵抗,招回章邯,估计秦的灭亡还要等段时间。所以这个计划虽然后来泡汤,但是影响不小,决定了历史的进程。
当然在秦朝内讧以后,怀王的分关中抗项羽的大计又泡了汤。而项羽在对秦军的胜利,以及用利益的分配收拢大批实力派一起进关封天下,这样的情况下怀王扶持下的刘邦也知道该站在那边了。
四
很多人以为项羽都彭城是个错误的决策,但是这里他们忘了,项羽在关中没有根基,手下各路势力都有回乡愿望,最关键的是大本营有个名义的主子在盘踞,消灭怀王势力,避免两个主权是项羽的首要问题,否则楚军就会分裂。项羽希望用和平的方式处理,让怀王继续做傀儡,自己也得个好名声,史记:“项王使人致命怀王。怀王曰:“如约。”乃尊怀王为义帝。”但是怀王这次没有明白形式,要对抗到底。项羽又用“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的借口把怀王赶到南方。(很多人认为项羽无谋,卤莽。这里看的出项羽不但不是无谋也不卤莽,关键是碰到怀王这样死都不配合的,让刘邦找到了借口。挟天子以令诸侯,项羽也想,关键是天子不肯)。
项羽迁怀王不是众人想象的这么容易,项羽曾经都江都,亲自动手才把怀王赶到南方。这里怀王并非无兵无权,当时在彭城各路人马不是全部被项羽刘邦带走了,留在彭城的也很多。但是在项羽挟各路诸侯面前,都纷纷改变了立场,比如实权派的吕氏家族,上拄国陈婴。当然忠于怀王的被一起赶到南方。
怀王在权利尽失的情况下,依然决定最后一击。史记记载“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
司马迁认为项羽不该杀怀王,这里用词很偏向怀王,但是怀王最后的作为依然被勾勒出来了。
一代权术大师,曾经在楚汉有重要决策,重大影响的而后世几乎忽略的人物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后记:关于怀王的死有不少疑问,史记一直记载项羽阴令,而杀怀王者有衡山、临江王,有英布。似乎南方三个王都参与了杀怀王的行动,而英布又是真正杀怀王的。这里有个问题,杀怀王需要这么多人参与吗?这里可以得出怀王当时势力不小,所以三王合击。另一个问题,史记写是项羽暗中致使的,但是既然是暗中后人如何得知?这么大张旗鼓哪里有暗中的意思?而英布和项羽有矛盾,项羽让他带人去打齐国,他敷衍一下,彭城被刘邦攻击,他坐山观虎斗,项羽怎么会支使他杀怀王?他在杀怀王怎么这么积极?后来英布投靠刘邦再也没有人提怀王被杀的事?另外,怀王是先“叛乱”,才被杀。项羽阴令来的及吗?
关于项羽暗杀怀王,最早是刘邦东伐项羽,经过洛阳一带,一个老人董公献计,才传出的。而有趣的是刘邦当面指责项羽10大罪,杀怀王排第九,第十是没有实质意义的,第一是不封自己为关中王,第二是杀宋义,杀宋义比杀怀王罪大些,何解?
从这里我们可以以为刘邦并不认为杀怀王多冤枉或根本没有项羽支使这会事,是怀王“叛乱”,在三王地盘,被三王杀掉,而刘邦把这个事情栽在了项羽头上。由于资料太少,怀王之死看来也成了秘。 楼主是当领导的料。 多谢,楼上夸奖。
可是我现在只想知道如何混威望。 下面是引用yaolei于2005-04-03 16:53发表的:
多谢,楼上夸奖。
可是我现在只想知道如何混威望。
呵呵,楼主有这么好的文采和渊博的知识,威望一定不会有问题的了。
虽然森林几乎是历史盲,闪先! 下面是引用森林一片于2005-04-03 21:22发表的:
呵呵,楼主有这么好的文采和渊博的知识,威望一定不会有问题的了。
虽然森林几乎是历史盲,闪先!
多谢兄弟支持,因为写文章,需要很多论文以及参考文献。无意中发现这里是个宝地,郁闷的是没有威望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