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肝胆疾病误诊漏诊率高 公众认知误区多
“当前,公众对肝胆疾病的认知存在诸多误区,很多人不定期体检,患病后导致发现晚、诊断晚、治疗晚、疗效差、花费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主任段钟平提出,我国肝胆疾病防治“国家队”建设亟待提速,完善肝胆疾病医疗队伍存在的不足,消除公众对疾病认知的误区,降低肝胆疾病的误诊漏诊率。段钟平介绍,目前,我国约有9300万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1300万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超过1亿的脂肪性肝病患者,如果再加上酒精、药物、自身免疫、寄生虫等原因引起的肝病,以及胆囊炎、胆结石、胆囊息肉等胆道疾病,造成我国肝胆病患者人数众多、花费巨大、危害严重。 为了进一步遏制肝胆疾病的发病率,由中国科协、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等单位发起的“健康中国-肝病防治科普行动”二期活动近日在京启动。据活动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将在全国范围选拔3000名左右“全国肝胆病咨询专家”,建立300个左右“肝胆病防治技术示范基地”,借助互联网+医疗,打造我国肝胆病防治的国家队骨干网络平台。
段钟平指出,我们在落实“健康中国-肝病防治科普行动”一期活动中,发现我国肝胆疾病防治工作存在三个问题,导致肝胆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令人担忧。
我国肝胆疾病医疗队伍存在诸多问题。科室分散:主要分布在感染科(院)、肝病内科、消化科、肝胆外科、肝移植科等,相互交流少,缺乏共用交流平台;水平参差不齐:表现在不同科室医师、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师之间水平差别较大;专业过于细分:为患者就医、咨询带来困难;医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专家多在大城市、大医院集中,许多县级医疗机构尤其是西部地区甚至没有肝胆病专业医师。
公众对肝脏疾病的认知存在较大误区。肝病不可治,治也出不了根儿。其实大多数肝病都可以控制很好(如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甚至可以根除病毒(如国内即将上市的新一代丙肝药物);平时没有不舒服,能吃能喝,就没有问题。事实上大多数肝病早期感觉不出来,即使中期如肝硬化、肝癌,都缺乏特异性症状。
医疗机构存在误诊漏诊现象。据一项调查显示,一个乙肝患者的确诊平均需要3.2次就诊,多数患者先是第一次发现肝功异常,第二次查查乙肝五项,第三次才考虑病毒复制及抗病毒治疗。这意味着前面1-2次都漏诊了。一个农村丙肝患者需要到5.1个医院才能最后确诊,这个过程平均需要1.8年以上,初诊医院和医生漏诊率较高高。此外,许多患者的肝区不适症状,多由胃十二指肠溃疡炎症、消化道积气、胆囊炎与胆结石等引起,并非肝脏本身疾病引起,也会造成误诊。
from http://health.people.com.cn/n/2015/0701/c14739-27239145.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