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理论与实践皆存盲点
市场上有不少益生菌产品,也有不少广告宣称产品中包含多少个益生菌,能够如何改善肠道健康,如何提高身体免疫力,但是权威的指南关于益生菌作用于某些疾病仍有保留,实际应用的安全性存疑,益生菌并不能解决所有我们希望解决的问题。市场上有不少益生菌产品,也有不少广告宣称产品中包含多少个益生菌,能够如何改善肠道健康,如何提高身体免疫力,“益生菌”概念被热炒的现状在此可窥一斑。
由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自我药疗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承办的“婴幼儿与儿童胃肠健康与疾病预防学术研讨会”10月15日下午在北京召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童消化系统疾病主任医师李在玲提醒,益生菌目前并不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的,其具体的作用更需要业内和临床医务工作者冷静和客观地去看待。
人体的肠道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微生态系统,目前已知的肠道细菌有1000——1500种,其细胞的总量十倍于人体细胞的总量,而这些细菌拥有330多万个基因,150倍于人体基因的总量。李在玲坦言,面对如此体量的肠道菌群,人类了解到的十分有限,“2000年的时候,人类能够认知并培养的细菌只占到21%——37%”,虽然目前有高通量等新的研究方法,但因为研究成本等原因依然限制着研究的进展。
关于益生菌的概念,李在玲列举了益生菌菌株必须具备的十大条件:对宿主有益,无毒性和致病作用,能在动物消化道存活,准确的菌株鉴定……瑞典微生物学家Stefan Roos在本次研讨会上强调,真正的益生菌是与宿主互利共生的,并不是简单的共生。这个观点是说,单就如何判断一种细菌是否对宿主有益,是否是益生菌都是充满疑问的。
细菌的类别从大到小可以用属、种、株表示,StefanRoos认为,为了证实某种益生菌的健康效果,研究者必须将细菌的类别细化到株,同样属于乳酸菌,但是不同的种,不同株对人体健康的作用都是存在差异的。他做了一个类比,同样都是狗,但是吉娃娃和沙皮是两条不同的狗。
概念火热,但是权威的指南关于益生菌作用于某些疾病仍有保留;实际应用的安全性存疑,比如目前并不建议免疫缺陷的患儿使用;某种具体的菌主是否可以治某种疾病,仍然缺乏相关研究;是益生菌缺少影响免疫系统导致疾病,还是疾病导致益生菌的缺少,因果关系没搞清楚……李在玲如是总结目前关于肠道菌群、益生菌研究领域存在的缺陷。
研究存在诸多问题,但是益生菌对各类胃肠道疾病,甚至全身疾病有改善作用,在各类文献里是不乏论述的。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根据自己的临床观察,李在玲直言,益生菌并不能解决所有我们希望解决的问题。
她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患者在多方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使用粪便治疗方法,试图调整孩子体内菌群达到治疗效果,但最终宣告失败,“这名患者上了手术台,做了结肠切除”。
“益生菌为临床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或者某些全身性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但是说它能够治疗治疗所有的疾病为时过早!”李在玲表示。
http://www.huanqiukexue.com/html/newcy/newyy/2014/1017/24909.html
点评:益生菌的很多资料都是广告掺杂其中,所以消费者需要更多相关研究资料做参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