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 发表于 2014-3-22 14:27:37

【春】由春天想到的……

由春天想到的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从小在农村长大,早就熟稔了春播夏耘、秋收冬藏,对自然的每个节点和岁时的更替一直有一种既特殊又认为理所当然的感觉,读到二十四节气歌时,这种感觉一下子明晰深刻起来,但是对每个节气具体时间以及其具体含义大多时候却是模糊的,模糊就模糊吧,也懒得去琢磨,日子就在偶尔想起某个节气感叹一声微笑一下里这样漫过来了。
   但是,春节回到老家,和母亲在一起闲聊的时候,母亲却在无意中说起了今年大概是什么时候立春的事来。从母亲的神态中,我看出了她的重视,重视的程度我想可以用这样的一个词汇,那就是“敬畏”,甚至我还想是不是也许要用“虔诚”二字才能更为确切。
   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和田埂土块打交道。每到过年,母亲总是会感慨几句,大寒之后就立春了,立春了就到春天了。也许是因为这个缘故,每一根“凌钩子”的融化,每一声燕子的啼叫,每一叶洋芋的嫩芽,每一点温度的变化,母亲似乎都能从中看到春天的消息。小时候,我怎么也想不明白,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扬花散柳。为什么大寒之后就是立春呢?立春就意味着春天到了呢?为什么立春之后天气还是那么冷呢?每每在这个时候,母亲只是淡淡地一笑,然后就很自然地说一句,“反正冷到要命的时候,春天就到了。”母亲没什么文化更不是诗人,她不可能说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样的警句来,但是母亲那句“冷得要命的时候,春天就到了”却一直在我心头回响。自然春天是这样,人生春天也应该是这样啊。
   今年立春是正月初五,是母亲告诉我的。“一立春就要准备忙起来了。”这是母亲的原话。十五元宵节那天我打电话回家,得知母亲因感冒哮喘得厉害,母亲请了一位医院的老中医开了两副中药。母亲告诉我,不抓紧治好不行,因为马上就要种田了。在我埋怨母亲不必要如此劳累操心的时候,母亲一席话使我一时语塞。“我种田的把田种好,你教书的把书教好。我们农村人天热乎了都不种田,你们吃什么?”
   “我们农村人不种田你们吃什么?”这句话,是母亲的一句名言。说的次数多了,我也就牢记了这句话。突然想到一首打油诗来,“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子冬有雪,要想读书待来年。”我想如果小时候我把这首诗读给母亲听,她一定会听得懂,当然也一定会责骂我。我甚至可以猜想,母亲会在责骂我的时候,说出一句话,我们不种田都等来年,你们喝西北风啊!
   也许,你不会担心突然买不到大米,因为总会有勤劳的农民为我们供给。但是,如果你在人生的春天不勤劳播种,我想那时候,你一定会饿得慌,看着别人谷物满仓,你只有羡慕的份儿,那种滋味一定不好受。
   正月初五,恰逢今年立春,年假将尽,多数人也就是在那一天返岗返校开始新的征程的。今天屈指算来,春天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很多。或许有一天,你突然就把臃肿的棉袄脱了,换上清爽的衬衫,因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就可能悄然来到了。春天就这么几十天,过去了就真的过去了。那么我们人生的春天呢?其实也很短暂。
   与其昏昏然度日,不如倍加珍惜。请珍惜春天。

一千零一夜_1 发表于 2014-3-22 14:57:32

引用第0楼孔乙?于2014-03-22 14:27发表的 【春】由春天想到的…… :
由春天想到的

一2b青年 发表于 2014-3-24 17:28:03

孔乙兄,好文采呀。。。

zs2k 发表于 2014-4-2 09:16:23

清新隽永,令人回味。油菜花啊。

没看过第一稿,不知怎样煞尾,现在这稿感觉太露,还有些八股,那些个人生哲理,怕大家不理解,所以要重复要明示。
不要最后四句,意思一样,效果或者好些。因为喜欢,多说两句,班门弄斧,不必当真。

孔乙? 发表于 2014-4-2 09:30:24

兄说的很有道理。积极听取。。。
不能编辑了,楼下读的时候,请把最后四句略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春】由春天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