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umaobing 发表于 2013-5-13 23:36:04

【人间四月天】我眼中的苏轼

致苏轼

    苏轼的一生,是颇具传奇色彩、颇有人生光彩的。六十五年间(1037-1101),他从得意才子,到落魄贬吏;从卑为阶下囚,到贵为皇帝师;从高太后垂帘听政时的不到一年三升迁,到哲宗亲政后的一月之内三降职;从最繁华的政治中心汴京,到最偏远的蛮荒之地儋州,真是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有如过山车般让人头晕目眩、胆战心惊。但这种飘忽不定,只是其人生经历的外在呈现形式;其内的精神方面,则坚定执着、恒定守一,始终不可改易。这具体表现在:
    一、为国尽力、为民做事的入世心志一直未变。苏轼早年即“奋厉有当世志”(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且不说他献仁宗皇帝的二十五篇《进策》,进神宗皇帝的《上皇帝书》及《万言书》,及与王安石、司马光关于治国方略的争论,我们就单看他每到一地,是如何来勤政爱民的吧。1、在杭州:①任杭州通判时:权领州守事,判官妓从良;灭蝗灾;与太守陈襄修浚西湖六井、沈公井,欲修浚运河。②任杭州知州时:浚治运河;上书裁减高丽贡使馆赐予之费,朝庭从之;上书振济浙西七州;上书论雇役法之害;为杭州争取度牒;捐黄金50两,建安乐坊,三年医愈千人;疏浚茅山、盐桥二河,修六井,筑西湖堤,后守林希将其命名为“苏公堤”,西湖因苏轼而今天尚得以存在。《宋史•苏轼传》载:“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2、在密州:除密州蝗灾;遇旱灾,祈雨;罢给田募人充役,极大地方便了民众;上书论京东河北盐专卖之害;平息强盗。3、在徐州:黄河泛滥,徐州城下水深二丈八尺九寸,苏轼禁富民出城,亲临城上,带领军民抗洪,七十余日夜宿于城上(《宋史•苏轼传》:“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筑长堤984丈,洪水渐退。苏轼由是受到神宗皇帝奖谕。为防洪水入徐州,又修筑木岸,筑高徐州城;上书建利国监(徐州城东北70里,富商聚集之地)冶户武装,以防盗贼;在城西南白土镇之北发现煤,解决了徐州燃料问题。当他后来调任湖州时,百姓揽辔送行,含泪而别。4、在湖州:筑苏湾堤。5、在登州:上《乞罢登莱搉盐状》,请求改食官盐为食自产盐,被批准;上《登州召还议水军状》,要求固定驻军,教习水军,加强海防建设,被批准。6、在颍州:上《申省论八丈沟厉害状二首》,以避颍州水患,被批准;乞度牒振济淮浙流民;治理颍州西湖;修建颍州西湖东西二桥。7、在扬州:罢扬州芍药万花会,深得民心;上书获准暂缓催收积欠,使久困之民得以温饱;奏请改革仓法,改不支仓俸金为“重禄法”;奏请改革税务,废除卖盐及税务监官、江务监官等年终赏金;识破道士巫术。8、在定州:奏请弓箭社入户以巩固边防,发给百姓弓箭,全人皆兵;奏请修盖禁军营房,整饬军政,成效明显;奏请降低米价振济灾民及部队;首创监狱医师制度。9、在武昌:上书太守要求禁杀婴儿,尤其是女婴。成立救儿会,救活婴儿数千人。10、在惠州:向太守建议捐资修建惠州东、西两座铁索桥;打凿“东坡井”,解决当地百姓饮水问题,虽然自己“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与程天侔书》)。11、在儋州:写《劝农诗》,宣传内地生产知识,纠正海南轻视农业的陋习;启发人们破除迷信,爱惜耕牛;打凿“东坡井”,解决当地百姓饮水问题;向黎族人民传播文化知识,传学与海南学子,其学生姜唐佐考中海南历史上第一个进士;反对歧视少数民族的偏见,同当地百姓建立了真诚的友谊(以上资料多参考网上“环佩叮当的BLOG”博文《苏轼的政绩及其影响》,但自己有编排、补充和修改,兹特作说明并致谢意)。
    二、认知独立、个性独立的士人品格一直未变。王安石变法,他没有附和,认为应以择吏为先,说:“当今之患,虽法令有所未安,而天下之所以大不治者,失在于任人,而非法制之罪也。”(《进策》)即国家积贫积弱时日太久,只寄望于变法,会“欲速则不达”、“轻发则多败”,带来极大的副作用。由此,被迫离京,通判杭州。后来司马光为相,要完全废除新法,他却又认为新法已有某些实效和长处,反对司氏“专欲变熙宁之法,不复校量利害,参用所长”(《辩试馆职策问札子》)。于是,他又遭受排挤,被迫出知杭州。难怪王朝云要开玩笑说,苏轼有“一肚皮不合时宜”。而这种“不合时宜”,却包含着不以当政者马首是瞻,不仰人鼻息、不谄媚逢迎的可贵品格。这充分体现出了知识分子坚持独立见解、捍卫独立人格的可贵品质,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三、旷达自适、善于开解的出世哲学一直未变。苏轼一生所遭遇的坎坷磨难可谓多矣,但他并没有一味沉陷其中,怨天尤人、自我哀叹,而是想方设法进行自我开解。虽然他也有惊恐郁愤、灰心绝望的时候,不是“高大全”式的钢铁战士,但从总的方面来看,他是极好地做到豁朗达观、随缘自适的。这从他的一些诗文中,即可窥知一二。如他贬黄州时说: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也无风雨无晴”(《定风波》)。贬惠州时也说:“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做岭南人”(《食荔支》)、“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纵笔》)、“此心安处是吾乡”(《定风波》)。贬儋州时又说:“海南万古真吾乡”(《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其尚在藤也旦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别海南黎民表》)、“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如此等等。
    四、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生活观念一直未变。苏轼还是一个很懂生活,也很会生活的人。他并像他并像一些古板的吏员那样总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也不像一些迂夫子那样那样终日枯坐斗室、清贫自苦。他是也谐得,也谑得;也吃得,也喝得;也游得,也玩得。你看他的《炖肉歌》:“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柴火罨焰烟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看完之后,你有何感想?是不是对苏轼又多几分喜欢的理由呢?
    总之,于苏轼而言,他自身多舛的人生命运多来源于强力的外在因素,是为他个人的力量所无法控制的。而在他可以自控的内在的精神领域,他是尽可能地做到了最好的。在他那里,儒、释、道三家思想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的,刚与柔、放与收、坚执与豁达,在他那里都有很好的拿捏。屈原的慷慨赴死和陶渊明的毅然挂冠,这种决断,我们常人是根本学不到、更做不到的;而苏轼为人处世的方式,他的价值观念、人生智慧和生活态度,我们却是不但可以学到,而且可以做到的。这也是后人为什么更喜欢苏轼的原因所在吧。当然,之于苏轼,还有我们那么喜欢却无法学得到的他的才情,以及我们那么喜欢却有幸能够随时看得到的他的华彩作品。
    好了,一直非常欣赏和喜欢苏轼,恰遇我们《读书参考》板块发起“人间四月天”征文活动,就不揣浅陋,把自己的一些感想写了下来。但又怎么能写得完呢!未了之意,就权由涂抹的《致苏轼》一诗来申抒吧。诗曰:

你真让人羡慕啊
二十一岁就高中进士
连欧阳修也侧身让“避”
说要放你“出一头地”

你也真让人感叹啊
黄州、惠州又儋州
十二载三贬荒僻地
另有一百三十日你身陷囹圄

可你从不失了心中的志
或外放,或贬处
每到一地,总为百姓
竭诚竭能,尽心尽力

徐州水泛,你“庐于城上,过家不入”
七十余日,水伯退避
在杭州,你浚西湖,筑“苏堤”
在儋州,你开民智,纠陋习

你也从不降了做人的格
你对拗相公说:“欲速则不达”,“善法而择吏”
你对迂相公说:“参用所长”、“校量害利”
而从不学那墙头草摆、摇尾犬乞

但你也并不怒目金刚、终日愁眉
在惠州,你“日啖荔枝三百颗”
在黄州,你潇潇洒洒游赤壁
而不效那汨罗江投、彭泽令去

而你也从不苦了自己
无药自合药,无酒自酿酒
“东坡肉”常食,“东坡饼”常炊
红袖添香常依随

更有那风风流流的呀
苏诗苏文冠百代
苏书苏画开门径
围棋常悔仍痴迷

呷,这就是你啊,东坡先生
风可沐,雪可赏,山可过,水可涉
一路风尘一路歌
鸿影鸿爪印雪泥

choumaobing 发表于 2013-5-13 23:55:40

终于赶在十二点前发了。因为太喜欢苏轼了,忍不住啊!
    连写杨贵妃的一篇,共两篇。哪篇斑竹觉得好,就哪篇参赛吧,自己还真有些敝帚自珍、无法割舍的。呵呵,见笑了!

choumaobing 发表于 2013-5-13 23:59:37

字数就不统计了,这体裁统计字数意义也不大。

choumaobing 发表于 2013-5-14 18:01:23

好了,修改过了。这下字数有3100多,是大合要求了。
若能破例的话,就“苏轼”篇和“杨贵妃”篇一起参赛吧。
好像也没有见到有写两篇的,那就写的“例”和评的“例”一起破了吧。
呵呵!

hjqz1 发表于 2013-5-14 19:29:25

引用第3楼choumaobing于2013-05-14 18:01发表的 :
好了,修改过了。这下字数有3100多,是大合要求了。
若能破例的话,就“苏轼”篇和“杨贵妃”篇一起参赛吧。
好像也没有见到有写两篇的,那就写的“例”和评的“例”一起破了吧。
呵呵!
呵呵,请楼主自己选择一篇参赛,如果例可破,那么还定规则干嘛?你说是吗?

choumaobing 发表于 2013-5-14 19:49:32

引用第4楼hjqz1于2013-05-14 19:29发表的 :

呵呵,请楼主自己选择一篇参赛,如果例可破,那么还定规则干嘛?你说是吗?
既如此,那就“苏轼”这一篇吧。

choumaobing 发表于 2013-5-14 23:03:12

其实,推迟了时间,能参上赛就已经很感谢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间四月天】我眼中的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