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千古义丐―――我眼中的武训
(参考文献:黄清源、姜林祥著《武训评传》,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年10月出版)在现代人眼中,乞丐往往是深受人们鄙视、被认为是不劳而获的一类人,而武训一生行乞,终生不识几个大字,但每被后世之人提及,却总是要以先生相称,冯玉祥将军曾受武训兴办义学精神的感召,在山东创办了十五所武训小学,并盛赞武训为“千古奇丐”,今读《武训评传》,深感“奇”字不如“义”字更为精确,一个“义”字,不仅是武训兴办义学事迹的总结,更是其宽广胸怀和强大精神世界的精髓所在。
武训生于现在的山东省聊城市冠县,生而贫寒,更无缘上学,甚至连个像样的名字都没有,只能按家中孩子的排名被称为武七,武训是其兴义学的事迹被当时的山东巡抚上报清政府后,朝廷给的赐名。因不识字饱受欺骗,不满二十岁的武训发誓办义学,让穷苦孩子能够不花钱而受到教育。我们无法了解当时武训具体的想法,也许是考虑到自己身无长技,他选择了行乞挣钱兴办义学的道路,而这条路武训一走就是近四十年。古往今来,乞丐大部分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行乞,而武训先生自开始行乞之日,就以让天下的穷孩子能上起学为目标,其“义”从开始就脱离了狭隘,走向了大义。
《武训评传》中对武训行乞的经历也有不少的记载,为了积攒办义学的钱,武训想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尊严。他将乞讨来的物品能换成钱的都换成钱存起来,自己再饥饿再寒冷也不花一文钱用在自己身上,对于不肯施舍的人家,他靠为他们打零工、卖体力赚钱,为了挣到钱,他可以学狗叫、学驴叫来取悦别人,可以让小孩子当马来骑,甚至还提出“打一拳一个钱,踢一脚三个钱”,以此来获得更多的钱财,每读及这些记载,我总在想,三十多年如此行乞,这需要多么强大、多么持久的精神世界来支撑,与一些为国家为民族舍生取义的人相比,武训之“义”也许并不惊天动地,但却历久弥新,站立在武训并不高大的塑像前,每每会让人感到“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据《武训评传》记载,武训从咸丰九年(1859年)开始行乞,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冠县柳林镇建起第一所义学“崇贤义塾”,为实现其兴办义学的理想,武训花了整整三十年的时间,光绪十六年(1890年)武训在临清市杨二庄建起了第二所义学“杨二庄义塾”,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武训在临清市御史巷创办了第三所义学“御史巷义塾”,也就是现在的临清市“武训实验小学”,是山东省示范化学校之一。史料记载,在1886年,武训就积攒了近四千吊钱和二百三十多亩地,据不完全统计,兴办三所义学,加上为维持义学正常运转而购买的学田,武训投入的办学资金远远超过了万贯,他的义举,也受到了清政府的重视,当时的山东巡抚奏请光绪皇帝给武训颁发了“乐善好施”的牌匾,并且授以“义学正”的名号,可以说武训此时已然功成名就,而“家财万贯”的武训,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享受这些名与利,仍然衷情于自己办学的事业,他住在破庙中,以乞讨为生,终生不娶,老师和学生跪请其回义学中养老,他的回答是:“我自己不觉得苦,只要你们努力学习,我比什么都快乐。”武训在晚年重病,仍然不肯占用义塾的房间,只肯躺在义塾的屋檐下休养,1896年四月,武训在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中含笑而逝,终年五十八岁。自幼向往读书,饥寒交迫中行乞近四十年只为兴办义学,能够在义塾的屋檐下听着学生们诵读诗书的声音中逝去,可以说是对武训一生最大的安慰。古人最重名节,尤其重视晚节,而观武训之“义”,真正是做到了贯穿生命的始终,今人追思武训先生之义,不仅应感慨其对教育事业之贡献,更应反思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心灵的一片净土,为国家、为社会奉献不容辞之大“义”。 带题目,全文1475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