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en21c
发表于 2013-4-1 20:12:00
引用第12楼golden21c于2013-02-20 16:09发表的
golden21c
发表于 2013-4-1 20:22:58
中国历代人口与耕地的比率牋
golden21c
发表于 2013-4-1 20:25:05
中国历代战乱与人口关系图,从图中看出影响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是外族入侵,而并非自己的原因。
golden21c
发表于 2013-4-1 20:38:02
历代农民工资情况
golden21c
发表于 2013-4-1 21:12:34
牋牋不知道按照古代力业相称原则,在当前的科技水平下家庭农场的规模多大为合适?家庭农场其实也就是中国古代所提的一夫吧?
牋牋
camio
发表于 2013-4-3 15:03:27
金版研究的好深入,佩服啊!
golden21c
发表于 2013-4-4 20:26:31
关于壮大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感觉提法非常好,也非常切合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需要,但是要完善制度,堵塞漏洞。
比如壳的问题,授权壳的管理部门,农户,不可低估社会上管理层中的人利用政策漏洞虚拟注册壳,冒领补贴的情况。
凤凰网上看的个评论,是关于这方面的“培育对传统家庭式养猪小户有着巨大的冲击,这次清明回乡发现,现在的肉价便宜,家庭式养猪小户养猪基本上处于亏本状态,而国家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进行了补贴,通过虚报养殖规模,可领取国家一大笔补贴,养猪不赚钱,赚的是国家补贴,而小户们没有补贴,处于亏本状态,现在的粮食收购价格偏低,种田成本又高,以前还可以靠养猪赚一点生活费,现在只有靠外出打工了,外出打工的环境怎么样大家都知道的,养猪不赚钱,老人和妇女在家无法获得收入。”
笔者认为不是发展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对小户有冲击,而是负责登记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管理层内部有人为了套取国家补贴,指示关联人员注册空壳或者虚壳,为方便套利,从而架空国家支持农业的实际效果。这点和社会上官商一体的做法没什么本质区别。
因此制定壮大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政策是一定要考虑好如何杜绝类似情况。笔者一直认为无论什么户通过将其最终农产品销售至国家定点收购部门的产量来领取或者发放补贴,并辅助基于身份证的社会信用系统来管理也许会有点效果。
golden21c
发表于 2013-4-5 18:37:45
中国历代土地面积度量衡
golden21c
发表于 2013-4-5 19:38:41
中国历代土地面积度量变迁
golden21c
发表于 2013-4-5 20:34:10
中国历代长度度量变迁
golden21c
发表于 2013-4-5 20:35:49
中国历代尺的资料还有,慢慢发。最近忙
golden21c
发表于 2013-4-8 18:55:54
引用第17楼golden21c于2013-03-01 17:53发表的 :
美国农场的平均规模3000亩以上,但是农场主的收入要低于美国社会平均年收入,之后美国政府给予补贴使之和社会平均收入相近甚至多出。
今年或者去年美国取消农业补贴,改为相关农业保险,实质就是国家对农业兜底。
golden21c
发表于 2013-4-8 19:01:12
引用第24楼golden21c于2013-04-01 21:12发表的 :
牋牋不知道按照古代力业相称原则,在当前的科技水平下家庭农场的规模多大为合适?家庭农场其实也就是中国古代所提的一夫吧?
牋牋
golden21c
发表于 2013-4-17 11:49:28
引用第25楼camio于2013-04-03 15:03发表的 :
金版研究的好深入,佩服啊!
多谢camio兄夸奖,其实只是有幸看到几本前辈的大作而已,才刚刚涉猎。
golden21c
发表于 2013-4-17 11:57:28
引用第19楼zjy1于2013-03-27 15:11发表的 :
粮价涨的高,农民也没得到实惠,种庄稼不赚钱。
笔者现在研究的区域,一个县级区,种植的粮食作物全部为玉米,秸秆还田不现实,因为玉米秸秆粗难以呕粪而且容易生虫,因此除了少部分养奶牛等农户喂牲口外,大部分烧掉了,其实可以发展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的加工业,比如生产糖,造纸,降解薄膜,密度板,酒精等行业,当然也要考虑生产同类产品是否其他方法比较成本低,之所以低是因为没有考虑污染环境的成本还是其他的生产效能高,原才来更低?但是恐怕比玉米秸秆还低的成本应该少?从产业政策,税收等方面支持下,这方面要研究下。
golden21c
发表于 2013-4-17 11:58:44
因此秸秆还田是否可行?是否还有好的技术可以切合实际?比如容易降解,解决生虫的问题,这样耕地的有机质会好点。
golden21c
发表于 2013-4-17 12:00:23
目前由于玉米省工省事,产量大,较之种小麦各方面都合算,因此种小麦的少了
golden21c
发表于 2013-4-17 12:05:15
其实北方有些品种产量很高,但是一直不是国家粮食主流,但是却是当地主要食用粮食,比如小米,适应旱地耕作,比较抗旱,但是比较费工,但是产量很可观,在山顶的平地,一年下几次雨产量900斤很正常,甚至看见还有更高产量的品种。感觉是否可以眼界不要只盯这小麦,玉米,水稻和大豆?要各种力量一起上。从制定最低粮食收购价、粮食补贴和政策扶植上,从育种政策的扶植上是否可以考虑这些类似的品种,因为当地其实还是至少占1/3-1/2在食用,早上的主食就是闷小米+菜。
golden21c
发表于 2013-4-28 18:50:51
引用第34楼golden21c于2013-04-17 11:57发表的
golden21c
发表于 2013-4-28 18:53:24
引用第38楼golden21c于2013-04-28 18:50发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