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作者:高靓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2-12-19 15:40:56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2/273032.shtm
2012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在12月18日举行的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全会上揭晓。
2012年度高校这十大科技进展是:安徽医科大学主持的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分析发现汗孔角化症、掌跖角化症和少毛症致病基因研究,北京大学主持的强激光场下原子分子隧道电离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主持的先进微小卫星平台技术研究,兰州大学主持的牦牛基因组及对高海拔的生命适应研究,清华大学主持的脑起搏器研究,武汉大学主持的资源三号卫星指标设计及地面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和基于生物质大分子的新材料和生化品研究,厦门大学主持的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大肠杆菌)研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持的古—中生代之交海水温度变化与生物演化研究,中山大学主持的鼻咽癌放化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基础的研究等取得重大突破的10个项目入选。
为了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促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教育部科技委从1998年开始组织评选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今年是第15届。评选对提升高校科技的整体水平、增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赢得了较高的声誉。
2012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入选项目介绍
一、全基因组外显子分析发现汗孔角化症、掌跖角化症和遗传性少毛症致病基因
汗孔角化症以皮肤角化异常为特征,无特异治疗手段,约10%患者易癌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亟须揭示其发病机理。由张学军教授领衔的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中南大学等,通过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分析,在既往定位的连锁区域,揭示甲羟戊酸激酶(MVK)基因是汗孔角化症常见亚型播散性浅表性光线型(DSAP)特异性致病基因,通过功能研究发现MVK通过影响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钙离子诱导的分化、紫外线诱导的凋亡而参与DSAP发病,阐明了DSAP的发病机理,为DSAP的基因诊断、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了特异性分子标志,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该成果发表在《Nature Genetics》2012年第9期上。
此外,该实验室利用全基因组外显子分析开展系列研究,发现COL14A1为点状掌跖角化症致病基因、EPS8L3为Marie Unna遗传性少毛症致病基因。研究明确了这两种疾病的病因,为疾病机制研究指明了方向。成果先后刊登在《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2012年第9期和第12期上。
全基因组外显子分析方法将大大加快人类发现其他疾病基因的步伐,为发现病因、揭示发病机制,为疾病的产前诊断、早期预警、基因诊断及新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二、强激光场下原子分子隧道电离研究
隧道电离是强激光场原子分子物理的基本过程。对隧道电离的深入研究将揭示强激光场与物质相互作用动力学过程的物理本质,可以推动阿秒(10-18s)极端超快科学、原子分子成像以及超快光场调控等新兴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北京大学龚旗煌教授、吴成印副教授和刘运全研究员等建成了国际先进的原子分子光物理实验平台,该平台包含国内首台强场超高真空离子电子符合测量的动量成像谱仪和5飞秒相位可控超快激光系统等,极大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实验研究能力。
利用该先进实验平台,他们精确测量了强激光场下原子分子隧道电离区低能电子(<1eV)的精细能谱结构,揭示了隧穿电子与母体离子多次散射对电子能谱的重要影响,深化了人们对原子分子内部电子态结构的认识。他们还发现隧道电离区的局域电离抑制现象,即零动量电子相对产额随着激光光强的增加而减少,并指出强场隧道电离区的原子稳定化是局域电离抑制现象的主要机制。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2012年7月和8月的《物理评论快报》上。
该研究进展深化了人们对强激光场下原子分子量子隧穿动力学的认识,对强场原子分子成像以及高通量阿秒脉冲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三、先进微小卫星平台技术
微小卫星是军用、民用航天领域的一类重要卫星,随着其空间应用领域的拓展和需求量的骤增,传统卫星的定制方式研制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微小卫星批量化快速研制的需求。
哈尔滨工业大学曹喜滨教授率领其研究团队在国家“973”、“863”及国防预先研究等计划支持下,十余年集智攻关,在微小卫星高性能、低成本、快速研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创造性地将微小卫星平台划分为可重构模块、公用模块和专用系统,建立了以可重构模块为核心、灵活集成公用模块和专用系统的微小卫星柔性化快速构建方法,研制发明了可重构模块,不改变硬件结构即可实现系统功能和接口的按需重构,在航天产品难以标准化的条件下,有效地解决了微小卫星的快速集成问题;采用单粒子锁定自主检测与恢复等方法攻克了低等级器件航天应用的技术瓶颈,基于资源共享和信息融合等技术巧妙地解决了简单配置下的高性能姿态控制难题,奠定了微小卫星低成本、高性能、批量化研制的核心技术基础。
应用本成果研制的我国技术试验系列卫星的首颗卫星——试验三号,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圆满完成了各项飞行试验任务,超出设计寿命两年多,运行状态良好。同时,树立了我国高校“基础创新—技术突破—工程应用”协调发展的典范。
四、牦牛基因组及对高海拔的生命适应
牦牛是生长在青藏高原的特殊牛类家畜物种,对高海拔地区严寒、低氧、缺草等恶劣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为藏族和其他民族的当地牧民提供了生产生活必需品,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社会和经济地位。兰州大学刘建全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过去长达10年的研究中,系统调查了家养和野生牦牛的群体遗传结构式样,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为牦牛遗传资源利用、品种改良以及理解牦牛驯化后的遗传效应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此基础上,和合作单位一起,完成了牦牛的基因组测序,进而系统阐述了牦牛适应高原的遗传学机制,如鉴定了牦牛基因组中通过基因家族扩张等方式产生的、与能量代谢和低氧应答密切相关的新基因,鉴定了这些通路上发生特异位点变异的关键基因。该研究不仅能加速牦牛农艺重要性状的遗传分析,还能帮助人类理解和治疗高原反应和低氧导致的有关疾病。
该成果发表在2012年8月的《Nature Genetics》杂志上,并被选为该期的封面标题论文;《Science》杂志新闻部也以“What gets yaks high”为题进行了在线评论,《The Scientist》等上百家网站和杂志也对该研究进行了报道。
五、脑起搏器研究
脑深部刺激是通过埋植在胸前的刺激器向植入在大脑特定靶点的电极发送电脉冲来治疗大脑疾病的新方法,是帕金森病、癫痫、抑郁等疾病的首选外科疗法,对于药物成瘾等治疗有潜在的临床价值。植入人体的脑深部刺激器(俗称“脑起搏器”)是其核心装备,被美国垄断。国内相关患者超过6000万人,临床价值重大。
清华大学李路明教授领导的团队从2000年开始脑起搏器研究,经过不懈努力,攻克集成制造、测试、可靠性等技术难关,建立了由26项发明专利组成的知识产权网络,研制成功脑起搏器;进而突破了对植入体内的脑起搏器进行无线充电的技术,研制成功可充电脑起搏器。迄今,已经完成40例脑起搏器临床试验,术后最长超过3年,已经完成53例可充电脑起搏器临床试验,均取得了显著疗效。
脑起搏器的临床试验是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建国教授的团队负责,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郭毅博士、王任直教授的团队和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张世忠教授的团队参与完成的。
脑起搏器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有能力研发、生产脑起搏器的国家,对我国自主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和产业化具有极重要的示范意义。
六、资源三号卫星指标设计及地面处理关键技术
资源三号是我国第一颗民用高分辨率三线阵立体测图卫星,2005年立项研制,2012年1月9日发射成功。资源三号实现了中国民用高分辨率测绘卫星领域零的突破,对中国航天与测绘事业的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资源三号卫星影像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同类卫星的领先水平,扭转了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长期依赖外国进口的局面,成为我国卫星遥感从“有”到“好”的革命性转折的里程碑。武汉大学研究团队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创新点内容包括:
提出了资源三号辐射和几何等核心技术设计指标以及指标设计的过程控制方法,保证了资源三号卫星关键指标的优化设计。
建立了资源三号卫星严格几何成像模型,使获取影像全球无控制定位精度优于20米,突破了困扰我国多年的遥感卫星几何定位精度低的核心瓶颈问题。
建设了我国首个高分辨率几何定标场,发明了资源三号卫星高精度在轨几何定标模型,填补了遥感卫星在轨几何定标处理空白。
该项目核心技术成果分别获得了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12年测绘科技进步特等奖。
七、基于生物质大分子的新材料和生化品
纤维素和甲壳素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生物质大分子,也是未来主要化工原料,但由于结构复杂,难以溶解和熔融而一直未被充分应用。武汉大学天然高分子及高分子物理课题组在张俐娜院士带领下,突破有机溶剂加热溶解高分子的传统方法,开创了纤维素、甲壳素、聚苯胺等难溶大分子在水溶剂体系低温溶解的崭新技术并提出低温溶解新机理。他们通过大量实验证据提出了大分子和溶剂小分子自组装形成低温下较稳定的水溶性氢键配体从而引起大分子溶解的新机理。该溶解过程清洁无污染,成本低廉,是真正的“绿色”工艺,被国际上评价为纤维素加工技术上的一大里程碑。基于该低温溶解体系,他们开发了一系列如纤维素、甲壳素和聚苯胺丝、膜、水凝胶和气凝胶以及具有光、电、磁和生物及分离功能的新型环保材料,并建立了材料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此外,他们还系统研究了80多种多糖(如香菇多糖、茯苓多糖、黑木耳多糖等)分子链构象及其构效关系。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而且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Macromolecules等刊物上。2012年张俐娜院士获得国际纤维素和再生资源材料领域最高奖——美国化学会Anselme Payen奖,成为半个世纪以来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中国人,也是第一位女性科学家。
八、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大肠杆菌)的研制
戊型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厦门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经过14年的原始创新研究和产学研合作,率先发现了戊肝病毒的主要保护性抗原表位,从病毒学、免疫学和结构生物学角度系统阐明了该表位在机体抗病毒免疫过程中的作用和规律,发展出独特的原核表达技术,研制出高质量的诊断试剂以及安全、有效的基因工程疫苗,并完成了12万人大规模临床试验,在《柳叶刀》、《美国科学院院刊》、《肝脏病学》等国际著名学术杂志上陆续发表了29篇论文,取得3项7个国家的发明专利授权,成为国际公认的戊肝研究领域的前沿团队之一。
厦门大学夏宁邵教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研制的戊肝诊断试剂盒已成为国内外戊肝诊断的标准试剂盒之一,被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大量应用于临床诊断,2010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2年10月,课题组研制的戊型肝炎疫苗正式上市销售,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戊型肝炎疫苗在我国问世。这是继乙肝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成功的基因工程病毒疫苗,以及第一个采用原核表达系统研制成功的病毒疫苗。
戊肝疫苗的成功证实利用大肠杆菌进行类病毒颗粒疫苗的研制是可行的,为疫苗的研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路径,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高度赞誉和关注。2012年该研究获得中国专利金奖。
九、古—中生代之交海水温度变化与生物演化
发生于2.52亿年前的古—中生代之交生物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上比恐龙灭绝还严重的一次最大灭绝事件,造成了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物种的消失,对于这一灭绝事件的原因众说纷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小组与英国利兹大学、德国爱尔兰根大学等单位合作,通过对华南地区大量的海相微体化石牙形石的氧同位素分析,首次定量地构建了该时期赤道低纬度地区高精度的古海水温度的变化曲线,揭示了古—中生代之交是一个从冰室气候到温室气候转变、距今2.52亿年至2.47亿年前的早三叠世一直延续了近500万年极端高温的过程。
该研究表明古—中生代之交海水温度急剧升高,并与该时期生物大灭绝相吻合;早三叠世是地质历史时期最热的时期之一,赤道低纬度地区海平面温度最高时超过了40℃。极端的高温抑制了赤道低纬度地区大灭绝之后生态系的复苏,当时的海洋几近无法栖息,只有一些个体呈现小型化的贝类生物,大多数的鱼类及海生爬行动物被驱赶至更高的纬度地区。极端高温也造成了早三叠世煤沉积的缺乏。
本研究揭示了在极端温室条件下环境变化与生物演化的关系,证实了气候极度暖化可以是物种灭绝的一个直接的原因,并抑制生态系的发展。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于2012年分别发表于国际著名刊物《科学》(Science)和《地质学》(Geology)上。
十、鼻咽癌放化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基础的研究
每年全球鼻咽癌新发病例的40%在中国。鼻咽癌病变部位隐蔽,来医院就诊的病人70%都是中晚期患者,转移及复发率高。国际指南推荐的中晚期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模式是不仅要在放射治疗的同时采用化疗,还要在放疗后再给予3个疗程的强化化疗。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团队会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等7家中心,完成了世界最大宗508例中晚期鼻咽癌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发现在同时期化疗和放射治疗基础上,标准的强化化疗方案(3个疗程的“顺铂+氟尿嘧啶”)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且,病人的毒副反应大,治疗周期延长3个月,患者难以承受。在此基础上,马骏教授团队会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通过microRNA芯片检测465例鼻咽癌组织标本,发现一组由5个microRNA构成的分子标签能较好预测治疗效果。
以上研究内容先后在国际权威期刊英国的《柳叶刀肿瘤学》上进行快速报道(Lancet Oncol 2012,13:163-71及2012,13:633-41)。该研究被Nature China网站以亮点文章予以推荐。国际知名评估生物医学顶级文献的专业网站Faculty of 1000确认:该项研究为医学文献中2%的顶级文献。
其意义在于:在临床上可使患者避免过度治疗,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为鼻咽癌的个体化治疗奠定了基础,对未来相关靶向药物的研发开辟了新的思路。
推荐理由:拥有Nature和Science就拥有了一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