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4zhu 发表于 2012-12-19 01:36:19

治理学术不端“软”手段更有效

2012年09月05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9月5日第352期
作者:本报记者 杨敏

【核心提示】与使用检测抄袭的软件相比,从思想上教育学生坚守学术道德的“软”做法更有效。另外,高校、研究机构应努力改善制度,对学术诚信给予相应奖励和支持,培养积极、公平、公正的学术氛围。不仅让学术产量高的研究人员得到奖励,也能让数量上略有欠缺,但成果具有高度原创性的研究人员得到应有的奖励和荣誉。

  8月30日,多家美国媒体报道了哈佛大学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在今年的春季期末考试中,至少有125名本科生涉嫌抄袭。哈佛大学本科教育学院院长杰·M.哈里斯(Jay M. Harris)表示,这些学生的行为与哈佛尊重知识的理念背道而驰,违背学术道德,学校将严肃处理。哈里斯也借机再次申明,哈佛大学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学术道德建设。

  近日,本报记者围绕学术不端根源何在、如何改善学术环境等问题采访了致力于研究学术诚信问题的专家,美国克莱姆森大学国际学术诚信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Academic Integrity简称ICAI)主任泰迪·费什曼(Teddi Fishman)。

  学术不端普遍存在

  费什曼向记者强调,抄袭是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这种行为污染了重视学识、研究和教学的良好学术氛围。学界一旦缺乏诚信,任何研究领域都将无法取得长足发展。

  早在2000年,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就曾在一项调查中预言,教育道德下滑会成为比犯罪、贫穷、毒品、环境、种族问题更令人担心的国家问题。记者从成立于1996年的反抄袭网站“抄袭”(Plagiarism.org)搜集到了近年来全球学术抄袭现状的相关数据:美国杜克大学学术诚信研究中心曾调查发现,约有80%的受访学生承认自己曾至少抄袭过一次。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表示,学校每年有超过200起抄袭事件。《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s)的一项调查发现,90%的美国学生认为抄袭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惩戒,47%的学生认为教师有时会对抄袭现象“视而不见”。

  实际上,抄袭并非个别国家的问题。《澳大利亚人报》近日发表了记者约翰·罗斯(John Ross)的文章《别傻了,抄袭已蔓延全球》(Don’t be fooled, the sin of plagiarism is a global issue)。罗斯在文中指出,抄袭已不再是个别国家的问题。文章列举了一些政界人士涉嫌抄袭的例子,如匈牙利前总统帕尔·施密特(Pal Schmitt)因论文涉嫌抄袭而被取消博士学位;德国前国防部部长卡尔-特奥多尔·楚·古滕贝格(Karl-Theodor zu Guttenberg)博士论文涉嫌抄袭,放弃博士学位等。

  费什曼向记者表示,抄袭既损害了坚守诚信、独立研究的学者和学生的利益,也损害了相关学校和机构的声誉。然而,最糟的是不经过阅读、理解就直接复制粘贴的行为让学生失去了真正学习的机会,无法锻炼自己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抄袭这种不尊重科学和学术的行为,不仅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会影响学术体制的良性发展。

  技术进步也可滋生学术不端

  学界有不少声音指责技术进步,尤其是网络技术普及使抄袭行为更趋普遍。“抄袭”网站认为,互联网的出现降低了抄袭的难度。网络普及前,抄袭者通常只能利用周边图书馆等有限资源,如今网络承载了大量资源,只要几分钟,抄袭者就能迅速地通过“复制+粘贴”,大段抄袭他人作品。对学生而言,网络抄袭更是获取好成绩的“捷径”。澳大利亚科研诚信活动家戴维德·沃克斯(David Vaux)在近日接受《澳大利亚人报》采访时也将技术进步视为滋生学术抄袭的温床。

  尽管学界指责网络为抄袭提供便利的声音此起彼伏,但费什曼却告诉记者,互联网技术进步不是抄袭滋生的借口。相反,利用互联网可以揭露和阻止抄袭。费什曼说,有些抄袭属于“无意识抄袭”,即抄袭者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抄袭行为是有违学术道德的不诚信行为。基于此,费什曼认为,在谴责学术抄袭的同时,还应思考学术不端背后的深层原因。

  改变奖惩制度 改善学术氛围

  费什曼告诉记者,她通过研究发现,几乎所有涉嫌抄袭的人的动机都是一样的,即应付巨大的学术压力和就业压力,而学校或研究机构对学术不端行为处理不及时、不到位的状况,也是造成抄袭的重要原因。

  费什曼告诉记者,想要杜绝抄袭行为,就要让抄袭者明白抄袭的错误所在。据她了解,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除了使用专门的文本检测软件、设立独立评审小组外,还采取了一些其他措施遏制抄袭行为,如教给学生正确的论文引用方法,让学生明确引用的真正原因和目的。费什曼说,学校应建立良好的学术氛围、学术文化,向学生传达“以学术诚信为骄傲”的学术理念,引导每个人积极坚守学术道德底线。

  2011年7月,在印度数学科学研究院和全球知识共享论坛联合召开的会议上,有学者建议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将学术道德纳入必修课范畴,并在研究机构中设立“道德官”(ethics officers)。

  费什曼向记者表示,与使用检测抄袭的软件相比,从思想上教育学生坚守学术道德的“软”做法更有效。另外,费什曼还建议,高校、研究机构应努力改善制度,对学术诚信给予相应奖励和支持,培养积极、公平、公正的学术氛围。不仅让学术产量高的研究人员得到奖励,也能让数量上略有欠缺,但成果具有高度原创性的研究人员得到应有的奖励和荣誉。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文言

http://www.csstoday.net/Item/22031.aspx
学术不端要根治,首先要提高学术评价的质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治理学术不端“软”手段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