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4zhu 发表于 2012-12-8 23:56:32

【冬天里的一把火】平常心,寻常思——季羡林散文选集《做人与处世》读后

平常心,寻常思
——季羡林散文选集《做人与处世》读后

赵汀阳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字,题为《平常心 异常思》。我套用一下,改为“平常心,寻常思”,借以概括和刻画我读王树英选编的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选集《做人与处世》之后的感想与心得。

前阵子,爱人从图书馆里借回来一本季羡林先生的书,于是我随手翻阅起来。看到里面有些句子可以用于教学,借以说明典型汉语句子的样态。应该承认,季羡林先生的文笔确实不错,我自己从大学开始一直这么认为。

我生也晚,年纪尚轻,涉世不深,再加上慧根浅薄,读大学时翻看过季老的书,没有留下多少印象,甚至不明白他何以成为国学大师。现在再翻看他的文字,在字里行间却读出了一些别样的体会。心平气和地讲,我更愿意把季老当作一个普通的人文学者来看待,某些心理甚至跟引车卖浆者等芸芸众生、凡夫俗子没什么根本区别。

不是吗?且读季先生在《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中写下的这样的文字:

“我有点自知之明,自己决不是什么哲学家,至多不过胡思乱想而已。可是对这种胡思乱想偏偏又有点沾沽自喜。这或许是人类的弱点之一吧,我也未能免俗。虽然对读者同意的反应和不同意的反应我并不怎样介意,但看到赞成的意见,心里总是有点舒服。这或许是人类的另一个弱点吧。”(46页)

能在这样的大家文字中读到这么诚恳而又不失可爱的坦白,也许是绝无仅有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季先生的常人的一面,也是常人可及的一面。

季先生的一生几乎跨越一个世纪,既做学问,又写散文,既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还一度从事过教育管理,思考不断,笔耕不辍。我们后生学习他的做人与处世的感悟之外,自然更要学习和践行他做学问的方式。2001年4月,他写了一篇《人生小品》,文中写道:

“我还发现了一个我自己本不愿承认但又非承认不行动事实,这就是,自己对人生感悟到分析能力不是太强。这是有原因的。我一生治学,主要精力是放在考证上的,义理非我所好,也非我所能。对哲学家,我一向是敬而远之的,他们搞的那一套分析,分析,再分析,分析得我头昏脑晕,无力追踪。”(188-189页)

如此诚恳的自我分析并向读者坦白相告,在一般的学者或作家中实不多见。公允地说,季先生在《哲学的用处》一文中呼吁哲学要有用处,在《思想家与哲学家》一文中点出了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区别,单凭这两点也是可以看到他在这方面的积极思考,以此观照现今的国内哲学界似乎也不啻是一剂良药。再者,季先生晚年提出的“天人合一”新解和“河东河西论”,虽然遭致不少学者的商榷乃至反驳,但毕竟引起了学术界对中国文化的整体性思考。以季先生的地位和号召力,吸引众多学人关注“大国学”,认真思考中国文化的精髓并加以扬弃,其用心令人尊敬,其功劳不可抹煞。当别人提出批评时,季先生一直虚心接受并不断深化自己的思考,这对一个长于考证擅于辞章而弱于义理的文科学人来说,对一个已经取得公认的学术地位并且拥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的年逾古稀的高校教授来说,实在难能可贵。

季先生高寿离世,全国媒体纷纷报道。生前,前总理温家宝也几次前去探望。普通老百姓更是尊称他为国学大师。季先生勤于笔耕,散文写了一篇又一篇,于是很多人趋之若鹜,自选集还有更多的他人选编的集子出了一部又一部。他研究梵文等已经死亡的古文字,在中国语言学界、中国文学界等学术界所召开的会上都有他的身影。生前,他是够忙碌的了。更令人肃然起敬的是,他临终前恳辞“国学大师”、“学界(术)泰斗”和“国宝”三顶桂冠。这些帽子并不是他自己要来的,而是别人硬给他的,或者说是目前的这种文化氛围促成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季先生一生所持的名利观的底色和基调。

季先生已经远行,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有珍贵的学术成果,还有大量的散文感悟,更重要的是他一生做人与处世的方式和理念。季先生一生都抱着一颗平常心,除学术研究对象过于专门之外,对世界人生寻常事物一直给予热切的关注,通过手中的生花妙笔向世人传递着他的那些寻常而又真切可感的思绪。平常心,寻常思,执此而度一生,也就不枉来世间走一遭了。

季羡林,2008,《做人与处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xiao4zhu 发表于 2012-12-11 01:44:41

已经更新,敬请各位书友雅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冬天里的一把火】平常心,寻常思——季羡林散文选集《做人与处世》读后